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因为疫情不发工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的方式来要求用单位支付工资,首先劳动者可以先收集在家上班的证据,比如单位发的通知或者劳动者提交的工作内容等证明劳动者实际上班,单位如果没有支付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委员会投诉,投诉未果的情况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不按合同约定履行发工资义务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无故拖欠工资,员工可以提出离职,并要求支付赔偿金,另也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
2、符合法律规定公司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形,这种情况公司并不违法,员工个人只能选择接受或者可以提出离职,但没有赔偿金。疫情期间不发工资员工可以与企业协商处理的。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
1.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2.疫情期间员工工资这样计算: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月内的,企业应支付职工标准工资;超过一个月的,职工正常上班,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超过一个月的,职工没有正常上班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综上所述,疫情公司不发工资,应先收集在家上班的证据如单位发的通知或者劳动者提交的工作内容等证明劳动者实际上班,单位如果没有支付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委员会投诉,投诉未果的情况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 企业疫情期间不发工资怎么办
疫情期间不发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的方式维权:
1、申请调解;
2、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3、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对仲裁不服的,可以起诉。
疫情期间企业不发工资的解决途径为:如果在疫情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工资的话,那么劳动者可以到劳动局进行投诉,如果劳动者手上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核激烂也是可以通过之前的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及相关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进而要求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企业停工是有工资发放的。停工第一个月正常发放工资,第二个月开始发放生活费,生活费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1月份的工资应按约定的工资发放日发放工资,2月份及以后的工资,如发工资的时间在延迟复工期内,因为单位无法正常工作,推迟发放合理。如果确实因为企业经营困难无法在复工后及时发放的,可以与工会或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协商推迟发放,但注意不应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而有些地方比如昆明明确规定是不可超过30日。至于工资是否能只发部分,应与所有员工协商来确定。
疫情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国家规定?
疫情期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综上所述,关于企业疫情期间不发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上的几种方式维权,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员工发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改漏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八十三条劳动铅凯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