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致贫原因分析怎么写
扩展阅读

致贫原因分析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2-02-02 03:40:33

A. 写出贫困原因分析和脱贫致富金点子为主题调查报告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群众主要分布在边远高寒山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而这些地区通路、通水、通讯、上学、就医等设施改善投资大、成本高、难度大。致使这些地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观念保守、与外界交往沟通难,谋生发展能力低,脱贫致富无门路、无条件、无能力。如杨树垭村108户贫困户,80%以上分布在偏远的7、8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耕地挂坡、望天而收,由于没有实施二次电网改造,最边远的农户到了晚上仍然是“头上电灯,桌上油灯”。十字冲村全村6个村民小组仅在省道附近的2个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其余4个小组、涉及全村60%的地区至今还是泥巴路,给蔬菜销售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二是因病因残致贫多,脱贫致富无门路。在调查中发现,因病返贫、因残丧失劳力、因智无法劳动的贫困户比较常见。农村低保、五保除了依靠民政的兜底政策外,种养无劳力、发展无技术、致富无门路。芭桃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53人,其中因疾病、弱智、残疾的五保低保达26户67人,分别占总户数、总人数的43.3%、43.8%。他们成为实现整体脱贫的最大难题。

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新生代劳力流失严重。调查了解到贫困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新生代多愿意外出务工,而留守人员多数年龄偏大、观念落后,一贯视农为本、小农思想严重,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加入产业化经营;许多贫困群众听天由命、消极懒散,把希望寄于“老天爷”的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只能从事简单或低收入的生产活动,难以脱贫。十字冲村唯一一户没有种植蔬菜、也没有发展养殖的贫困户王玉正,全家3口人,均为劳动力,但是由于习惯游手好闲、坐等国家救济,多年的帮扶仍难以脱贫。芭桃村地处偏远,距县城100公里、集镇20公里,由于山高路远人们普遍不愿在村内发展,外出务工达2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4%、劳动力总数的41.7%。且全村搬迁外地超过20户,劳动力流失严重。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彻底摸清导致贫困的“拦路虎”,汇聚民智找到脱贫致富的“金点子”,切实践行“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理念,县扶贫办调研组深入三个乡镇走访调研、收集数据,并以三个不同类型的村为重点样本,采取听、看、查、访的调研方法,听取各村工作汇报,查阅样本村档案资料,深入农户座谈,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B. 扶贫手册中主要致贫原因怎么写

贫困手册中每年致贫原因是否根据家庭际情况重新变更

C. 因学致贫现象分析

我们都是受害者

D. 高中政治,致贫的原因多样为什么验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 请知道准确答案的大佬回答,谢谢

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这一范畴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都无法理解.
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而条件又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决定的条件和非决定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不同的条件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各种条件,是我们弄清问题、解决矛盾的必要前提,对做好一切工作具有决定意义.
不同贫困是不同条件导致的,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灾,因残,因婚等等,所以要把握联系的条件,具体解决贫困问题。
望采纳!

E. 精准扶贫致贫原因分析主要有哪些

导致穷的人更穷,富的人更富事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只是一昧的增加援助的力度,是不能改变他们贫苦的现状的,只有教会他们怎么去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赚的回报,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只会增强他们的惰性,反正不用付出也可以温饱,何必去劳作呢?

F. 致贫原因怎么写

(一)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
缺劳力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难点。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和社会保险,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我县现有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34%,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救助。
(二)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
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
我县占三分之一的农户地处山区,其中有12.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经济的发展,对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环境中的贫困户采取常规扶贫措施,往往会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而效果较差。
(四)缺资金,缺项目
缺资金、缺项目的贫困农户的经济状况一般都处在脱贫的临界线上,对此类贫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容易见成效,针对这类贫困户,应从提供增收项目,提供资金、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五)劳动力文化素质差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48.5%,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2.92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六)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
有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超过贫困线就不远,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
(七)供养子女读书
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他们占贫困人口的5.9%,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

G. 是否对致贫和返贫原因进行分析,村里返贫致贫风险主要集中在哪几类

摘要 您好,我正在根据您提的问题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H. 企业帮扶怎么写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基本情况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清水河农场建于1960年1月,属州直中型农业企业,隶属于巴州农业局。企业注册资金1 303万元,土地规划面积13.56万亩,宜农可耕地11万亩,现已开垦7.3万亩,其中耕地4.2万亩。现有总人口12 97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4%。有职工2 717人,其中在职1 035人,离退休人员1 481人。下属有分场、公司、水管站、社区等十四个单位。主营业务为农业,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辣椒、工业番茄、果品等。
巴州清水河农场已是建场50多年的老企业,其老职工多,企业负担重,历史遗留问题也较多。截至2012年12月,全场困难职工家庭约占职工家庭总数的2%左右。从类别上看,困难职工群体包括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在场务农非职人员、停产企业失业人员、伤残人员、老弱群体等。为帮扶困难职工,多年来清水河农场党委、管委多方设法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了帮扶资金的投入力度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成立了由工会牵头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并以此搭建起了创建和谐企业的平台,形成了企业送温暖、再就业、困难帮扶“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近年来争取上级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职工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非职身份农民工及职工子女家属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50户420人争取进入了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269个残疾人得到了社会广泛救助,13个精神病人被送往州福利院进行治疗。每年节假日场党委、工会都会以现金及大米、青油、面粉、煤等物资给予帮扶救助。一系列措施和优惠政策的实施为困难职工家庭解决了大量现实问题。尽管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困难职工群体庞大,帮扶工作的覆盖面还不够大,导致困难职工群体总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可以说困难群体数量有增无减,形势不容乐观,帮扶工作任重道远。所以在开展帮扶工作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帮扶中心的职能,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是当前我们亟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二、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原因
困难职工群体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备受各级组织的重视和关注。解决困难职工群体这一社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撑、社会的帮困救助和企业的真切关心。要解决贫困职工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找到形成贫困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困难职工问题。
1.因企业内部改革及历史遗留问题所致。多年来,清水河农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是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农产品相对价格下跌,土地承包费高,1997、1998、1999年又连续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大面积农田冲毁,水利设施遭到毁坏,企业受到重创,很多职工经营亏损,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挫伤,很多职工纷纷撂地脱离农场外出谋生。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市场的放开,经济作物的大量引进种植,农产品价格回升,职工自主经营收入也比较稳定,很多以前摞地脱离农场的职工及职工子女纷纷回场要求承包土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凸显,很多职工因无地可种只能靠打工维持生活,收入低。近十年来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几家工业企业因停产造成人员无法安置,到处打工,没有稳定收入。
2.家庭收入低所致。最常见于单亲家庭、子女上学及患大病导致家庭困难。在一个单亲家庭中,一个人收入有限,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生活上相对比较艰难。目前我国的教育费用对于月收入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负担,但是为了子女的未来,困难职工多靠东拼西凑筹集学费,造成家中生活更加艰难。此外,因患大病导致家庭困难也占了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大病、重病,其治疗费用对于不少职工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
3.因再就业难所致。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的职工长年从事重体力劳动,无其他技能,普遍存在再就业难的问题。有些找到工作或零活的人员,因为没有稳定工作环境和收入,很容易二次失业。
4.因残、病、老所致。截止到2012年12月,清水河农场有残疾人269人,精神病人13人,因治疗费用及康复训练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致贫。目前,老龄人口增多且患大病人数增加导致因病致贫。
三、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1.扶资金筹集困难。企业自负盈亏,企业内部还承担着办社会职能,在能基本保障干部职工生产生活正常的前提下还要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资金严重短缺。当前帮扶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制约了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2.与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工会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够,帮扶力量有限,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扶贫救助。
3.职工的困难程序难以确定。由于职工的困难程度难以确定,因此很难保证帮扶资金使用的公正和公平。 4.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中畏首畏尾。目前有的单位对帮扶工作不够重视;有的单位则存在怕宣传、怕公示、怕要求帮扶的人太多不好办、怕帮扶工作花钱太多后续资金不足等。因此,帮扶工作的开展没有达到应有的力度,职工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5.帮扶资金发放标准不规范。各单位发放标准不一致,有的单位一次性发放几百元帮扶金,有的则发放上千元,这样便造成单位间帮扶资金使用的不一致;在一年内,同等困难程度的有的单位帮扶救助一次,有的单位则帮扶救助几次。这极容易造成单位间,帮扶对象间互相攀比以致新的不和谐因素的出现。
四、当前困难职工帮扶问题的解决措施
近年来,巴州清水河农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建立健全“五项机制”为抓手,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以解决国有企业困难职工为主,兼顾非职身份困难农民工,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着力解决困难职工群体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和维权难问题,在解决困难职工帮扶问题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重要性。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稳定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改善困难弱势群众生活状况,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帮助困难职工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感受到企业温暖,看到生活的希望,就能达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一片的目的,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地发展。
2.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帮扶工作中,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到困难职工家庭当中,访贫问苦,及时送去组织的关心和问候。同时要全面了解情况,耐心听取他们的各种诉求,与他们一道共同分析致困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帮困措施,通过思想疏导、经济救助、寻岗就业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逐步摆脱困境。让广大职工群众看到了企业党委和工会组织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的优良作风,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健全动态管理和快捷帮扶机制,提高工作效能。按照家庭情况清、致困原因清、技术特长清、求助需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科学界定困难职工和特困职工概念、范围,健全完善困难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和快捷帮扶机制。规范统一的困难职工档案和帮扶救助明细台账,做好困难职工求助受助信息的统计和分析,随时跟踪和掌握动态变化状况。坚持企业职工思想和生活状况的跟踪调查、综合分析、及时呈报,随时掌握职工情况,科学制定工作决策;强化基层工会与困难职工所在单位的联系走访、信息沟通,通过生活救助、职业介绍、学业资助、大病救助、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等服务平台,形成直面对接、快捷帮扶、专项服务、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
4.建立就业救助、就学、医疗和法律救助机制,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一是帮扶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建立职工培训基地,制订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二是建立就学救助机制,组织社会各界进行帮扶,解决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三是建立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在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协调建立帮困救助机制,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特别是对患大病的困难职工,符合要求的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四是建立法律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维权难问题。针对部分企业违法用工导致职工困难的,我们以法律为武器,联合法律部门依法维护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聘请专职律师,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5.开展“结对子”工作。企业要从党政工团以及各单位开展划片区结对子工作,落实帮扶工作责任制。由于巴州清水河农场是农业企业,下属单位多,各单位存在居住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部分职工仍居住在偏远地区,他们的困难要得到及时反映和解决还有一定的难度。从党委成员到各科室以及各单位要开展党政工团领导划片区结对子工作,落实帮扶工作责任制,并担负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第一帮助人”的职责,使困难职工在第一时间得到组织的帮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五、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一定要认真贯彻 “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更好地协助党委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就业保障问题,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帮助困难职工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