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如何鉴别产后出血原因
扩展阅读
在线英语怎样注销账号 2025-02-06 19:27:08
智齿发炎怎样清洗 2025-02-06 19:15:30

如何鉴别产后出血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7-11 07:09:35

㈠ 产后大出血的诊断

产后出血除从出血量进行诊断外,还应对病因作出明确的诊断,始能作出及时和正确的处理。 1.宫缩乏力应警惕有时胎盘虽已排出,子宫松弛,较多量血液积聚于宫腔中,而阴道出血仅少量,产妇出现失血过多症状,故产后除密切注意阴道流血量外,还应注意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量目测估计远少于实际失血量,故必须用弯盘收集测...量。分娩前有宫缩乏力表现,胎盘娩出过程和娩出后出血过多,诊断当无困难,但要警惕前述隐性产后出血及可能与产道裂伤或胎盘因素同时存在。 2.软产道裂伤宫颈裂伤多在两侧,也可能呈花瓣样。若裂伤较重,波及宫颈血管时,则会产生多量出血。宫颈裂伤个别可裂至子宫下段。阴道裂伤多在阴道侧壁、后壁和会阴部,多呈不规则裂伤。若阴道裂伤波及深层组织,由于血运丰富,可引起严重出血。此时宫缩良好。阴道检查可明确裂伤的部位及裂伤的严重程度。按会阴裂伤的程度可分为3度。Ⅰ度系指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粘膜撕裂,未达肌层,一般出血不多。Ⅱ度系指裂伤已达会阴体肌层,累及阴道后壁粘膜,甚至阴道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裂伤可不规则,使原解剖组织不易辨认,出血较多。Ⅲ度系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甚至阴道直肠隔及部分直肠前壁有裂伤,此情况虽严重。但出血量不一定很多。 3.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及剥离后胎盘滞留宫腔,临床上可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未能娩出而出血量多。胎盘嵌顿则可发现子宫下段出现狭窄环。胎盘部分与宫壁粘连易发生剥离不全,且滞留的胎盘影响子宫收缩,剥离胎盘部位血窦开放出血,全部粘连者胎盘未能按时剥离排出,直至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较牢固地附在宫壁上始能作出诊断。部分胎盘值入可发生未植入的部分剥离而出血不止,往往与胎盘粘连相混淆,当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全部或部分与宫壁连成一体。剥离困难而确诊。胎盘残留往往是在胎盘娩出后例行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时,发现胎盘线体面有缺损或胎膜有缺损而边缘有断裂的血管,则表示有胎盘组织或副胎盘的的遗留,可作出诊断。 4.凝血功能障碍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倾向,胎盘剥离或产道有损伤时,出血凝血功能障碍。 (1)精神过于紧张:有些产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常见有些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流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如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使用过长,使用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也可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又如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收复;生育过多过频,使子宫肌纤维有退行性变,结蒂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而收缩无力等等,也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2)胎盘滞留:胎盘滞留,也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包括胎盘剥落不全、胎盘粘连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所以,产妇必须做好产前检查,对有产后出血史,患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以及有过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待产,查好血型,备好血,以防在分娩时发生万一。产后出血有时候很难预先估计,往往突然发生,所以做好保健很重要:如子宫收缩无力引起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促进子宫很快收缩,或压迫腹主动脉,以减轻出血量。 (一)止血1.宫缩乏力性出血 (1)刺激子宫收缩腹部按摩子宫是最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出血停止后,还须间歇性均匀节律的按摩,以防子宫再度松弛出血。必要时可置一手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有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同时进行按摩。 (2)应用宫缩剂 (3)无菌纱布填塞 (4)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髂内动脉以上措施均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机能。 (5)子宫切除是控制产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各种止血措施无明显效果,出血未能控制,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即行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2.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胎儿娩出后超过30分钟,虽经一般处理胎盘仍未剥离,或伴大出血者,应尽快徒手剥离胎盘。植入性胎盘不宜强行徒手剥离。出血多者,即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3.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不凝固。5.子宫内翻:在全麻下试行经阴道子宫内翻复位术。 (二)防治休克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在止血的同时,酌情输液、输血,注意保温,给予适量镇静剂等,以防休克发生。出现休克后就按失血性休克抢救。输血量及速度应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失血量而定输血前可用平衡盐、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及生理盐水以暂时维持血容量。 (三)预防感染由于失血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等,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防治。 (四)纠正贫血 有效的止血方法助产者迅速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作均匀有按摩宫底,经按摩后子宫开始收缩,亦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必要时可用另手置于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正中部位,将子宫上推,按摩子宫必须强调用手握宫体,使之高出盆腔,有节律轻柔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炎止,使之高出盆腔,有节律轻柔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护收缩状态为止。在按摩的同时,可肌注或静脉缓慢推注催产素10U(加入20ml10%~25%葡萄糖液内),继以肌注或静脉推注麦角新碱0.2mg(有心脏病者慎用)。然后将催产素10~30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以维持子宫处于良好的收缩状态。控制感染通过如上处理,多能使子宫收缩而迅速止血。若仍不能奏效可采取以下措施:(1)填塞宫腔:近代产科学中鲜有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治疗子宫出血者,若需行此术则宜及早进行,患者情况已差则往往效果不好,盖因子宫肌可能其收缩力甚差之故。方法为经消毒后,术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宫底,用另手或持卵圆钳将2cm宽的纱布条送入宫腔内,纱布条必须自宫底开始自内而外填塞,应塞紧(图4)。填塞后一般不再出血,产妇经抗休克处理后,情况可逐渐改善。若能用纱布包裹不脱脂棉缝制成肠形代替纱布条,效果更好。24小时后缓慢抽出纱布条,抽出前应先肌肉注射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宫缩剂。宫腔填塞纱布条后应密切观察一般情况及血压、脉搏等生命指征,注意宫底高度、子宫大小的变化,警惕因填塞不紧,纱布条仅填塞于子宫下段,宫腔内继续出血,但阴道则未见出血的止血假象。(2)结扎子宫动脉: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消毒后用两把长鼠齿钳钳夹宫颈前后唇,轻轻向下牵引,在阴道部宫颈两侧上端用2号肠线缝扎双侧壁,深入组织约0.5cm处,若无效,则应迅速开腹,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即在宫颈内口平面,距宫颈侧壁1cm处,触诊无输尿管始进针,缝扎宫颈侧壁,进入宫颈组织约1cm,两侧同样处理,若见子宫收缩即有效。(3)结扎髂内动脉: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此措施可以保留子宫,保留生育能力,在剖宫产时易于施行。(4)子宫

㈡ 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经阴道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500毫升,或经剖腹生产的产妇出血超过1000毫升。一般经阴道生产后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因为在胎盘刚娩出到子宫完全收缩瞬间,往往就可能失血数百毫升,而部份产妇在出血后并没有任何不适,所以虽然依据其定义是超过500毫升属于产后大出血,但实际上这些产妇并不是每位都被认定是产后异常。 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神过于紧张 有些产妇在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不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常见有些出血,但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之后,流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得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2、胎盘滞留 包括胎盘剥落不全、胎盘粘连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后果也很严重,必须高度注意。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说说产后大出血的危险性 产后大出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严重的产后出血情况多发生在住院期间,除了保持生命迹象,还会视当时情况给予适当点滴、凝血因子或输血,并依其发生原因来加以处置: 子宫无力者:可按摩子宫及给予静脉收缩剂以刺激子宫收缩。 产道裂伤、阴道血肿、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子宫内翻、子宫破裂者:需要立即手术缝合止血、移除胎盘、子宫复位,甚至移除整个子宫。 子宫发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㈢ 产后为什么会大出血

东莞南华妇产医院专家表示,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人可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因此,我们必须迅速找出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抢救。其中,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以下4类: 产后出血的原因之 一、子宫收缩乏力此种原因最常见,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宫腔容积缩小,子宫肌纤维强烈收缩和缩复,迫使胎盘从子宫壁上剥离,剥离面的血小板形成“小栓子”堵塞血管,不再出血;同时子宫肌层内的血管由于肌肉的收缩被压迫止血。然而当子宫收缩乏力时,胎盘不能按时全部剥离,且剥离后子宫壁的血窦不能受到强有力的挤压止血,从而发生产后出血。因此,凡是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就可引起产后出血。如产程过长,产妇过度紧张或应用过量镇静剂、麻醉过深;羊水过多、双胎、巨大儿等使子宫过度伸展;前置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使附着部位子宫肌纤维收缩不良等。 产后出血的原因之 二、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引起的出血占产后出血总数的2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从子宫壁上完全剥离并排出宫腔,约需5~15分钟。如果超过30分钟,胎盘尚未排出,称之为胎盘滞留。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已剥离的胎盘不能娩出而滞留,引起出血;或者由于子宫的不协调宫缩,胎盘剥离后嵌顿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狭窄环的上方;或者胎盘剥离不全,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出血等。 产后出血的原因之 三、软产道损伤也是产后出血的原因,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及会阴等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妊娠期富含血管,伸展性大,有利于分娩时胎儿通过,如果由于胎儿娩出过快、胎儿过大、宫缩过强,软产道来不及充分扩张,或者经阴道助产手术操作不当,均可引起软产道裂伤而出血。 产后出血的原因之 四、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但后果非常严重。多于产妇在孕前已患有重症肝炎、血液病;妊娠后合并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等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疾病,从而引起产后出血。

㈣ 产后出血的病因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子宫肌纤维的解剖分布是内环、外纵、中交织。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 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2.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3.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4.凝血功能障碍常见原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5.子宫内翻少见,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如用力压迫宫底或猛力牵引脐带等。

㈤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许多在妊娠期间的女性都十分关注分娩时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产后出血对孕妇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以下来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

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可共存、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妊娠足月时,血液以平均600ml/min的速度通过胎盘,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和缩复使胎盘剥离面迅速缩小;同时,其周围的螺旋动脉得到生理性结扎,血窦关闭,出血控制。所以,任何影响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常见因素有: (1)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粗梁娩恐惧;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产科因素:

产程延长使体力消耗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等,可使子宫肌水肿或渗血,影响收缩。

子宫因素:

1)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2)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术后、产次橘郑过多);3)子宫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子宫肌纤维变性等)。

胎盘因素

(1) 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 分钟内娩出,若30分钟后胎盘仍不排出,将导致出血。

(2) (2)胎盘植入:指胎盘绒毛在其附着部位与子宫肌层紧密连接。

(3) 胎盘部分残留:指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残留于官腔,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后,尤其未及时发现,可导致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有阴道手术助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巨大胎儿分娩、急产、软产道静脉曲张、外阴水肿、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等。

凝血功能障碍:任圆凳颂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能造成产后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脏疾病等,因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手术创伤处及子宫剥离面出血。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等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从而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

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

1、产后出血的关键临床症状为阴道内流过多的血,生完孩子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血流量高达五百毫升,出现继发性出血休克,并且容易产生感染。若发病原因不一样,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也会有差别。

2、子宫收缩缺乏力量的特点是,在生孩子的全过程,女性宫缩乏力,这种症状会持续到婴儿出生以后,但是偶有意料之外的事件。这种产后出血的特性是,胎盘从子宫剥落的速度减缓,胎盘还没有脱离子宫前,阴道内没有流血,或者是只流了少量血,而胎盘完全剥落后,因为子宫收拢困乏而使子宫不断地流血,排出的血可以很快凝结。

3、无法立即降低出血量的女性,可能会造成出血创伤性休克,主要表现为产妇的脸色苍白,出现发慌、出虚汗、头昏、脉沉细和心率降低的症状。

4、查验产妇的腹腔时,通常会发现产妇的子宫轮廊不清晰,看不见子宫的底部,这是由子宫绵软不能收拢所引起的。有的产妇胚胎已经脱离子宫,但子宫没有力气将胎盘排出来,血液在子宫腔里堆积,需要推拿按压子宫的底端,才能把胎盘和堆积的血液排出。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

产后出血的原因

产后出血对女性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的时候由于没能够及时的去抢救,出现了大出血的现象,就会危及到女性的生命安全,大家应该去及时的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也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病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可共存、互为因果或相互影响。

1、子宫收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影响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常见因素有:

(1)全身因素 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产科因素 产程延长使体力消耗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等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影响收缩功能。

(3)子宫因素①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②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术后、产次过多、急产等);③子宫病变(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子宫肌纤维变性等)。

(4)药物因素 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2、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 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娩出,若30分钟后胎盘仍不排出,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关闭而导致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有:①膀胱充盈使已剥离胎盘滞留宫腔;②胎盘嵌顿 子宫收缩药物应用不当,宫颈内口附近子宫肌出血环形收缩,使已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③胎盘剥离不全第三产程过早牵拉脐带或按压子宫,影响胎盘正常剥离,剥离不全部位血窦开放而出血。

(2)胎盘粘连或植入 常见原因有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感染损伤子宫内膜和原发性蜕膜发育不良等。

(3)胎盘部分残留 指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有时部分胎膜残留宫腔亦可引起出血。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后未及时检查发现,导致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有阴道收缩助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4、凝血功能障碍

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能发生产后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产科合并症,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大量出血。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等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很重要的,知道了病因才能够采取一些治疗措施,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女性在生产过后出现了大出血的现象,由于没能够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她们的生命安全就受到了威胁,这也是医生应该要警惕的。

㈥ 产后出血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1. 定义

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称为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 病因及诊断要点

(1)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血窦、血栓形成障碍而出血。①临床表现

●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阵发性增多,子宫轮廓不清、软,按压宫底有大量血块排出。●有时阴道出血不多,但血块大量积存于宫腔内,当产妇出现休克时已为时过晚。②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

●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产程延长、滞产致孕妇衰竭。●产程中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全身急慢性疾病。●严重贫血、妊高征、子宫胎盘卒中。●子宫发育不良、感染、畸形、肌瘤。●膀胱过度充盈。(2)胎盘因素

①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30 分钟,已剥离的胎盘尚未娩出者(宫缩乏力、膀胱过度充盈)。②胎盘嵌顿:宫腔操作或宫缩剂使用不当,子宫局部形成狭窄环或宫颈口收缩,剥离的胎盘不能娩出。③胎盘剥离不全:由于宫缩乏力,或胎儿娩出后过早过度挤压子宫、粗暴牵拉脐带。④胎盘部分粘连:胎盘部分已剥离,部分粘连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出血。常见于多次人流刮宫后、多产妇。⑤胎盘部分植入:胎盘部分植入,另一部分已与宫壁分离引起大出血。⑥胎盘残留:胎盘娩出后多量流血,持续不止,检查胎盘有残缺,或副胎盘残留宫腔而致出血。(3)软产道损伤

胎儿娩出后持续性阴道流鲜红血,子宫收缩好,胎盘、胎膜完整。会阴、阴道或宫颈处有裂伤,并有活动性出血。①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有的在胎儿未娩出前已有裂伤出血。②宫口未开全,过早使用腹压致裂伤。③保护会阴不当或助产手术操作不当。④会阴切开过早致切口流血过多,会阴切口过小裂伤而出血。⑤子宫破裂未及时发现而逐渐休克。(4)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血不凝固。应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加以确诊。(5)剖宫产的出血问题

①除胎盘剥离出血外,尚有手术切口出血,麻醉等,产后出血危险性大。②前置胎盘种植在子宫下段前壁,在此处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③胎儿娩出后立即剥离胎盘。④胎儿、胎盘娩出后,由于子宫下段菲薄,胎盘种植部位血管丰富,子宫缺乏有力的收缩。⑤若羊水通过创面进入子宫血窦,发生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出血。⑥子宫切口损伤。●切口位置过低或过高,切口弧度欠。●胎头深嵌入盆腔或高浮。●手法不正确,暴力娩出胎头。●胎位不正。●胎儿巨大。引起切口向两侧撕裂(左侧多见)。可延伸至阔韧带,向下至宫颈、阴道穹隆或阴道上l/3,累及宫旁或阴道壁的血管丛,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3. 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1)常用的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①目测法:即肉眼估计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②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 计血量2ml;10×10cm2 计血量5ml;15×15cm2 计血量10ml 等。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③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④称重法:出血量(ml)=(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⑤容积法+ 称重法:出血量(ml)= 容积法测量出血量 + [(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 (2)测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项

①产后2 小时是观察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②产后出血标准定为≥ 500ml,然而待出血已达500ml 时再进行处理已为时过晚,出血量达200ml 时,即应查找原因并积极处理。③注意阴道出血的同时,注意会阴切开、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切口出血量,纱布和敷料上吸附的血量。④在阴道出血中,来势凶猛的出血固然危险,但小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长流”式出血的潜在危险更大。⑤产后24 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宫腔积血。4. 预防措施

①严密观察产程,应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引起产程延长的因素,及时转诊。②严格掌握剖宫产及会阴切开的适应证及时机,并注意止血。③正确应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胎肩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5% 葡萄糖液500ml 加入缩宫素20U 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400μg 嚼碎口服。④胎儿娩出后及时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缝合止血。⑤掌握胎盘剥离征象,胎盘未完全剥离前严禁暴力推压子宫和牵拉脐带。⑥胎儿娩出后10 ~ 15 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⑦阴道助产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⑧胎盘、胎膜娩出后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可疑胎盘胎膜残留者,应及时清除。⑨产后留产房观察产妇2 小时、观察血压、脉搏、一般状况、阴道出血量和宫缩情况。鼓励产妇饮水,进食和排尿。新生儿早开奶早吸吮促进子宫收缩。⑩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出血量达200ml 以上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高度重视产后2 小时内出血量。特别警惕识别失血性休克的征象:如心慌,脉搏快而细;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早期发现早期处理。5. 处理

(1)子宫收缩乏力要促进子宫收缩

①宫缩剂:缩宫素10 ~ 20U 肌注或加入滴管内,麦角0.2mg 肌注。米索前列醇400μg 嚼粹口服。②不能自解小便者,消毒导尿。③按摩子宫:a 经腹按摩子宫法; b 腹部- 阴道双手压迫按摩子宫法。④胎盘剥离面出血,可“8”字缝合。⑤ B-lynch 缝合。⑥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栓塞。⑦宫腔填塞纱条;或通过宫颈在宫腔内放置30ml 气囊的30 号French Foley 导尿管,起到填塞止血的作用。⑧出血仍不止,应行子宫次全切除(前置胎盘注意)。(2)胎盘因素:原则是助娩胎盘

①明确胎盘是否剥离,如已剥离,可协助胎盘娩出。②经脐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 ~ 20ml+ 缩宫素20U。③行手取胎盘术(人工剥离胎盘术)。④若为胎盘部分残留,可用手取出,必要时行刮宫术,防止子宫穿孔。⑤若为植入性胎盘,切除植入部分。或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切忌用手强行挖取。(3)软产道裂伤:缝合止血。(4)凝血功能障碍:原则是及时转诊,输新鲜全血、血小板及凝血因子。6.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监测

(1)一般临床表现

①休克早期;烦躁不安、口渴、血压下降、脉细快,面色苍白或轻度发绀,四肢湿冷。②休克加重: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血压继续下降,脉搏减慢,瞳孔散大,面部白肿,无尿。(2)监测指标

①休克指数(shock index)估计出血量:休克指数 = 心率 ÷ 收缩压正常值为0 .5

【例】心率120 次/ 分, 收缩压80mmHg, 休克指数=120÷80=1.5,出血量估计约为1500ml。②血压:收缩压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 80mmHg ,估计出血已>1000ml。③平均动脉压测定:MAP= 舒张压- 1/3(脉压差)。正常MAP=90±5mmHg;< 65mmHg 为异常。④脉搏或心率:>100 次/ 分。⑤尿量:少尿。

⑥中心静脉压。 7.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治疗

(1)综合措施

①立即止血。② 关心、安慰、精神支持。③体位:自体输血位(平卧位,下肢抬高20°。呼吸困难者,头肩亦抬高20°)。④呼吸支持:给氧,保证血液有足够携氧能力。⑤建立2 ~ 3 条静脉通道,安置尿管。(2)补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补充细胞外液

①原则:先多后少、先快后慢、先盐后糖。②快速补充足够血容量(总量超过失血量2 倍)。●首选平衡液:糖盐水、乳酸林格氏液(与细胞外液接近)。●血浆增容剂:右旋糖苷、706 羧甲淀粉。可改善微循环。●输血:补充失血量的1/3 ~ 2/3。●输全血量:液体量=1 ∶ 3

●全血 (新鲜最好 ):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红细胞有携氧能力。●血浆(FFP):扩充血容量的胶体溶液,含全部凝血因子。●浓缩红细胞:只含红细胞,补充血液携氧能力输血速度(HCT ≤ 25% ~ 30%)。●血小板:多用于凝血障碍。(3)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不需处理

(4)应用利尿剂:如血容量基本纠正,尿量少

(5)应用心、血管活性药

严重休克,心肌缺氧,心功能不全,可用毛花苷C 0.2~ 0.4mg(P >120 次/ 分)。短时间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升压,争取时间补充血容量。多巴胺:增加心排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微弱升压作用,扩张肾血管。麻黄碱:在估计扩容满意后使用,可以升高血压,用量半支,在血压恢复后立即停药。(6)纳洛酮的应用

阿片肽强心,扩张冠脉,稳定细胞膜,维持血压。用法:10μg ~ 4mg/kg 静脉滴注。效果好,安全而副作用少,休克早期应用更好。(7)抗感染(

8)出血性休克纠正的指标

①收缩压>90mmHg。②中心静脉压回升到正常。③脉压差>30mmHg。④尿量>30ml/h。

⑤血气分析正常。⑥一般情况:皮肤温暖、红润,静脉充盈,脉搏有力。8.. 转诊

(1)转诊指征

①对具有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应于近预产期或临产初期上转至有输血条件的医院分娩。②对产后出血产妇,积极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尽速上转。

③产道裂伤,缝合有困难时,应用消毒纱布压迫后上转。④如出现凝血障碍应立即上转。⑤如手取胎盘困难,疑胎盘部分植入时,应填塞宫腔纱条后上转。(2)转诊过程的处理

①产妇取平卧位,注意保暖,避免剧烈振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②保持输液通畅,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治疗。③转诊途中随时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量,随时按摩子宫,及给予宫缩剂。④转诊要一次到位,避免反复转诊延误抢救时机。⑤医生、护士全程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