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心肌梗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急剧而严重的临床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阻断,致使供血区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缺血性心肌坏死。此病易发于冬季。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特别是当寒流突至,气温骤降时,在寒冷的刺激下,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后者使得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这时,冠状动脉的供血若跟不上心脏耗氧的需求,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发作。
另一方面,交感兴奋,儿茶酚胺浓度的增加,可使冠状动脉痉挛的阈值降低,也就是说冠状动脉易于发生痉挛。并且交感兴奋和儿茶酚胺本身就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若冠状动脉痉挛持续较久(半小时以上),那么由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那片心肌就会因缺血而坏死,也就是说导致了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B. 心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血管病中,心肌梗死是急症,可以导致猝死。于是,问题来了。
心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梗,心肌梗死,是因为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突然的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了。
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闭塞。
因为如果是慢性闭塞,在缓慢的闭塞过程中,心脏的血管就会开放侧支循环。所以有人做冠脉造影,一看有血管完全堵死了,可是没有发生心梗,就是这个道理。还有,血管要是没有完全闭塞,一般是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发作,还不至于心肌梗死。
医学上,凡是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坏死都叫做“梗死”,比如脑梗死、肺梗死、肾梗死等。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堵了,心肌缺血坏死了,就叫做“心肌梗死”。
按照这个道理,凡是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突然闭塞的因素都可以导致心肌梗死。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血管炎冠脉狭窄闭塞、外来的栓子堵住冠状动脉、还有冠状动脉痉挛等。但是最常见最多发的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95%到99%都是。
要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为什么会突然堵住呢?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冠脉里不稳定的斑块突然破裂出血、血栓形成。血栓把原本狭窄的血管堵死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斑块形成,可斑块和斑块还不一样。斑块不结实、不稳定,医学上叫做“易损斑块”,这样的斑块就容易破裂。有这么一些因素会使斑块不稳定,容易破。
斑块有炎症。有炎症的斑块就不结实,就像皮肤有炎症就容易溃烂一样,有炎症的斑块容易破。斑块里的脂质太多。胆固醇高的时候,很多胆固醇进到斑块里,斑块里的脂质、吞吃脂质坏死的细胞就多了,就像包饺子,饺子馅太多,饺子皮就容易破。斑块表面上盖的“帽”不结实。斑块表面上有层纤维帽,要是结实就不容易破。新长的、长得比较快的斑块、有炎症的时候,这个纤维帽不结实,就容易破。
再有就是血管的强烈收缩,撕裂斑块。比如紧张、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吸烟、寒冷等,都可以刺激血管引起冠脉痉挛,撕裂斑块。当血管有损伤、有炎症的时候,血小板也特别活跃,就容易粘附在一起形成血栓。
心肌梗死的形成有这么一个时间过程,所以说“时间就是心肌”。
一般情况下,心肌在完全缺血20分钟以后就开始出现坏死,1~2小时左右,梗死区域的大部分心肌就都坏死了,到6小时以上,心肌从里到外全层就都坏死了,这就是医学上说的“透壁性心肌梗死”。
所以,要是心绞痛的发作一般也就10几分钟,不超过20分钟。要是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那要么不是心绞痛,要么就是心肌梗死了。
心肌梗死的进展很快,抢救就要及时、尽早,争取在2小时(120分钟)内开通血管。迟了,心肌坏死了,那时候即使开通血管,已经坏死的心肌也不能复活了。所以,心内科医生常说“时间就是心肌”,这可不是口号。
我们该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从大的方面说当然是要预防、控制“三高”,预防冠心病了!对于冠心病患者,正是因为发生心肌梗死的这些机制,所以要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这样的抗血小板药来预防血栓;服用“他汀”类药物等来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稳定斑块,使斑块不容易破,甚至能够缩小一些。要知道,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是会互相转化的,坚持治疗很重要。
避免诱发因素。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稳定血压,避免突然升高;戒烟,保暖,避免诱发冠脉痉挛的因素;避免突然用力,增加心脏负荷。一旦发生了心绞痛,无论是新发生的,还是原有心绞痛加重的,都要及时就医,抢在心肌梗死前处理。
C. 引起心肌梗塞原因有哪些
引起心肌梗死的原因包括:1、人体心脏血管发生完全堵塞,无血液通过,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2、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可引起患者发生心肌梗死;3、肥胖、运动过少、年龄大等因素均可引起心肌梗死;4、饮酒、情绪剧烈波动、饮食过饱、熬夜可诱发心肌梗死。应尽量避免引起心肌梗死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保持心态平和、饮食均衡、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D. 引起心梗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心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病和常见疾病,其死亡率高,预后心肌会受到影响,出现心衰等问题的几率也很大,因此,了解心肌梗塞的发病原因,尽量的避免心梗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5. 长期久坐,长期久坐发生血栓问题的风险,是经常活动的人的6倍以上,因此,有久坐习惯的朋友,应当多注意适当的加强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梗风险。
6. 吸烟、大量饮酒,烟酒对于血管壁都会形成不良的刺激,在本身就有栓塞风险的患者身上,吸烟,大量喝酒的影响更大,以避免饮酒刺激引起急性心梗发生的几率。
综上所述,想要避免心梗的发生,一方面要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综合评估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如果存在相关慢病的情况,应该坚持合理用药,控制好疾病,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注意避免上述谈到的这些诱发心梗的诱因,就显得更为重要。
E. 心梗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你好,对于心肌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这里给你分享一下,其实心肌梗死的产生大多数都是有诱因的,一般常见的诱因有:
1、工作压力大,身体超负荷运转,过度劳累诱发的心脏疾病;
2、情绪过于激动、悲伤、亢奋等等,情绪的波动比较大;
3、长期大量的吸烟和喝酒会引起血管动脉硬化;
4、饮食不均衡,含有脂类的食物食用过多,缺乏水果蔬菜,身体缺乏很多需要的微量元素;
5、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当,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引起的心脏疾病;
6、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并且上班都以车代步,严重缺乏运动,身体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引发疾病的出现。
截图源自《心肌梗死与心肌康复》一书,全程视频讲解,网上有下载!
F. 心肌梗塞的原因
很高兴为您解答!其实,除了自身体质等一些特殊情况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疾病加速了心肌梗死的到来。生活中有很多诱发心梗的因素,尤其本身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更不能忽视这5个细节。
1、大量抽烟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众多临床调查发现,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因为烟草中含斗世有大量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会增加心律和升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还会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促进了心肌梗死的发展。
建议:戒烟!是烟重要还是命重要,入院之前还请各位考虑清楚!
2、暴饮暴食
长期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升高,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长此以往,斑块形成、破损,造成血小板大量聚集,也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建议:科学饮食,不饮烈性白酒。
3、过度疲劳
网上不乏因加班熬夜而猝死的新闻报道,过度咐笑劳累会使病人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猛然增加,从而引起心肌严重缺血,导致心肌梗塞。
建议:平时生活中有意识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睡眠是远离疾病的基础。
4、压力过大
虽然说压力过大是现代人的通病,但长时间的压力过大就会导致心理负担过大,会出现焦虑、紧张、疲劳的情绪。情绪过分激动和精神空简肢紧张也是导致心肌梗塞的原因,严重者甚至会猝死。
建议:积极调节个人的情绪,让情绪保持在一个平和的状态,才能远离心理问题诱发的疾病。
5、不爱运动
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导致身体质量越来越差,部分人士甚至会因此诱发疾病。
建议:适当锻炼,持之以恒。心梗高危人群可以选择气功、太极拳、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但打篮球、踢足球等剧烈运动要避免。
G. 心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