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鲢鱼死亡是什么原因
扩展阅读
铝扣板多少钱一平方 2025-02-08 02:41:50
内入式衣柜怎样封边好看 2025-02-08 02:41:14
电脑上的数据库怎样卸载 2025-02-08 02:37:05

鲢鱼死亡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6-26 22:28:07

‘壹’ 快壹个月的阴雨天气,池塘里总死白鲢是什么原因

阴雨天气下,大气的气压会比较低,导致池塘里水的氧气溶解量下降,池塘里鱼浮头就是这个原因。
长期阴雨天气,池塘里氧气不足,白鲢鱼最后就会因为缺氧导致死亡。

‘贰’ 冬天鱼塘鲢鱼死是怎么回事

鲢鱼在水产养殖中,冬季发病很少,一般在北方出现冰冻、拉网受伤或入冬前消毒工作不到位时,才会出现鲢鱼死亡现象。
总结一下鲢鱼冬季死亡的几种可能:
1、缺氧死亡:一般是出现结冰现象,整个水面被冰封,空气中的氧气无法进入水体,导致水体里的氧气得不到补充,最后出现缺氧。可以用工具砸开冰层,添加增氧剂,有条件的可以把增氧机街上增氧。
2、水霉病死亡:这是冬季常见疾病,鱼体长毛,可以使用碘制剂和投喂一定量的药饵来缓解病情,等春天到来,温度上升后,就然就好了。
3、烂鳃、肠炎死亡:这是由于入冬前消毒不好,造成鲢鱼带菌越冬,在低温少食的情况下,鱼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病,可以通过使用消毒剂和内服药饵来处理。

‘叁’ 鱼塘里小白鲢死亡是怎么回事

鱼塘里小白鲢死掉,可能是缺氧。
鲢养殖技术
池塘选择
鲢属于套养鱼类,大多套养在主养团头鲂、鲤、草鱼、鲫的池塘中,且鲢处于服从地位。养殖鲢的池塘应该与主养团头鲂、鲤、草鱼、鲫的池塘完全一致。
水质要求
鲢养殖池塘要做到定期注水,注水频率控制在2至3次/月。为了保证池塘的水质良好,在鱼种培育初期的注水频率为3至5天/次,生石灰的施加频率为20天/次,每次施加生石灰为10千克/亩水域,且水质最好要保持微酸性。
苗种要求
在苗种放养(通常5月中下旬)前,务必要对苗种进行检疫、检验,并且所选用的苗种要做到规格整齐、健康无病、品质纯正。
池塘饲养
鱼种培育:①鱼苗放养。最适宜的鱼苗投放时间是在5月中下旬,水温控制在18℃以上,鱼苗放养的投放密度控制在3至5尾/平方米。②饲养管理。待鱼苗投入到池塘之后,饲料选用“饲料碎屑+浮游动植物”,且以浮游动植物为主。③成鱼养殖。鱼种的放养密度控制在0.4至0.5尾/平方米,而投放的鱼种重量控制在每尾100至200克。
越冬管理:越冬鱼体务必要健壮肥满、无伤无病。越冬时鱼体密度通常控制在0.3至0.6千克/平方米,且可基于池塘的实际情况来予以合理调整。越冬方法:越冬池塘要做到保水性好,水质清澈,水面具有透光性,池塘内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至50毫克/升。
天然饵料饲养
鲢的极好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或施肥培育或天然生长),这些浮游生物的个体微小,基本都是漂浮在水中,通常都很难用肉眼来进行观察,只能通过显微镜才可清晰观察。
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主要通过吸收水域中的二氧化碳及钾、氮、磷等元素,再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繁殖,浮游植物是水域中鲢最基本的饵料资源。若水域具有较高含量的钾、氮、磷等元素,那么浮游植物生物量必然较高,且鱼产量也高。值得注意的是,若浮游植物的种类不同,那么饵料价值也会存在着较大差异,蓝藻、裸藻、隐藻、金藻、绿藻、黄藻等均为鲢易于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的个体尺寸明显要大于浮游植物,虽然肉眼可观察到,但其尺寸也不大于5毫米,主要以有机碎屑与浮游植物为食物。鲢在幼鱼阶段基本都以桡足类浮游动物、原生动物、枝角类浮游动物、轮虫类浮游动物为主要食料。
桡足类浮游动物。桡足类浮游动物是良好饵料。主食为浮游藻类,主要为小型甲壳动物,如镖水蚤、剑水蚤等。
枝角类浮游动物。枝角类浮游动物的主食为有机碎屑、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菌,其营养价值高,生长繁殖快,是鲢喜欢食用的饵料。
轮虫类浮游动物。轮虫类浮游动物的主食为有机碎屑、浮游藻类、细菌、原生动物,多见于人工施肥的河沟、水库和池塘,是鲢幼鱼阶段的适口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