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引起腹水的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怎样炸海带丸子好吃 2025-02-09 01:08:06

引起腹水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6-14 07:51:34

① 腹水是怎么形成的

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腹水形成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胜因素有关。

腹水出现时常有腹胀,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形状像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肌显着抬高,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是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经瓣性开口进入胸腔所致。

很多病人都是出现腹水时才就诊,这时往往已经发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

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就是存在液体的,一般不超过200毫升

肝硬化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血浆白蛋白含量下降,因而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液体从血浆中漏入腹腔,形成腹水。淋巴回流受阻: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塞,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当回流的淋巴液超过引流能力时,也可引起腹水。内分泌系统失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门静脉高压引起脾脏和全身循坏改变致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导致水钠潴留,也是腹水形成和相对顽固的主要原因。

② 腹水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腹水的病因多种多样,肝硬化门脉高压是腹水最主要的病因,占所有腹水成因的75%。其他原因有恶性肿瘤引起的癌性腹水、心衰引起的漏出液、结核引起的结核性腹膜炎,还有胰腺炎和其它少见的原因。
大约有5%的患者具有混合性的因素,例如腹膜结核合并肝硬化,这时候只有漏出液,也有结核性腹水,或者酒精性肝病合并酒精性心肌病,这是肝性腹水和心衰腹水的两种病因。
腹水的发病机制分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两大类。局部因素指的是门静脉压力增高,肝窦和肠系膜毛细血管压力升高,体液从这两个部位漏出,并超过淋巴管和胸导管的引流能力,过多的体液,从肝包膜漏至腹腔,形成腹水。全身因素包括肾钠排泄异常、隐性心功能不全、腹腔内渗透压平衡改变、腹膜化学性损伤、腹膜通透性增高和淋巴管阻塞等原因。

③ 腹水发生的原理有哪些

1.静脉压力增高:静脉压力增高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特别是门静脉压力增高时(如肝硬化,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可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白蛋白的降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降低,并使血液的液体成分漏入腹腔而形成腹水。肝细胞功能严重损害,引起白蛋白合成障碍;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吸收不良,消耗过多(如各种慢性胃肠病、结核病、肾炎、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均可致腹水。

3.体内钠、水潴留:如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内分泌紊乱。

4.腹膜血管壁受损:(如腹膜炎、腹膜转移癌),血液和液体成分外渗;淋巴液漏出增多和回流受阻(如肝硬化、丝虫病、腹腔内淋巴瘤等),均可有腹水形成。

必须指出,在一种疾病中,腹水的形成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如肝硬化腹水是门静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脏淋巴液漏出增加、内分泌紊乱以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引起腹水的原因不同,腹水形成的快慢及腹水量的不同,症状也不完全一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膨胀感。大量腹水形成后,由于肾血流量的减少和肾静脉受压迫,可致尿量减少、蛋白尿产生。大量腹水时,由于横膈的抬高,可产生呼吸窘迫。同时也可致胃肠道功能障碍而引起肠胀气、胃纳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

④ 腹腔积液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小于50ml的液体,在腔内起润滑作用。病理状态下,腹腔内有多量液体潴留,称为腹腔积液。为什么会腹腔积液呢?接下来我和你们一起看看吧。 腹腔积液的介绍: 正常人腹腔存在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当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内脏动脉扩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其他因素等造成腹腔内游离液体量超过10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腹水)。腹腔积液指腹水超过正常值并潴留,并发症状如发热,产生蛋白尿,出现尿量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细菌感染,肿瘤,结核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肝硬化,都有可能引起腹水。 腹腔积液的原因: 1、门静脉压力增高:正常时肝窦压力十分低(0-2mmHg),门静脉高压时,肝窦静水压升高(门脉压力 lommHg,是腹腔积液形成的基本条件),大量液体流到Disse间隙,造成肝脏淋巴液生成过多。肝硬化病人常为正常人的20倍,当胸导管不能引流过多的淋巴液时,就从肝包膜直接漏人腹腔形成腹腔积液。肝窦压升高还可引起肝内压力受体激活,通过肝肾反射,减少肾对钠的排泄,加重了水钠潴留。 2、内脏动脉扩张:肝硬化早期阶段,内脏血管扩张,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心率等,将有效血容量维持在正常范围。肝硬化进展期,内脏动脉扩张更明显,导致有效动脉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动脉压下降,进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增加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来维持动脉压,造成肾血管收缩和钠水潴留。门脉高压与内脏血管扩张相互作用,改变了肠道的毛细血管压力和通透性,有利于液体在腹腔积聚。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硬化病人摄入减少,肝储备功能下降,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进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腔积液。 4、其他因素:血浆中心钠素相对不足和机体对其敏感性降低、雌激素灭活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的排水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素分泌减少,造成肾血管收缩,肾脏灌注量下降,肾血流量重新分布,均与腹腔积液的形成和持续存在有关。 怎么预防腹腔积液: 1、注意饮食,防止暴饮暴食。 2、多运动,增加身体免疫力,保护内脏功能。 3、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合理膳食习惯: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产品,如青菜、萝卜、海带、紫菜等。宜少食多餐,禁食肥肉及动物内脏,不可吃刺激性强的葱、椒、咖啡等。少吃精制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

⑤ 腹水的原因_腹水是怎么引起的

腹水是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是一种体征。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的液体量超过200ml,称为腹水。产生腹水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由心血管病、肝脏疾病、腹膜病、肾脏性疾病、营养障碍性疾病、恶性肿瘤的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少量的腹水可以不用治疗,应用利尿药物进行排出。大量腹水时,两侧的胁腹膨出如蛙腹,检查时可有液波震颤,会引起腹胀症状,要进行穿刺引流放液

病因
(1)渗出液贮留、腹膜炎时,渗出液增多而腹膜的再吸收能力降低。
(2)漏出液的贮留。
低蛋白血症:因机体缺乏蛋白质,造成血液中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蛋白漏出性胃肠炎、渗透压低,使大量的液体进入腹腔形成腹水。
肝实质障碍。如肝硬变、肝脓肿、实质性肝炎、肿瘤、门静脉栓塞等,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发生困难,门静脉淤血,使水分由血管壁渗出于外,造成腹水。
心肺疾病。如心瓣膜病、慢性心包炎、心包积水、心丝虫病、慢性肺泡气肿、肺结核、肿瘤等,造成毛细血管压增高使组织间液增加,出现水肿和腹水。
症状
患者表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消瘦、喝欲较强,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腹部外形变化明显,腹部明显下垂,两侧对称性胀大。腹部触诊有波动感并有水响声,背部和肋骨明显突出,进行性消瘦,不愿活动。如腹水继续增大时,腹部呈桶状。油于腹水压迫横隔膜和肺脏,可见有呼吸加速或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腹腔穿刺有大量的腹水。一般以漏出液多见,液体颜色为透明或淡黄色,比重低于1.015,蛋白含量2.5%以下,李凡他反应阴性。渗出液颜色混浊、不透明、比重高于1.018以上,蛋白含量4%以上,李凡他反应阳性。
治疗
首先鉴别腹水是渗出液不是漏出液,找出原发病,消除腹水。
(1)加强漏出液的吸收和排出,可应用强心利尿剂,洋地黄片0.01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速尿注射液2-5毫克/千克体重,1-2次/日。
(2)大量腹水时,可进行穿刺放液,选择腹壁最低点进行,但一次放的量不要过大,防止虚脱。
(3)静脉滴注复合17种氨基酸22-250毫升,右旋糖酣20-300毫升,10%维生素C0.5-4毫升,辅酶A50-300单位、三磷酸腺苷10-100毫克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日。
(4)激素疗法和维生素疗法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
(5)给以高蛋白食物,限制饮水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