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尿的原因
血尿的原因有很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接下来一起跟随我的步伐来看看血尿的原因有哪些吧。
血尿的原因
1、血尿的常见病因
1.1、肾结核血尿:早期仅在尿中查到红细胞和脓细胞,随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患者常有以往的结核史。
1.2、前列腺增生血尿:少数病人膀胱镜粘膜破裂血管出血引起的肉眼血尿,有时排血块。
1.3、泌尿系结石血尿:膀胱尿道结石有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和血尿,肾、输尿管结石出现肾绞痛,如合并感染则可出现发烧、寒战等。
1.4、泌尿系肿瘤引起血尿肾盂肿瘤常有血尿,肾癌血尿见于50~60%病例。就诊时1/4肾肿瘤病例已属晚期。血尿特点:无痛、间歇性全程血尿,有时可触及腹部胂块,伴有消瘦发热等。膀胱癌血尿:占泌尿系统中肿瘤第一位,血尿见于90%病例肉眼血尿占50%,血尿特点:无痛性全程血尿,有时伴终末血尿加重,呈间歇性发生在间歇中易给病人已治愈的错觉,做膀胱镜检查即可诊断。
1.5、肾下垂血尿:主要症状腰痛、劳动及行走加剧,平卧后消失。尿内常出现程度不同的血尿,往往合并有肾积水。
2、造成血尿的物理化学因素
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毒物、运动后等。
3、 突然血尿的原因
小便尿血很可能是由于生殖感染导致的,不同的小便尿血能反应出不同的生殖感染疾病:小便有血同时会出现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很大可能是肾出现了病症;如同时会出现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可能是急性膀胱炎;如果同时会出现排尿不畅、尿道口痛、夜尿多的朋友,专家表示多为前列腺炎症;开始为血尿而后正常,一般认为多为泌尿感染、尿道疾病,例如尿道炎等疾病造成的。
血尿的危害
1、会引发感染:当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被传染患病的可能高达70%左右,而接触患者使用的被褥、毛巾、浴盆的家人间接导致感染的几率也在40%。
2、引发多种炎症:生殖感染局部症状虽然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减轻或消失,但并不代表病症已经痊愈,很可能是病症由急性转为慢性,病变向更深层次扩展。如果男性在夜间出现了阴茎勃起疼痛,会阴、肛门部位肿胀不适,这说明临近器官诸如前列腺、睾丸、附睾都已受其所累。
3、会导致男性不育:据临床统计,已婚夫妇中不育者约占15%,而近50%的原因来自男方。生殖感染成为了主要的原因。可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造成少精、精子畸形,直接导致男子生育能力下降。
4、导致肾功能衰竭:如患者出现尿潜血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医治,如若不然,肾小球会造成硬化、纤维化,严重者会表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出现,最终导致尿毒症。
血尿的表现
1、尿颜色的改变
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颜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颜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呈不同颜色。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出血严重时尿可呈血液状。肾脏出血时,尿与血混合均匀,尿呈暗红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
2、分段尿异常
将全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段尿观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肾脏或输尿管。
3、肾性或肾后性血尿
镜下血尿颜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后性血尿。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性血尿,见于肾小球肾炎。
2. 引起尿血原因有哪些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所以血尿并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约1000毫升尿液中起码混入1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一)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人的尿液是在肾脏里生成的,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凡是这些器官有了病,发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
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及尿道损伤等等。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二)
血尿的鉴别诊断
当排尿开始为血尿,而后段尿液正常,一般多为尿道疾病;如排尿开始正常,快结束时出现血尿,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如果为“全程血尿”,血色暗红,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尿血很少出现休克的表现。
血尿常见于以下疾病:
1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发病前一周患扁桃体炎。
2肾盂肾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频、腰痛、发烧。
3泌尿系统结石
特点是血尿伴肾绞痛,或有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尿痛等症状。
4肾结核
有血尿者占90%以上,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逐渐加重。
5肾及尿路损伤
多有腰部或腹部外伤史,如挫伤、撞伤、摔伤等。
6过敏性紫癜
这种病皮肤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关节痛。皮肤有出血点2~4周后出现血尿。
7全身性疾病
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
8药物性血尿
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服用后可引起血尿。如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等等。
9暂时性血尿
饮水过少引起,增加饮水,稀释尿液后很快消失。
(三)
救护措施
(1)
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2)
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
(3)
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还可合用维生素c。
(4)
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
(5)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灭滴灵等药。
(6)
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7)
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治疗。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3. 产生血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血尿是人体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所导致的,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
引起血尿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其中泌尿系统炎症占的比重比较大,总结一下引起血尿的原因可以分以下几种:
1、炎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外伤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4、药物引起的红色药,这种情况如果能确定是服药导致的,那么也就不用担心了。
5、肿瘤 这种是最可怕的,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血尿。
4. 引起血尿的原因是什么
尿血可能是因为急性损伤、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和泌尿系统肿瘤等引起的,需要对症治疗。
1、急性损伤:由于下身受到了明显的创伤,局部的尿道受到了损伤,当尿液中有鲜血渗入尿液,就会出现尿血。轻度的尿路挫伤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来防止感染,同时要多喝水。在轻度后尿道挫伤时,只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防止感染。2、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炎、急性膀胱炎等,由于感染程度比较高,会对周边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导致尿血水,同时还会伴有乏力、发热、排尿疼痛、尿频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另外,水化疗法也是可以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喝水、多排尿,排尿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将膀胱排空,这样可以减少尿道内的细菌,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3、尿路结石:如输尿管结石,由于结石的移位,会对输尿管壁造成损害,从而导致大出血,尿血、腰腹部疼痛、尿频等。如果是一厘米大小的结石,不会造成肾积水,那么就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冲击波的力量,将结石震碎,这样才能更好地排出。4、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肿瘤、尿道肿瘤等,肿瘤表面的组织坏死,会导致尿血,一般以肉眼无痛性血尿为主,伴有排尿困难、下腹坠胀等。膀胱穹顶浸润性肿瘤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局部切除,而在膀胱底部有浸润性肿瘤则需要完全切除。放疗:对于单一的局限性肿瘤,可以用同位素注入。放疗,对于大范围的肿瘤,可以使用钴60或者线性加速器进行治疗。
患者要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平时要注意保持个人的清洁,特别是要经常更换内裤,以防止局部细菌的蓄积繁殖,减少逆行感染的概率。
5. 尿血是怎么回事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或肉眼见到红色尿,称为血尿。肉眼能看到尿呈红色或洗肉水样色,称为肉眼血尿;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看到微量的红细胞,称为显微镜血尿或微血尿。中医学上对血尿而伴疼痛感觉者称“血淋”,无疼痛感觉者,称尿血。产生血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