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焦虑感来自于哪里
第一种是外因的压力导致:重要的事情、朋友、爱人等。
比如即将迎来一次重要的考试,我们会持续的感受到焦虑;公司的领导要求完成规定的业绩,我们也会感受到焦虑。搏让这是人们正常的心理反应。这些主要是外因导致的焦虑,还有另外一种焦虑成因。
第二种焦虑的成因和来源,就是自己的内芦绝心,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出现了偏差。
在精神分析学中,有一个着名的论断: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我们如何面对它。通过自我认知的方法,找出潜藏在自己内心焦虑的根源。这种焦虑的根源是否有合理性。这恰恰是改基哗局变自我认知、缓解/消除焦虑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焦虑会影响你,但不会决定你。真正决定你的,是你的内心。内心变了,眼睛看到的很多东西都会随之改变。
B. 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谓活得焦虑,那大概是焦虑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并不只是某个时刻或某段时间因为具体的原因焦虑。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大概有以下:
3、确实背负了过多的压力。2014年刚刚来深圳的时候,她是一个能力并不出色、学历也不耀眼的普通大学毕业生,房租占了工资1/4,换城市导致的经济缺口让她月光还紧巴巴的。这时候,爸爸打电话过来告诉她,上高中的弟弟每月的生活费由她负担。
于是她买一袋5.8元的挂面,可以清水加油盐注搞定一个星期的午饭。她很焦虑啊,怎样才能剩下更多的钱呢?怎么才能多赚点钱呢?
对于这种情况,除非有人帮你分担,否则也许只能默默地扛过去,用一切方法给自己打鸡血、灌鸡汤,然后持续地努力直到克服困难。
C. 如何寻找焦虑的源头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有可能引发我们的焦虑。上班塞车、被领导约谈、孩子厌学。。。
1.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当人感到某种重要的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出的扩散性的不安。焦虑可能开始于一件具体的事,但到了最后,我们会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痛苦。
拿我最近的一件事举例。年前正打算换工作,思考了很久,曾一度因为和父母双方意见不合而痛苦。然而决定下来后,有一天傍晚,我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中。
我感到一种隐约的不安,而又找不到具体的原因。辞职本来是我的一个愿望,愿望达成时我却变得焦虑了。
眼看着又要失眠,我索性多玩了一下游戏,试图让自己远离这种不安又带有痛苦的情绪。然而,两盘游戏下来,尽输,我很没耐心地关掉游戏,看了下时间,到了23点30.
“明天上班又要迟到了”。我在内心暗自说道,这样一来,我的焦虑感更增加了一层。我进一步联想到领导凌厉的眼神,这时我快坐立不安了。
焦虑感就这样一步一步在我头脑中发酵。
2.如何控制焦虑?
这时,我百无聊赖地打开得到听说,顺手点击一篇解读焦虑的文章听起来。刚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听。逐渐我受到启发,开始思考起来。
文中说,当负面情绪来临时,最好不要逃避,而是平静地接受它,承认它的存在。在接受了这个观点后,我在笔记本上写下:
目前的状态:担心自己的精力不足影响明天一天的工作。
然后我问自己:能否通过瞎戚雹行动来改善自己的状态?
这必须等到明天,明天工作完,焦虑感就会消失了吧,我想。
然而,我发现了问题所在,我想等明天工作完,我可能依然会感到焦虑。
那还有没有引发焦虑感的其他原因?试着想一想把这个问题解决后自己还仔塌会不会磨帆焦虑。
深入一点,我还在担心自己的离职手续是否顺利、担心新工作的适应问题、担心父母的养老问题、担心自己身体出现毛病等等。
我一条一条把可能的原因写下,然后试着寻找解决办法。
离职手续——虽然繁琐,但只要按部就班就会顺利,中途出问题是小概率事件;(原来我把这个不确定性扩大了)
身体的话,我还年轻,保持健身可以预防很多疾病;
。。。
我推测了每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把它写在后面。此时我感到了一点兴奋,因为有些事其实不必要那么担心。
最后我发现,父母双亲年纪大,不知何时会面临身体风险这是一个较大概率事件,极有可能是引发我焦虑的最大原因!
因为我一直在逃避这样的一个可能(害怕面对失去),并且,越是逃避越觉得内心慌张,阻挡了自己进一步思考。
找到问题所在让我越来越兴奋。正视问题让我变得更加勇敢。我想在这些大概率事件来临之前做点什么,来减少事件发生的概率且避免重大损失。
为父母买一份保险、严格监测父亲控制血压、提前做好经济储备。。。这些都是我能做到的。
我拧巴的内心终于舒展开。既然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为何不提早想到解决办法?
依旧是我内心的脆弱、害怕失去的心理,引起了我频繁的焦虑感。
3.总结
缓解焦虑的第一步是识别焦虑并正确认识焦虑。焦虑感无法凭空消失,却有迹可循。唯有真诚接纳它,才能进一步走向问题本身而不是关注情绪,最后抽丝剥茧找到最根本原因!
然后就开始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