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持续低烧是什么原因
持续低烧是指持续两周以上,体温在37.3-37.9℃之间的发烧,持续低烧有以下原因引起。
一、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在所有的感染性持续低烧中以结核感染最多见,比如肺结核,可以出现午后低热还伴有长期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等症状。
二、慢性炎症。如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均可出现持续低烧的情况。
三、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持续低烧。
四,非感染性疾病。如甲亢、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肺癌,肝癌,肠癌等肿瘤性疾病均可引起持续低热。
五、服用或注射药物以后产生的药物热也可出现持续低热的情况。
六、功能性持续低热,包括生理性、季节性、环境性、神经功能紊乱性都可出现持续低烧的情况。
⑵ 发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提起发烧很多人都会认为发烧是一种疾病,很难在一时之间就将其治好,如果长时间低烧也是非常让人难受,因为在医学上,低烧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机制,尽量不要用药,依靠身体自我抗性,来将低烧抵抗过去,很多时候很多人不能分辨低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所以很容易将大病导致低烧延误,所以如果发烧要去医院就医,看是否是其他原因导致疾病。引起低烧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身体感染了病毒,也有可能是身体受到了外界感染导致的一种自我抗性,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引起低烧的疾病,有很多结膜炎,脑膜炎。会导致低烧感冒也会导致低烧,所以如果想判断低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需要到医院由医生来进行诊断,如果只是普通感冒,那么不需要吃药,就可以抵抗过去,如果是其他大型疾病导致的低烧,那么就要立即进行治疗。
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引起发烧的疾病,因为外部疾病让身体抵抗力降低了,所以身体会通过发烧来自我保护。
⑶ 低烧不常见,但有时候生病就会发低烧,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低烧的症状低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医学上把体温,腋下温度在37度-38度之间,温度叫做低热。低热的病人多数情况下,最常见的原因是由肺结核,或者其他部位结核感染引起。当然除低烧外,还会伴有其他非特意的症状,如会出现浑身乏力、食欲下降、夜间盗汗、体重消瘦情况。
在没有寻找到病因之前可以给予对症治疗,一般不需要应用退烧药,建议多喝温水,出汗就可以使体温下降,这样有助于观察体温,以免误导病情。
⑷ 午后低热怎么回事
午后低热怎么回事
1、午后低热怎么回事
1.1、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1.2、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2、什么是低热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3℃,就是低热。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3、低热的分类及症状
低热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称低热。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纳呆厌食,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长期低热(持续2周以上)的病因常见者有小儿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慢性感染病灶;功能性低热,特点是清晨体温正常,活动后出现低热。依据临床表现,以低热为主症者,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查清病因,审因论治。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祛除病因法。祖国医学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正邪相争 可致发热;饮食劳倦,情志郁结,宿食,痰饮,瘀血等久留不去,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血津液亏耗,阴阳失调,可致发热;气、血、阴、阳亏虚可致发热。而在本症的病例中,一般内伤多于外感。
如何治疗午后发热
补充一些维生素B也有助于神经修复并能起安神作用。此外,应该避免日光的暴晒,酒、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少生气、紧张或过度兴奋,因为这些都会促成脸部泛红。
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体的正常体温还会根据测量的时间和部位的不同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人习惯在腋下量体温,有的人习惯的口腔量体温,如果是很不方便的情况下还会需要在肛门量体温的,所以我们都需要全面的了解一下。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
孩子出生后,正常的体温较成人稍高,且易波动。这是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儿的正常体温在37~37.2摄氏度左右,少数小儿一天中最高体温可达37.4摄氏度。除此之外,小儿体温在一日之间可有较大波动,年幼儿一日之间体温可相差0.5~1摄氏度,稍大点的则在1摄氏度以上。饭后、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热、午后体温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时体温较低。
⑸ 下午低烧原因
持续低烧也可能是慢性炎症引起的,炎症消下去就会好了。 你看一下以下资料: 病毒性肝炎。病初多有发热、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头晕头痛等。其主要鉴别点有病程长、厌油腻、有黄疸、肝区痛、化验可见转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缠绵不愈并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早确诊治疗。 感染性发热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呼吸系统疾病:上感,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痢疾,伤寒,付伤寒,肝炎等;发热伴皮疹疾病:麻疹,风疹等;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等;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统称“上感”,上感包括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上感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 胞病毒等。症状有鼻塞,发烧。发烧有时几个小时就不烧了,有的可持续一周以上。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2650480.html?SHID=1149997013.017
⑹ 长期低烧是怎么回事
长时间的低烧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生理性的原因,午后4-6点钟或者运动、洗热水澡、吃饱饭、女性排卵期以及妊娠期间,可以出现体温的轻度升高,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7.5℃;
2、病理性的发烧,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发烧比较常见的比如结核、午后低热,伴有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消瘦等,也可以见于艾滋病,可以出现长时间的低烧,其他非感染性的原因,比如内出血、甲亢、风湿热、有些药物还可以引起药物热,也可以见于创伤、外科手术,这些原因也都可以引起低烧,还有部分肿瘤疾病,比如实体脏器的肿瘤或者血液系统肿瘤,也可以引起低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