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钻孔灌注桩灌注时出现卡管的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叶酸一盒多少钱 2025-04-25 10:00:46
乌鱼炒韭菜怎样做好吃 2025-04-25 09:25:23

钻孔灌注桩灌注时出现卡管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5-03 13:17:23

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与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钻孔灌注桩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桩基础,钻孔桩具有基础承载力大,埋置深等特点,但由于钻孔桩埋置很深,最深可达100多米,加上桥位水文、地质的复杂性及施工中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钻孔桩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坍孔等各种问题。

1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种类、成因

1.1 钻孔灌注桩坍孔
引起坍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地质情况复杂,如遇到断层裂隙等;
(2) 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3) 泥浆稠度小,起不到护壁作用;
(4) 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冲击(抓)锥或掏渣筒倾倒,或放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5) 泥浆水头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
1.2 钻孔灌注桩断桩
引起断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卡管引起 由于碎石粒径过大,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流动性差或混凝土好扰运输距离过长产生离析;机械发生故障或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
(2) 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设至导管底,以至泥水从底口进入;导管接头不严,焊接或管身破裂,引起进水,导管提空,导致底口涌入泥水。
1.3 桩身拿改混凝土缺陷
引起桩身缺陷的原因与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好坏、灌注水下砼成桩的关键工序等有关。如何处理是关键,千万不可轻易放弃(友敏旦弃桩)。

2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

钻孔灌注桩是桥梁结构中常见的基础,桩基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座桥的安全。因此,钻孔桩施工中出现坍孔等问题后,不关采取哪种处理方法,都必须在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设备、汛潮或潮汐地区等),采用可靠、稳妥的处理方法。
钻孔灌注桩在砼灌注前必须按设计图纸埋置检测管,发生坍孔等问题经处理成桩后必须经超声波桩身质量、动静载承载力检测等试验,证明处理后的钻孔桩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2. 钻孔灌注桩中途灌不进的原因

应该是混凝土堵管了,可能原因如下:
1、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坍落度过大混凝土离析,或坍落度过小流动性降低堵管。
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离析,粗细骨料分离,粗骨料堆积,导致堵管。
3、泥浆中含砂率太高或者钻孔局部坍塌,导致在混凝土顶部形成难于流动的泥砂夹层腊段枣,孔内混凝土无法流动或顶升此夹轮拆层燃粗。
4、埋管深度过大。
5、导管漏水。

3. 钻孔灌注桩浇砼的时候,导管卡在桩里面拔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

桩径1200mm一兄悉般情况下是不会产生卡住导管现象的,最好的办法羡谨乎是放弃拔不出来的那一段导管,这样做并不影响桩芯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然后继晌迹续浇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4. 钻孔灌注桩砼浇注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请高手赐教。急!急!急!

通过你的桩径是1.2米,但桩长只有19米来看,你所施工的地质环境应该不是很好!可能属于砾石或者是风化地层启返橡。孔内液面下降,是因为漏浆,一旦漏浆,泥浆不够循环,你只有加水,不停的加水,造成泥浆比重很轻,泥浆比重越小,漏浆就越厉害,这是恶性循环。

初灌时,球塞被压破是正常的,一方面是橡皮球的质量不好,容易破,还有就是导管洗的不是很干净,里面有混凝土,橡皮球在高速下落时,被导管壁上面的混凝土刮破了,不管破不破,对工程质量没有影响。

在漏浆的情况下,你只有想办法人工造浆,把泥浆比重调上去,泥浆比重大了,你才悄旁能把孔内的卵石带出来,孔内干净了,这样才能容易浇砼,导管内砼不下落,导管只能提起,但不能下去,按我们行内人说是顶管。顶管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孔内不干净,沉渣太大造成的。有条件的话,用气体反循环清一下孔就解决了。

一车9方砼只上来4.5米,说明超方了,我估计你所施工的地层世坦的砾石含量可能都在50%以上,砾石直径也不会小,这样就会超方,漏浆。超方的解决办法,在监理不是很严的情况下,只要笼子能放的下,缩小钻头直径。要是甲方对方量不控制的话,你也不要太在意,桥桩充盈系数1.3也不过分。

5. 灌注桩浇筑砼时导管堵塞怎么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

1、提高混凝土浇毕哪注速度,开始浇砼时尽量积累大量砼,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

2、快速连续浇注,使砼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

3、浇注混姿数兆凝土过程中,应匀速向导管料斗内灌注;

4、必须把控好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5、在导管上部可用钢筋疏通,在下部提取导管上下振击。

(5)钻孔灌注桩灌注时出现卡管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灌注桩浇筑砼时导管堵塞的原因介绍:

1、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

2、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如突然灌注大量的混凝土导管内空气不能马上排出,可能导致堵管,;

3、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或离析使石子聚集在一起流动性差迹租,导致堵管;

4、导管使用后没有及时冲洗干净,导致内壁沉积滞留。

6. 灌注桩施工堵管原因

灌注桩施工堵管原因如下:
(1 )由砼使用的外加剂引起的堵管:减水剂易与以硬石膏为调凝剂的水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假凝现象。
(2)由砼的和易性引起的堵管:水灰比配合不当丛漏,如果在砼设计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选用水泥标号过高,则水泥用量偏少,拌和物松散;如果水泥标号、骨料用量均确定,则水灰比越大,拌和物流丛郑瞎动性也增大;水灰比过小,会使拌和物流动性太差而影响灌桩导致堵管。
(3)由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引起的塞管:骨料的级配是指各种骨料的分布配合情况。级配合理的骨料,孔隙率小,水泥用量少,同时和易性好,不容易产生分层离析及泌水现象;反之,级配不合理,不仅增大水泥用量,而且拌和物的各种颗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层离析,极易造成导管堵塞。
(4)由泥浆比重引起的塞管。在渗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钻孔地层大多为第四系地层,松散、水敏性强、易塌坍。成孔过程中为稳定孔壁,采用的护壁泥浆都具有高比重、高黏度的特点。砼在泥浆比重增大的情况下,流动动性相应减小,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堵管。苏嘉杭高速公路某桥浇筑灌注桩时发现塌孔较大,耗费了大量砼,在进行相邻桩施工时提高了泥浆比重达到1.35t/m3,结果导致浇灌时导管堵塞。
(5)由导管及隔水设施引起的塞管。导管由于长期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力影响而导致磨损和凹扁;导管不直;新导管内部有毛刺。这几种因素易导致隔水塞堵塞。
(6)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堵管: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不按配合比加骨料、水泥。发电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但不能及时抢修。灌注末期漏斗底口离水面或桩顶距离过短均宜造成堵管(一般要求4~6m)。

7.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和预防

1.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民用和工业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施工操作简单、设备投入不大等优点。钻孔灌注桩为地下隐蔽工程,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多且复杂,施工中常遇镇迅到塌孔、灌注混凝土中阻、钢筋笼上浮、缩颈与断桩等问题,处治不当将造成延误工期、经济损失严重的后果。文章分析灌注桩在钻孔过程中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防范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文章分析了几种缺陷桩的形成与处治方法,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几种缺陷桩的形成与处治
2.1断桩原因分析
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断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敬悔,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与灌注的混凝土量认真核对,以计算值与测量值对比,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②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增大责任心,及时测量导管埋深;采用新型导管,减小提升阻力;加快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
③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工配料(有的机械配料不及时校核)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时检查坍落度,缩短灌注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
④坍塌。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有甚者分包或转包,施工者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这类现象在断桩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较为严重。而且位置深、难处理,是导致工期无限延期及经济上大量浪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这些方面应该加大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力度。
⑤另外,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因此应认真对待灌注前的准备工作,这对保证桩基的质量很重要。
2.2缩颈
在钻孔过程中,由于钻锥磨损或焊补不及时,再或地层中遇到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等,容易产生缩孔现象。如出现缩孔,即出现膨胀性软土,俗称探头泥,成孔检验不太仿事,但至下钢筋笼时钢筋笼下不去,拔出钢筋笼,用钻锥上下冲御稿此扩后仍下不去,则须回填重新钻孔。如反复多次仍不能成孔,就在锥头上加焊合金钢,再度扩大孔径,成孔后重新浇筑。
2.3灌注时发生井壁坍落
成孔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发生坍孔现象,若坍塌不止,应将导管拔出,以粘土回填重新成孔;轻微坍落在施工中不易被察觉,声测时有时会发现局部裹泥或夹砂现象。如在盘海高速公路施工中,地质条件为粉沙,经常发生井壁坍塌现象。声测时,曾发现过夹沙现象,虽不明显,但也会影响桩的质量。预防此类缺陷,应该根据地质状况在钻孔过程中加大护壁力度;成孔后及时灌注混凝土。
3.缺陷桩常用的处理方法
缺陷桩处理常用方法有扩大承台、原位复桩、接桩、桩芯凿井法、补桩、补强,改变施工方法,修改设计方案等。下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分别介绍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
(1)扩大承台(梁)法。
a.桩位偏差过大,原设计的承台(梁)断面宽度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此时采用扩大承台(梁)来处理。
b.考虑桩基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梁)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组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大承台(梁)断面宽度的同时,适当加大承台(梁)的配筋。
(2)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3)接桩。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点,降水一开挖一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钢筋箍圈进行加固。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孑L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4)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做起来比较困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孑L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
(5)接桩法。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时,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a.开挖接桩挖出桩头,凿去混凝土浮浆及松散层,并凿出钢筋,整理与冲洗干净后用钢筋接长,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b.嵌入式接桩当成桩中出现混凝土停浇事故后,清除已浇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此法。
(6)补桩法。桩基承台(梁)施工前补桩,如钻孔桩距过大,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可在桩与桩之间补桩。
(7)钻孔补强法。此法适应条件是桩身混凝土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够及桩长不足,桩底沉渣过厚等事故,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
a.桩身混凝土局部有离析、蜂窝时,可用钻机钻到质量缺陷下一倍桩径处,进行清洗后高压注浆。
b.桩长不足时,采用钻机钻至设计持力层标高;对桩长不足部分注浆加固。
(8)改变施工方法。桩基事故有些是因为施工顺序错误或方式工艺不当所造成,处理时一方面对事故桩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改变错误的施工方法,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a.改变成桩施工顺序:如桩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
b.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孔桩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采用套管内成桩的方法。
(9)修改设计。
a.改变桩型。当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时,造成桩基事故,可采用改变桩型的方法处理,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打预制桩。
b.改变桩位。灌注桩出现废桩或遇到地下管线障碍,可改变桩位方法处理。
c.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只有采取削减建筑层数或用轻质材料代替原设计材料,以减轻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
4.结束语
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下进行,施工质量较难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落实预防措施,做到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严格管理,这些施工中常见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8.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哪些情况易导致堵管

(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由于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在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形成堵管断桩。
(2)由于运输或等待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又没有进行二次搅拌,灌注时大量骨料留在导管内,不得不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引起堵管断桩。
(3)由于水泥结块或者在冬季施工时因集料含水量较大而冻结成块,搅拌时没有将结块打开,结块卡在导管内,而在混凝土初凝前不能疏通好,造成堵管断桩。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无法清理,或使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使灌注中断造成堵管断桩。
(5)由于检测和计算错误,导管长度不够使底口与孔底距离过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底部,从而形成堵管断桩。
(6)在提拔导管时,盲目提拔,将导管提拔过量,使导管底口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形成堵管断桩。
(7)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堵管断桩。
(8)导管接口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堵管断桩。
(9)处理堵管时,将导管提升到最小埋置深度,猛提猛插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连续下落与表面的浮浆、泥土相结合,形成夹泥氏碧缩孔。
(10)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堵管断桩。
(11)由于其他意外原因(激核宴如机械故障、停电、材料供应不足明银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起,形成堵管断桩。
(12)混凝土浇筑前,导管距离桩底的高度没有保证40-50cm,导致空间较小混凝土不能一下泛起,源源不断的封底就会在孔底形成聚集,堵塞导管。
(13)混凝土浇筑前,导管必须没有做密水性试验,导致在导管安装时有的接口处不密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漏气的现象,从而导致堵管。

9. 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时导管拔不动什么原因

原因:

1、导管钢丝绳挂住了钢筋笼。

2、埋管深度超过兄卜败7米,卷扬机力量不够。

导管埋深应该控制在3-6米为最佳,最主要原因是你埋管太深,灌注桩等砼时间冬天的话温度不低于-5度的话,等2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求每10分钟来回活动导管。

灌注桩在灌注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导管埋深,以及砼的质量,泥浆比重暂一方面,如果是商混的话,那么就重点是导管埋深了,最好是每次测量羡颤砼的上升高度,防止有空洞,以免导管拔空。

泥浆护壁灌注桩在灌注情况下,主要控制一下初灌和导管埋深。

(9)钻孔灌注桩灌注时出现卡管的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解决方法:

导管钢丝绳挂住了钢筋笼。解决方法:上下左右摆动幅度大点挣脱挂住的钢丝绳。

埋管深度超过7米,卷扬机力量不够。解决方法:可以加辅助设备上拔。

导管法灌注桩

水下灌注混凝土也称导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竖立的管子,依靠混凝土的自重进行灌注的方法。适用于灌注围堰、沉箱基础、沉井基础弊洞、地下连续墙、桩基础等水下或地下工程。

混凝土从管子底端缓慢流出,向四周扩大分布,不致被周围的水流所扰动,从而保证质量。采用此法时,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含砂率在40~50%之间,粗骨料宜用不大于3.8厘米的卵石,水灰比控制在0.44左右,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塑化等外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