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因
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体检检查心电图时,常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不少人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这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窦性心律不齐”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成年人也不少见。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率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个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掘睁做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因此,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跟呼吸之间有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不少医生也注意到“窦性心律不齐”给人带来的恐慌,于是在诊断时会写作“窦性心律”。
此外,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也不需要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着快慢不均,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窦性心律不齐分以下几种类型: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②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因此,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判衡律性发生改变。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早碧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着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⑵ 窦性心律不齐什么原因啊
窦性心律不齐 窦房结发出节律不规则的冲动,使心律快慢不等、交替出现。 引起窦性心律不齐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均与窦性心动过缓相同。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主要是窦房结的器质性损害,引起其相应功能障碍而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见原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其次还可见于白喉、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全身栓塞、外伤手术损害以及累及窦房结的硬化-退行性病变等。 1)临床表现 本病进展缓慢,可达几年至十几年:①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乎搏:如脑部表现(乏力、肌瘤、记忆障碍和失明、头晕、昏厥),心脏表现(心率缓慢、快-慢心率交替、心绞痛、进行性心衰、心脏骤停)以及间歇性少尿和胃肠不适等;②心律失常类型:严重的窦性心运过缓(少于50-40次/分),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持久而缓慢的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束之传导阻滞等。 2)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有如下几项:①心率缓慢且有明显症状者可选用导丙基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碱(30毫克/次,每天3-4次)等药;②心率过快反复发生可用下列药物预防发作,如苯妥胺0.1克,每天3次,敌胺0.1克或溴苄胺0.1克,每扰顷桐天3次口服,应避免使用萘洛尔、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③药物治疗无效果症状重者应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起搏器后缓坦可应用洋地黄、利多卡因、慢心律等药物。
⑶ 女性窦性心律不齐原因有哪些
女性窦性心律不齐原因有:
1、受到呼吸系统的影响,随着呼吸的变化,人体在吸气时有可能会增加跳动的次数,呼气的时候又有可能会减慢跳动的次数,引起就会造成窦性心律不齐的情况。
2、精神紧张和过度运动也会导致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
3、患有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有部分是早产儿,由于先天自搭察身肺部功能异常,会更加容易窦性心律不齐。
对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使用止痛、控制感染、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方法来治疗。建议窦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坚持清淡饮食,不要食用高钠、高胆固醇的食物,长期坚持下去,就能降低知颂茄机体的胆固醇浓度。
为了预防窦性心律失常,我们应该量力而行,不做剧烈的运动樱薯,保持营养均衡。具有患窦性心律不齐高危因素的人群,需引起必要的注意和重视,感觉身体有异常情况的时候,必须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不能拖着病情不去治疗。
⑷ 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是心跳或快或雹皮饥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精神紧握者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源返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
⑸ 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
到医院检查出窦性心律不齐,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平时坚持运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少有人会坚持运动,这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我们最好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锻炼,这配销可以极大地改善心脏的功能,增强体魄。
然后,保持均衡的饮食,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吃得太少。
最后,少喝酒,不要喝浓咖啡和浓茶。
⑹ 心电图见显着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是指从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而引起的心跳快慢不均。虽然衫戚蠢起仔局搏点正常,但是节律不正常。比较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系,称为呼吸性窦性心律,多见于青少年。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系的窦性心律不齐,叫做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还与失眠,情绪激动,过量饮酒有关。有一些窦性心律不齐与心或陪脏泵血没有关系,可以动态观察。但如果是缺血引起的窦性心律不齐,要密切监测,改善缺血,防止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⑺ 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儿
“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问题?这也是经常有人问的。
体检庆孙时一般都要做心电图,有时医生还会让你屏住气做。心电图报告里也会有“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或者“窦性心律不齐”的结论。那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的正常心律(心跳的节律)就应该是“窦性心律”,这一点已经在“
窦性心律是什么心律?”介绍过了。
这次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
首先,窦性心律不齐的基础心律也是窦性心律(这在心电图里是有标准的。窦性心律是什么心律?)。也就是说这个基本心律的指令也是从心脏的窦房结发出的。窦房结是心脏里指挥心跳(心电)的最高司令部,如果是窦性心律,说明心电活动的最高起搏点是正常的,只是跳得不那么整齐。
那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呢?
平时我们正常的心跳,每一跳之间的间隔(心动周期)应该是基本匀齐的。或者虽然有时候略有长短,但长的和短的心陆汪跳间隔,相差不超过120毫秒(ms),也就是0.12秒(1秒=1000毫秒)。这在心电图上可以测量小格看出来。
心电图每一小格(最小的小格)的时长等于40毫秒。这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长一些的心跳间期和短一些的心跳间期相差不能超过3小早差仔格。
在窦性心律的情况下,如果心跳长的间隔(心动周期)和短的间隔相差超过了3小格,也就是120毫秒,医生就会判定是“窦性心律不齐”。明显的时候,心脏听诊就能听出来。
最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生理性的,小孩儿、年轻人多见,与呼吸有关,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所以,有时候做心电图时,医生会让受检者屏住气再做。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我们的心跳、呼吸都受到身体里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
对于心跳,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也会加强;而迷走神经兴奋,心跳就会减慢,心肌收缩力也会减弱。所以,人在紧张的时候就会心跳加快,还会觉得跳得“怦怦地”,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了。
我们的呼吸呢,也和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有关。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交替兴奋,就有了一吸一呼,主导呼吸的是迷走神经。
呼吸时吸气、呼气交替进行。在一吸一呼之间,迷走神经的张力(紧张度、兴奋性)会发生变化。吸气时,迷走神经张力是降低的,交感神经的作用就会增强,这样,支气管扩张,心跳也会加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心跳也会减慢。所以,呼吸时心率会出现快慢变化,心跳的间隔也就不匀齐,这种不齐是随呼吸而变化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如果心电图上这种随呼吸变化心跳间隔逐渐延长又逐渐缩短、最长的间隔和最短的间隔相差超过了3小格,那就算做“窦性心律不齐”了。
如果想要判断一下也可以,屏住气做心电图。如果屏住气、不喘气后心电图上心跳的间隔匀齐的,那就证实这个窦性心律不齐改变与呼吸有关。屏住呼吸时,就暂停了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交替作用影响。
如果不是与呼吸相关的窦性心律不齐,那一般是有心脏病或者可能吃了一些药物的,或者还有其他心律失常的表现。
窦性心律不齐无需治疗。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来的与呼吸无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治疗原发疾病就行了。
⑻ 窦性心律不齐原因是什么,需要怎么调养
窦性心律不齐,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出现这种心律失常并不代表一定说明心脏就有问题。比较好发于一些青少年,也可以见于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群 。临床上一般可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慌头晕的现象。所以如果单纯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但对于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需要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⑼ 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不齐
,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一个很广泛概念。
因为在正常人以及部分患者中均可出现,因此在部分患者中具备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凡起源于
窦房结
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属于正常节律。
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
及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均属
窦性心律失常
。姿态正常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
100次
/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的频率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称窦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
迷走神经
张力增大或窦房结障碍,在一段时间内窦房结停止发放激动称窦性停搏。
起搏传导系统
退行性病变
以及冠心病、心肌炎(尤其是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病等疾患,可累及窦迹运源房结及其周围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缓慢窦性心律失常,并引起头昏、
黑蒙
、晕厥等临床表现,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一般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话,我们主要是寻找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如果是偶尔出现的心律失常,则建议是门诊进行定期的随访。
建议可咨询
心血管内科
医师,仅供参悄乎考。
⑽ 心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不齐是表现为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律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吸气末期心律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或是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消失。
窦性心动过速表现与年龄有差异,如果新生儿心律超过两百次每分钟,一岁以下超过160次每分钟,一到两岁超过140次每分钟,两到六岁超过130次每分钟,七到十二岁超过120次每分钟,这被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紧张,哭闹,发热,贫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其它,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某些药物阿托品,麻黄素等影响也会引起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过速的原因
1、纤大生理因素。影响心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经常饮用浓茶、吸烟过度、饮酒过量等都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从而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在这些诱因引发下的窦性心律过速,都具有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2、病理因素。会导致心率突然加快的病症有很多,例如甲亢、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疾病,发病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其中,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往往增加得更快。窦性心律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喊州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的急性心肌梗死,更加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三、窦性心律过速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一旦确诊为窦性心律过速,患者需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以确保身体能够得到充分地放松休息。同时,患者应注意适当锻炼身体,不要勉强锻炼或锻炼过度,更不要做剧烈的、有竞争性的活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格外注意,按时排便,保持大便平稳对减轻窦性心律过速这一症状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般来说,窦性心律过速需要特别注意,但无需太过紧张。生理性窦性心律过速一般不会直接威胁生命健康。但患者应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注意监测心脏,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必要的可以补充适当的药物治疗。会直接威胁生命,用药原则牢记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