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因职业原因长期接触农药如何防范
扩展阅读
怎样在直播中用图片挡脸 2025-01-21 18:50:25
在网上怎样购茶叶 2025-01-21 18:10:20
华为怎样下滴滴出行软件 2025-01-21 18:08:43

因职业原因长期接触农药如何防范

发布时间: 2023-12-21 04:45:56

Ⅰ 职业中毒及化学烧伤原因 预防

化学物质常见职业中毒及预防
氯气中毒
毒理: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味的气体,并有窒息臭味,用途广泛。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症状:吸入高浓度的氯气(>3毫克/升)时,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过程仅需数分钟,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急救: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给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
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鼻部可滴入l%~2%麻黄素。
抢救中应当注意,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这是因为氯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
苯中毒
苯属芳香烃类化合物,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解的产物,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挥发。苯是染料、农药和香料生产的原料,苯又作为溶剂和粘合剂用于造漆、喷漆、制药、鞋革箱包及家具制造等。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表现为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以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酒醉状态,重者意识模糊,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最终导致呼吸、心跳停止;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白血球持续减少、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紫癜,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也可出现过敏性湿疹。留在体内的苯,主要分布在骨髓、脑及神经系统等含脂肪组织多的组织内。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
预防:(1)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2)改革生产工艺;(3)加强通风排毒;(4)做好个人防护。(5)确实落实职业性体检。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农业杀虫剂。我国每年都有数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危害农药生产和销售人员的健康,而且已成为我国农村最重要的职业卫生问题。
危害:由于有机磷系胆硷能神经毒剂,短期内接触后,可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中毒,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物模糊、瞳孔缩小大量出汗及流涎,肺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上升和肌束震颤。严重者会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和脑水肿,如果不及时抢救,中毒者可很快死亡。少数患者在1~4天内出现“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
救治:呼吸道吸入者,应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有条件者可吸入氧气;如系皮肤粘膜沾染,应立即脱去衣服,并用肥皂或其他硷性溶液充分洗净;如毒物已经消化道进入者,应立即用硷性溶液(小苏打水、淡肥皂水)洗胃、催吐等。应用阿托品,同时使用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等。
预防:加强安全使用有机磷农药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知识水平。
改进生产工艺及施药器械,生产过程应尽可能密闭化、自动化,并加强通风排毒措施,杜绝跑、冒、滴、漏。
施药时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和法规,穿长袖衣、长裤和胶靴,戴胶皮手套,合理配制施药浓度。要在上风向侧喷洒农药,同时要隔行喷药。喷药时不吃东西,不吸烟。施药结束后要及时换洗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和头发。
地下建筑内窒息
地下室、防空洞、贮藏室等由于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基本上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氧气含量显着降低;②二氧化碳含量增高;③其他有毒气体的产生。
中毒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随着缺氧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意识模糊,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
首先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做其他有关处理。
要深入到地下建筑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可取一蜡烛点着,用绳索慢慢地吊人下面,从火着、火灭来判断情况,循情进入。

化学烧伤的原因
化学烧伤大多数是由于设备故障、违章操作或个人防护不当等原因所造成的。 1.设备故障
设备泄漏,管道阻塞,橡皮管接头脱落、破裂,玻璃仪器破碎或阀门失灵等常易造成物料溅出。
2.违章操作 反应失控超温,压力过高,搬运时容器盖未盖紧或相互碰撞,工作时粗心大意开错阀门,未穿戴防护用品等。 3.检修事故 ’
检修时管道内残留料液溅出,配料、放料、清洗容器时料液溅出、爆炸等。 某单位一青年工人,当三氯氧磷的管道阻塞后用水冲时,因三氯氧磷遇水发生放热反应,管内压力增高,使料液喷出,溅于面部,造成了颜面和双眼严重烧伤。
由于化学物质的性能不同,造成烧伤的程度也不一样。黄磷在常温中能自燃,氧化成五氧化二磷(P205),遇水生成磷酸。所以黄磷烧伤是既有发热,又有酸作用的复合性烧伤。另外磷又能从皮肤、黏膜吸收造成全身中毒。苯酚也可经创面吸收,使肝、肾受损。沥青熔化达250℃时,如黏附于皮肤可发生烧伤,且不容易清除。氨水烧伤时,挥发性氨对呼吸道刺激大,甚至会出现肺水肿。氢氟酸腐蚀性强,它可向深部组织渗入,甚至侵入骨质;接触低浓度的氢氟酸,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
化学烧伤的预防
为了防止化学烧伤,应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防止跑、冒、滴、漏。要熟悉本岗位上所接触的原料、中间体、成品的化学性能。对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工作,例如,易燃的化学物质(如苯、石油醚、乙醚、丙酮等)应予密闭,置于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及氧化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橡皮手套及围裙、胶鞋,必要时头面部应戴好有机玻璃罩或防护眼镜等);尤其在容易发生皮肤、眼烧伤的现场应设置冲洗设备,在无自来水的地方,应放置清洁盆水,专人负责,每天调换,并加盖保持清洁,以便事故发生后可及时进行自救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