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一般在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邻近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无压痛。当淋巴结受到炎症感染、内外因素刺激、肿瘤细胞扩散、反应性增生等长期刺激后,淋巴结会逐渐增大,超过正常范围,统称为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根据其发病范围分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常见的原因主要有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的主要原因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很多,在发现淋巴结肿大之前,身体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局部红肿疼痛、乏力等。
不同病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如炎症感染多用抗生素治疗;肿瘤转移的患者多用手术或者放化疗的方式治疗;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要进行全身疗法。
淋巴结肿大患者应注意休息,戒烟、戒酒,应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就诊科室:
感染科、急诊科、肿瘤科
疾病别称:
无
是否常见:
是
伴随症状:
发热、疼痛、乏力
好发疾病:
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胃癌、乳腺癌、淋巴瘤
治疗周期:
视具体病情而定,如炎症感染的患者一般治疗周期较短,若治疗得当,症状会迅速缓缓解;对于肿瘤转移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则需要长期规律的治疗。
常用药物:
阿莫西林、夏枯草胶囊、头孢克肟胶囊、地塞米松片
常用检查:
血常规、骨髓象检查、CT、MRI、彩超、淋巴结穿刺取活检
是否严重:
视具体病情而定,炎症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逐渐减轻;肿瘤转移的患者临床症状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重要提醒:
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极为复杂,病情可轻可重。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全身性淋巴结的肿大,淋巴结持续肿大,触之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此时一定要警惕肿瘤的发生。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极为复杂,最常见的是炎症感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其次全身性疾病也会出现淋巴结的肿大,如恶性肿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疾病因素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常见的主要有口腔炎症、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淋巴结结核
常见的有颈部、胸腔、腹腔、盆腔等淋巴结结核。
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常见的有胃癌、肝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等。
全身淋巴结肿大
全身淋巴结肿大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相关疾病
扁桃体炎、淋巴结结核、胃癌、乳腺癌、淋巴瘤
非疾病因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后期淋巴结增大难以恢复正常大小,一般认为其属正常的生理现象,是非疾病因素。
② 什么原因淋巴结肿大
1、各种感染 细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伴疼痛发热。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病毒感染,如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此外,过敏反应性疾病及毒虫蜇伤,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2、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厘米,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3、结核性淋巴结炎 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软(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③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我们周围总是会遇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淋巴结都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如果淋巴结有肿大情况,说明患者的身体出现一些情况,但是很多人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不了解,怎么才能确定自己已经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以下四个病因带着大家了解淋巴结肿大。
④ 脖子淋巴结肿大6大原因有哪些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主要包括:炎症、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急慢性淋巴结感染时,淋巴结可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和巨细胞增生,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甚至发生坏死及肉芽肿的形成,使淋巴结增大伴有疼痛。肿瘤,无论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内生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还是淋巴结外转移来的肿瘤,如口腔癌转移到颈部淋巴结,鼻咽癌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胃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等,都可导致淋巴结肿大。反应性增生,包括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和免疫反应性增生两种,多由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及变态反应性的刺激引起,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反应性的大量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组织细胞性的增生,淋巴结内有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呈片状灶性或弥漫性分布,同时可有肉芽肿形成。
【拓展资料】
一、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乳动物特有的器官(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一种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大多集中于颈部,肠系膜,腋及腹股沟等处,与淋巴管连接起来。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是一个报警装置。
二、隆凸,连接数条输入淋巴管,另一侧凹陷,称为"门",有输出淋巴管和神经、血管出进。淋巴结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被膜下为皮质区。淋巴结的中心及门部为髓质区。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和皮质淋巴窦(简称皮窦)。
三、髓质包括由致密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和髓质淋巴窦(简称髓窦)。淋巴窦的窦腔内有许多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输入淋巴管流来的淋巴液先进入皮窦再流向髓窦,最后经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淋巴结肿大或疼痛常表示其属区范围内的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变。
四、因此按淋巴结分布规律检查淋巴结的情况,对诊断和了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结对病毒的过滤效果不佳。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当局部感染时,细菌、病毒或癌细胞等可沿淋巴管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如该淋巴结不能阻止和消灭它们,则病变可沿淋巴管的流注方向扩散和转移。
五、过滤淋巴液:病原体侵入皮下或粘膜后,很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回流入淋巴结。当淋巴缓慢地流经淋巴窦时,巨噬细胞可清除其中的异物,如对细菌的清除率可达99%,但对病毒及癌细胞的清除率常很低。清除率常与抗原的性质、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