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杜绝三违行为
如何杜绝“三违”,笔者认为应消除“三违”生存空间,铲除产生“三违”的温床。
首先,要盯住重点人。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性,也让人成为了“三违”的主体。工作中,在大多数人能够中规中矩地干好本职工作,但是总有少部分人,图懒省事、投机取巧,以至于违章蛮干,最终导致事故发生。这种人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应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要采取加强管理、重点盯防、强化培训、加强教育等措施,使他们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认识到“三违”与自己的生命安全、切身利益、家庭幸福紧密相连,从而远离“三违”,按章操作,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确保安全生产。
其次,要管好新工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工人进入,尽管通过新工人培训,让企业的“新兵”对安全生产知识和企业文化有了一些了解,但要更加深入,必然有一个熟悉和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些“新兵”因为知道的少、了解的少、看到的少、实践操作少,没有积累多少工作经验,因此,有时候在生产中难免有“三违”之举,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为这些“新兵”选择“良师”,在教安全、教业务、教技能的同时,让安全意识在新职工头脑中扎根,始终做到按章操作,安全生产。
第三,要注重环境改善。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引导人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也能够为员工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目前,各个企业在安技措投入方面能够依规办事,保证按照计划专款专用,提足用好安全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员工生产工作条件。我们一定要站在企业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高度,坚持注重持续改善员工生产工作环境,一定要管好、用好安全设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责任感,才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㈡ 综合工作情况,怎样才能杜绝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遇见三违你是怎么处理的
摘要 结合组织岗位谈自己的安全职责及如何防治三违?
㈢ 怎样杜绝安全生产中的“三违”现象
摘要 产生的三种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去按自己的习惯性操作。杜绝“三违”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组织体系:找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事故及不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分析得到的事故原因,选择恰当的改进措施;实施落实措施计划。
㈣ 安全生产法三违行为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要杜绝违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交底要求所从事的活动。违章包括:作业违章,指挥违章,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是指从事各类活动的人员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指挥违章是指各级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行为;失职违章是指承担安全管理、监督职责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而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事故与违章的关系。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
事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会对个人、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对企业、社会、国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要保障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要保障企业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要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而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杜绝违章。
㈤ 请您结合您所在的特种作业岗位谈谈如何强化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三违现象
1、宣传
广泛开展反“三违”宣传。通过项目微信公众号、给作业人员发放安全手册、生活区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遵章守规的重要性以及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例会上公开处理因“三违”造成的事故,实现作业人员从“要我反三违”到“我要反三违”的思想转变。
2、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技术素质与教育培训密切相关。针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群体进行不同的安全培训,选定相应的培训内容。
管理人员重点学习《安全生产法》、《重大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案例,逐步树立“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意识。
对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侧重操作规程与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学习,告知基本权利、义务,以及作业现场与本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学习如何防范事故及应急救援措施,逐步转变作业人员思想,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除此之外还要严把人员进场关口,进场前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结合本项目所建的VR安全体验馆进行模拟事故体验,使其体验到因违章作业带来的伤害,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3、安全技术交底
隐患在现场,风险在一线。对一线管理、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是纠正作业人员“三违”的重要途径之一。交底要做到全覆盖,交底内容要翔实,将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求、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等逐项交底,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要区域、关键环节、主要工序要全程监管,严格要求按照方案进行落实。
4、监督检查,重在落实
检查、监督是发现事故隐患、杜绝“三违”、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项目要结合集团、局、公司及上级单位牵头组织的“大整改、大反思”、“平安交通百日行动”等活动,开展日常巡检、定期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专项检查等,及时对查出来的隐患逐条整改落实。
做到有活动方案、有整改通知单,有整改回复。整改做到“五落实”,即落实整改内容、落实整改标准、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时间进度、落实责任人。将整改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坚决不为应付检查做假资料。
5、严把分包商进场关
加大对劳务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力度,严把分包商队伍资质关、安全业绩关、人员素质关、施工监督关、现场管理关。保障进场的分包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
㈥ “三违”是如何发生的
在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认真分析三违的成因和危害,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是煤矿实现长治久安,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进程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的问题。一、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
通过对三违发生的成因和性质分析,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盲目性三违。一部分职工认为煤矿井下作业只是很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对学习安全知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和经验作业,造成盲目性三违。
无知性三违。相当一部分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自控能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差,对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一知半解,很多人违章了还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习惯性三违。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包括基层干部,不能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产量、进尺,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尝到甜头的情况下,实施习惯性三违。
管理性三违。有些管理干部重生产、轻安全,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甚至有极少数管理人员,在明知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情况下,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造成了管理性三违。
放任性三违。个别管理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一些轻微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职工的错误思想,久而久之,造成放任性三违。
工序性三违。有的职工在作业中不按照规程要求施工,工程质量差,安全设施不齐全,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造成了工序性三违。二、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
1、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观因素
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造成三违的主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九种:
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自己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违章不会出事,碰运气一旦成功,就盲目自信,经常抱着侥幸心理。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工人中较为普遍。
麻痹心理。在单位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抛至脑后。
习惯心理。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很多职工看惯了、干惯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
马虎心理。部分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应付了事,结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蛮干心理。有些职工,特别是基层区队管理,摆不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只想着要产量、要进尺,不顾作业场所有没有安全隐患,甚至有极少数人发现了隐患也不处理,野蛮操作,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取巧心理。有的职工为了达到目的,投机取巧,我行我素,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冒险违章违纪,扒矿车、坐皮带等。
盲目心理。一些进矿时间不长的新工人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或文化技术素质低,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
厌倦心理。少数职工因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不堪重负,生产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唯心心理。极少数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造成事故。
2、三违现象发生的客观因素
职工文化素质不高,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往往使职工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安全生产上,就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常会产生上班就是挣钱的单纯认识。
作业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害威胁,生产战线长,作业条件恶劣,长期高负荷的简单劳动,很容易让职工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疲倦,滋生麻痹和取巧心理,常常为图一时的省事、省力,就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干部抓管理不讲究方式方法,喜欢采取土政策对职工高压强管,缺乏民主公正,严重挫伤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管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在现场强行要求职工违章作业,甚至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安排任务,造成职工身心疲惫,忽视安全,违章蛮干。
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
㈦ 浅议小煤矿如何杜绝“三违 ”
�0�2�0�2�0�2 煤矿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与井下工人的三违有关,尤其是工人的习惯性违章,更是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小煤矿生产条件较差,工人素质不高,工人的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三违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如何成功有效的防治三违?总的来说要抓反复,发现及时,处理恰当,从多方面刺激工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要实行好五项制度。 一是岗位练兵制。对工人的培训要采用培训----三违----培训的模式。工人上岗前要接受培训,三违人员除了按矿规进行经济处罚外,必须停工到安监科接受再培训。情节较重的,写出书面检讨,并将检讨贴在入井检身处示众。情节恶劣的,还要打入黑名单。 二是四级巡查制。井下巡查分为四级:矿级领导、技术员、安监员和队长。规定巡查人员必须和工人同进同出,巡查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出井后,还要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调度室作好记录。 三是限时会审制。每天下午召开安全会,将四级巡查发现的隐患和三违情况进行通报,当场作出处理和提出整改措施,不让问题过夜。并对三违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四是安全奖励制。设立安全标兵奖。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下来,对从未有过三违行为的工人,评选季度安全标兵、半年安全标兵和全年安全标兵,除了进行物质奖励外,还要发奖状和张榜公布,并享受优先续聘的政策。 五是处罚连坐制。实行一人有三违,多人受处罚的管理制度。工人违反规定受处理,当班班长、队长、安监员、技术员、矿级领导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理。
㈧ 简述在工作中如何杜绝"三违”,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
遇到紧急情况的话,应该是要按照规则办事,一般都会有规则
㈨ “三违”为何屡禁不止
提起安全管理,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着名的海恩法则,它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背后会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这些事故苗头又大多是由一系列的三违作业造成的,由此可见三违不反,事故难免。最近,笔者到部分工矿企业、车间班组调研时,发现一些企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久禁不绝,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一大顽疾。三违为何屡禁不止? 病因一:安全意识不牢,时常违章。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职工由于平时不注重安全学习,安全意识树立的不牢、不实,对待安全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至于在生产现场作业中,时常不按规程措施施工,违章章作业,冒险蛮干,某些三违现象因看惯了、干惯了而被视为正常等等。 病因二:职工图省劲、怕麻烦。《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在井下严禁爬、蹬、跳。可有的职工偏偏我行我素,图省点力气、怕麻烦,违章爬矿车、蹬皮带、不到地点就跳车,结果酿成重大事故。 病因三:安全员责任心不强,对三违视而不见。有些安全员在生产现场查处三违时,由于拉不下脸,下不了手,狠不下心,只好睁一眼闭一眼。 病因四:企业领导姑息迁就、心慈手软。部分管理人员疏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对某些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见而不管,总认为职工干活也不容易,存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想法,造成考核上的心慈手软、点到为止,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惯性三违的蔓延。有的职工说,一些领导干部抓三违是会上发‘严’、平时发‘软’、出事发‘汗’。 良方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情感教育。职工发生三违,原因有多种,比如是否是因为操作规程不尽完善、流水线工艺流程的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及工作实际所导致的;是分配、分工等利益关系协调不好所引发的一时情绪冲动还是屡教不改的一贯违反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处理三违时不能粗暴对待、一棒子打死,而应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讲究策略、方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和风细雨的语言、润物无声的行动来感化和启发职工,使其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杜绝三违。 良方二:要重视和抓好职工的责任心教育。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每一件事故的背后都伴随着一系列三违作业的发生,因此我们只有时刻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抓起,抓小防大,防微杜渐,不断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使职工自觉严格地按标准化作业,才能有效地杜绝三违的发生,这样事故这只人见人烦的苍蝇也就无处下口了。 良方三:建立‘三违’医院,根治三违。根据三违人员病情,组织安全专家集中会诊,看是否是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工作不专心、随心所欲的马虎人;工作大胆、搞个人英雄主义的逞能人;跟随别人违章作业或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然后,根据各自病情开出不同药方,完全治愈三违病。 良方四:发挥安全钦差作用,制止三违。要加强对安全员责任心教育,不循私情、严格执法,自觉当好安全包公,禁止安全员与管辖区段的单位和人员发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要建立职工三违安全员受罚制度,一旦发生三违,先罚安全员、区队长、班班组长,真正使安全管理人员负起安全钦差的责任,对所管辖区段安全工作实行不间断的动态跟踪监督检查,真正发挥好安全钦差的作用。
㈩ 三违行为、发生的原因
“三违”行为,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
反“三违”,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是遏制事故发生有效措施。今天我们通过分析“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向大家分享一下安全行为养成的方法。
“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三违”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如下十种心理: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凑趣心理、冒险心理、从众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
如其中的惰性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造成的。
2、客观原因。操作者由于对规程、规章制度的规定没有完全理解,对自身行为的危害性意识不到,把错的或偏颇的做法视作对的或全面的,把一些错误的“经验”视作为正常的做法,久而久之形成的行为定式。
产生上述行为的客观原因主要有:(1)岗位培训不到位;(2)作业环境不安全;(3)管理制度不完善;(4)社会环境不理想等。如,岗位培训不到位,常表现为:培训过于程式化,受训人员被动接受,培训的效果只是换来了“安全就是不出事故”的空洞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