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如何判断功能性便秘的原因
扩展阅读
华为gem703怎样换电池 2025-04-22 20:46:26
带笔刷的ppt怎样配文字 2025-04-22 20:20:07

如何判断功能性便秘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5-18 18:50:53

‘壹’ 便秘的诊断及检查方法

1.5.1便秘的诊断

便秘的诊断可借鉴罗马Ⅲ标准:①排便费力,想排而排不出大便,干球状便或硬便,排便不尽感 ②排便次数<3次周,排便量<35克/天或25%以上时间有排便费力;③全胃肠道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

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相关检查可为慢性便秘的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如起病时间对诊断有一定意义,幼年起发病提示病因与先天因素有关,而近期发病则多为肠道器质性病变或饮食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所致。

应特别注意便秘症状的特点(便意、便次、排便费力以及粪便性状等),伴随症状,基础疾病,药物因素以及有无警报征象等,警报征象包括便血、大便隐血阳性、贫血、消瘦、腹部包块、明显腹痛、有结直肠息肉史以及结直肠肿瘤家族史。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饮食结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等。肛门直肠指检简易、方便,可获得排除肛门直肠器质性病变、了解肛门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功能的第一手资料。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应作为常规检查。对年龄>40岁、伴有警报征象者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便秘是否为器质性疾病所致。

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后,可根据罗马Ⅲ标准判定慢性便秘所属功能性疾病的类型。与慢性便秘有关的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Ⅲ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必须包括以下2项或2项以上:

a.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b.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

c.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d.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

e.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f.排便次数<3次周。

②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③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为:

年龄4岁,至少满足以下2条,持续时间达1个月:

①每周排便2次或少于2次。

②排便动作训练后每周至少出现1次大便失禁。

③有大便潴留病史。

④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

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

⑥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

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伴发的症状可能包括易激怒、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立即消失。

功能性排便障碍的诊断除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外,需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依据;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便秘与腹痛、腹部不适明显相关。

1.5.2便秘的检查方法

(1)实验室、影像学及内镜查看

对疑有系统性疾患(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导致便秘的患者,应进行相关生化检查。

对年龄>40岁和有警报征象者,为排除肿瘤、炎性反应等肠道疾病,可进行结肠镜、结肠气钡对比造影;重度便秘疑有假性肠梗阻者应拍摄腹部平片。仿真结肠镜有非侵入性的优点,但检测费用昂贵,目前尚不能作为常规方法用于慢性便秘的鉴别诊断。

(2)肠道动力及肛门直肠功能的检测

肠道动力及肛门直肠功能的检测所获得的数据虽不是慢性便秘临床诊断所必需的资料,但对科学评估肠道与肛门直肠功能、便秘分型、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的评估是必要的。在以研究为目的时,这些检查方法能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对难治性便秘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前应进行相关检查以全面了解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及其结构的异常。

①胃肠传输试验:能根据标志物的分布及排出率,判断是否存在结肠慢传输、出口梗阻。该方法简易、价廉、安全。对慢传输型便秘考虑手术治疗者,建议术前重复此检查。

②测压法:肛门直肠测压能检查肛门直肠的动力和感觉有无障碍,如用力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有无矛盾性收缩、是否存在直肠压力上升不足、是否缺乏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以及直肠感觉阈值有无异常等。对难治性便秘患者,可进行24小时结肠压力监测,如结肠缺乏特异的推进性收缩波、结肠对睡醒和进餐缺乏反应,则有助于结肠无力的诊断。

③其他检查: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肛门直肠的解剖和功能变化,如有无直肠脱垂、内套叠、直肠前突等。球囊逼出试验(可用水囊或气囊)反映了肛门直肠对球囊的排出能力,可 于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筛查,但排出球囊与硬粪的意义可能不完全一致。肛门测压结合腔内超声检查能显示肛门括约肌有无局部张力缺陷和解剖异常,为手术定位提供线索。应用会阴神经潜伏期或肌电图检查,能分辨便秘是肌源性抑或神经源性。

(3)臭味法

可根据便秘患者大便臭味的轻重程度,简便地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只要患者便臭就说明肠道菌群失调了,便臭程度重者失调严重,轻者失调的轻些。

此外,对伴有明显焦虑、抑郁的患者,应进行有关的心理调查,并分析判断心理状态的改变和便秘的因果关系。

‘贰’ 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功能性的便秘

  • 01

    超过四分之一的排便存在排便费力的情况,功或世世返脊能性便秘的可能性比较大。

  • 02

    超过四分之一衫肢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的情况,也可能是功能性便秘。

  • 03

    超过四分之一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的情况,也可能是功能性便秘。

  • 04

    超过四分之一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梗阻或阻塞感的情况,也可能是功能性便秘。

  • 05

    每周排便少于3次,也可能为功能性便秘。
    以上五条符合两条或以上,就可以说是功能性便秘了。

  • 06

    不用通便药几乎没有松散的大便。如果不使用药物帮助就几乎是硬的大便,那么也可以判断是功能性便秘。

特别提示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叁’ 什么原因会导致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主要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排便习惯等多种不良因素有关答乱,一般能够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排便习惯来进行自我调节。功能性便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等,一般与不良的排便习惯或者饮食习惯都有很大关联。

功能性便秘吃什么药起效快
1、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大多数人便秘都属于功能性便秘,其实是因为平时活动量过少,导致自身胃动力不足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遵医嘱选择口服促进胃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服药之后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从而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胃动力不足引起的便秘具有很好的治疗和改善效果。口服药物之后还可以配合腹部按摩的方式来加速肠道蠕动,也能帮助改善功能性便秘的症状。
2、刺激性通便药物。便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刺激性通便的药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泻药。口服这类药物可以降低水分和电解质在肠道内的岁举穗吸收,通过作用于小肠平滑肌来增加肠道的蠕动乎卜活性,从而达到排便的作用。不过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形成药物依赖性。
3、润肠通便的中药。口服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和泻药,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改善便秘的问题,但是长期服用很有可能对肠道造成损害,甚至还会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可以选择相关的中药来进行长期调理,首荟通便胶囊可以改善功能性便秘,还能提高肠胃功能,降低便秘的发病几率。

‘肆’ 什么是功能性便秘谁知道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啊

巧解老年顽固性便秘的痼疾
经常性便秘,拿缓又称习惯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经常感到困难。
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便秘诱发问题:有腹胀、食欲缺乏,老年人过分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和脑血流的改变。由于脑血流量的降低,排便时可发生昏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还可引起动脉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由于结肠肌层张力低下,可发生巨结肠症。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升高简薯可引起或加重痔疮,强行排便时损伤肛管,可引起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粪便嵌塞后会产生肠梗阻、粪性溃疡、尿潴留及大便失禁。
由于长期便秘导致胆红素、胆固醇肝肠循环障碍,90%的便秘患者同时伴有血脂增高;由于胆红素障碍诱发面色发黄,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胆红素氧化面色发黑。同时长期便秘也会诱发乳腺癌、直肠癌等癌症高发。
因此,治疗老年性便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下面我们就带你进行详细的了解发酵型乳酸菌奶粉是如何把这个难题解决的。
患者使用临床观察:
轻症患者用量20g/次,2次/天,3-5天见效。
重症患者用量20g/次,2次/天,7-10天见效。
长期应用过程中早期会出现一般的轻症的腹泻,这是胃肠道调整的一个过程,需要3-5天胃肠自行调节后完全恢复,患者会恢复便秘之前精神状态。
发酵型乳酸菌奶粉独特:
1、是益生菌与生鲜牛奶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发酵后形成乳酸菌,菌种的有效活性更高能达到100%以上活性,保证益生菌功能有效性,因此治疗便秘更有效。
2、乳酸菌是含量那是益生菌有效量,而益生菌指的是添加量,添加量是不能够确保其活性有效性,因此很多患者使用益生菌效果不明显甚至于没效果的重要原因。
3、使用发酵型乳酸菌消咐模的便秘患者,不但改善便秘,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恢复便秘前的生活状态,同时精神状态样恢复很好,主要的原因就是发酵型乳酸菌奶粉另一个营养作用,使营养吸收更好因此,患者恢复的更好。
值得选择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剂;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售后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