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电机故障如何查原因
扩展阅读
ps怎样进入系统设置 2025-02-08 21:42:37
系统是怎样识别文字的 2025-02-08 21:33:00

电机故障如何查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6-14 16:33:25

❶ 电动机常见故障原因有哪些

(转-力辉电机)
一、电机温升过高或冒烟
这种故障是电机过热的表现。其原因很多:既有电机外部的因素(如电源供电质量差、负载过大、环境温度高和通风不良等等);也有电机自身的原因。
电机本身常见原因及对策:
1.绕组接法有错,误将星形接成三角形或相反。
2.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或接地,使电流增大,铜损增加。若故障不严重只需要重包绝缘,严重的应更换绕组。
3.定子一相绕组断路,或并联绕组中某一支路断线,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绕组过热。
4.转子断条。对铜条转子作焊补或更换,对铸铝转子应加更换。
5.定、转子相擦。可检查轴承是否有松动,定、转子是否有装配不良。
6. 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
7. 电动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
二、轴承过热
当电机滚动轴承温度超过95℃,滑动轴承温度超过80℃,就是轴承过热。其原因及对策如下:
1.轴承损坏应换新。
2.滚动轴承润滑脂过少、过多或有铁屑等杂质。润滑脂的容量不应超过轴承和轴承盖容积的70%,有杂质时应换新。
3.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过紧时加工轴承室,过松时在端盖内镶钢套。
4.电机两端盖或轴承盖装配不良。将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拧紧螺钉。
5.传动带过紧或联轴器装配不良。调整传动带张力,校正联轴器。
6.滑动轴承润滑油太少,有杂质或油环卡住,应加油,换新油,修理或更换油环。
7. 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
8. 电动机轴弯曲。
三、噪声异常
1.当定、转子相擦时,会产生刺耳的“嚓嚓”碰擦声。应检查轴承,损坏的需更新。如果轴承未坏而发现轴承走内圈或外圈可镶套或更换轴承与端盖。
2.电机缺相运行,吼声特别大。可断电再合闸,看是否能再正常起动。如果不能起动,则可能有一相断路。开关及接触器的触头未接通也会发生缺相运行。
3.轴承严重缺油时,从轴承室能听到“咝咝”声。应清洗轴承,加新油。
4.风叶碰壳或有杂物,会发出撞击声。应校正风叶,清除风叶周围的杂物。
5.转子导条断裂,发生时高时低的“嗡嗡”声,转速也变慢,电流增大。
6.定子绕组首末端接线错误,有低沉的吼声, 转速也下降。
7.定子、转子铁心松动;
四、振动过大
1.电机转子不平衡(如转子上配重螺丝脱落)应校正动平衡。
2.传动带轮不平衡,应校正静平衡。
3.转轴弯曲。应更换转轴,或车直镶套(热套)。
4.安装基础不平或固定不稳。应重新安装,固定平稳。
5.转子导条断裂,使负载电流时大时小地振荡。
6.联轴器装配不正或有松动。
7.被驱动机械失去动平衡。
8.定子绕组有局部故障,旋转磁场不平衡而引起振动。
9.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
10.铁心变形或松动;
11.风扇不平衡;
五、运行中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
1.三相电源电压严重不平衡(即不相等)。如开关接点接触不良等。
2.三相绕组中有一相断路或一相熔丝烧断等造成缺相运行。
3.绕组匝间或相间有局部短路,而熔丝又未断。
4.三相绕组中某一组的一条并联支路或几条并联支路断路,造成三相阻抗不等。
5.三相定子绕组中一相首末端弄错,而熔丝没有烧断。
六、电机运行时,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
这种故障原因很可能是转子导条断路。

❷ 如何检测电动机有故障

一、三相异步电机的好坏判断方法:
一般情况下需测量:
1)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值,正常应相等(大功率电机用1欧档,小功率的用10欧档);各相直流电阻偏差值不大于2%
2)三相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大于1兆欧/千伏为合格(用10K档测);
3)三相绕组与外壳(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大于1兆欧/千伏为合格(用10K档测)。
4)都没有问题,通电试运行,观察有没有异常响声,有无卡阻现象

但需补充一点,采用以上方法万用表未能准确判断,只能作简易的测试。
二、单相电机好坏判断方法
如何检测交流单相电机的好坏 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绕组与外壳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
用万用表,量取两个线圈的阻值,一般主线圈的为单独的。副线圈为跟电容串联的,也就是启动线圈,其阻值要略大一点,功率小一点。

检测电容器的好坏用指针万用表方便些(也有带电容档的数字表,可直接测量)。 将万用表拨到1K或10K电阻档,测电容器的2个引线,表针快速向右偏转后慢慢回到左侧电容器是好的;始终偏向右侧说明电容器被击穿了;指针不动则电容器内部断线或没有容量了。用这种方法只能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❸ 电机常见故障有哪些故障原因是什么

电动机在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故障,电动机常见故障主要分机械与电气两方面。 (1)机械方面有扫膛、振动、轴承过热、损坏等故障。异步电动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容易导致定、转子之间相碰。一般由于端盖轴室内孔磨损或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引起扫膛。 振动应先区分是电动机本身引起的,还是传动装置不良所造成的,或者是机械负载端传递过来的,而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排除。属于电动机本身引起的振动,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以及轴承不良,转轴弯曲,或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或者电动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紧固件松动造成的。振动会产生噪声,还会产生额外负荷。 (2)电气方面故障有定子绕组缺相运行,定子绕组首尾反接,三相电流不平衡,绕组短路和接地,绕组过热和转子断条、断路等。 缺相运行是常见故障之一。三相电源中只要有一相断路就会造成电动机缺相运行。缺相运行可能由于线路上熔断器熔体熔断,开关触点或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 三相电动机缺一相电源后,如在停止状态,由于合成转矩为零因而堵转(无法起动)。电动机的堵转电流比正常工作的电流大得多。因此,在此情况下接通电源时间过长或多次频繁地接通电源起动将导致电动机烧毁。运行中的电动机缺一相时,如负载转矩很小,仍可维持运转,仅转速略有下降,并发出异常响声;负载重时,运行时间过长,将会使电动机绕组烧毁。 三相绕组首尾错接时,接通电源后会出现三相电流严重的不平衡,转速下降,温升剧增,振动加剧,声音急变等现象。如保护装置不动作,很容易烧坏电动机绕组。所以必须辨清电动机出线端首、尾后,方可通电运转。 三相电流不平衡的故障,常常由于电动机外部电源电压不平衡所引起;其内部原因主要是绕组匝间短路或在电动机重绕修理时线圈匝数错误或接线错误。 绕组接地和短路都会造成电流过大。接地故障可用兆欧表检查。短路故障可在降低定子绕组电源电压情况下,通过测量电流来判断,也可以用测量其直流电阻来判断。 电动机过热主要原因是拖动的负荷过重,电压过高或过低也会使电动机过热。严重过热会使电动机内部发出绝缘烧焦气味,如不及时处理或保护装置不动作,很容易烧毁电动机。 笼型电动机转子铸铝导体断条或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断路时,会造成定子电流不正常,出现时高时低周期性变化,还出现忽大忽小的噪声和振动。负载越重时,这种现象越显着。

❹ 三相异步电机常见故障怎么检查排除

一种是机械故障,如负载过大,轴承损坏,转子扫镗(转子外圆与定子内壁摩擦)等;另一种是电气故障,如绕组断路或短路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现象比较复杂,同一故障可能出现不同的现象,而同一现象又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电动机发生故障时,如果原因不明,可按如下方法进行检查。
1)一般的检查顺序是先外部后内部、先机械后电气、先控制部分后机组部分,采用“问、看、听、闻、摸”的方法。
2)检查三相电源是否有电。
3)检查电源开关、控制电路是否有故障,如接线、熔断器是否完好等,可用电笔检查或万用表测量,确定电源三相是否对称,是否缺相或虚接,是否欠压等。
4)检查电动机负载是否正常,有无机械卡死、负载过大、电网容量不够等问题。在三相电源正常情况下,确定负载是否有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卸下电动机负载,让电动机空载运行,听其声,闻其味,用手触摸电动机外壳,测试其发热情况。若电动机一切正常,则基本可确定为电动机的负载有问题。若电动机通电时,发热很快,甚至冒烟,或发出不正常声音,应立即停电检查。
5)检查电动机本身故障时,先打开接线盒检查是否有接线错误、断线、掉头或烧焦等现象。
6)观察电动机外表有无异常情况,端盖、机壳有无裂痕。用手摆动转轴,观察有无轴窜现象;用手转动转轴,观察转动是否灵活,有无扫镗和轴承问题。若声音异常,可检查润滑油是否干涸、轴承是否损坏或缺损等。
7)如果表面观察难以确定故障原因,可以使用仪表测量。拆卸电动机,用兆欧表分别测量绕组相间绝缘电阻、对地绝缘电阻,检查定子绕组是否存在断线、绕组烧毁、相间短路或对外壳短接。一般电动机故障发热后,拆卸电动机时能闻到焦糊味,绕组绝缘层可能变色甚至有明显的焦痕,一般小型电动机要进行绕组的重绕,中型电动机视损坏程度,部分更换或全部重绕。如果绝缘电阻符合要求,用电桥分别测量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
8)检查转子和转轴,若无明显问题,检查笼条、端环是否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