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质量体系出现的问题要怎么才能些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是针对问题的,一个问题可能的原因是多种,每个组织不可能相同
上述三项不符合项,分别不符合的条款应该注明,这样有利于分析原因。
没有做 原因无非是:不知道要做、不知道该谁做,不知道该什么时间做。
如 项目质量保证大纲中,未体现风险管理,是否知道需要风险管理?产品特性分析是否需要在输出文件? 这些可能是不知道要做。
而未按《设计开发计划》的要求编写新产品技术条件,可能是不知道谁做,何时做。
进一步原因分析不外乎,
设计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不足,对管理文件,标准的要求不清楚。
设计开发小组的职责和接口不清楚,计划阶段不明确。
设计开发的过程监督不力,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履行职责。
整改措施: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对管理文件相关要求清楚,提高质量意识
明确设计开发小组的职责、接口、计划阶段。做到事事有人做,知道何时做。
设计项目的过程跟踪可考虑制定制度,规范项目跟踪和检查。或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和跟踪计划,对研发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② 质量体系审核(外审)开出了4个不符合项报告,要怎么写原因分析呀
这是要写原因分析呢?还是要写纠正预防措施啊?原因分析实在是没什么好写的,不过可以纠正,既然没做,现在马上去按要求执行即可!
③ 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般外审的人写的东西都是概括性的,而针对的是他实际查出来的问题。比如第一项,估计是你们某种产品的设计仅把东西设计出来就完事了,没有给产品的认定,或者测试留下必要的的空间或者规定需要保证的项目。比如设计一台设备,那么这台设备出厂前需要怎么检验才能确保达成你的设计目的,这部分没有规定。原因可以写设计策划不规范,对策可以写对设计策划流程进行规范,措施可以写的具体的,比如,做成设计规范流程图(表)并作为附件,合并到《xxxx作业文件》中。
第2项既违反了“按规范作业(需要教育培训)”又违反了标准规定,但是因为你们计划中已经有符合标准规定的规定,所以,只对策“按要求作业”就可以了,就是教育培训,达成“做所写”。
第3项需要对质量保证的点进行风险评价,按风险程度进行全检、抽检、出场检……等不同的检查安排。
不了解具体内容,只感觉表面理解可能有些偏颇,仅供参考。
④ 发生原因对策怎么写
原因对策怎么写
原因对策怎么写?因为~~~~~~~~~~
产品出现不良怎么写原因以及对策
逃出不良 五个对策怎么写
流出不良品的原因对策怎么写啊
首先要承认错误,接下来再分析原因及对策:
1、将不良品造成原因归结为运输颠簸或包装,对策为改善包装方式。
2、一线操作员工为新员工,技能不熟练,所以才使不良品流出。对策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熟练技能。
3、生产车床/机器小故障,目前故障已排除。保障以后不会再有不良品流出。
4、出库检验员疏漏,对策:第一时间用好的产品将不良品换回,并且对造成此问题的员工给予惩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润色、组织语言,语气要委婉、态度要好,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么写改善对策
我以前是生产管理,经常要写这样的改善报告。你的情况不明,所以没办法帮你写,但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让你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你的责任,而是让你这样的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以杜绝同样的事或带有普遍性类似相同点的事再发生,正所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写这报告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写起来就简单了。
(1)写出不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写什么原因。要写清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发现的发现后采取了什么临时措施就是所谓的对策。一共发现不良品多少台,是否全数追回。等等
(2)写出你能想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改善。这样的改善最好对事不对人,改善结果应适用于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能只针对你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要不然,就没有意义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给我发邮件共同探讨[email protected]
工作中出现错误,给领导的原因对策怎么写
那就如实写啊。比如以后自己要加倍认真、小心、仔细,同时还要加强学习,谦虚谨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通过完善自我,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工作不小心流出不良品对策怎么写
如何减少工厂浪费 一、前言浪费愈多,公司愈无法赚钱;减少浪费愈多,对公司愈有利; 二、为何要减少工厂浪费?1、 让员工养成节俭的习惯,是一种美德;2、 可降 *** 造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降低成本 ,才能产生利益;3、 充分利用资源,强化管理干部机能; 三、工厂浪费的主要原因及对策1、观念问题(1) 经营层不重视 对策:经营层适时宣导重视(2) 管理干部能力不够 对策:强滚好化基层管理干部能力 (3) 员工没有“节俭”的观念 对策:灌输员工“节俭”的理念(4) 员工潜能尚激发 对策:激发员工潜能 2、管理问题(1) 生产过剩使制程中堆积大量制品,造成人员浪费,资金积压 对策:a重新整顿和安排生产线 b只生产必要的量,使物流顺畅(2) 加工不顺 因治具不良,使物品无法定位,须用手接住才能加工 对策:改善治具,订定加工标准,使现场人员彻底执行(3) 动作浪费 各种动作不合乎“动作经济原则” 对策:充分考虑动作的经济性经过彻底的工作改正(4) 制造不良 不良品必须重修,增加已发生的人力、物力 对策:减少不良品,提高生产力(5) 待工待料 机器自动加工时,人员闲置或前制程无法衔接,使得人与机器都闲下来 对策:a使机器变成自动化 b一人多机或一人多工程(6) 搬运浪费 反复的重新堆置或移动 对策:a采流水式生产线 b搬运栈板改成台车 c运用输送带(7) 库存浪费 减少零件,在制品完成品的堆积,减少库存,增加资本周大册铅转率,提高利润 对策:a目标“零库存” b实施“快速换模”、“小批量生产”“流程化U型生产的机器配置” 四、减少浪费的具体做法1、物料搬运(1) 必要的工具,物料放置离手最近处(2) 工件之搬运作业保持水平(3) 台车小型化(4) 消除弯腰、转身搬运姿如之作业2、改善layout(1) 物流保持顺畅(2) 减少搬运浪费(3) 运用机器搬运:自动化的应用(空压、油压)3、流程化作业(1) 二工程(人)以上要分站分工(2) 分工要直接连续作业,不能半成品堆放(3) 考虑生产线之平衡4、组立线规划(1) 产能计算:先求单一作业时间(2) 降低半成品:一个流(one piece flow)的概念(3) 生产同步化:消除等待时间(4) 生产线定员制:多能工训练5、善用动作经济原则(1) 动作必须是生产性的(2) 动作应圆滑而有节奏(3) 动作应力求简单(4) 工作应力求舒适(5) 工作应尽可能合并(6) 工具及物料应摆定位置(7) 动作范围应越小越好(8) 尽可能利用重力传送 6、实施绩效管理(1) 把产出的工作量换算成工时以便与标准工时比较(2) 作业效率表达着作业者投入工作的努力程度(3) 稼动率是管理者、督导者责任的绩效(4) 管理干部要设法降低,除外工时,使稼动率提高(5) 对于绩效表现之优劣,要实施绩效考核,并与工作奖金关联 五、实例演练1、部门为单位,分组讨论,以全员参与,分析该部门造成工厂浪费的要因2、经研讨后列出重点项目3-5项3、针对所列3-5项4、依改善对策进行可行性评估5、试行检讨6、标准化7、定期稽核 六、结论1、 研究每一步骤改善的可能性2、应持有“目前的方法并非仅的、最好的”因此“必有更好的方法”之态度3、以5W、1H质问,引出删除、合并、变更、简化等 减少浪费之二十原则原则一: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原则二: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原则三:两臂之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原则四:尽可能以最低等级动作工作;原则五:物体之“动量”尽可能利用之;原则六: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动作为佳;原则七:弹道式运动较轻快;原则八:动作宜轻松有节奏;......>>
壳仔里有异物怎么写发生原因。流出原因。发生原因。发生对策和
因为所以
要怎么写纠正预防措施
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高级审核员 张荣发
纠正措施是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审核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时,应注意审核组织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这是评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证据之一,也是提高审核有效性应注意的问题。
审核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对于那些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例如:批量性、批次性不合格产品;造成严重影响的顾客抱怨;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等),组织应认真分所原因,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否则不合格问题会再次发生。
审核中,应注意审查不合格产品的评审记录,产品检验、试验记录、顾客的抱怨、投诉记录等,看其中有无应该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对这些不合格的问题是否分析了不合格产生的原因,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验证了纠正措施的效果。
2 确定的不合格原因是否正确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到位,不正确,不是产生不合格的真正的根本原因。
例如:某组织的一位车工加工一批零件,共10个。结果全部不合格,报废。该组织对此不合格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原因分析是:操作人员看错了图纸。这个原因是产生不合格的内在原因吗?看错了图纸只是产生不合格的表面原因。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看错图纸?是这位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质量意识差?还是这位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不会看图纸?另外还应从生产过程控制上找原因,是否实施了首件检验制度?首件检验是否有效?等。
3 所采取的措施能否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组织所采取的措施,应针对不合格产生的真正原因,应能起到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作用。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只是“纠正”(只是对不合格的一种改正,一种处置),而不是“纠正措施”(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例如:某组织在内审中发现有的测量仪器未按期进行校准,对该不符合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将这些仪器送去计量。显然,这种措施只是“纠正”,而不是“纠正措施”。
有些组织对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消除不合格原因,不能起到防止再发生的作用。例如:前面提到的一位车工加工的10个零件全部报废的问题,组织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操作人员下次注意仔细看图纸。这个措施没有针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如果这个操作人员下次还不注意看图纸类似的不合格岂不还会发生?所以,这样的纠正措施不能起到防止重复发生不合格的作用。组织应针对不合格产生的真正原因采取措施。如果是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不合格,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批评,加强质量意识,工作责任心的教育,并按经济责任制进行惩罚,使其吸取教训。如果是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差,不会看图纸,应对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调离该工作岗位。同时,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严格有效地实施首件检验制度。
4 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
审核中,要求组织提供实施纠正措施的证据,并通过查阅有关记录和有关证据,审核纠正措施实施后,是否重复发生了类似的不合格。要注重审核纠正措施的效果,这是审核纠正措施有效性的关键。
5 军工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是否实施了纠正措施
GJB9001A-2001标准8.5.2要求:组织应建立并运行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是针对军工产品在研制、试验和使用中出现的故障,按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进行工程分析和统计分析,弄清故障产生的机理,查明故障原因,实施纠正措施,防止故障再现的一个闭环系统。
在审核中,......>>
⑤ 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问题一:流出不良品的原因对策怎么写啊 首先要承认错误,接下来再分析原因及对策:
1、将不良品造成原因归结为运输颠簸或包装,对策为改善包装方式。
2、一线操作员工为新员工,技能不熟练,所以才使不良品流出。对策为加大对新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尽快熟练技能。
3、生产车床/机器小故障,目前故障已排除。保障以后不会再有不良品流出。
4、出库检验员疏漏,对策:第一时间用好的产品将不良品换回,并且对造成此问题的员工给予惩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润色、组织语言,语气要委婉、态度要好,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二:未完成目标原因析及改进措施 原因尽量写主观原因,不要写客观原因,因为主观是可调控的,客观则改变不了了。措施写具体点的,什么时间在哪里做什么事。就行
问题三:员工的积极性不高,怎样分析原因及对策改善实施 中国人是世上工时最长, 可是也是最会出工不出力“。所以只有把回报与劳动扣上才能改善, 例如改为件工制、承包制等!
问题四:富士康的批退率改善 如何降低不良批退率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职业写这种报告
问题五:质量目标没有达成,需要原因分析吗?如果没有分析,没有改善对策,不符合ISO9001哪一条款 质量目标没有达成当然要原因分析,要分析没有达成的原因,是目标设置不合理还是实施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是目标设置不合理是可以修改目标的,只有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是实施过程出现问题造成,就需要采取措施改正这些问题。
不符合ISO9001哪条的话需要根据你具体指的是什么目标,在9001里除了有总目标,每个过程都有分目标,基本上可以按8.5.1持续改进:“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问题六:低级错误怎么写8D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实事求是
问题七:事故报告内容 经过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 哪一类的事故案例,网上很多
问题八:客户投诉数量少了,该怎么去分析原因和改善措施 从如何认识客户投诉、客户投诉的处理步骤和最后的总结三个方面来说: 态度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同样对待客户投诉态度尤为重要,对待客户的诉求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下一步实施改进措施的基本方向;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杜绝投诉也取决于对待客户投诉的态度。所以态度是最重要的,决定性的! 有了态度,我们还要从这三个方面认识客户投诉,首先客户投诉是客户给你的机会(就像我们的日本客户,不断的投诉,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做的更好,能够长期和我们合作),然后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站在终端用户的角度考虑,你能接受这个产品吗?我们只有认真的反思自己,才能够真正理解客户的投诉,认识客户投诉,也只有充分认识了客户投诉,才能处理好客户投诉,提升我们的质量减少客户投诉! 我总结这几年处理客户投诉的经验,把处理客户投诉分为5个步骤:识别投诉“真假性”:不是所有的投诉都要承认是我们的山亏困错误,那样只能让客户认为我们公司是个不规范的公司,也有可能是在敷衍客户,我们一定是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的;而且有些客户的投诉是处于想降低价格故意提出一些问题让逗念你听从于他的摆布;所以一定要对客户有详细的了解,了解他投诉的真正目的,并且要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非常清楚,才能做好判断;而这样对于我们不直接参与和客户直接对话不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就一定要做好和各部门的沟通。分类分析客户投诉:收到客户的投诉要做详细的分析,分类分析是有效的工具,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类,分类越细得到的结果越全面,分类越细我们制定改善措施才更有效,才能系统的处理问题,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深入实际调查原因:在调查投诉问题原因空伍的时候要深入,这个就需要我们平时的记录要完善准确,只要做好历史记录才能方便出现问题的时候追溯,调查原因不能靠想,猜,要深入到现场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调查找到真实的原因。在这个方面我们还需要注意,首先我们要承认客户投诉的问题,但承认不代表客户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是要我们从实际中找到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问题的证据,这才是真正的对客户负责,对出现的问题负责。并且答复客户的原因分析不能模糊,要用客户理解的语言,有些也不可能全部真实的反馈,特别是公司政策和客户要求冲突的,一定要变通的答复(比如克重的问题)。第一时间答复客户:第一时间答复客户这一点非常关键,客户发现问题进行了投诉,他们的目的一般不是要追究你的责任,他们是需要知道问题发生的原因,是需要知道我对待问题的态度,是需要知道我们的生产控制有没有保障措施,是需要知道我们有没有对出现的问题有很好的改善措施,所以第一时间给客户答复能够解决客户80%的要求,否则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客户会对我们的质量体系对我们公司的制造能力产生疑问。投诉整改措施验证:投诉答复了客户不是就终止了,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所以处理客户投诉真正的工作是在于能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实施的结果有没有得到验证,有没有从整个公司全面系统的考虑解决类似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学到的PDCA循环。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处理客户的投诉: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在处理客户我们要注意5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识别投诉“真假性”、分类分析投诉、深入调查投诉、第一时间答复客户、投诉整改措施验证,处理好投诉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重视客户投诉,处理好客户投诉,才能让客户满意才能让公司盈利!
问题九:不文明的现象和解决措施 5分 现象:抄作业、破坏公物、讲绰号、在同学校服上写字,与老师发生冲突等。在教室里,我们上课应该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尊敬老师,尊重同学,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不要疯打、互,注意安全。总之,我们要明白到学校来的两个目的:学会做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⑥ 如何分析质量的根本原因
如何分析质量的根本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现象当做根本原因,这是质量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光靠我们质量人是远远不够的,质量的推广要让全公司每一个角落都渗透质量的意识,这样公司的质量才会有进步...
做了十几年的质量,我最关注的是找出根本原因。无论是公司内部、员工、产品质量还是给客户的改善,如果找不到根本原因,其他不良状况就会连续发生,组织最后就要救火。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现象当做根本原因,这是质量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光靠我们质量人是远远不够的,质量的推广要让全公司每一个角落都渗透质量的意识,这样公司的质量才会有进步。
在QC七大手法里面,用到原因分析的是因果分析图,也叫鱼骨图。需要提醒的是排列图,也叫柏拉图,我做到第八年时,才发现它是不可以做原因分析的。它是找问题的,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原因素的。在新QC七大手法中,有两个是可以用来做原因分析的:一个就是系统图,还有一个是关联图。除了这三个方法,还有正交试验、交叉实验、假设实验等等方法。
因果图是用于单一问题的原因分析。鱼骨图,就一个鱼头下面就一根鱼刺,千万不要把两个问题放在因果图里一起分析。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公司把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分析,比如把外观不良和供应不良一起做原因分析,最后就错了。因果图一定是针对单一的问题来做。系统图也是分析单一问题的,层层展开,然后告诉你原因之间的关系。关联图可以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原因分析,而且它的很多原因之间是有关联的。但是关联图很复杂,大家在对关联图掌握之前,建议多使用因果图和系统图。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5
Why分析。在系统里面,其实也要求做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但总是有人不按照游戏规则来做。有些公司就会对员工做惩罚,但是他们以后还是会这样犯错误。我们要思考如何教会员工去做各方面的改进,例如要想想有没有这方面的标准,为什么没有。有时80%的问题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管理上的问题。
进行5
Why分析时,如果你问到最后一个答案无法控制的时候,请回答上一个答案。上面一个答案已经有可以采取的方法了,我觉得到那个地方可以截止了,那就是一个末端因素,我们所说的根本原因。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那部分因素,叫末端因素。
所有的问题其实是可以分解的,分解成销售问题、设计问题、生产问题、运输问题、安装问题等等。我们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放在质量的筐子里面,说是质量问题。其实大家都存在问题,我们只是协助、教育、管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质量这种思维,如果在公司生根开花,能够给到每一个部门、员工甚至到高层,他就会慢慢理解地理解什么是质量。
我们一定要去分解,具体到每一个问题,然后每一个问题都有相应的人员做分析、改进,公司才能够理解什么是质量。
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的话,其实质量是用很多方法的,并不是说我们抓着一个标准或者功能不放。作为公司的高层,作为总监或总经理的角色,他就会衡量质量跟公司的风险。作为高层就要考虑,不仅仅为了质量而做质量,很多时候你要能掌握风险。无论我们是做体系、做流程或者是做改进的,都是在降低风险。客户也想降低风险。出现质量问题时,我们拿出依据来告诉客户,当时我们产品出厂的状态是合格的,这也叫可追溯性。如果没有可追溯性,就要赔偿客户的损失。还有一些是客户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
原因分析有四个重要环节。第一个,是要对存在的问题、原因作分析。第二个是要展开问题的全貌。第三个,我认为最重要的,要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那一层。第四个,要恰当地运用这些统计方法。原因一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性的。
例如供应不合理,然后又说员工的品质意识差,没按照流程做,后来又说来料不合格,如果不找到根本原因是很难改的。还有一种是人为式的。很多公司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例如设备原因,一分析是因为没钱,没钱是因为效益不好,然后是因为领导不得力,分析到这一层就没法改了。我们一定要分析到可以采取措施的那一层,哪怕它是第一原因,如果它没有对策方法,你不要把它作为根本原因。你可以做的是采取对策的那一部分。
我认为在分析根本原因时,QC方法宁可不用,也一定不能错用。尤其是如果大家以后要参加全国的六西格玛发布会或者是一些重要场合的话,用错就不行。另外,还要学以致用,也就是要知行合一,运用之后才能有收获,千万不能纸上谈兵。
一间公司如果想要把质量做强,仅靠我们这些质量人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全公司的人都带动起来。要做好质量,纵横要联系,上下也要联系,要四通八达。上要跟总经理沟通,下要跟主管沟通,横向要跟生产、工程师、财务、人事等沟通。所以质量人要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要学会合纵连横,把公司的所有资源都整合起来才能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