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躯体疲劳和心理疲劳两方面产生:
1、躯体性疲劳
躯体性疲劳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躯体性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可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疲劳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疲劳。
2、心理性疲劳
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主要表现
(1)ATP浓度下降,脑中某些氧化酶活性出现抑制
(2)血液中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比值下降,会影响到脑中5-羟色氨水平上升,造成对大脑的抑制
(3)运动时造成体内氨基酸和嘌呤核苷酸循环加强,增加脑中氨含量增加
外周疲劳的特点
外周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神经-肌肉接点,止于骨骼肌收缩蛋白。
(1)神经肌肉接点:对于足球项目来讲,主要存在着长时间训练后,乙酰胆碱在接点后膜的堆积,导致肌肉缺乏正常的兴奋、舒张交替,造成做功能力下降
(2)肌细胞膜:长时间运动产生的自由基数量增加,自由基攻击细胞膜造成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加
(1)如何分析疲劳源产生原因扩展阅读
恢复时间
力竭运动后物质的恢复时间:
肌肉中磷酸原恢复:
最短:2分钟
最长:3分钟
氧合血红蛋白恢复:
最短:1分钟
最长:2分钟
长时间运动后肌糖原恢复:
最短:10小时
最长:46小时
间歇训练后肌糖原恢复:
最短:5小时
最长:24小时
活动性休息时肌肉和血液中乳酸消除:
最短:30分钟
最长:1小时
静坐休息时肌肉和血液中乳酸消除:
最短:1小时
最长:2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运动疲劳
B. 什么是齿面疲劳点蚀,它是如何形成的
齿面疲劳点蚀:齿轮长期工作后,表面金属脱落(点蚀),是齿轮其失效形式之一。
形成原因:
相互啮合的两轮齿接触时,齿面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使两工作表面上产生接触应力,由于啮合点的位置是变化的,且齿轮做的是周期性的运动,所以接触应力是按脉动循环变化的。
齿面长时间在这种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在齿面的刀痕处会出现小的裂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裂纹逐渐在表层横向扩展,裂纹形成环状后,使轮齿的表面产生微小面积的剥落而形成一些疲劳浅坑。
(2)如何分析疲劳源产生原因扩展阅读
齿轮其他失效形式:
(1)轮齿折断
在运行工程中承受载荷的齿轮,如同悬臂梁,其根部受到脉冲的周期性应力超过齿轮材料的疲劳极限时,会在根部产生裂纹,并逐步扩展,当剩余部分无法承受传动载荷时就会发生断齿现象。
(2)齿面磨损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或含有不清洁的润滑油的闭式齿轮传动,由于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使一些较硬的磨粒进入了摩擦表面,从而使齿廓改变,侧隙加大,以至于齿轮过度减薄导致齿断。
(3)齿面胶合
对于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中,因齿面间的摩擦力较大,相对速度大,致使啮合区温度过高,一旦润滑条件不良,齿面间的油膜便会消失,使得两轮齿的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从而发生相互粘结。
(4)齿面塑性变形
在冲击载荷或重载下,齿面易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渐开线齿廓的曲面发生变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啮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疲劳点蚀
C. 分析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并简述运动疲劳消除的主要方法
运动性疲劳产生,由于人在进行重体力劳动、大运动量锻炼或比赛时,肌肉过度紧张,机体能量消耗过多,身体就会产生疲劳感。
1.1 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变化导致运动性疲劳因素
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紧密联系。身体素质就是人体各功能器官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各器官功能的下降,必然影响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譬如,长时间的肌肉活动导致肌肉功能下降时,力量速度等当然下降,于是在完成练习时,往往会力不从心而感到疲劳;再耐力运动中,如果心肺功能下降,承受耐力负荷的能力就会降低,机体就会疲劳而降低工作能力。
1.2 体内能源储备的减少使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降低导致运动性疲劳
当人体从事运动导致疲劳时往往伴随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极量运动2-3分钟至非常疲劳时,肌肉内的磷酸肌酸可降至最底点;长时间的持续运动中,由于糖的大量消耗,肌糖元及血糖均下降。能源储备的消耗与减少,会导致各器官功能的降低。加之肌肉活动时代谢产物的堆积及水盐代谢变化等影响,机体工作能力就会下降而出现疲劳。
1.3 精神意志因素与运动疲劳
运动中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完成的神经系统功能的降低会使疲劳加深。例如,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情绪低迷,这种状态称“极点”。此时,如果依靠意志力和减慢速度继续下去,不久这种难受的感觉就会消失,动作变得轻快有力,这种现象就是“第二次呼吸”。这样就可以推迟疲劳的出现或减轻疲劳的程度。
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恢复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系统、科学。
3.1 休息
休息是疲劳恢复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只有休息得好才能学习得好,锻炼得好。休息包括睡眠和活动性休息。
3.1.1 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员应严格遵守生活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不少于8~9小时,并应安排一定时间的午睡。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还可适当增加。
3.1.2 活动性休息
所谓活动性休息就是指在休息时进行其他活动,也叫积极性休息。当局部肌肉疲劳后,可利用未疲劳的另一些肌肉进行一些适当活动,借以促进全身代谢过程,加速疲劳的恢复。当全身疲劳时,也可通过一些轻的、兴趣高的体力活动,来达到加速消除肌肉代谢的目的。因此,我们在体育课中应多采用转换活动内容的方法作为休息的手段。
3.2 物理恢复法
物理恢复法能促进疲劳肌肉的代谢过程,加速疲劳的消除。物理恢复的的方法很多,其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3.2.1 温水浴
温水刺激,可以放松肌肉,安抚神经,温水浴的水温度以37-40摄氏度度为最适宜,淋浴时间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要超过两次。
3.2.2 负氧离子
这种方法是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生成大量负氧离子,人将其吸入呼吸道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对机体产生影响。大量负氧离子进入体后能改善和提高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氧吸收量,加快二氧化碳的排出速度,刺激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嗜酸细胞增加,心搏出量加大,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提高机体运动后的“氧债”偿还速度。
3.2.3 按摩
按摩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手段之一。按摩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可采用手法按摩,进行全身或局部肢体的按摩,有损伤的还可以兼作治疗,均有良好效果。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机械按摩,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有气压按摩、振动按摩和水力按摩等,对放松肌肉,消除肌肉酸痛和恢复体力效果极佳。
3.3 心理调节
较大的情绪波动会造成心理上的不稳定,而运动员抵抗疲劳的,与运动员的个性特征,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在训练中如果运动员的态度积极,情绪好,可以延缓疲劳现象的发生。常用的恢复方法有:
3.3.1 意念放松法
选一安静的地方,您可站、可坐、可躺,总之尽量选择舒适的姿势。若站立,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若坐双手放松地置于腿上;若躺时手放于身体两侧或放松置于腹部均可。闭上双眼,在深呼吸三至五次的同时,脑子里开始想象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所选的景象要安静、祥和,令人心怡,如:您喜欢大海,就要想象金色的沙滩,蔚蓝平静的海面,低飞的海鸥,远处的白帆,而不要让波涛汹涌的海面进入您的意念。在想象的同时,您要尽量寻找并体验安宁、舒服、放松的感觉,将这种感觉保持几分钟后,深呼吸二三次,慢慢地睁开您的眼睛,此时你的感觉会很不错。
3.3.2 音乐放松
在紧张的比赛或大运动量训练后,在舒适、幽雅的环境中听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对消除精神上的疲劳有特别好的作用。
3.3.3 赏识方法
美言一句暖人心,得到别人的称赞好比喝了蜜桃一样甜。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赏识的心理需要,尤其是自己付出艰辛劳动后。运动训练本来就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教练员要了解运动员的心理需要,对运动员成绩、表现及时进行表扬,提高他们对运动训练的兴趣。这样对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和疲劳的恢复很有帮助。
3.4科学合理的膳食
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后要消耗运动员大量的能量,营养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机能状态、承受负荷能力、恢复过程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营养不良或缺乏营养必将影响青运动员的健康,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使疲劳过早产生,影响正常的训练和运动能力的发挥。因此运动员的营养必须引起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3.4.1 饮食要有规律
“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是古人的养生格言。现代营养学家提倡“早饭占全天总量的25%,中餐占40%,晚餐占35%”是对现代人养生的具体化。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品,因一夜的休眠已基本耗完晚餐的进食,早上起床不久胃肠兴奋度不高,要满足上午的工作学习,早餐必须量少而质优。午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补偿早餐吃得少,又要为下午的活动之需储备能量,因而饮食的品质要高、量也要相对足。午餐主食分量要大些,副食花样要多些。最好午后吃一次水果。晚饭进食要适当少些,因为晚上活动量小,若进食过饱影响睡眠,另一方面会造成营养过剩。晚餐不能食后就睡。正如古人所说“饱食即卧,乃生百病。”饮食有节,包括进食的时间、数量、品种、速度都要有所讲究。一日三餐要有固定的进食时间。两餐间以间隔5-6小时为宜。早饭最好安排在7点左右,中餐以12点为宜,晚餐宜在下午6点左右。
3.4.2 注意食物营养的搭配
营养是恢复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手段。营养具有两大功能:一、供能功能;二、补偿功能,教练员在带领运动员训练的同时应该关心他们的衣食作息,必须知道营养的搭配。合理的营养搭配应注意下列几点:1、食物中应有充足的热能来源,以糖类、脂肪类食物为主,辅以维生素和维生素为宜。2、运动员正是青春少年需要的蛋白质较多。为了满足他们对蛋白质的需要,在平日膳食中尽可能多食用肉类、鱼类、蛋类、奶类和豆类。3、食物中要含有适量的脂肪,以缩小食物的体积减轻胃肠道负担。对蛋白质、脂粉、糖三者的需求,按重量之比为1:1:7,按热能量的百分比为9.5:22:68.5。4、对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补充要加大重视。5、在运动或竞赛中人体失水多尤其是在热环境下。应该每次补液100-200毫升,是少量多次。因为补充过多排汗也相应会多,造成无机盐和电解质的丢失。
D.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躯体疲劳和心理疲劳两方面产生:
1、躯体性疲劳
躯体性疲劳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躯体性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可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疲劳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疲劳。
2、心理性疲劳
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主要表现
(1)ATP浓度下降,脑中某些氧化酶活性出现抑制
(2)血液中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比值下降,会影响到脑中5-羟色氨水平上升,造成对大脑的抑制
(3)运动时造成体内氨基酸和嘌呤核苷酸循环加强,增加脑中氨含量增加
外周疲劳的特点
外周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神经-肌肉接点,止于骨骼肌收缩蛋白。
(1)神经肌肉接点:对于足球项目来讲,主要存在着长时间训练后,乙酰胆碱在接点后膜的堆积,导致肌肉缺乏正常的兴奋、舒张交替,造成做功能力下降
(2)肌细胞膜:长时间运动产生的自由基数量增加,自由基攻击细胞膜造成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加
(4)如何分析疲劳源产生原因扩展阅读
恢复时间
力竭运动后物质的恢复时间:
肌肉中磷酸原恢复:
最短:2分钟
最长:3分钟
氧合血红蛋白恢复:
最短:1分钟
最长:2分钟
长时间运动后肌糖原恢复:
最短:10小时
最长:46小时
间歇训练后肌糖原恢复:
最短:5小时
最长:24小时
活动性休息时肌肉和血液中乳酸消除:
最短:30分钟
最长:1小时
静坐休息时肌肉和血液中乳酸消除:
最短:1小时
最长:2小时
E. 什么是疲劳产生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真吃力”,不知从何时起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现在,疲劳感似乎困扰了更多的职业族。其实疲倦并不仅仅是劳累造成的。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都会消耗人的精力,令人感到疲倦。 1、药物: 服用利尿剂、抗抑郁药、某些抗感冒类药物或止咳糖浆可导致疲乏。一般停药后,疲倦就会消失。 2、肥胖: 超重是人体的沉重负担,身上多余的脂肪会令人感觉疲倦。 3、缺乏运动: 人们误以为运动会令人疲累。但事实恰好相反,若缺少运动,肌肉会变得虚弱,当机体要运用它们时,便需花更大的气力。 4、睡眠问题: 有些人常利用双休日睡懒觉,且振振有词地辩白这是养精蓄锐。殊不知,迟睡迟起扰乱了生物钟,直接影响精神状态。 5、心理问题: 抑郁是导致疲倦的最普遍原因;情绪不好、过度紧张也会睡眠不佳,引起疲倦。 6、营养不良: 若日常饮食以加工食品为主,人体会感到疲乏,不妨多吃新鲜蔬果、鱼、鸡、全谷类食物和豆类。 7、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甲状腺控制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便会减慢新陈代谢,令人觉得疲惫。 护理要点 ◆ 饮食以多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为主。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和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 应动、静结合,作适当的锻炼。注意保暖。养成每天大便的习惯。 ◆ 如并发严重急性感染,有重症精神症状,胸、腹水及心包积液,顽固性心绞痛、心力衰竭、粘液性水肿性昏迷,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8、脱水: 人在脱水后,血容量降低,体力下降,精力不支。一般每人每日最好饮用8~10杯水。 9、用眼过度: 如果全神贯注于某物过久,人体会感觉骨头松散、四肢麻木,不如闭目养神片刻。 10、工作环境色调阴沉: 如果周围环境黯淡、阴沉,就易感疲劳。因而在工作与学习的环境中,增加黄、橙、红等色调,将有助于消除疲倦。 若自觉疲倦超过1个月,应请医生分析根源所在,不可马虎。
F. 人的疲劳来自哪里
1、用眼过度: 如果全神贯注于某物过久,人体会感觉骨头松散、四肢麻木,不如闭目养神片刻。 2、肥胖: 超重是人体的沉重负担,身上多余的脂肪会令人感觉疲倦。 3、缺乏运动: 人们误以为运动会令人疲累。但事实恰好相反,若缺少运动,肌肉会变得虚弱,当机体要运用它们时,便需花更大的气力。 4、睡眠问题: 有些人常利用双休日睡懒觉,且振振有词地辩白这是养精蓄锐。殊不知,迟睡迟起扰乱了生物钟,直接影响精神状态。 5、心理问题: 抑郁是导致疲倦的最普遍原因;情绪不好、过度紧张也会睡眠不佳,引起疲倦。 6、营养不良: 若日常饮食以加工食品为主,人体会感到疲乏,不妨多吃新鲜蔬果、鱼、鸡、全谷类食物和豆类。 7、甲状腺分泌不足: 甲状腺控制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分泌不足,便会减慢新陈代谢,令人觉得疲惫。 8、脱水: 人在脱水后,血容量降低,体力下降,精力不支。一般每人每日最好饮用8~10杯水。 9、药物: 服用利尿剂、抗抑郁药、某些抗感冒类药物或止咳糖浆可导致疲乏。一般停药后,疲倦就会消失。 10、工作环境色调阴沉: 如果周围环境黯淡、阴沉,就易感疲劳。因而在工作与学习的环境中,增加黄、橙、红等色调,将有助于消除疲倦。 若自觉疲倦超过1个月,应请医生分析根源所在,不可马虎。
G. 人产生疲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脱水:人在脱水后,血容量降低,体力下降,精力不支。一般每人每日最好饮用8~10杯水。
二、用眼过度:如果全神贯注于某物过久,人体会感觉骨头松散、四肢麻木,不如闭目养神片刻。
三、心理问题:抑郁是导致疲倦的最普遍原因;情绪不好、过度紧张也会睡眠不佳,引起疲劳
四、肥胖:超重是人体的沉重负担,身上多余的脂肪会令人感觉疲倦。
五、营养不良:若日常饮食以加工食品为主,人体会感到疲乏,不妨多吃新鲜蔬果、鱼、鸡、全谷类食物和豆类。六、甲状腺分泌不足:甲状腺控制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分泌不足,便会减慢新陈代谢,令人觉得疲惫。
七、药物:服用利尿剂、抗抑郁药、某些抗感冒类药物或止咳糖浆可导致疲乏。一般停药后,疲倦就会消失。
八、睡眠问题:有些人常利用双休日睡懒觉,且振振有词地辩白这是养精蓄锐。殊不知,迟睡迟起扰乱了生物钟,直接影响精神状态。
九、缺乏运动:人们误以为运动会令人疲累。但事实恰好相反,若缺少运动,肌肉会变得虚弱,当机体要运用它们时,便需花更大的气力。
十、工作环境色调阴沉:如果周围环境黯淡、阴沉,就易感疲劳。因而在工作与学习的环境中,增加黄、橙、红等色调,将有助于消除疲倦。若自觉疲倦超过1个月,应请医生分析根源所在,不可马虎。
H. 导致人体疲劳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疲劳也叫疲乏,从医学上说是指一个正常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出现不舒适的感觉,具体说可分为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体力疲劳的特点是体力减退,耐力下降,肌肉酸胀。而精神疲乏的突出表现是思维能力减退,分析问题能力差,反应迟钝,甚至倦怠,昏昏欲睡。中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压力或挫折时,还会在心理上出现疲劳,也就是说在体力上虽然消耗并不大,但是觉得内心抑郁,情绪消沉,从而影响精力与耐力,此时如果再加上体力疲劳就会觉得筋疲力尽了。
出现体力疲劳的具体原因是肌肉的过度活动,产生和积聚大量乳酸与其他代谢产物,以致肌肉收缩力减弱,其直接结果是劳动能力和生产能力减退。这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越多,疲劳的恢复越慢。严重的体力疲劳还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如表现心动过速,脉搏加快,血压升高,食欲不振等等。
必须指出,精神因素对疲劳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事实证明,当心情愉快,思想乐观,目标明确的时候,虽然任务重一些也往往不觉得疲劳,相反,情绪消沉或从事生疏、厌恶的工作时则疲劳会很快出现。
I. 疲劳是什么原因引起
许多的朋友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疲劳的情况了,身体一旦出现疲劳,那么我们的体力和脑力都是处于低谷状态的,但是有些人对于导致疲劳的原因还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出现疲劳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疲劳的现象呢?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对于导致疲劳的饮食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了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预防疲劳了,另外多休息是缓解疲劳很不错的方法哦。
J. 视觉疲劳的产生原因
视觉疲劳是一组疲劳综合症,其发生原因一般可以界定为以下三种:
1、环境因素:学习/工作时,注视区域的光照不足或光线过强,光线分布不均匀或光源闪烁不定,眼睛注视区域有眩光或反光;注视的目标过小或不稳定等,都会造成眼睛超负荷工作,导致视疲劳。日常生活中长时间注视电脑、电视、手机等屏幕,也是产生视疲劳的重要原因。对于光线亮度不佳的情况,可以用护眼光度笔做监测。
2、身体因素:当身体衰弱、疲劳或处于某些特殊生理时期,如更年期、孕期等,以及患有某些疾病,如高血压、贫血等,均可能导致眼睛的调节能力不足,易发生视疲劳。
3、眼部因素:眼睛本身的原因,如视力下降(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弱视、伪盲等),都易引发视疲劳;所戴眼镜不合适也会加重眼睛负担,引发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