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什么原因引起血压低
扩展阅读
看火山视频怎样打赏礼物 2025-02-09 02:49:17
怎样烤牛肉串又嫩又好吃 2025-02-09 02:42:13

什么原因引起血压低

发布时间: 2023-06-13 05:18:03

① 是什么原因导致血压低

是什么原因导致血压低

你们是不是想知道低血压怎么调理?引起低血压原因是什么?下面我来告诉你们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什么是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 90 mmHg 或者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 60 mmHg 就会被认为是血压偏低。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症状。

少数低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下降)会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出现晕厥或休克。

二、为什么会出现低血压?

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体质性低血压

年轻人若无故出现了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睡眠不良、胃口不好等低血压症状时,不能大意,要马上去医院就诊,确定是否患上了体质性低血压。年轻人患体制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久坐不运动,二是营养吸收不均衡。

2、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等。常见于老年人、孕妇、长期卧床患者。

有研究发现使用降压药会增加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其中孕妇的低血压大多是暂时的,生完宝宝以后可以恢复。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来说,躺着或蹲着的时候突然站起来,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不必担心。

3、继发性低血压

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风湿性心脏病、降压药、抗抑郁药等。

4、神经源性低血压

神经源性低血压是因为大脑错误地认为身体血压偏高,从而发出降低血压的命令造成的,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三、如何预防低血压

1、调整饮食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低血压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饮些淡盐开水,或吃稍咸的饮食以增加饮水量,可帮助血压升高。

2、改变体位

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3、穿弹力袜

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宜穿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适当加强锻炼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

5、病因治疗

对体质虚弱者要加强营养;对患有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紧治疗;因药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

低血压是生活中常出现的一种疾病,通常会伴有头晕、眼黑、肢软,甚至晕厥或休克的症状出现。因此,了解低血压病发的原因,对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关键。以下是低血压常见的几种原因。

低血压的原因一: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

低血压的原因二:药物性低血压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等,安定类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低血压的原因三: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差,动脉硬化使其动脉弹性下降,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及在闷热的环境中站立过久,均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特别在直立位置或卧位时突然起立更易发生问题,此时可有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现。

除了因遗传体质所导致的本态性低血压之外,以下五种因素则会影响体内循环和内分泌,引起继发性低血压--

1.心脏疾病罹患心不全、心肌梗塞、大动脉瓣狭窄症时,都会影响心脏搏出血液的功能,使心脏输送血量减少,以致循环障碍而引起低血压。

 2.末稍血管扩张因细菌或毒素侵犯末稍血管,使血管失去收缩功能,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产生循环障碍性低血压。

 3.暂时性大失血因手术、外伤的大量出血,使体内循环的血液量骤减,而引起暂时性低血压。

 4.甲状腺机能低下甲状腺机能减弱时,会出现气力减退、身心疲惫、畏寒、皮肤干燥等现象,而引起内分泌障碍性低血压。

 5.艾狄逊氏症罹患此症会影响副肾皮质荷尔蒙的分泌,使患者出现皮肤变黑、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等症状。

 6.低血压的生活养生

 测量血压经常测量血压,并注意变化。

 充分休息劳累、睡眠不足,会使血压更低,因而应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劳、熬夜;此外,睡觉时枕头不宜过低。

洗热水澡热水澡可加强血液循环,改善低血压症状。水温以43度C左右为佳,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三分钟左右后,应休息片刻再洗。洗完澡若能坐着休息一下,效果更佳。

避免久站或突然改变姿势拾取地上东西时,不宜直接低头,应先蹲下;起床时,不要猛然站起身,应先确定身体已平衡,再慢慢起来。

 注意环境与穿着不宜处在闷热的环境,以免血管舒张、血压下降。领带勿系太紧,少穿衣领太高、太紧的衣服,否则会压迫到颈动脉窦,引起血压骤降而昏倒。

7.低血压的饮食养生

加强营养具有低血压倾向的人,若营养不足将使血压更低;若加强营养则可使血压接近正常值,伴随的不适症状也可减缓或消失。中国传统养生医学建议,多吃生姜、桂圆、红枣、核桃、人参、五味子、山药、百合、蜂蜜等滋补的食物,有助改善低血压现象。

少吃降压食物不要常吃芹菜、冬瓜、绿豆、山楂、苦瓜、洋葱、萝卜、海带等降压利尿的食物。

 稍加食盐增加体内盐分可提高血压,低血压患者每天适量摄取约12克左右的食盐,可改善低血压症状。

低血压的运动养生

经常做运动运动可调节神经系统、增强心血管功能,进而改善低血压症状。

 慎选运动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应避免做久站或体位变动的运动;因患有某些疾病而引起低血压的人,则应在运动之前,先做健康检查,最好在医师与运动保健师的指导下进行锻鍊,较为安全。

;

② 血压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低血压的常见病因分类:
1.体质性低血压:临床上主要见于体质瘦弱者,尤以20-40岁的女性多见.虽有明显低血压,但无任何不适症状,仅偶于查体时被发现.
2.体位性低血压:指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的低血压。
3.继发性低血压
(1)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
(2)内分泌代谢疾病: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
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周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5)血容量不足:腹泻呕吐、大量脱水、过度利尿出
汗过多、失血过多等
(6)医源性:镇静催眠类药物、扩张血管药物、交感神经(包括神经节)阻滞药物利尿剂、脱水剂、抗
抑郁药物氯丙臻等
(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压类癌综合征等

③ 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高血压,其实也有不少人是低血压,其实低血压比高血压更加严重,临床上把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就称为低血压了,发现血压低了之后必须及早接受治疗,不过需要找到具体的病因才行,那么低血压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低血压的人吃什么好

1、补充气血

血压低的人们要多吃能够补充气血的食物,比如莲子、桂圆、大枣,还有一些脂肪类的食物。中医认为,人体气血两亏会出现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所以低血压的患者需要及时的补充养气的食物。

2、补铁元素

血压低,要特意补铁元素,留心含铁多的食物,如猪肉、虾、牛奶、豆类、动物肝、心、肾、肚、血制品,等等。

3、健补肾脾

低血压的人们还需要健补肾脾,因为脾肾不合的话,心血液会亏损。能够利脾健胃的食物有山药、茯苓、薏米、芡实等,这四种物质是补脾的圣品。

4、适量吃盐

高血压的人不能多吃钠、胆固醇高的食物,而低血压的人恰好相反,要努力多吃哪些。如奶油、鱼籽、动物脑、肝、骨、骨髓,等。

5、多吃蛋白质

血压低要多食含蛋白质、铜、叶酸、维生素C多的食物,这些东西都是极佳的造血原料,除了上面说的肝、奶、豆类、鱼类以外,蛋黄、贝类、红糖及新鲜果蔬里面含量较多。

6、药用补品

常年低血压,可以考虑进补一些药用补品,如西洋参、阿胶、人参、雪蛤油、鹿胎膏,当归、田七等。这些药用补品用来炖食羊肉、鸡肉、猪肉,蛋类,或者单独吃,煮红糖水服用,都超级有效果。

7、刺激食欲的食物

有时候低血压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食欲,这时候可以多吃一些山楂等开胃的食物,这样增进了食欲、补充了营养,从而就会让血压升高。

④ 低血压一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般来说,低血压或低血压状态是指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根据其产生原因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的低血压病;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病理性低血压,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如原发性低血压病,无明显低血压状态;继发性低血压,常因血容量减少引起。血压低通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有一部分人,他本身就血压低,如果没有引起任何的不舒服,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低血压的人相对来说更加长寿,因为他的基础代谢比较低。还有一些血压低的人,他虽然也属于生理状况,但是由于他缺乏锻炼,血压也会偏低,而且在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会引发症状,所以有的时候是缺乏锻炼或者营养不够引起的。

⑤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病人得了高血压,往往会引起病人和病人家属的重视,而对于低血压,却忽视了其同样对人体健康不例。

所谓低血压是指成人动脉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人体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记忆力减退,严重者恶性心呕吐,站立不稳等,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去医院检查全身情况,及时治疗。

造成的低血压通常有以下原因:心脏病引起低血压如缩窄性心包炎、肥厚性心肌炎及二瓣狭窄等由于心脏舒缩无力或供血不足容易发生低血压。

体位改变造成低血压突变体位时引起血压降低造成全身不适,如平卧后突然坐起或长时间站立等。多由以下疾病引起:1.内分泌功能紊乱;

2.重症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3.脊髓疾病如脊髓空洞症;

4.慢性营养不良造成身体极度虚弱者;

5.应用某些降压药物有时可造成药物性低血压;

体质差引起的低血压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多在偶然体检时发现。少数人伴有轻微乏力、心悸等症状,多与家族遗传及身体素质有关,而且容易受环境,情绪的影响。

地理原因引起的低血压平原上的居民突然进入海拔很高的地带生活,因不能适应长期缺氧状况,久而久之可出现低血压。

休克、心衰引起的急性低血压严重休克者血压可降至零,脉搏细弱无力。某些原因造成的昏厥虽与休克不同,但有时也会出现低血压。

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的低血压如癌症晚期患者出现恶液质时,常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记忆力减退,严重者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去医院检查全身情况,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