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如何给初中生讲一战的根本原因
扩展阅读
ppt中空格就转行怎样处理 2024-11-17 23:09:38
怎样做好吃甜点 2024-11-17 22:55:25

如何给初中生讲一战的根本原因

发布时间: 2022-03-02 01:50:30

Ⅰ 谁有好的初中历史教案,给一份来做个参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国际联盟的建立、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揭示美、英、法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地位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体系不牢固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凡尔赛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说明强权外交的后盾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辅以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的这张图片(屏幕显示)是福煦车厢,这节火车虽然不在了,但非常着名,它曾经是一战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正式投降的地方,是一战重要的见证物,说起“一战”,我们先复习一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结果?

一战德国投降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时间:1914年—1918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性质:帝国主义战争;结果: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战是结束了,但帝国主义的矛盾解决了吗?战后由于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虽然实力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它们企图依据变化的各国实力来重新分割世界,所以他们的矛盾斗争又从战场上转移到会议桌上。就这样一场会议上、谈判桌前的唇枪舌战开幕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讲授新课:
一、战后的“新秩序”(板书)
1919年1月,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
27个国家参加会议,面对即将到来的和会,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如意算盘。但是争夺总是要凭资本,按实力去较量的。
教师问:那么经过了这一场时达4年多之久的世界大战,列强的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战败,暂时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并沦为被宰割的对象;(2)作为战胜国,英法实力也遭到削弱,但它们还分别在海军和陆军方面保持优势。(3)美日成为一战最大的受益者。美国在一战期间共赚380亿美元,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日本在亚洲夺取了新的霸权利益。
战后列强的实力发生了变化,那么这就要按新的实力对比去重新建立战后的新秩序,于是便有了巴黎和会。各国怀着各自的私心。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叙述巴黎和会召开的概况。
[学生看书]……
[学生叙述]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重重,使和会持续了五个月。(用投影界示巴黎和会的三巨头)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是否参加协约国一方?1917年段琪瑞北洋军阀政府在日本的怂恿下,也对德宣战,现在当然应列入战胜国的行列。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也赶到了巴黎。那么战败国代表来了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引导]这么多国家,是否部有发言权?
[学生回答]不是,有权对和会决策的,真正起操纵作用的只是英、美、法三个大国。
[教师引导]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这三国力量最强大,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实力。
[教师讲解]美国总统威尔逊,此人原是大学教授,后来当了校长,又当了总统,人称“百灵鸟”。他带来了非常漂亮的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被称为“狡猾的狐狸”,这个圆滑而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最轻视已发生十月革命的俄国。既主张处分德国,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即实行大陆势力均衡政策,让欧洲大陆的各国家之间互相牵制,谁也别太强,好让英国控制欧洲大陆。一战前就是由于德国发展太快,不但严重威胁了英国在欧洲的地位,还提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英德矛盾才急剧尖锐。现在呢,情况变了,德国战败,只要能削弱它,使之既不能与英国抗衡,又能牵制法国,那么恢复英国控制欧洲大陆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他已78岁高龄,说话声音沙哑,外号“老虎总理”。他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着称。克里孟梭是个典型的复仇主义者。他的野心是重建欧洲大陆霸权,为此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他曾经说过:“我是如此喜欢德国,所以我希望有两个德国。”针对当时巴黎和会这种情况,在和会开幕时,有识之士就曾预言:“和会组织并不复杂,无非是说克里孟梭当主席,劳合·乔治为总顾问,威尔逊为秘书长,如此而已!”折中局面终于成了现实。另外,意大利曾加入同盟国,1915年同英法签订了伦敦密约,得到了战后满足其领土要求的承诺,参加到了协约国一边作战。尽管一战中,没打过几场胜仗,但其野心却不小,不仅希望英法实现其承诺,而且含有新的领土要求。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被称为是“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对欧洲事务不感兴趣,只想保证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就这样,经过近半年的争吵,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举行了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故称《凡尔赛和约》。
[板书]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共同来看一下《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投影显示]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教师讲解]关于领土问题,第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第二,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期满后经公民投票表决,决定归属。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这个萨尔煤矿,其煤炭蕴藏量相当于法国全国煤炭蕴藏量的40%。第三,规定莱茵河西岸地区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地区为不设防区(指图强调莱茵河非军事区的空间概念)。第四,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的独立,尤其是大波兰的建立(看图)。波兰得到波兹南、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及上西里西亚的部分领土,还得到穿过西普鲁士的所谓“波兰走廊”的狭窄出海口,但泽被宣布为国联管理下的“自由市”,从而使德国的领土被分割为两部分。
关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加以瓜分。用的名义是“委任统治”,实质就是重新瓜分,而且使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和占领披上“合法”外衣。那么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的租借地让给谁了呢?
[学生回答]日本。
[教师提问]对此,中国人民有什么反应?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爆发了五四运动,北洋军阀政府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教师讲解]关于军事问题,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关于赔款问题,在巴黎和会上并没有完全解决。决定由协约国成立的“赔款委员会”决定其赔款总数。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条约的内容来说明该条约的实质。
[学生回答]《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际上是对战败国德国的一场掠夺。
[教师说明]和约使德国丧失欧洲本土上1/8的领土,1/10的人口,还压上巨额赔款。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凡尔赛和约》是骇人听闻的掠夺性和约。”毫无疑问,《凡尔赛和约》极大地伤害了德意志民族的感情。这为以后希特勒、法西斯复仇主义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难怪当时就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20年后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人们不得不承认:《凡尔赛和约》种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和约的规定,我们能否由小见大,一起来分析出巴黎和会的实质。
[教师明确](师生共同分析)从条约规定来看,尤其是关于殖民地的处理,我们再次证实,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此外,从军备限制的内容上,我们又可以看出其反苏的性质。列强们在和会上就如何对付苏俄达成了协议,即实行经济封锁,制定武装干涉的计划。从1919年春到1920年,协约国对苏俄进行的三次武装干涉的计划就是在此时制定的。所以,我们说这次会议又是指挥反苏战争的司令部。
[教师引导]除德国以外,还有哪些战败国呢?
[学生回答]还有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
[教师说明]确实如此,因此在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以上各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新秩序。
[板书]3.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教师引导]总而言之,凡尔赛体系调整的是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那么这个体系靠什么来维持?
[学生回答]国际联盟。
[板书]4.国际联盟的成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提炼出有关国际联盟的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1)国联是根据和约规定在1920年1月成立的;(2)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所以它被英国和法国控制。
[教师讲解]美国领导人自认为,以自己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实力,可以“领导世界”,但是由于美国在海军方面实力不如英国,陆军方面实力不如法国,因此在战后的第一轮较量中,“温文尔雅”的教授总统最终败给了“老奸巨猾”的资产阶级政客。这再次说明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综合实力。由此可见,表面上看,战胜国达到了目的,德国被押上了审判席,战败国和弱小国家遭到了随心所欲的瓜分,维持国际秩序的国际联盟也成立了,但是,由于战胜国强迫战败国承担了全部战争责任,对战败国而言,这种和约是无法接受的,之所以接受了,是形势使然。因此,和约虽然签字了,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再次发生战争,重订和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凡尔赛和约》所构筑的国际安全体系孕育着极大的不稳定性。没有资格参加和会的列宁评价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约束维系的整个国家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之上的。”参与主宰和会进程的法国人、战时的联军统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和会期间的另一位巨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曾任英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说:“这是胜利者所做的蠢事。”事实证明,他们的评价可谓切中要害。和会刚刚结束,德国人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
即便如此,有权主宰和会的战胜国却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进行补救。法国人沉醉在虚假的和平之中,英国人也以为欧洲大陆的均势已经恢复,而威尔逊则喜滋滋地回到华盛顿,向国会贩卖他的国际联盟体系。他要求美国人民大胆地参加国联,“接受领导世界的责任”,可美国人却不领情。参议员威廉·波拉对威尔逊说:“你的和约不会带来和平,它离和平很远、很远,我们如果根据过去判断未来,(那么,可以肯定)它将带来战争。”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和约,战胜国苦心经营的凡尔赛体系刚刚开张就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由此可见,巴黎和会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列强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是在英法取得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重建了资本主义世界在西方的新秩序。它反映了几个主要战胜国按新的实力对比取得了暂时的妥协。但是它不但不能消除矛盾,而且加剧了很多矛盾,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矛盾。尤其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取得预期目的,而且远东亚太地区帝国主义还未按实力对比进行新的调整。不久,他们再次坐到谈判桌旁,展开舌战,这就是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板书]
[教师引导]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请大家回答:一战期间,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霸中国?
[学生回答]日本。
[教师引导]当时在中国,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
[学生回答]美国和日本。
[教师讲解]1902年《英日同盟》签订,在英国的扶植下,日本成为东亚的霸主。一战期间,日本在远东的势力急剧膨胀,几乎独霸中国,并占领了德属太平洋群岛。巴黎和会,更加强了它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而美国随经济实力的增强,必然要打破日本的独霸。再加上巴拿马运河的通航,使美国到太平洋的航程缩短,所以战略重心转移到远东亚太地区。日本的扩张不仅与战后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时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争夺霸权,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争。日本将国民收入的50%造无畏舰,直接影响英国海上霸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由美国倡议,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看完之后,概述华盛顿会议的内容。
[板书]2.华盛顿会议的内容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在这次会议上,英、法、日、美签订了《四国条约》,相约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属地的权益。接着,美、英、日、法、意签订了《五国条约》,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75∶1.75。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板书]3.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教师分析]《四国条约》的签订体面地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国对抗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根据《五国条约》,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的吨位比例是5∶5∶3∶1.75∶1.75。请同学们思考,《五国条约》的签订,最大的获益者是谁?(学生回答:美国)使美国获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对日本来讲“3”已经不少了。《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美国代表在解释“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时说:“中国为一有主权独立之国家,在有效条约所限制之内,中国有行政之自由。”就是说,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可见华盛顿会议上的远东霸权之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争夺。关于中国山东的问题,由于中国爆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问题在会外得以解决。(阅读材料小字,进行了解)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三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地位,中国被宰割,日本受抑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亚太地区的统治秩序。可见,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利最多,日本受的限制最厉害,中国受的伤害最重。因此华盛顿体系隐含着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日矛盾加剧;英日分歧扩大;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这些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教师小结]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板书]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师分析]下面我们就此体系的形成作一简单的分析。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也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种新秩序,代表着资本主义世界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建。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之时,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当这场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本身的稳定性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条约》《九国公约》,都是首先具有这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性安排的特点;而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又是20世纪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的反映。
这种情况说明,战争和相对的联合,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不同政策。而它们采取哪一种政策,取决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特定形势。当涉及到不同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不可调解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当战争危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时,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相对联合就会取代战争。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定各自国内的经济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会加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在世界现代史上,这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合趋势,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但在第一次大战后的国际环境下,这种资本主义的联合还仅仅是开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极不稳定的。
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更加成熟,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主独立运动已经开始冲击这种资本主义的新秩序。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却能打破外来干涉和颠覆,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又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和对外扩张。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盾。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20世纪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到30年代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正如福煦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活动与探究
1.根据过去学过的内容,叙述山东问题的由来。
(参考资料看课后“自由阅读卡”)
2.观看历史题材影片《我的1919》,简要谈一下你的观后感

Ⅱ 如何教好初中历史

作为老师要力求让学生对你的课程感兴趣.首先要充实自己,另外多读些相关的材料,使你的课生动有趣.逐渐就好了.
讲一段历史时最好穿插一些同学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比如讲汉代史,可以先借鉴史记上关于项羽,刘邦的描写.小分析下他们的不同的性格.然后想同学提问为什么最后胜利者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在讲一战,二战史的时候不妨让同学扮演下各国执政者和军事指挥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其学习历史的热情,发挥他们的才能.一节课时间足矣.第二节再按课本讲.
总之,我的意思是要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比自己干讲有意思多了.
谢谢

Ⅲ 我初三历史老师让我给学生们讲课,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华东师大版求讲课过程以及要提问的问题

首先简介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简称一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中国北洋政府等则属协约国阵营。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然后可以具体说一下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战役,中国参战,美国参战,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列宁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合约》,俄国退出战争,中国派出劳工、以工代兵,然后德国水兵起义,战争结束,整个一战的影响(包括为二战埋下了祸根),以及巴黎合约的签订(包括德国的屈辱合约,美国被迫退回美洲大陆,英法想办法继续维持世界霸权,以及中国主权的被侵犯,即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被转让给日本)以及飞机和坦克在战场上的第一次出现等。您可以提问的问题包括一次大战的起止时间,主要参与国的名称,一战的历史影响等ps: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您可以多讲一些小故事,而不是只是讲解知识点,以便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

Ⅳ 如何采访考研的学生,应该问些什么问题

如何采访考研的学生,应该问些:

第一,备考过程中,多是自学还是寻求考研机构?

第二,如何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各科专业课是如何备考的?

第四,遇到困难,是怎么坚持到最后的?

第五,一个人备考好还是结伴备考好?

第六,考研备考作息时间如何安排的?

你在备考过程中,如何消灭负能量?

你在自习室遇到什么奇葩事/人?

在整个备考阶段,如何调整正常考试跟考研的关系?

整个备考过程,你最想对学妹/弟说的一句话?

“辅导学生考研这些年,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孩儿。”许胜龙回忆说,那是个三本毕业在医院工作了半年的学生,工作后发现自己的学历对未来的发展使不上劲儿,她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决定要通过考研提升学历,追求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

来的时候和爸妈一起,那对父母一看就是非常勤劳踏实的人,但为了孩子的发展,最终全家商量后决定借一部分钱来报班考研。

这个女孩在复习中也非常的认真,每天学习到很晚,最终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她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很佩服这个女孩和家人的魄力,越是家里经济一般,越需要一战上岸,她和别人不一样,她的家庭甚至她自己都不会允许自己脱产二战,所以在考研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的做法是非常对的!在备考时的这些付出,毕业之后很快就能收获回来!

Ⅳ 如何给小学生讲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们老师已经给我们上过这一课了,是品德与社会吧?老师讲得挺好的,给我们观看了视频,还主要讲解了石油战争和海湾战争,我们都很感兴趣的哦!只要不是那些太烦的东西就好了,不用讲一大堆的。
也可以让学生去查资料,然后在班里讨论,呵呵~加油!

Ⅵ 初中生个人自传范文600-1000字

十三年前,一个小生命降落在这个世界上。一双大眼睛、粉嫩的皮肤、特有的大嗓门。“哇”,这就是我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句话,也是告诉全世界-我来了。

现在的我经过太阳的曝晒,大风的洗礼,皮肤黝黑,这便成为了我的一大“特点”,用同学们的话说:“你上辈子一定是一块煤”,听惯这种话的我现在已经能坦然面对这个评价。唯一让我骄傲的便是我那美丽的大花眼,所见之人,无不羡慕,美中不足的是里面的眼球不太好使,需要借助眼镜经这个工具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眼睛下方的鼻梁,不是鹰钩鼻也不是小翘鼻,只是扁扁地立在那里。再下方的嘴,可以算得上是樱桃小嘴了,可笑起来却是血盆大口,一副能吃人的架势,与我的淑女形象很是不符。

我的性格比较温顺,会真心对待周围的朋友,而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记仇,前一秒还是怒气冲冲,只要一个笑话,就能一笑泯恩仇。

对于我的学习,从小作文
学到初中一直都是中等水平,因为上学早,一直以为是因为没有上过学前班的缘故,所以基础要比大家差一点。现在看来,是学习的方式方法问题,所以还是需要去改变之前的学习方法,找到更适合自己,能快速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上了初中以后,学业加重,虽然每天父母都给补充丰富的营养,人还是消瘦起来。课业的繁重不免会对学习有些抱怨,但是对语文的热爱却没有改变过,这就是国粹的魅力吧!

在兴趣方面,独爱小提琴。六年的陪伴,它已成为了我的挚友,练琴的一路艰辛难以忘记。从每天坚持枯燥无味的练习到现在可以随时拉上一首喜欢的乐曲,这也是算是我对它的一片痴情。每当学习乏累了,一曲?查尔达什舞曲?便化解了这些烦恼,一曲过后,便又以饱满的状态再次投入到题海中。

这就是我这十三年来经历、体验过的生活。以后的日子希望能探索出更精彩、优秀的beautifulgirl。

Ⅶ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60个古今异义词

1.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8.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9.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春社近(《游山西村》)

20.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虽人有百手(《口技》)

23.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5.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8.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29.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0.致:(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

等的话。)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31.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32.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烈士暮年(《龟虽寿》)

33.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34.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年已蹉跎(《周处》)

35.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令名不彰(《周处》)

36.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何坐(《晏子使楚》)

37.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

一事实的连词。)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38.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39.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居数月(《塞翁失马》)

40.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41.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义:金银的金。)

请献十金(《公输》)

42.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43.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44.休:(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45、盖:(古义:句首发语词,引出下面的推测、判断或说明。今义:盖住、盖子。)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46.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47.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经(《桃花源记》)

48.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

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

49.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

人员。)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50.适:(古义:往。今义:适合,适当。)

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51.恶:(古义:怎么,表示疑问,读“wū”。今义:罪恶,厌恶。)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52.谢:(古义:致谢。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53.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54.经纶:(古义:治理,筹画。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经纶事务者(《与朱元思书》)

55.山河:(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

切河流。)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

56.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7.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8.语:(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59.子:(古义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子何恃而往(《为学》)

60.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61.将:(古义:或许。今义:接近。)

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62.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63.去:(古义:离去。今义:到哪;前往。)

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

64.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65.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66.是:(古义:此。今义:判断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67.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惟吾德馨(《陋室铭》)

68.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69.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

六面体。)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70.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71.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2.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3.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4.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5.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入则无法家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6.钟:(古义: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77.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78.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

引喻失义(《出师表》)

79.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0.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今:不同与相同。)

不宜异同(《出师表》)

81.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82.感激:(古:感动,激动。今:感谢。)

由是感激(《出师表》)

83.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84.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85.涕:(古:眼泪。今:鼻涕。)

临表涕零(《出师表》)

86.精力:(古:精神与毅力。今:精神和体力。)

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

87.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88.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89.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

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90.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91.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92.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93.情:(古:实情。今:感情。)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94.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95.假(jiǎ):(古:借。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Ⅷ 中考动员大会学生代表演讲稿

怎样写好演讲稿
一、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 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了解他们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否则,不看 对象,演讲稿写得再花功夫,说得再天花乱坠,听众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无动于衷,也就达 不到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目的。
二、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 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 的作用。 演讲稿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鼓动性。因此,它要求在表达上注 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 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 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三、行文变化,富有波澜 构成演讲稿波澜的要素很多,有内容,有安排,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如果能掌握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讲在 听众心里激起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主要不是*声调的高低,而是内容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
四、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 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 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要口语化。“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 要口语化。 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 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 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门的演讲会上,一个公安战士讲到他在 执行公务中被歹徒打瞎了一只眼睛,歹徒弹冠相庆说这下子他成了“独眼龙”,可是这位战 士伤愈之后又重返第一线工作了。讲到这里,他拍了一下讲台,大声说:“我‘独眼龙’又 回来了!”会场里的听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 辑严密,语句通顺。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 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 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 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上口”、 “入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 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 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 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 号、决定和结论”。
(三)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 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
(四)要准确朴素。准确,是指演讲稿使用的语言能够确切地表现讲述的对象——事物 和道理,揭示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作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 解,认识必须对头;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句子组织结构合理。朴 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词 藻的华丽。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就会弄巧成拙,失去朴素美的感染力。
(五)要控制篇幅。演讲稿不宜过长,要适当控制时间。

Ⅸ 中学生(初二)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姜惠祎,来自初二七班。在这半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被评为“文明中学生。”下面,我把自己学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给大家一个借鉴。

我认为,做一个文明中学生首先要有过硬的学习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勤奋上进、勇于进取,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使,要乐观的对待它,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课认真听讲也是学习的关键,在课堂上,我总能认真听讲,仔细做好笔记,课上的四十五分钟学好了,课后就不会再有“吃不消”的感觉了。当然,课后的复习也不能放松,在复习的时候,我一般按照先难后易的方法去背诵,认真地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复习好,这样到考试的时候就不用再“背水一战”了。

当然,做文明中学生还必须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我在平时就要求自己乐于助人,不卑不亢,爱憎分明。对弱小的人,我总是积极帮助,对以强凌弱的现象我坚决制止。在“手拉手、一帮一”的活动中,我还帮助了我的同桌,使他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有所提高。使得,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新一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学习和品德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缺少一项过硬的技能。在接受课堂知识之余,我还适当的发展我的特长,我并不把这些特长学习看成是一项负担,而是看做一种放松,不管选择哪门特长,我都喜欢持之以恒,因为我知道如果半途而废就不能学好特长,所以每次我都能坚持练习,有“愚公移山”的恒心!而且,在表演或比赛的时候也不胆怯。因为每次比赛前,我都冷静沉着,所以比赛时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特长尽善尽美的表现出来!在学习劳累之后,我总喜欢唱歌、画画儿,真没想到一学期下来,学特长竟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所以说特长对于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我并不是最优秀的,场下的同学或许有比我更出色的。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期待着下学期“文明中学生”的名单上也有你!

谢谢大家!
初二、七班

姜 惠 祎

这是我找的,你自己改改吧 中学生演讲稿--中学生演讲稿:如何做一名“文明中学生”演讲稿

Ⅹ 我是一名初中生,最近想买本书了解一下一战,但不知道买哪本书较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参考》,内容比较详细,从1914年开战到1918年结束都有,主要介绍几个着名战役,如袖拂海峡,边境之役,坦能堡战役,马恩河战役,达达尼尔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德国投降等。
如果你关注德意志第二帝国,你还可以看《德意志帝国》以及《皇帝与他的宫庭》
相比 你选中的《一战回忆录》和《一站战史 》更加详细. 如果要在你选的两本中选择我更倾向 《一站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