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关于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外界条件,主要指观测环境中气温、气压、空气湿度和清晰度、风力以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中带有误差。
2、仪器条件,仪器在加工和装配等工艺过程中,不能保证仪器的结构能满足各种几何关系,这样的仪器必然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3、方法理论公式的近似限制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 。
4、观测者的自身条件,由于观测者感官鉴别能力所限以及技术熟练程度不同,也会在仪器对中、整平和瞄准等方面产生误差。
❷ 实验误差有哪些因素造成
实验误差的因素人为因素、量具因素、力量因素、测量因素。
1、人为因素
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包括误读、误算和视差等。而误读常发生在游标尺、分厘卡等量具,游标尺刻度易造成误读一个最小读数。如在10.00 mm处常误读成10.02 mm或9.98 mm,分厘卡刻度易造成误读一个螺距的大小,如在10.20 mm常误读成10.70 mm或9.70 mm。
2、量具因素
由于量具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包括刻度误差、磨耗误差及使用前未经校正等因素。刻度分划是否准确,必须经由较精密的仪器来校正与追溯,量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相当程度磨耗,因此必须经校正或送修方能再使用。
3、力量因素
由于测量时所使用接触力或接触所造成挠曲的误差,依据虎克定律,测量尺寸时,如果以一定测量力使测轴与机件接触,则测轴与机件皆会局部或全面产生弹性变形,为防止此种弹性变形,测轴与机件应采相同材料制成。
4、测量因素
测量时因仪器设计或摆置不良等所造成的误差,包括余弦误差、阿贝误差等。
❸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具体来说,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 外界条件 主要指观测环境中气温、气压、空气湿度和清晰度、风力以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中带有误差。
(2) 仪器条件 仪器在加工和装配等工艺过程中,不能保证仪器的结构能满足各种几何关系,这样的仪器必然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3) 方法 理论公式的近似限制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
(4) 观测者的自身条件 由于观测者感官鉴别能力所限以及技术熟练程度不同,也会在仪器对中、整平和瞄准等方面产生误差。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在测量时,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叫误差。真实值或称真值是客观存在的,是在一定时间及空间条件下体现事物的真实数值,但很难确切表达。测得值是测量所得的结果。这两者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是测量误差。
❹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测量误差有三个主要来源:1,测量仪器:一方面是由于每种仪器只具有一定限度的准确度;二是仪器本身的误差);2,观测者: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所以在仪器的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会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也是对观测数据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3,外界条件: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风力、大气折光等因素和变化都会对观测数据直接产生影响。
欢迎采纳,记得评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