1. 神经系统的构成是怎样的
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在神经和体液(主要是激素)的调节下进行的,从而使人体各部分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神经系统可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外表呈圆形;有两处膨大(颈膨大、腰膨大),是上下肢神经发出的地方在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灰色蝶形结构叫做灰质,是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位于前面的灰质叫前角,发出运动神经;后面的灰质叫后角,是接受感觉神经传入的部位;灰质周围的白色组织叫做白质,是神经纤维集中处。
脊神经:由脊髓两旁的前、后两个神经根所合成。前根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支配四肢和躯干的肌肉运动。后根的功能是传导各种感觉,后根的脊神经节是感觉神经元所在部位。脊神经共有31对,即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发出后,除胸神经单独形成肋间神经支配胸腰部皮肤肌肉外,其他的脊神经相互结合起来形成神经丛,颈神经1~4形成颈神经丛,颈神经5~8与胸神经1形成臂神经丛。腰、骶神经则形成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各神经丛又分出许多周围神经,分别支配颈、上肢、上胸、下肢和会阴部的皮肤肌肉等。
脑干:由延脑、桥脑、中脑和间脑组成。延脑下接脊髓,间脑上接大脑,脑干背部与小脑连接。脑干中有上下通达的神经纤维和许多神经核(神经元集中处),部分神经核发出脑神经。在延脑和桥脑中有许多重要神经中枢,调节呼吸、心血管、消化等生理功能,这些中枢如受损伤则可危及生命。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感觉活动中枢,许多感觉传入冲动都先抵达丘脑再转送到大脑皮层。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例如摄食、饮水、体温、内分泌等活动都受下丘脑的调节。
小脑:形如栗子,位于脑干背侧,大脑后下方,有3对小脑脚与脑干连接。小脑与躯体运动的反射调节有密切关系。小脑病变时,可产生姿势平衡障碍,肢体肌张力增强或减退,运动过程中动作不协调。动作不协调表现为把握不住动作的方向,行走摇晃,醉汉样步态,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的沟和回,所以总面积很大,功能复杂,是中枢神经的最高级部分。大脑半球表面为灰质,即大脑皮质;皮质之下为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联系各区皮质,并把皮层与皮层下各中枢联系起来。内囊就是皮层与皮层下各中枢联系的“交通要道”,属于白质结构。内囊受损则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瘫;脑溢血(中风)时,常导致内囊损伤。大脑半球表面可分为颞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额叶的前中央回管理对侧躯体肌肉的随意运动,顶叶的后中央回管理对侧躯体的体表感觉,颞叶的上部与听觉功能有关,枕叶的后部与视觉功能有关。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有一定的分工,绝大多数的人左侧半球管理语言功能,右侧半球管理非语词性认识功能(如空间的辨认、音乐欣赏分辨等)。在大脑半球深部还有一灰质块,称为基底神经节,它由尾核和豆状核组成,发生病变时可出现不自主的动作(如上肢抖动、上肢舞蹈样动作等)。
周围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神经称为植物性神经。它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来自脊髓的胸腰段,经前根进入交感神经节,再由神经节发出神经到内脏器官。副交感神经来自脑干和脊髓骶段,经第三、七、九、十对脑神经和前根进入副交感神经节,再分布到眼内肌、唾液腺、胸腹腔和盆腔脏器。多数脏器既有交感神经支配,又有副交感神经支配,两者的作用往往相反。
脑神经:共有12对。第1对(嗅神经)、第2对(视神经)和第8对(听视经),分别与嗅觉、视觉和听觉功能有关。第3对(动眼神经)、第4对(滑车神经)和第6对(外展神经)管理眼球运动。第5对(三叉神经)接受面部感觉和支配咀嚼肌运动。第7对(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和味觉,如发生病变损伤就产生面瘫。第9对(舌咽神经)与咽部感觉运动及味觉有关。第10对(迷走神经)与吞咽。发音、呼吸、心脏、消化等活动有密切关系。第11对(副神经)与头颈转动和耸肩动作有关。第12对(舌下神经)支配舌肌的运动。
脑膜和脑脊液:脑和脊髓表面有脑(脊)膜包裹。脑膜外层(硬脑膜)紧贴颅骨,对脑起固定和保护作用;内层(软脑膜)紧贴脑表面;中层为蛛网膜,它和内层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脊液。脑膜炎就是指中层和内层脑膜发炎。脑和脊髓实质中间的腔隙是脑室和脊髓中央管,也充满脑脊液。
2. 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神经系统由神经组织组成。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和位于颅腔内的脑;其位置常在动物体的中轴,由明显的脑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成分组成。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有机地构成网络或回路;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动物的全部行为。
(2)人体神经系统的构成是怎样的扩展阅读:
神经组织的结构:
1、胞体:神经元的胞体(soma)在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其形态各异,常见的形态为星形、锥体形、梨形和圆球形状等。胞体大小不一,直径在5~150μm之间。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胞体的结构与一般细胞相似,有核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细胞膜:胞体的胞膜和突起表面的膜,是连续完整的细胞膜。除突触部位的胞膜有特有的结构外,大部分胞膜为单位膜结构。神经细胞膜的特点是一个敏感而易兴奋的膜。
在膜上有各种受体(receptor)和离子通道(ionic chanel),二者各由不同的膜蛋白所构成。形成突触部分的细胞膜增厚。膜上受体可与相应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结合。
当受体与乙酰胆碱递质或γ-氨基丁酸递质结合时,膜的离子通透性及膜内外电位差发生改变,胞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活动:兴奋或抑制。
(2)细胞核:多位于神经细胞体中央,大而圆,异染色质少,多位于核膜内侧,常染色质多,散在于核的中部,故着色浅,核仁1~2个,大而明显。细胞变性时,核多移向周边而偏位。
2、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等)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称为突触(synapse)。
它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和进行生理活动的关键性结构。突触可分两类,即化学性突触(chemical synapse)和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se)。通常所说的突触是指前者而言。
3.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怎样构造的
人们能够正常地适应生活和环境的变迁,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全赖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主要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等。
接受外部刺激的器官,如皮肤、耳、眼等,称为感受器;对外部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分泌腺等,称为效应器。最重要的是连接感受器和效应器的神经系统,其中大脑起核心作用。所以,有人把大脑称作人体的司令部。在这里将主要讲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4. 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
人们能够正常地适应生活和环境的变迁
5. 人体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作者:江建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6.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有脑和脊髓组成,后者有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组成。
7. 人体的系统构成是怎样的
系统是由器官构成的、可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机能的结构单位。人体共分八大系统:①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②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
⑧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腔、咽、胃、肠等)和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等)组成:⑤排泄系统:由泌尿系统和皮肤组成;
⑥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膝(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组成;
⑦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⑧生殖系统:由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组成。
8. 我们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简短明了)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构成
你所说的三个,我想应该指的是:脑、脊髓、周围神经吧。按照组成神经的形态来说,神经系统又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的。
1.脑
脑 (英:brain,拉:encephalon)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较简单.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1)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每个半球包括:
①大脑皮层(大脑皮质):是表面的一层灰质(神经细胞的细胞体集中部分).人的大脑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沟(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人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②髓质:又称"白质",位于大脑皮层内部,由神经纤维所组成.
③基底神经节:在半球底部的白质中,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
(2)小脑:在大脑的后下方,分为中间的蚓部和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表层的灰质即小脑皮层,被许多横行的沟分成许多小叶.小脑的内部由白质和灰色的神经核所组成,白质称髓质,内含有与大脑和脊髓相联系的神经纤维.小脑主要的功能是协调骨胳肌的运动,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保持身体的平衡.
(3)脑干:包括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在人体,脑通常分为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四部分.
2.脊髓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椎管内,呈扁平柱形,上端平枕骨大孔和脑相续,下端呈圆锥形.成人的圆椎末端在第一腰椎下缘,全长约45厘米,平均重30克,在颈部与腰部有两个膨大,与四肢功能有关.从横切面上看,中央为蝴蝶形灰质,周围由白质组成.灰质中央有中央管.灰质向后外突出的部分为后角,与脊神经的后根相连,内含中间神经元;向前方突出的部分为前角,内含运动神经元,其纤维构成脊神经前根;侧角内含植物性神经元.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按位置可分前索,侧索和后索.分别把脑和脊髓及脊髓内各段联系起来.脊髓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传导功能,来自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经后根入脊髓,后经上行传导束到脑,脑发出的大部分冲动,通过下行传导束传到脊髓,再经前根传至全身大部分器官.二是反射功能,脊髓灰质中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某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排便,排尿等内脏反射和膝跳反射,跖反射等躯体反射.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都是在高级中枢控制下进行的.当脊髓突然横断,与高级中枢失去联系后,会产生暂时性的脊休克.脊髓损伤可中断某一水平的生理功能.目前由于医学进步,许多脊髓损伤病人已有可能恢复其生理
3.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人体的反射活动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把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传入冲动进行整合,神经元之间在机能上发生突触联系,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表现为兴奋的扩散,抑制和反馈.突触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特性,决定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从而使机体对内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加协调准确.特别是大脑皮层的高度发展,成为神经系统最重要最高级的部分.
4.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的总称.包括各种神经,神经丛和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的一端同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相连,另一端通过各种末梢装置与身体其它器官和系统相联系.周围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神经节.周围神经又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混合神经.
5.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又称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细胞群或感受某一种刺激的细胞群.分别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在反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每种反射的中枢结构,称为该反射的中枢.一些简单的反射,只需通过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就能完成.如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腰部脊髓.复杂反射的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较广,分布在几个不同的部位.但其中有一最基本部位,如呼吸中枢存在于延髓,脑桥以至大脑皮质,但延髓呼吸中枢是最基本的,其余各级中枢通过影响延髓呼吸中枢来调节呼吸运动,在同一中枢内,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是错综复杂的.
什么是神经元呢?它就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细胞表面有许多突起。所以,科学家们把神经细胞分成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来观察和描述。胞体部分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差不多,也包括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等。较特殊的是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含有带色素的斑块,称为尼氏小体或虎斑。突起部分有两种,一种突起短而分支多,称为树状突;另一种突起往往较长且只有一个,称为轴突。不论是树状还是轴突均有传导兴奋冲动的作用,就像电线传导电流一样。轴突的结构比较复杂,外面包了一层叫髓鞘的东西,就像电线外面包了一层塑料皮似的。神经胶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神经细胞具有支持、营养和形成髓鞘的功能。
轴突和轴突,树状突和树状突,轴突、树状突和细胞体之间都可以通过一个叫突触的结构发生联系。突触之间有两层膜,膜间有个极小的空隙,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兴奋冲动从一条神经的轴突传送过来时,在突触前面的那层膜里可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如乙酷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化学物质再释放到两层膜的空隙内,然后作用于后面的那层膜,这样便可使神经冲动沿着后面那条神经传下去。这种神经传导速度是非常快的,每秒钟可以传送1~100米远。一旦人体受到外界的刺激时,神经冲动就会迅速地从一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这一途径,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到大脑,由大脑皮层进行分析综合,再通过另外一套神经通路,把命令发送到全身,以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及时而恰当的反应。
神经衰弱时,大脑内抑制过程减弱,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相对增高,这样对外界的刺激可产生强而迅速的反应,从而使神经细胞的能量大量消耗。因此,神经衰弱患者常表现为既容易兴奋,又易于疲劳。另一方面,大脑皮层功能弱化,其调节和控制皮层下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也减弱,从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的一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