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避免晕针,晕针真的好难受啊
尽可能的放松,就当是扎别人,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如听收音机看电视,玩手机或与旁人聊某话题等,或转移疼痛感,如咬手指或掐大腿(掐别人不管用,要掐自己。。。。).切忌紧张,精神紧张导致肌肉紧张,肌肉紧张导致痛感加强.
㈡ 晕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额 怎样克服它
轻度晕针只有些心慌、虚弱感、胃部不适或轻度恶心、手足发麻等,一般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晕针稍重者可出现脸色苍白、心跳加快、恶心、打哈欠、出冷汗、手脚冰凉;严重晕针会突然失去知觉,呼吸减慢等。那晕针怎么办?
晕针多发生在疲劳、饥饿、精神过度紧张、甚至恐惧时,故预防接种应尽量避免在上述情况下进行,同时,加强宣传,使受接种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晕针处理原则:
1、使患者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饮热开水或热糖水,可以自然恢复,亦可刺激人中或合谷,促其苏醒。
2、如血压降低、脉博细弱,可给安钠咖肌注,50%葡萄糖静注,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毫升,儿童减量。
㈢ 怎样能避免晕针
尽可能的放松,就当是扎别人,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如听收音机看电视,玩手机或与旁人聊某话题等,或转移疼痛感,如咬手指或掐大腿(掐别人不管用,要掐自己。。。。).切忌紧张,精神紧张导致肌肉紧张,肌肉紧张导致痛感加强.引起晕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精神因素 对抽血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抽血后会损害身体,情绪紧张,有恐惧与顾虑情绪。 二、年龄因素 青少年易发生抽血晕针,此年龄段心理反应性较为敏感,对疼痛反应高,抽血时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疼痛感受就更加敏锐,痛觉加剧。当肌体和精神痛苦超过其所能承受时,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虚弱、头晕、出汗),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困难、窒息感、心悸等),同时感到胸痛、心悸以致呼吸困难等。 三、空腹因素 抽血时因心情特别紧张,这种刺激对消化系统影响非常明显,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蠕动加剧,此时处于空腹状态,易出现虚脱。 四、其他因素 比如抽血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室内色调不协调、环境嘈杂等也容易发生抽血晕针。 了解了晕针的原因,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应对: 一、了解抽血的知识,几毫升血对人体没有影响。 二、放松心情,轮到自己抽血时,与旁边的同学谈话,分散注意力。 三、不要看着医生穿刺,头偏向一边,如果感觉自己不能坐位抽血,可以向医生提出,能不能躺在床上抽血。 四、随身带一瓶甜饮料,抽完血后立即喝点甜饮料。
㈣ 用什么方法预防晕针
为避免晕针,对初次受针刺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采用舒适体位,选穴少、手法轻;对身体不适者,休息后再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关于晕针的原因,《标幽赋》曾云:“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一、体质原因 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临床多见的是体质虚弱,饥饿,疲劳者易发生晕针。另外,《内经》载:“无刺大醉”、“已醉勿刺”,酒后针刺导致晕针的也有报道,如一53岁男性患者,因左肩前部疼痛3月余用针刺治疗。首次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复诊时得知病人当日中午饮酒过多,即劝其暂予休针。但患者坚持,无奈施以针术。针后不久。患者即感头目眩晕,心慌气短,腹部难受,恶心欲吐。额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气细数[1]。二、心理原因 亦为主要原因。多见于初次针灸者,由于缺乏体验,而产生恐惧、畏痛、心情紧张等情绪。有对晕针者进行人格特征测定,发现,异常人格约占二分之一。在异常人格中,以忧郁质人格患者发生晕针者最多。忧郁质人格性格内向,情感压抑,遇刺激既易兴奋,又易抑制,易发生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可能是易出现晕针的因素。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病理原因 平素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特别是有直立性低血压史或神经官能症史者多易发生晕针。 四、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针。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一般在敏感点施针,或采用特殊手法,如气至病所手法等都能诱发。在刺激的种类上,除毫针、拔罐、艾灸外,穴位注射和耳针亦可引起晕针。各种刺激对晕针症状轻重的影响似无明显差异。如一例男性胆结石症患者,行耳穴压丸治疗。当治疗到第2次(轮换到左耳时),按压耳穴施予强刺激时,病人感觉心慌、气短、上腹疼痛、恶心欲吐,伴乏力,血压下降致休克状态。立即给予硫酸阿托品1mg、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再肌肉注射升脉散4ml,1个多小时后才好转至正常。当晚,患者再次按压刺激上述穴位时,亦出现同样情况,重复使用以上治疗方法后获得缓解[2]。 五、体位原因 以立位及正坐位发生晕针者多见,但也有卧位晕针的。有统计表明,卧位晕针约占28%。临床上观察到卧位晕针的症状多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六、环境原因 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针,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㈤ 我为什么会晕针
晕针的预防与治疗
我们医护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进行肌注或针灸时,经常遇到个别病人由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空腹、高热等而出现晕针或晕厥现象。应如何预防和处理呢?
注射或针灸前,对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对空腹、高热、体质虚弱等患者,均应尽量采取卧位或坐位。注射动作要轻柔,速度要慢,要边注射边交谈一些轻松话题,分散其精神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注射,并观察5~10分钟,方可让其离开。
注射或针灸过程中,如果病人突然出现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恶心呕吐等现象,应迅速出针,使患者平卧(头低足稍高),给以温开水或糖水。一般体息片刻即可恢复。
对于严重的晕厥、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等病人,应尽快平卧,针刺人中、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仍不恢复者,应采取肌注1∶1000肾上腺素或其他急救措施。
(焦作市武陟县西陶镇 赵千文)
http://cache..com/c?word=%D4%CE%D5%EB&url=http%3A//www%2Ewindrug%2Ecom/pic/20/17/15/15/16/001%2Ehtm&b=0&a=91&user=
参考资料:http://www.hnwsyl.com/yywsb/onews.asp?id=2832
㈥ 偶尔晕针的原因
晕针,患者主要表现在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欲吐、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主要原因,一是患者不了解针炙或肌注/静滴/抽血等产生恐惧心理,情绪紧张;二是饥饿、疲劳和体弱;三是由于医生手法不够成熟,而给患者带来痛苦;此三类患者发生晕针的情况几率很高。
一、预防晕针的方法
1、事前医生和护士必须对患者进行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2、避免患者在紧张、饥饿、疲劳时进行治疗,以防范晕针的发生;
3、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与患者交谈,或抚摸患者,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4、医生应做到技术纯熟、操作利索迅速、减少患者的疼痛;
5、在某些有神经末梢或敏感部位时,在确保不损伤神经的同时,可采用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痛苦。
二、晕针的处理方法
1、晕针一旦发生,医生立即停止治疗,让患者平卧在治疗床上,头低足高位,口服温开水一杯或50%葡萄糖20ml静注,患者一般在2-3分钟即可恢复;
2、经上述处理无效时,患者出现昏迷虚脱,医生立即掐人中、内关、外关或针刺合谷、涌泉穴,使患者尽快恢复。脱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快速滴入,同时给予肾上腺素等心肺复苏和抗休克急救。
3、经上述处理无效,应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报请上级医师,请内科医生协助处理,谨防晕针并发症,警惕心脏和脑部疾病的发生。
㈦ 晕针.晕针.速求预防解决法.
晕针,表现为针灸时发生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类似休克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内心深处对针刺的恐惧,导致迷走神经兴奋。
解决方法:
1、首先要了解针灸是治疗原理,知道针灸并不可怕,也可以先看别人扎针,没什么痛苦的表情,消除恐惧心理。接受针灸时尽量不要看扎针的部位,和比尔了些轻松的话题,转移注意力,针灸针也可以先给一些其他刺激如敲打进针其他部位的皮肤引起轻微痛觉,转移注意力,在其不注意时迅速进针。要以温针为主,尽量不要用泻法。
2、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在针灸前半小时内注射阿托品0.5mg,可以有效防止晕针。
㈧ 试述晕针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晕针的原因:
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