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最简单的就是种树、种多年生草。适合种啥就种啥。
⑵ 生态环境变好原因(作业需要)
主要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空气、土壤等。
⑶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其实很多环境问题都是有人为因素引起的,只有引起人的重视了,生态环境问题才有可能缓解,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矛盾重在的,而且生态问题由来已久,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⑷ 四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这个东西自己找,先知道四大生态问题是啥,然后挨个找网络定义就有原因及措施,如果还不全去环境网站上,找找,得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⑸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
(1)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高,北面较低(2分)。 原因: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流失减轻(2分)。 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2分)。 (2)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渔业;缓坡土层深厚,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果园等;陡坡发展林业);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退耕还林还草。(任答三点得3分) (3)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地价低。(3分) 分 析: (1)根据等高线图判断,M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东、南、西高,北面较低。根据表格数据分析,M地的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流失减轻。所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导致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小。 (2)M地应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在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渔业,在缓坡土层深厚,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果园等,在陡坡发展林业,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施行退耕还林还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读图,“红三角”地区位于江南丘陵、山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地价低。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考点: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⑹ 生态环境产生的原因 应如何解决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法律,设置了机构,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废水排放量2003年达到460亿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1333.6万吨,超过环境容许量68%。城市垃圾产生量已接近每年1.4亿吨,处理率仅54.2%,无害化处理率更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每年约1000万吨,1/3没得到安全处置。
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类,一类水最好,源头没有任何污染,三类以上的可作饮用水源,最差的五类可以用于农业灌溉。2003年七大水系407个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的水仅占38.1%,劣五类的水占29.7%,即近1/3的水用于农业灌溉都不合格,可见污染之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三级,一级标准空气质量最好,长期生活在超过三级标准的大气中,身体会受到伤害。2003年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40个城市中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的城市有142个,占41.7%;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91个,占26.8%。
目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凸现,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江河湖海有机污染依然严重,同时湖泊和海域又出现以氮、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富营养化问题。不少城市饮用水源地已监测到许多微量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大气中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尚未解决,大城市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发展,氮氧化物及其带来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呈明显加重趋势。除了大气和水污染之外,土地污染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废旧汽车、家电造成的污染也成为新的环境问题。放射性污染威胁也在增加,国内已有6万多枚各类放射源,每年还以15%的速度增加,尚有上万枚废弃源未得到合理收贮,几乎每月都发生放射源被盗事件上,威胁公众安全。
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破坏很严重,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专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世界银行1997年发表的报告测算,中国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约540亿美元(以1995年计),占同期GDP的8%。据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调查,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94亿元,占9省区GDP的13%。如果从微观上分析,水质污染导致饮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处理成本增高;超标的污水用于农灌,既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又降低其品质。今年3月份由于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违法排污造成沱江严重污染,仅初步调查,损失就达二亿多元。
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局部地区土法冶炼金属已造成周围人群患病。中国与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证明,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已影响到儿童的肺功能。世界银行上个世纪末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中,每年约有17.8万人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过早死亡,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呈显着上升趋势,经常发生因污染问题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尖锐。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法院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已签署和批准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任务繁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我国际形象,同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我国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环境标准低,有些还没有环境标准,直接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二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三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到新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强调的原则是,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从国内和国际一些试点的经验看,在企业层次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或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利用生产的废弃物,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并扩展到消费领域,建立循环型社会。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有四类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资本(实物)和自然资本。如果在经济增长中其他资本增加了,而自然资本减少了,总资本量可能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如果单纯用GDP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可能导致不计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后果。
2.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
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公开发布国家和各地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要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要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发展环保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工作,推广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政府要带头制定绿色采购政策,扶持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占领市场。
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是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落后,我国工业生产无论是单位产品还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一些原材料都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GDP占世界的3%左右,而每年消耗的钢材、水泥分别占到世界的25%和50%。建立节约型社会,除了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法律和各项经济政策,确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外,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术,发展静脉产业。
4.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要有各种引导措施,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双赢。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对环境有影响产品的企业,要负责这些产品使用后回收和处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处理后作为资源再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做到无害化处理。
5.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应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城市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国家为民族长远利益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珍稀物种保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还应探讨设立环境税和环保专项基金的可能性,为保护和治理环境建立可靠的资金渠道。
6.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些全球环境问题制定了几十个环境公约和议定书。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些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和相关项目的合作。一方面维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法的环境权益,一方面对外介绍我国的环保工作,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影响,努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际交往中需要处理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我国不少产品特别是农牧产品,由于环境污染或产品不符合对方的环境标准而被发达国家限制进口。这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国产品的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外交手段,消除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国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选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各项具体工作认真加以落实。
⑺ 中国四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以下均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黄土特性: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人为原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措施: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档土坝等工程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华北平原盐碱化的原因:1、华北气候干燥,尤其在春季。水分蒸发快。2、漫灌,黄河河床抬升等使地下水位高。 由于毛细作用使地下水上升至地表蒸发留下水中的盐分。日积月累,土壤中的盐分增多,造成土壤盐碱化。
治理措施: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2、种植耐盐植物。3、施用酸性的过磷酸钙或有机肥调节PH。4、开挖一定深度的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
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1.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势低平
2.流域面积广 汇水面积大,尤其是夏季风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量剧增.
3.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严重,水面上升,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
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弯曲段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分洪蓄洪区.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一、 自然原因(荒漠化的基础和潜在原因):
1、 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盛。2、 地面多沙质沉积物,风沙剱害严重。
3、 地表径流少,河流欠发育。4、 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5、 气候异常。
二、 人为原因(荒漠化的主导因素):
1、 过度放牧2、 过度樵采3、 过度开垦4、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5、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应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⑻ 成都平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和产生原因
摘要 开发历史长,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⑼ 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湿地及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资源退化、地表水质量及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山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地矛盾突出等。引起水源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3.3.1 自然因素
3.3.1.1 气候因素
受全球气候影响,研究区气候变化反常,部分地区长期干旱少雨,旱涝不均,洪涝和旱灾交替发生,造成的危害程度呈加重趋势。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衡,60%以上集中于汛期,使得流域内暴雨集中,历时短,入渗有限,地表径流量较大,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年均降雨量明显减少,病虫害活跃,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3.1.2 地貌因素
该区域的地貌特点是地形起伏较大,地形破碎,坡度陡,沟壑密度3~7km/km2。坡度大于5°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1%,大于25°的占52%。这类地形易于径流汇集,加强了对土壤的冲刷作用,破坏地表,降低土壤肥力。
3.3.1.3 土壤、岩性
区内以黄棕壤为主,土壤质地黏重,生产能力较低,易涝易浸,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差。还有一部分石质土和粗骨土,多分布于无植被覆盖的石质山地和山丘地区,遇雨极易形成大面积的流蚀。岩性易风化,抗侵蚀能力低,尤其是广泛分布于浅山丘陵地区的石灰岩、变质片岩,抗侵蚀能力更差,风化严重,对降雨冲击的抵抗力较弱。
3.3.1.4 植被
该地域大部分地区有的天然植被早已被破坏,现存面积很小,分布极不合理,天然林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区的河流源头,长势较差,生态系统呈现结构与功能退化状态,防护效益低下;浅山丘陵区,人口密度大、垦殖指数较高,森林资源少,又多是人工幼林,天然草地植被也很差,基本上起不到保水保土作用,不少地方地表裸露,土壤瘠薄,为水土流失的重灾区。
3.3.2 人为因素
3.3.2.1 人与自然矛盾
人口增长和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使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改变区域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造成土地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方面人们通过垦荒造田、毁林造田等手段增加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受经济利益和消费需求的驱动,一些单位和个人超量采伐森林资源,掠夺性开发矿山资源,结果造成原始植被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自然资源逐渐匮乏,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
3.3.2.2 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造成工作区地表水体质量严重下降。
农药、化肥和农膜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
3.3.2.3 矿山无序开发
受利益驱动,部分矿山和个体采矿者对矿山资源实施掠夺性开发,只追求经济利益,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只重视开采,不重视回填和复耕,造成废矿渣(土)乱堆乱放,矿山裸露,矿井废弃,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
3.3.2.4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
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机制及投资体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区域性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部分地方领导未能正确地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没有真正形成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仅仅依赖于国家有限的生态建设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生态资源的消耗需求,因此,也就加快了生态环境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