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突然间便血,什么原因,怎么办
之前一次的便血可能是过食辛辣造成的内痔发作出血。内痔发作除了过食辛辣之外,还有过于劳累、熬夜等,另外,平时的生活习惯如久坐久立,便秘等都是诱因。你回想一下是否是因为这些。
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内痔发作出血,那就有很多其他的可能了。大便出血一般是消化道疾病的症状,痔疮、肛裂、肠炎等都可能便血,那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咯。
⑵ 突然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患者会出现便血,尤其突然便血非常紧张,赶紧到门诊进行检查。这种便血分为几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痔疮出血,痔疮出血是便鲜血,而且是一种无痛的便血,患者没有任何的感觉。在卫生纸上有血迹,或者大便上有点滴状的出血、喷射状的出血,这都是痔疮的症状。肛裂也会出现便血,但是是一种有痛性的便血,在便血同时出现明显的疼痛,肛门出现撕裂样的疼痛,在大便干燥时疼痛会更加严重。有些其它的疾病,比如溃疡性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也会出现便血,但是这种情况通常都伴随有明显的黏液血便、腹痛、大便次数多等情况,炎症性肠病也是慢性的疾病。还有一种恶性的疾病,比如直肠癌也会出现便血,但是这种便血主要是暗红色血迹,同时有时会夹带黏液,局部会出现明显的坠胀不适或者疼痛的情况,患者到医院检查会摸到明显的肿块。所以便血有很多的疾病,建议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及时的检查,检查清楚以后就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⑶ 便血是什么原因
你的病情考虑痔疮,直肠息肉,肛裂,直肠的肿瘤等建议到肛肠科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如果是痔疮,一般消炎、通便治疗有效。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必要时手术.
便血的原因较多,几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见原因有:①上消化道出血(见呕血)。②小肠出血,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小肠肿瘤、肠套叠等。③结肠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等。④直肠出血,如直肠癌、直肠损害、痔、肛裂等。⑤其他疾病,如各种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钩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2.验方自疗法
(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3.饮食自疗法。
(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2)每日食数只柿饼。
(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4.外治自疗法
(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5.其他自疗法
(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避免误诊
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状。
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便血治疗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马齿苋绿豆汤:鲜马齿苋120克(干30克),绿豆60克,共煎汤加适量红糖服食。适用于肠道湿热便血。
(2)火炭母茶:火炭母30克,绿茶10克,共煎汤,加白糖调味服。适用于肠道湿热便血。
(3)黄芪三七煲瘦肉:黄芪30克,三七10克,大枣5枚,猪瘦肉150克,共煲汤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脾胃虚寒便血。
2.预防调护
便血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饮食以软烂少渣、容易消化、少刺激为宜,忌食烟酒以及辛辣动火之物
⑷ 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便血是数十种肛门及消化道疾病的信号。一、上消化道来的血,大便呈柏油样或呈黑色 伴有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或上腹部肿块,多为胃癌出血;伴有平素有反酸、嗳气或夜间痛、饥饿痛,说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有肝病史或血吸虫病史,有可能是肝硬化食管出血。但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大时,大便也可以是鲜红或暗红色,此时往往合并有呕血。 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接受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下消化道来的血,大便是血色红 1、痔疮: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原因,出血多发生在排便过程中,血色鲜红、附着在粪便表面;也可在便后,呈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出血量小可仅在手纸上见到鲜血。在用力排便时,可有小肿块从肛门脱出。 2、肛裂:肛裂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常常发生在便秘后,出血量较少,表现为便后肛门滴血或手纸染血,伴有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疼痛稍有缓解,后又开始剧烈疼痛。 3、结直肠癌:85%的早期直肠癌仅表现为便血,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其中1%~3%最终被诊断为直肠癌。直肠癌引起的便血与痔疮出血最为相近,但多数在血中或便中混有粘液和暗色血块,并伴有肛门下坠、大便变形、变细、次数增多或排便不尽;结肠癌往往有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后有腹痛、腹部不适或腹部肿块,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等。 4、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 5、结肠炎、直肠炎: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和呈脓血便,并伴有腹痛、发热、排便次数增多和排便不尽。 三、全身性疾病,伴有全身出血 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
⑸ 突然便血是怎么了啊
如果血实在大便里面,就要上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肠胃出血,如果实在大便上面或者纸上看见的那有可能是痔疮,你可以先买点治痔疮的外用药用上如果不管用那就只能去肛肠科手术了!
⑹ 突然便血,是什么原因
如果你没有什么遗留这方面的杂症。那么这就是正常了,多吃蔬菜和水果,然后多喝水就没有事的,也许是你太劳累了吧,如果真是放不下心就建议去医院做个小检查吧,上个礼拜前我也碰到你这样的状况,后来去医院小检查了一下,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医生开的药我一样也没有用,过了个周末就自己好了。
祝你早日健康!!
⑺ 突然便血是什么原因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有的人不以为然。殊不知,便血的最大隐患可能是大肠癌的一种信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能对便血掉以轻心。但并不是大便带血就是患了大肠癌,因为便血可见于其他很多消化道疾病,如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等。在这些病因中,成人最常见的是痔出血或大肠癌;儿童最常见的则是息肉出血。
1、痔的便血常见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2、肛裂的便血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可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
3、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
4、大肠癌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无粪便。如果癌肿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直肠癌约80%有便血。
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有的病人只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等。所以,如果有持续的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癌引起。
⑻ 突然便血了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你好!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痔疮,肛裂,肛瘘,早期直肠癌等等都容易引起大便出血,建议及早到肛肠专科医院做个电子肛门镜的检查,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
⑼ 常常出现便血是什么原因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便血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病症状,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症状,许多人一看见便血就认为是上火或是痔疮,其实便血不仅仅只有这两种,像肠息肉、肛裂、肠癌、肛乳头瘤等疾病都可以发生便血。
肛裂:常因便秘,干硬粪便撑破肛门或感染导致便血,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肠息肉:由于肠道病变,息肉的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
肠癌: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粘液而无粪便。所以经常便血的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自估便血是何种原因,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
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