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脑办公 » 电脑派位怎样摇到自己的可能性大
扩展阅读
胭脂一共多少集 2025-02-12 16:37:02

电脑派位怎样摇到自己的可能性大

发布时间: 2023-06-12 08:10:18

① 小升初摇号怎么摇

小升初摇号内容如下:

1、提交申请:家长需要提前大扒正到当地教育局或小学报名点提交入学申请,填写相关信息和资料。 录取名额:学校按照各区县规定的录取名额与规定的分数线,按照成绩排名进行录取。

2、摇号选校:如果申请人数超过了规定的录取名额,则需要进行摇号选校。摇号选校的方式可能会因地区而有差异,但一般会在现场摇出一个中签号码,按照该号码的顺序依次选择入读学校。

(1)电脑派位怎样摇到自己的可能性大扩展阅读

小学升初中招生的相关要求规定: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和随机录取,在尽可能满足学生报考志愿的前提下,由计算机根据随机函数的原理进行电脑派位和随机录取。由计算机给予每位学生一个12位数的随机号码,这个号码与学生的信息录入先后无关,它既不可预知,也不能人为操控。

凡参加公办学校电脑派位或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含统筹安排入学)并在录取学校连续就读三年的学生享有中考分招资格。

② 小升初择校方式之电脑派位

什么是电脑派位?

电脑派位是择校就近入学的操作方式,在片区内的小学都可以参加片区里中学的电脑派位,随机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生指经由电脑按一定条件挑选出的学生,这些学生按各自所属条件被规划在不同的学校中。电脑派位是目前符合中国免试就近入学大政策下的者源神一种做法。

一般来说,电脑派位是升学择校的最后一个方式,参加大派位的学生都是 择校 失败或者没有进行择校的学生,目的就是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上学。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差距,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学校,所以相对被动接受派位,家长们更愿意主动出击。

电脑派位产生原因

电脑派位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为体现电脑派位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一般会邀请公证员对电脑派位使用的电脑等设备进行检查,对整个派位过程现场公证。还邀请校长代表、学生代表及家长代表到场观摩和监督电脑派位。

电脑派位操作过程

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电脑将符合某一中学要求的区域小学内学首亏生的序号排列后,由学生或家长代表摇出起始号和间隔号,然后由电脑直接派位抽选出进入这一中学的学生。电脑派位具体方法如下:

1.将全部符合条件的报名幼儿的报名表号码,由小到大依次输入电脑。

2.由家长代表单击电脑空格键盘,在所有输入电脑的号码中产生一个起始号,起始号即开始派位的第一个号码(所以报名号为001,并不等于电脑派位的第一个号码)。起始号属于入选的第一个号码。

3.由家长代表再次单击电脑空格键盘,在所有输入电脑的.号码中产生一个间隔数,即间隔几个数产生一个入选的号码。间隔数不属于入选号。

4.随后从起始号开始,按间隔数,循环往复一圈一圈数,直到派位总数全部产生为止裂老。例如:要在1——30个号码中产生7个名额,起始号是21,间隔号是9,第一个入选号是21,第二个入选号是29,第三个入选号是8,第四个入选号是17,第五个入选号是27(因为21已入选,排除),第六个入选号是7(29已入选,排除),第七个入选号是18(因8、17号已入选,排除)。

电脑派位优缺点

电脑派位是小学毕业生最普通的升学途径,每区每年有上万名小学毕业生,约2/3是通过“电脑派位”这一高科技手段,随机决定初中去向的。它的最大优点是不受人为干扰,操作公开,监控严密,能有效地防止分配学位中的不正之风。但公平之中也有“不公平”,那就是电脑派位不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有很大的随机性,有可能会出现成绩较好的学生被派到一般的学校的情况,尤其是在非推荐生的普通派位中,省、市一级初中分到每间小学的名额非常有限。

③ 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原理细节是什么

计算机根据中学的招生计划数按学生意向顺序优先的原则进行派位。派位开始时主持人请一位代表按计算机的一个键位,计算机自动随机给予每位学生一个十位数的“派位号”,“派位号”的给定既与号码产生的先后无关,又与学生“登记表”信息的输入先后无关,

也就是说这个“派位号”的产生与摇奖、抓阄号的产生一样是完全无规律的,它既不能预知,更不能人为控制。然后计算机自动将“派位号”由小号到大号顺序排序。

(3)电脑派位怎样摇到自己的可能性大扩展阅读

电脑派位优缺点

派位也就是划片入学完全由电脑抽签完成,从形式上看是一种最公平合理的升学方式。

但由于教育质量区域性的巨大差异、学校教育的不均衡性、师资的差异性、高考制度的强力选拔性等因素影响,大派位只有两三年被较严格执行,后来被不下10种的入学方式所打压,目前在东城、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以大派位方式入学的学生比例大约分别44%、33%、40%。

电脑派位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广州市招生办副主任陈流光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北京在1998年引入电脑派位。

实行电脑派位后,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差距,有的家长想办法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好学校的所在地区,有的掏大笔择校费。为了减少花费,家长不惜动员各种社会关系,来帮助孩子进入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