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怎样学会手机照相

怎样学会手机照相

发布时间: 2025-04-10 04:04:10

A. 手机拍照入门技巧

拍照又称为摄影、照相,一般指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通常使用银盐感光材料(胶片、胶卷、干板、湿版等)照相机或者数码(ccd、cmos等)照相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手机拍照记录生活的点滴变得更加流行。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手机的拍照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手机拍照入门技巧 篇1

一、巧用光线(顺光、逆光、侧光、顶光、黄金时段)

光是摄影的灵魂,善于利用太阳,你将会拍出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照片。

拍摄时,一定要注意拍摄主体,拍摄位置和角度,以及光线条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善于利用光线,拍摄前心中要有光线意识。

顺光:从被摄者正面照射而来的光线,着光面是拍摄的主体。大多数人都喜欢用顺光拍摄。

如果拍摄的目的是:想要使背景显得生动清晰,照片引人注意,整体看起来色彩鲜艳。那么,顺光拍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顺光拍摄容易缺乏明暗之分,往往使景物缺乏立体感。

侧光:光线从侧面照射到被摄物体,不仅使物体带有一定的明暗反差,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也有所增强,在画面色彩还原方面,侧光也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拍摄方式。

但若用手机拍摄,采用测光技巧难度不小。需要反复对焦,尽量点击画面明亮之处拍摄,多次尝试比对才能成功。

逆光:从被拍摄者后面照射而来的光线,阴影部分是表现的主体。逆光拍摄的优点在于光线柔和,拍摄物体不会产生过于浓重的阴影。你可以借助逆光拍出具有艺术魅力的照片,如将被摄物拍成剪影效果,或者拍出“轮廓光”效果。

逆光适合表现前后层次较多的景物,从而产生较强的空间距离和良好的透视效果。

在拍摄时,对焦点最好选择景物的中间或是阴暗色调,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细节层次。如果想要拍出剪影,焦点应该选择较亮的部分。

合适的拍摄时间:正午是最糟糕的拍摄时间,此时光线过于强烈,不适合拍照。而最佳的拍摄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此时的光线比较柔和,让你拍出的照片带有一种梦幻色彩。

二、了解你的手机

手机通常有以下几种功能:

场景:包括普通,智能,微距,人像,风景,运动,夜景,雪景等,与专业单反比较接近。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拍摄前可以选择对应的场景。大多数人拍摄时,都是随性而起,所以可以将场景设置到“智能”模式。

人脸识别:基本所有智能手机都具备该项功能。你只需等白色方框出现,对准人脸按下快门即可。

美颜:应广大爱美女生的需求,美颜功能应运而生,在拍照的同时可实现磨皮,美白,祛痘等多种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拍摄风景时,应该把这个选项关闭,否则会影响拍摄质量。

全景:全景功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功能,以前只能使用数码相机,配上三脚架通过后期制作才能完成。而现在,只需端平手机原地转一圈就可以实现。

慢速快门:这个功能已经不再是单反的专利,如今的智能手机也已具备此项功能。如果你想拍摄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与车流, 你可以借此功能,创造出有趣的光涂鸦。你也可以尝试让手机与拍摄主体保持同步运动或者相对静止关系,捕捉速度带来的快感。

三、构图

对称和黄金分割是电影和摄影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不会犯错的构图方法。

对称:具有相同形状的景致从左右或上下秩序排布,可以构成对称画面效果。

黄金分割:使用这种构图可以让作品透露出优雅、神秘的艺术气质。你可以使用手机中的“井”字格,实现黄金构图拍摄。

四、对焦

焦点决定照片的视觉重点。大多数手机可以实现自动对焦,但这只能照顾大多数拍摄需求。你也可以用手指定出焦点位置,从而使焦距更加精准地对准拍摄主体。

通过设置前景。中景和远景,可以使你的照片更加富有层次感。通常情况下,拍摄主体应该放在中景位置,焦点对准中景,使前景和远景虚化掉。

如果照片不是太生动,可以拉近拍摄距离,将取景器位置放低,充分捕捉细节。

五、创意摄影

可以使用错位,镜子,玻璃,多重曝光等多种方式,拍出别出心裁的照片。

六、滤镜

手机中有多种滤镜模式可供选择,还有一些手机应用(APP)也为滤镜爱好者提供了不少选项。

黑白滤镜效果下的事物被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带有一种时间的沧桑感。

怀旧滤镜则体现出一种时间的积淀感,让你重温走过的那段岁月。

七、对象、场景、故事。

对象就是你要拍摄的中心和主体。只有明确了拍摄对象,你才能更好地表现出照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你是想要拍出被摄物体的线条轮廓,还是它的色彩或是速度?想好要拍什么,再去构思该怎么拍摄。

背景是拍摄主体所处的环境。背景应该为拍摄的主体服务,与拍摄主体构成某种关系,或是为营造气氛,或是为增强故事性而存在。拍摄时,应该将与主体和故事无关的背景元素清除出去。

决定性瞬间,就是善于抓拍,将事物最美好的'一刻保留下来。在抓拍小孩和宠物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手机拍照入门技巧 篇2

1、保持平稳

喜欢用手机拍照的用户可能深有感触,拍照手机只有那么大,重量还不到一般传统相机的一半,如果拍摄的时候手把持不稳,再好的光线拍出来也是难看之极。特别是CMOS型摄像头更为敏感,稍微的震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成像的效果。

2、光线十分重要

拍摄一张好照片,光线十分重要。尽量避免在逆光的情况下拍摄,除了通过外部条件来满足光源外,有的手机还可以通过手机内置的辅助功能来调节。例如调节亮度、夜景模式、闪光灯等不同的模式。

3、取景与构图同样重要

初学摄影取景,往往会将拍摄对象放到画面中央,对准焦点后直接按动快门。这种千篇一律的构图不够生动,建议摄影者采用"三等分法"构图,即在实际摄影构图中将主体景物与中心稍错开,并注意主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呼应。上图中选择在后方拍摄人物的同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是画面更有纵深感。

4、选择合适的角度

选择合适角度拍摄,避开反光与光晕。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尝试斜45度拍摄,可有效避开玻璃的反光;逆光拍摄时提高拍摄角度或转换位置,也可以有效避开光芒光晕。在拍摄过程中,用户一定要尽量多拍摄几张照片,便于筛选出最好拍摄效果的照片。

5、人像拍摄讲究构图

手机拍摄的照片中人物总是最多的。不但便于记录生活的点滴,更便于在微博等网络社区上与朋友分享。尽量让拍摄对象充满画面,便于突出对象的特征。利用构图将照片的注意力引向拍摄对象,避免被背景淹没。

6、拍摄风景避免逆光拍摄

风光拍摄也是手机拍摄的一个重要应用。拍摄风光与拍摄人像不同,更注重宽画幅、广角的应用。首先尽量避免逆光拍照,手机对光线要求较高,太强的光线容易过曝,太弱的光线光不足,所以拍照时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光线。

7、选择风景模式

拍摄风景时可以选择风景模式和运动模式,拍出来的照片效果相对好一些。在拍照过程中,有时屏幕上的图像会很暗或者过亮,这时可以稍微把手机拍摄角度移动一点,有时就会呈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拍摄方法更加适合经常旅行、喜欢记录沿途风景的朋友们。

8、适时使用微距效果

拍摄静物细节时,可以适当使用微距拍摄,更能体现拍摄物的细节特点。

9、夜景拍摄 学会选择场景

手机拍摄夜景的能力其实并不强,夜景拍摄的难度也更大一些。但是随着手机自身像素的提升和F2.0大光圈的出现,用手机拍摄出美丽的夜景不再是不可实现的梦想。首先在拍摄夜景时需要选择光线比较强、颜色艳丽的场景进行拍摄。可以采用手机夜景拍摄模式,避免拍摄过程中抖动带来拍摄效果的差别。

10、事件抓拍

手机拍摄的普及就在于其便携性,先将手机置于相机拍摄状态,准备随时拍摄。上图是参加color run的朋友用手机抓拍的一张纪实照片,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下拍摄时记住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噢。

11、等待最佳画面

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毕竟高于生活,不是每个场景和时间都可以形成精彩的影像,摄影是选择,是摄影师对一切因素的选择,选择哪个时机,选择哪个场景等等。想要获得好的画面就要付出足够的耐心,等待最好的画面。这时你的脑袋里已经出现了这张照片的元素,无奈阳光迟迟不肯达到你设想的位置。这时唯一的办法,也是摄影师的家常便饭,就是等待最好的一刻出现。

手机拍照入门技巧 篇3

1.每次拍摄前清洁手机相机镜头

在按下以拍摄美丽照片之前,记得清洁手机相机镜头。因为会有指纹、灰尘,清洁时我们用软布擦拭相机镜头,当相机镜头干净时,当我们拍照时会得到更漂亮、更清晰的画面。

2.设置对焦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如何通过点击手机屏幕上的主要对象,将出现一个小正方形或圆形,这告诉我们我们的主题是焦点。如果物体不是静止的,每次拍摄时不要忘记先按下对焦,使主体不会轻易失焦。

3.相应地调整亮度

调整智能手机的灯光亮度也很简单,使用与焦点相同的方形或圆形图标,可以上下调节,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亮度。

4.如果可能的话,走得更靠近拍摄对象

当我们想要拍摄远处的物体时,变焦功能是许多人认为很有用的另一个功能,有一些手机相机设计有变焦功能,可以增加清晰度。在大多数其他型号中,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出现缩放问题并且图像不清晰。我们建议当你想近距离观察被摄体时,从使用变焦功能切换到走近被摄体,或者我们可以从正常距离拍摄并稍后使用裁剪。

5.拿稳手机

当我们在弱光下拍照时,有必要保持智能手机静止以防止模糊,可以用两只手握住或使用配件,例如三脚架和使用定时器,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减少模糊。

6.在摄影中使用三分法则

“三分法”是摄影中众所周知的元素,此功能将使我们的摄影更具吸引力。在摄影中使用三分法,主体被放置在九条网格线上,或者垂直和水平线的交点,这种构图也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摄影视角。

要使用该功能,你需要进入设置以启用出现在我们手机上的网格。

7.懂得用线条引导视线

这项技巧同样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对摄影者和观众都有益的摄影作品。引导线的主要功能是将注意力吸引到图像的主要对象上,我们可以将周围的事物作为视线,例如长长的道路、桥梁、河流等。

8.多角度练习拍摄

因为手机相机轻便,携带方便,不像单反相机,可以达到比更大的相机更多的拍摄角度,比如我们可以从地上拍,也可以从高角度拍摄,不需要额外的镜头设备,或者甚至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没有人见过的独特的照片角度。

如果你是刚开始使用手机相机拍照的人,我们建议你掌握以上8个技巧。希望无论你使用什么手机,它都能帮助你将摄影技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手机拍照入门技巧 篇4

1、利用倒影

利用水面的倒影拍摄人像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是拍摄大片人像的有效方式,这种倒影制造出的天然的对称感,能够大大的提升照片的美感,不论拍摄何种题材都合适。

2、捕捉光影

利用好光影,常常会让你拍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毕竟光影是提升画面表现力和唯美度的免费道具,想要利用手机拍出唯美浪漫的光影大片,就要寻找光影,利用光影。

3、注意留白

很多时候之所以手机拍照不好看,大多数是因为你的画面充斥着太多的元素,导致观众很难留意到画面中的主体,学会在画面中留出一些空间元素,让画面呈现的更加干净、简洁,拍照很有清新感。

4、留意细节

正所谓“细节见真章”,去捕捉一些细节,比如眼睛、手指、锁骨、下巴甚至是嘴巴都是可以的,这种对于细节的捕捉可以作为整组照片的补充,从而让成片更具故事性和想象空间。

5、构图简洁、背景干净

简洁、干净的背景是拍好人像的基本前提之一,日常用手机拍照,这一点要尤其注意,手机的像素和功能都不如相机那么齐全,所以在取景拍摄时,要尽量避开杂乱、模糊的背景,并且构图也要简洁有效。

6、应景拍摄

学会跟着季节选择拍摄题材,例如春天可拍油菜花、夏天可拍向日葵、秋天拍摄银杏、枫叶人像,冬天拍雪景,这样拍照既能符合当下的主题和季节特色,也能拍出有故事性的画面。

7、不同角度

不要总以平视的角度去拍摄,尝试变换不同的角度,或是抬高机位俯拍,或是放低机位仰拍,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便是要尽量拍出画面的空间延伸感或纵深感,这样拍出的人像才会层次。

8、正方形构图

由于正方形四条边的等边长,可以给人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感觉,因此成片的稳定性以及平衡性会大大加强,拍摄一些对称性的场景时,搭配上正方形的构图,有效突出主体的中心地位。

9、融入场景

场景也能基本确定拍摄的主题和基调,当人物融入场景时,做出的系列动作会自然、好看不少,借助大场景或全景拍摄,画面的意境美也更好,而且看得人也会产生自己在场的感受,拍照更有内涵。

B. 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识。现在很多手机就可以代替相机拍出清晰好看的照片,那么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手机的照相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摸索成长。接下来一起看看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识1

一、了解手机

1、拍摄功能

要玩手机摄影,肯定不能只用“普通模式”打天下,不同的模式作用完全不同。要想拍出主体突出背景模糊的效果就得用“人像模式”或者“大光圈模式”,

要想把一线江景或者壮丽山河拍全,就得用“全景模式”,

要想拍摄花开花落、日月更迭、风云变幻的过程就得用“延时摄影”,

要想拍摄唯美雾化的流水就得用“慢门”模式。

2、基础名词

学习手机摄影,这几个名词是必须搞懂的,快门速度(S)、感光度(ISO)和曝光补偿(EV),打开手机的“专业模式”就能看到。

快门速度(S)就是镜头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拍摄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要快不然就会模糊,拍摄运动轨迹快门速度就要慢不然就看不到轨迹。

抓拍落水瞬间

感光度(ISO)是指镜头对光的敏感程度,光线不足的地方感光度要适当提高,但是又不能太高,不然画面噪点很多,最好控制在400以下。

画面噪点太多

曝光补偿(EV)是指人为的给画面加光或者减光操作,比如拍雪景时由于雪对光线的反射机器会认为环境很亮,会自动降低曝光拍出的雪是灰色的,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增加曝光补偿再拍恢复雪的白色。

正确曝光的雪

二、经典构图

学习手机摄影,了解一些构图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迅速提升你对画面的掌控能力,但也不要过于迷恋构图,掌握常用的五六种就可以。

1、中心点

这是一种不需要学就知道的构图方法,没学过摄影的一般都是把主体放在画面中间进行拍摄,不过即使学了摄影,这依然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因为中心点就是视觉中心。

2、横竖三分线

就是将一些物体、分界线放在画面的三分线位置,而不是放在两分线上,两分线给人刻板、不舒服的视觉感受。

地平线处在横向上三分线处

3、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是指将视觉点放在由横竖三分线交叉形成的四个点上,这四个点是粗略位置的黄金比例分割点,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点是数学里面的最美分割点。

4、对称

对称的物体总是给人稳重、平衡的美感,对称构图就是呈现这种美感,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寻找对称,比如建筑本身的对称、水中倒影与真实物体的对称等。

5、曲线

曲线给人灵动的视觉感受,并且可以引导视线,东方人对曲线美的欣赏是与身俱来的,欧美国家对直白的.线条更加敏感。曲线构图就是将一些具有曲线形状的物体拍入画面,比如弯曲的河流、蜿蜒的公路、弧度的海岸线等等。

三、捕捉光影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这是摄影人常说的一句话,确实,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有光影的参与,没有光影的照片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1、单纯的光影

一种是直接以“光影”作为拍摄目标,就是简单纯粹的表现光影,没有太多别的考量。

2、光影辅料

一种光影是以“辅料”的形式存在,就是本身有一个明确主体,加入光影是为了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层次感。

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识2

手机摄影的主要先天弱点体现在:

1、所有的手机,在弱光环境下拍照非常容易出现大量的噪点,色彩和层次也变得很糟糕。也就是说,一旦光线变得昏暗,则成像质量就会直线下降。

2、在逆光等光线对比强烈的场景拍摄,手机摄影很难兼顾亮部和暗部,容易出现明暗模糊,丢失大量的明暗层次,而且还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眩光。

3、出于便携性考虑,手机的摄影镜头几乎是定焦的,不能变焦,更不能更换镜头,所以,拍摄题材和用途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尽管手机摄影存在许多不足,但是,也手机足够应付大量生活中的拍摄场景了。

怎样培养自己的摄影眼(发现美的眼光)

有几个非常实用的方法你可以去尝试:

1、多观察、多阅读、多运用想象力。多观察能帮助思考,观察身边的细节,身边的环境,去感受一下阳光、空气、季节的氛围等等,当你观察并感受到了,进而会思考画面的构成,或者是拍摄时的心情和感触。阅读能够让人从中得到启发,无论哪种类型的书籍或文章,都可以在阅读完后尝试将其转换为所看见的影像。在寻找影像时,也要多运用想象力,正所谓:“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摄影的眼光也意味着这个道理。比如下面这张

树林里平常的野生菌,在摄影师的眼里看来就像是两把庇佑生命的大伞。

2、永保好奇心。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太多可以记录的题材。比如每天坐的公交、地铁、吃过的餐馆、走过的小巷,你可能已经对它们太熟悉而不再感到好奇。拿出你尘封已久的好奇心,重新看待你周围的一切吧,也许换个角度就会发现惊喜。

普通的栏杆,把角度放低一些,就发现不一样了。

3、千万别自我设限。无论是风景、人像、旅游、美食、甚至是自拍,还是拍摄的角度和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题材和拍摄习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并不是坏事,但有时不妨勇于尝试新的题材或手法。这样的好处在于,除了能让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以外,由于拍摄不熟悉的题材相对会比较有新鲜感,就如刚接触摄影时的一无所知,在不设限的情况下自然会发现更多可能。抛开所有的习惯、限制去拍摄,可能会发现更多的惊喜。

4、尝试每天一拍。要培养自己摄影的眼光,多拍绝对是正确且唯一的方法,练习大于天赋。因为在每次拍摄之前,你学会先去观察及思考,日积月累之后,摄影的眼光便会在无形之中养成。每天一拍,绝对是多拍的好方法。

怎样来评价手机摄影作品的好坏?

我认为评价照片的好坏标准只有这么3个:①记录信息。②表达自己。③分享感动。

1、为什么记录信息排在首位?因为摄影从诞生以来,就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性。一张照片,如果不能较好地记录信息,则肯定不是一张好照片。

2、表达自己。如果摄影只是纯粹客观的记录,那就只是机械的复制,一个好的摄影师,必然要有自己的观点、态度以及创作理念来表达自我。

3、分享感动。一张好的照片,必然能够打动人心,不然就不能算好照片。

几个月或半年后再回过头来看,相信会发现摄影眼的进步在作品中就被提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