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发烧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怎样学化妆步骤视频 2025-02-02 09:51:19
支付宝怎样用来乘车 2025-02-02 09:49:06

发烧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8-26 04:17:50

① 发烧可能由哪些原因导致

发热鉴别诊断:

1.急性发热

(一)感染性发热
1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本组疾病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70%-80%。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其临床特点为多种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多较轻而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症状较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和X线检查及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等近年由于诊断技术的进展,可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诊断方法可确定病原。常见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腺咽结膜热;疱疹性咽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等。须与呼吸道细菌性感染鉴别。
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e-atory 、、syndrome,SARS)该病于2002年11月首发在我国广东省,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具有明显传染性的肺炎,重症患者易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死亡。对于有SARS流行病学依据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肺部体征,并有肺部X线CT等异常影像改变,能排除其他疾病诊断者,可以做出SARS临床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若分泌物SARS冠状病毒RNA(SARS COV RNA)检测阳性,或血清 SARS COV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则可确定诊断。SARS COV分离是确立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分离只允许在防护严密的p3实验室进行,且体外细胞培养分离方法复杂且烦琐,不适合临床实验室作为诊断的手段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诊断为重症SARS:①呼吸困难,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min且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胸片显示多叶病变或病灶总面积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48h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②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40 kPa(300mm-Hg)③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3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主要依据:
①流行病学资料除新疆、西藏、青海台湾省及自治区外,其他省市均有报告。高度散发有明显季节性。多数地区(野鼠型)在10-12月为大流行高峰,部分地区在5-7月小流行褐家鼠型发病≥高峰在3-5月。有直接或间接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史;②临床特点,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症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X③白细胞计数增高可有类白血病反应,病后五1~2d出现异形淋巴细胞(≥7%),血小板减少蛋白尿且短期急剧增加,若有膜状物可明确诊断;④HFRS抗体IgM1:20阳性,用于早期诊断病后1-2d出现,4-5d阳性率达89%~98%。双份血清HFRS抗体IgG恢复期比早期有4倍以上增长也可确诊。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散发,见于青少年特点是发热、咽峡炎、颈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单核细胞增高并伴有异形淋巴细胞(>10%)嗜异性凝集试验1:64阳性,抗EBV IgM阳性,可明确诊断
5流行性乙型脑炎 有严格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月。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近年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率较前增高可能与儿童普遍接受预防接种有关。特点为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异常等。结合流行季节,一般诊断较易不典型者依靠脑脊液检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特异性抗体办、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进行诊断
6急性病毒性肝炎 甲型、戊型肝炎在黄值前期,可出现畏寒发热,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类似流行性感冒易于误诊。但特点是具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和乏力,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黄肝功能明显异常,以助鉴别。
7斑疹伤寒 轻型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须与其他发热疾病鉴别。主要表现是起病急、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病后3-5 d出现皮疹等。变形杆菌OX凝集试验汝斐试验)歹D1@或恢复期较早期滴度上升4倍以上可确诊。
8急性局灶性细菌性感染 此类疾病共同特点是高热、畏寒或寒战,伴有定位性症状o)急性肾孟肾炎:常见于生育期女性患者,有腰痛、尿频及尿痛如尿检查有脓尿,可以成立诊断,病原学诊断有待细菌培养证实症状严重者,应注意与肾周围蜂窝织炎、肾周围十相鉴别及时进行B型超声或CT检查。必要时肾区诊断性穿刺可明确诊断。⑤)急性胆道感染伴有胆绞痛:若不明显者而体检胆囊区有明显压痛有助诊断。o)细菌性肝脓肿。k)脚下脓肿:通常并发于腹腔手术后或有腹腔化脓性感染@急性阑尾炎X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囊或脾切除术后。当出现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又未找到其他感染灶时,应想到此病以右侧多见,患侧上腹部有显着的搏动性疼痛,在深呼吸或转位时加重下胸部有压痛J击痛与局部皮肤水肿。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厂*线检查发现患侧隔肌上升且活动受限,反应性胸膜炎等及时进行B超、CT或核磁共振(〕ytl)等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腹腔内脓肿可位于隔下结肠旁、阑尾周围、腹膜后等部位形成包裹性脓肿。
9败血症 在患有原发性感染灶,出现全身性脓毒血症症状,并有多发性迁徙性脓肿时有助于诊断应警惕的是原发感染灶可很轻微或已愈合。故当遇到原因不明的急性高热,伴有恶寒或寒战出汗,全身中毒症状重,白细胞增高与核左移血中无寄生虫发现,无特殊症状体征,应考虑到本病及时做血培养,找感染灶与迁徙性病灶(肺、皮肤等)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次为大肠杆菌及其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近年真菌所致者有所增加也遇到罕见的致病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有原发皮肤感染(如挤压疮疖切开未成熟脓肿),后出现毒血症症状,皮疹迁徙性病灶,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很大。若未发现感染灶或以某一脏器受损症状为主,诊断较难。及时做血培养及骨髓培养可明确诊断既往认为以凝固酶阳性为判断葡萄球菌致病性的依据,血培养表皮葡萄球菌阳性(凝固酶阴性)多为污染。近年报告该菌可引起免疫缺陷者院内感染(如伤口感染,插管感染及败血症)。考虑本病的条件是:必须血培养2次以上阳性;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型和抗生素型相似;临床症状在用适当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
(2)大肠杆菌败血症:常见于肝胆道、泌尿生殖道、胃肠道感染肝硬化、腹部术后、尿道手术后(包括导尿)特点为双峰热、高热伴相对缓脉,早期出现休克(约l/4-1/2患者)且持续时间较长大多数白细胞增高,少数可正常或减少(但中性粒细胞高)。迁徙性病灶少见
(3)厌氧菌败血症:致病菌主为脆弱样杆菌次为厌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常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特点是黄疽发生率较高(10%-40%)可能与其内毒素直接损害肝脏,和(或)产气荚膜杆菌a毒素的溶血作用有关;局部或迁徙性病灶中有气体形成(以产气荚膜杆菌显着);分泌物有特殊腐败臭味;引起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而有腹腔、肺胸腔、脑、心内膜骨关节等脓肿;可有溶血性贫血及肾衰竭。
(4)真菌性败血症:常见有白色念珠菌(占大多数)曲菌、毛霉菌等。一般发生于原有严重疾病后期长期用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的过程中。床表现较细菌性败血症轻。无发热或低热常为原发病症状掩盖进展较慢。血培养可检出致病真菌,咽拭子痰、粪、尿等培养可获相同真菌生长
(5)少见的败血症:如摩拉菌败血症常见于免疫缺陷者6岁以下儿童。诊断的关键是对摩拉菌的鉴定。不动杆菌败血症多见于老年人和婴儿特别是糖尿病、癌症者最易发生院内感染。其感染源主要是呼吸器静脉插管和医护人员的手。紫色杆菌败血症,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为唯一产生紫色素的杆菌。可通过皮肤破损、胃肠道呼吸道进入体内。局部可出现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迅速发展为败血症,可伴有迁徙性脓肿,主靠细菌学检查确诊

2.长期高热

(一)感染性疾病
1结核病 以发热起病者有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浸润型肺结核等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如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甚至减少者应考虑到结核病。原发病变大多在肺部,及时做X线检查以助诊断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结核)多见青少年儿童,尤其未接种过卡介苗者发生机会更多。近年也见到老年患者及患过原发感染后的成人特点是起病急,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持续数周数月伴有畏寒、盗汗、咳嗽少量痰或痰中带血、气短、呼吸困难发绀等。婴幼儿及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患者多表现衰弱有些病例有皮疹(结核疹),胸部检查常无阳性体征,可有肝脾轻度肿大此病早期(2周内)难诊断的原因是肺部X线检查常无异常,结核菌素试验也可阴性(约50%),尤其老年及体质差者多为阴性痰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血结核抗体测定有助诊断。眼底检查可发现脉络膜上栗粒结节或结节性脉络膜炎有利于早期诊断。
2伤寒副伤寒 以夏秋季多见,遇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者,应注意伤寒的可能近年伤寒不断发生变化,由轻症化、非典型化转变为病情重热程长、并发症多、耐氯霉素等在鉴别诊断中须注意。多次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是聆诊的依据。肥达反应可供参考
3细菌性心内膜炎 凡败血症(尤其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患者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心脏器质性杂音或原有杂音改变,或不断出现瘀斑或栓塞现象,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大多数原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史,少数偏前有拔牙扁桃体摘除、严重齿龈感染、泌尿道手术史出现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有皮肤及黏膜瘀点、心脏杂音改变脾肿大、贫血、显微镜血尿等血培养有致病菌生长,超声心动图可发现赘生物所在的部位。
4肝腺肿 ①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由胆道感染引起,多见于左右两叶,以左叶较多见感染来自门静脉系统者,右叶多见。特点是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压痛叩击痛,典型者诊断较易。遇有长期发热而局部体征不明显时诊断较难近年肝脏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6%。②阿米巴肝脓肿是阿米巴痢疾最常见的重要并发症。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发热,肝区疼痛肝肿大压痛、消瘦和贫血等。以单发肝右叶多见。肝穿刺抽出巧克力色脓液;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免疫血清学检查阳性,抗阿米巴治疗有效可确诊。
(二)感染性疾病
1原发性肝癌 国内原发性肝癌80%以上合并肝硬化。临床特点是起病隐袭,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则多属晚期。近年由于诊断方法的进展,可早期诊断小肝癌(>5cm)主要表现为肝区痛、乏力、腹胀纳差、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质硬表面不平)黄疸、消化道出血等。一般诊断较易当以发热为主诉者诊断较难,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或弛张热,或不规则低热少数可有高热(如炎症型或弥漫性肝癌)易误为肝脏肿或感染性疾病。及时检测甲胎蛋白(AFP),其灵敏性特异性均有利于早期诊断。凡ALT正常,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如AFP阳性持续3周,或AFP>200ng/ml持续2月即可确诊。若AFP>升高而周ALT下降动态曲线分离者肝癌可能性大。此外,r-谷氨酸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KP)增高也有辅助诊断价值B超、CT、放射性核素显像均有助于定位诊断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可发现1cm的癌灶,是目前较好的小肝癌定位的方法。
2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以男性多见临床物无症状或有进行性淋巴结肿大、盗汗、消瘦皮疹或皮肤症痒等。凡遇到未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按炎症或结核治疗1个月无效者;不明原因的发热,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可以做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肝穿 、B超、CT等检查并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转移癌、风湿病及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3恶性组织细胞病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发热是常见的症状。有的病例似败血症伤寒。结核病、胆道感染等但经过临床系统检查治疗均无效,至晚期才确诊。与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鉴别要点是:①临床似感染性疾病但找不到感染灶,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②进行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显着;③肝脾肿大与淋巴结肿大的程度显着;④随病程进展进行性恶病质;⑤抗生素治疗无效。对有长期发热原因不明,伴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而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不支持急性感染且有造血功能障碍者,须想到本病的可能。如骨髓涂片或其他组织活检材料中找到典型的恶性组织细胞和大量血细胞被吞噬现象并排除其他疾病,则诊断基本可以成立。因此骨髓涂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由于骨髓损害可能为非弥漫性,或因取材较少,故阴性时不能除外必要时多次多部位检查。浅表淋巴结因病变不明显,故阴性也不能除外
本病须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如伤寒、粟粒型结核、病毒性肝炎风湿病、SL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其骨髓中可出现较多组织细胞,甚至血细胞被吞噬现象。应注意:①有原发病;②所见组织细胞形态较正常无多核巨型组织细胞;③随原发病治愈,组织细胞反应也随之消失。
4急性白血病 可有发热,经血涂片、骨髓检查可以确诊不典型白血病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贫血与白细胞减少,易误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涂片有异常改变可以诊断。故临床遇有发热、贫血乏力、齿龈肿痛、出血粒细胞减少者,及时进行骨髓涂片检查。
5血管一结缔组织病书
(1)SLE:长期发热伴有两个以上器官损害血象白细胞减少者应考虑到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特点是首先以不规则发热伴关节痛,多形性皮疹(典型者为对称性面颊鼻梁部蝶形红斑,60%-80%)多见伴日光过敏、雷诺现象、浆膜炎等血沉增快,丙种球蛋白升高,尿蛋白阳性血狼疮细胞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抗双链去氧核糖核酸(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Smith抗原)抗体阳性。应注意SLE在病程中可始终无典型皮疹,仅以高热表现的特点
(2)结节性多动脉炎:表现为长期发热伴肌痛、关节痛、皮下结节(下肢多沿血管走向分布,或成条索状)、肾损害血压高,胃肠症状等。诊断主要依据皮下结节与肌肉(三角肌或胖肠肌)活检
(3)类风湿性关节炎:典型病例较易诊断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Still病),可有畏寒、发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痛不明显,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虹膜睫状体炎,心肌炎,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但类风湿因子阴性,抗核抗体与狼疮细胞均阴性。
(4)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多见于女性特点是具有红斑狼疮、硬度病、皮肌炎的临床表现肾脏受累较少,以发热症状明显。高滴度核糖核酸蛋白(RNP)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有助诊断。

3.长期低热

腋窝温度达37.5-38℃持续4周以上为长期低热,常见病因为:
1结核病 为低热的常见病因,以肺结核多见,早期无症状体征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其次为肺外结核,如肝肾、肠、肠系膜淋巴结、盆腔、骨关节结核等除局部症状外,常有结核病的中毒症状,血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抗结核治疗有确切疗效,有助于诊断老年肺结核起病症状不明显,其肺部并发症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易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故遇老年人长期持续咳嗽、咳痰易感冒,用抗炎药治疗无效,低热乏力及纳差者,应及时查痰结核菌(涂片或TB-PCR)及胸部X线检查。老年肺结核易合并肺外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骨、肾、淋巴结结核等
2慢性肾孟肾炎 为女性患者常见低热原因。可无明显症状、体征甚至尿检查无异常,以低热为唯一表现。及时检测尿Addi细胞计数清晨第一次中段尿培养及菌落计数,如尿白细胞>5/HP,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5可以确定诊断。
3慢性病灶感染 如副鼻窦炎、牙龈脓肿、前列腺炎胆道感染、慢性盆腔炎等。以不规则低热多见常伴有局部症状体征,当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
4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lV)侵犯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损害多个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性传播。临床表现复杂,其基本特征是HlV造成人体细胞免疫受损使机体处于严重的、进行性的免疫缺陷状态,从而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慢性腹泻超过1个月,对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消瘦,原因不明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时进行抗HlVP24抖抗原检测。
5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持续低热,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依据抗CMV IgM检测诊断。
6甲状腺功能亢进 表现早期低热伴心悸、脉搏快、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手颤甲状腺肿大,局部杂音等。检测T3T4、rT3等。对无突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进行131I摄取试验以除外甲状腺炎时激素外溢引起血中T3、T4水平升高。
7恶性肿瘤 中年以上者有不明原因低热,血沉增快,应注意肿瘤检查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及结肠癌等
8神经功能性低热 多见于青年女性,夏季明显。一日间体温相差<O.5℃清晨上午体温升高,下午低,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一般情况良好,体重无变化,虽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可自愈。其诊断主要依据动态观察,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
9感染后低热 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控制后,仍有低热、乏力食欲缺乏等,与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除以上病因外还可有伪热。

4.反复发热

1布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如发病地区、职业与病畜(羊、牛、猪)接触史饮用未消毒牛、羊奶,进食未煮熟的畜肉史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发热,伴有多汗,游走性关节痛神经痛、睾丸炎、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血、骨髓培养阳性,血清凝集试验1:100见以上免疫吸附试验1:320以上,可助诊断。
2疟疾 以间日疟、三日疟较常见。遇阵一发性寒战高热、大汗,间日或间2日周期发作者及时查血涂片找疟原虫,可确诊。
3淋巴瘤 病变在内脏者,常表现为周期性发热(PeI-Ebstein热型)见于霍奇金病。有的浅表淋巴结肿大不显着而以深部淋巴结肿大压迫邻近器官出现的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引起肺不张及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及时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找到Reed-Sternberg细胞或骨髓活检均有助诊断。
4回归热 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热、起病急、寒战高热持续2-9d后体温骤降,大汗,无热期持续7-9d又突然高热,症状再出现,反复2-3次全身酸痛、肝脾肿大,重者有出血倾向黄疸,结合发病季节,有体虱存在或有野外生活蝉叮咬史须考虑到本病。根据血、骨髓涂片找到回归热螺旋体即可确诊

5.超高热病因与鉴别诊断

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时可发生超高热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尤其脑组织损伤严重,引起脑细胞变性广泛出血深度昏迷,于数小时内死亡,需要积极抢救
1中暑或热射病。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病毒性脑炎、脑出血及下丘脑前部严重脑外伤等。
3细菌污染血的输血反应。

② 经常发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三种:一、感染性发热;二、结缔组织病;三、肿瘤。在感染性发热中,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等都可以引起发热。在非感染性发热当中,最主要的是结缔组织病,也就是风湿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关、皮肌炎等,这些都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才能确诊。还有一种发热性疾病是肿瘤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纤核早、白血病等。还有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肾癌、肾上腺肿瘤等,需要经过详细的检查才能最后确诊。发热的常见原因分为感染、恶性肿瘤、功能性低热、超高热和反复发热。1、感染:见于粟粒性肺结核和播散性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如布鲁氏菌病。常见于肝脓肿、阿米巴和细菌、胆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腹部脓肿如肝下、膈下、结肠旁、阑尾周围、腹膜后、盆腔脓肿等。2、恶氏圆性肿瘤:见于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各种白血病以及肺癌、肾癌、结肠癌等。包括系统性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脓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3、功能性低热:月经前低热、孕期低热等。夏季低热,口腔温度原发性升高。4、超高热:超高热是指41℃以上的高热,主要表现在体温调节中心功能紊乱,包括中暑或太阳辐射,严重脑损伤、脑出血、脑炎、脑肿瘤等脑部疾病,以及输血、输液污染引起的严重热毁雀原反应和脓毒症,麻醉剂引起的恶性高热、死前超高热等。5、反复发热:疟疾、复发性发热、黑热病、布鲁氏菌病、伤寒复发、间歇性胆管热、尿路感染、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复发性发热和淋巴瘤引起的周期性发热,以及丙种球蛋白缺乏引起的感染可导致复发性发热。发热是疾病发生的重要信号,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发烧也是身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促进抗体的形成,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这些防御反应有利于消除各种致病因素。

③ 导致发烧的原因

一般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多种,那么,导致发烧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导致发烧的原因吧!

导致发烧的原因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发烧的预防有哪些?

1、多喝水,尤其是包含矿物质的水。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定期的向医生询问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能够提高我们的抵抗力,来防御流行病对我们的侵袭。在容易发烧的季节里免受困扰。

2、如果你的家里有婴儿,在炎热的夏季里,你需要凉爽的空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家里有很小的孩子或者是婴儿,建议大家不要开空调。因为空调会对孩子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你既想达到凉爽的效果,又怕对婴儿造成伤害,不防试着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在最主要通风的几个窗口挂上湿毛巾,这样做会使婴儿避免粉尘的污染。健康的成长。

3、在高温度的天气下,老人和孩子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在这种天气下最重要的是防止屋内温度上升。最好是保持百叶窗开着,避免阳光直接的照入屋子内。而且那样还会使空气流通。等到了晚上,没有阳光的时候,把窗户大开,让大量的凉爽空气进入到室内,使空气流通。这样才能够避免老人或者孩子中暑,发烧。夏天很多人都爱流汗。多喝水补充水分,以免身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缺失。

4、流动空气真的会改善您身体的抗病能力,但是您的家里一些电器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所以在不必要用的时候可以关闭一些。还有在购买电器的时候尽量不买一些廉价的,因为廉价的电器会散发出更多的热量。

5、教您一些简单的 方法 来避免在炎热的季节受发烧感冒的困扰,您可以在家里摆上几盆植物,来增加空气的湿润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和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脑和灯光所产生的热量相互抵消。我们尽量不要去使用空调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为了地球上整体的空气质量,因为我们在家中使用空调的同时,排除的是热气,这些热气到了外面会使本来就炎热的夏季变得更加的燥热。

6、如果您的家中有老人,在夏季要不经常的量他们的体温,如果温度超过37.9摄氏度的话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因为人到了老年时期的温度通常都是比年轻人低的,他们体内的代谢变慢了,身体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所以,37.9度这个体温就是相当高的了,一定要及时的为老人就医。

7、夏季不仅炎热而且漫长,最热的是很大概是7,8月份。所以在这两个季节里,消暑也是非常关键的。那么用什么方法呢?我们都知道,饮食消暑是从内到外的,也是最实用的一种方法。绿豆汤是一个很好的消暑食品,尤其是冰过的。不过不要给老人喝太凉的。

8、除了绿豆汤之外,豆浆也是一个很好的解暑佳品,它不仅有解暑的功效,还能够补充人体的蛋白质。对很多女人来说,豆浆是最佳的补品。香蕉等水果,其中含有很多种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帮助人体抵御炎热,增加人体的免疫力,以免遭受夏季各种流行病的困扰。

④ 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发烧多是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大量出血、组织破坏、药物反应等引起,热度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1.发病较急,有接触传染病人史,多为急性传染病或急性炎症。这种病发烧日期短。若发烧超过两周不退的,一般是得了肺结核、伤寒、风湿症、败血症等疾病,要引起足够重视。

2.若发烧时出现嗓子痛、流鼻涕、咯痰、胸痛、呼吸困难,并伴有鼻塞、咽红肿、皮疹,胸部叩诊有异常者,多为呼吸系统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气支管炎、肺炎、胸膜炎、肺结核、麻疹、风疹等症。

3.若发烧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下坠感或有脓血便,同时伴有腹胀、腹部压痛、腹部紧张、黄疸、肝脾肿大等,多为消化系统感染,如痢疾、肠炎、肝炎、急性阑尾炎、伤寒、副伤寒等症。

4.若发烧时有尿频、尿痛,出现血尿并伴有肾区、膀胱部位压痛者,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症。

5.发烧时呈现游走性关节痛者,并伴有心动过速、心杂音,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者,多为风湿热。

6.发烧时出现局部疼痛,伴有局部红肿、化脓或溃破者,多为感染,如中耳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

7.若用药和输液后出现发烧,伴有皮疹和皮肤发痒者,多为过敏反应。

⑤ 孩子发烧有什么原因

孩子发烧有两种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的发烧、非感染性的发烧,具体如下:
第一、感染性的发烧,感染性的发烧也是比较常见的,它可以是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等的感染,还有一些特别的感染引起全身多脏器的疾病所导致的发烧,比如肺炎、结核、脓毒血症、各种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艾滋病、全身反应综合征等等都会引起发烧。
第二、非感染性,常见以下几个类型:
1、风湿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川崎病、血清病、药物热;
2、肿瘤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或各种恶性肿瘤;
3、组织破坏和坏死,大面积的烧伤、大手术术后,还有出血吸收的时候;
4、产热过多、散热过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的亢进、癫痫的持续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亢进,产生过少的见于广泛性的皮炎,大量的失水、失血、脱水,都可以导致发烧;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常见于颅脑的损伤、肿瘤,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可以导致。
最常见的还是以上五种,根据孩子的年龄、伴随的症状、发热的时间,都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