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防止离心泵的气缚现象
离心泵运转时,如果泵内没有充满液体,或者运转中泵内漏入了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产生的离心力小,在泵的吸入口形成的真空度低,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这时,虽然叶轮转动,却不能输送液体,这种现象叫做“气缚”。在吸入管的末端安装单向底的作用,就是为了使泵在启动前灌入的或者前一次修泵后管路中残留的液体不至漏掉。
B. 什么叫气蚀,离心泵气蚀现象怎么解决
什么叫气蚀?
气蚀使水泵产生嗓音,好象在泵送砾石一样。气蚀对泵的破坏作用比其他任何事故都快。进泵的液体要流经叶轮,在这里液体突然转一个角度再进入正在旋转的叶片空间中去。若进口管路的压力不太高,就会形成气泡,但其中并不是空气。这些气泡沿着叶轮到达高压区,在此一段较短的距离中它们很容易受到压缩。高速水流压破气泡,并且水流窜入原来是气泡所占的空间中去,发出噼啪声,好象是石头块撞击泵壳一样。如果许多气泡同时破裂,则发出的噪声就好象泵内搅拌砾石一样了。
破裂的气泡打在金属表面上则产生非常髙的压力冲击波,泵壳内壁金属的晶粒结构会出现疏松而剥落下来。泵壳内表面及叶轮叶片上出现粗粒状表面就是气蚀作用损坏的。光滑的磨损表面多是由冲蚀引起的。气蚀和冲蚀共同作用,泵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受到严重磨损。泵壳内壁因受气蚀作用而形成的粗粒状表面,随后再被泥浆中的固体物质冲蚀而趋光滑。应该指出气蚀和气锁唯一的相似处是两者在叶轮处都有气泡。但它们由不同的原因造成,并且产生不同的故降。
气锁现象引起空气气泡经常被泥浆带入泵内,并聚集在叶轮的进口处。当大气泡逐渐膨胀扩展到叶轮叶片间去时,就会使扬程降低。(因为叶轮中未充满泥浆)。气泡也会阻止泥浆进泵。但这种气泡不发出噪音。
凡是浓体不是沿着金属表面流动时,就会出现气蚀破坏现象。它可能出现在叶轮进口附近的泵壳内壁处(图1-1)、叶轮叶片的端部或没有完全开启的阀处。如果继续出现气蚀,这些部件就会很快地受到破坏。由于出现严重气蚀时泵仍能继续运行,所以其扬程或流量不会明显下降,故气蚀现象可能仍不会被人注意。
气蚀现象怎么解决:
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气蚀性能的措施
(1)改进单级离心泵的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增大过流面积;增大叶轮盖板进口段的曲率半径,减小液流急剧加速与降压;适当减少叶片进口的厚度,并将叶片进口修圆,使其接近流线形,也可以减少绕流叶片头部的加速与降压;提高叶轮和叶片进口部分表面光洁度以减小阻力损失;将叶片进口边向叶轮进口延伸,使液流提前接受作功,提高压力。
(2)采用前置诱导轮,使液流在前置诱导轮中提前作功,以提高液流压力。
(3)采用双吸叶轮,让液流从叶轮两侧同时进入叶轮,则进口截面增加一倍,进口流速可减少一倍。
(4)设计工况采用稍大的正冲角,以增大叶片进口角,减小叶片进口处的弯曲,减小叶片阻塞,以增大进口面积;改善大流量下的工作条件,以减少流动损失。但正冲角不宜过大,否则影响效率。
(5)采用抗气蚀的材料。实践表明,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越高,化学稳定性越好,抗气蚀的性能越强。
提高进液装置有效气蚀余量的措施
(1)增加离心泵前贮液罐中液面的压力,以提高有效气蚀余量。
(2)减小吸上装置泵的安装高度。
(3)将上吸装置改为倒灌装置。
(4)减小离心泵前管路上的流动损失。如在要求范围尽量缩短管路,减小管路中的流速,减少弯管和阀门,尽量加大阀门开度等。
C. 气蚀与气缚的异同点有什么呢
气蚀又称穴蚀。流体在高速流动和压力变化条件下,与流体接触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洞穴状腐蚀破坏的现象。常发生在如离心泵叶片叶端的高速减压区,在此形成空穴,空穴在高压区被压破并产生冲击压力,破坏金属表面上的保护膜,而使腐蚀速度加快。气蚀的特征是先在金属表面形成许多细小的麻点,然后逐渐扩大成洞穴。
气缚
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储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表示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所以必须在启动前向壳内灌满液体。
D. 如何防止汽蚀现象的产生
1、结构措施:采用双吸叶轮,以减小经过叶轮的流速,从而减小泵的汽蚀余量;在大型高扬程泵前装设增压前置泵,以提高进液压力;当气体到达高压区时,蒸汽凝结,气泡破裂,气泡的消失导致产生局部真空,液体质点快速冲向气泡中心,质点相互碰撞,产生很高的局部压力。
2、提高液体的密度。
输送密度越大的液体时泵的吸上高度就越小,当用已安装好的输送密度较小液体的泵改送密度较大的液体时,泵就可能产生汽蚀,但用输送密度较大液体的泵改送密度较小的液体时,泵的入口压力较高,不会产生汽蚀。
3、升高输送液体的温度。
当离心泵的进口压力小于环境温度下的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时,液体中有大量蒸汽逸出,并与气体混合形成许多小气泡;在泵的入口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输送液体的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可能升高至等于或高于泵的入口压力,泵就会产生汽蚀。
影响汽蚀现象产生的因素
汽蚀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入口压力小于流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汽蚀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轮外缘叶片及盖板,涡壳或导轮处,不会发生在叶片进口处,例如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发生在叶片进口靠近前盖板的叶片正面处。
当叶轮入口处压强下降至被送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将会发生部分汽化,生成的气泡将随液体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在高压区气泡会急剧收缩、凝结,其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原气泡所占空间,产生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叶轮和泵壳,发生噪音引起震动。
E. 气蚀和气缚哪个危害大
气蚀的危害与防止 汽蚀时传递到叶轮及泵壳的冲击波,加上液体中微量溶解的氧对金属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可使其表面出现斑痕及裂缝,甚至呈海面状逐步脱落;发生汽蚀时,还会发出噪声,进而使泵体震动,可能导致泵的性能下降;同时由于蒸汽的生成使得液体的表观密度下降,于是液体实际流量、出口压力和效率都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完全不能输出液体。
F. 为什么管道离心泵会出现气蚀和气缚现象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
G.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如何形成对离心泵有何损害如何避免
一、汽蚀对泵的影响
当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水泵的性能并妨碍其正常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泵的性能改变汽蚀初生时,对水泵外特性并无明显影响。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汽泡还会堵塞叶轮槽道,使水泵的功率、效率、流量和扬程等参数会突然下降。当汽蚀充分发展后,水流的有效过流面积会减小很多,以致引起水流中断,不能工作。
2,,引起振动和噪声气泡破裂时,液体质点互相冲击,产生噪音和机组振动,两者互相激励使泵产生强烈振动,称为汽蚀共振现象。
3,过流部件表面由于连续的局部冲击,会使材料的表面逐渐疲劳损坏,引起金属表面的剥蚀,进而出现大小蜂窝状蚀洞;除了冲击引起金属部件损坏外,还会产生化学腐蚀现象,氧化设备。
此外,汽蚀过程是不稳定的,会使水泵发生振动和产生噪声。
二、水泵出汽蚀后处理办法
水泵出现汽蚀现象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降低水泵安装高度(降低水泵吸程)
2、为水泵安装前置泵(增加水泵进口压力);
3、为水泵加装诱导轮(增加水泵进口压力);
4、在入口压力不足的情况下,降低其出口流量;
5、加装再循环系统。
6、改善流道,采用抗汽蚀性能更好的叶轮。
H. 气缚和气蚀的区别
1、从产生机理上看
气缚是由于泵内存气,启动泵后吸不上液的现象。如果泵及吸入管路系统密封性差或吸入管安装位置不当,致使泵内吸入较多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不能抛到叶轮外缘,就会堵住叶轮部分或全部流道,使排液中断。
气蚀是由于泵的吸上高度过高,使泵内压力等于或低于输送液 体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气化,气泡形成,破裂等过程中引起的剥蚀现象,称“气蚀”现象。
2、从现象发生看:
“气缚”现象发生后,泵无液体排出,没有噪音和振动。而气蚀发生时液体因冲击而产生噪音、振动、会使流量减少,甚者无液体排出。
(8)气蚀和气缚原因及如何避免扩展阅读:
离心泵气缚和气蚀预防措施
1、减少气蚀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气泡的产生。
2、使在液体中运动的表面具有流线型,避免在局部地方出现涡流,因为涡流区压力低,容易产生气泡。此外,应当减少液体中的含气量和液体流动中的扰动,也将限制气泡的形成。
3、选择适当的材料能够提高抗气蚀能力。通常强度和韧性高的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气蚀性能,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也将减少气蚀破坏。
4、离心泵入口处压力不能过低,而应有一最低允许值,此时所对应的汽蚀余量称为必需汽蚀余量,一般由泵制造厂通过汽蚀实验测定,并作为离心泵的性能列于泵产品样本中。泵正常操作时,实际汽蚀余量必须大于必须气蚀余量,我国标准中规定应大于0.5m以上。
5、同时要清理进口管路、进口补偿器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者增加管径的大小。
6、另外对于泵的生产厂商来说就是要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气蚀的能力,比如改进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采用前置诱导轮,以提高液流压力;增大叶片进口角,减小叶片进口处的弯曲,以增大进口面积。
7、离心泵的气缚和气蚀现象对于离心泵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在日常使用离心泵前一定要按操作规程来进行,避免气缚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离心泵的进出口管路以及叶片,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
I. 何谓离心泵的“气缚”和“气蚀”现象,它们对泵的操作有何危害应如何防止 ...
由离心泵的工作点知,改变泵出口阀的开度,使局部阻力改变,而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流量随之改变,此法虽不经济,但对泵运转无其它影响;而往复泵属容积式泵,压头与流量基本无关,若关闭出口阀,则因泵内压力急剧升高,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坏,故不宜用出口阀来调节流量。
J. 气蚀现象和气缚现象的区别
离心泵在启动过程和工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液体在低压区气化,则会造成气缚和气蚀现象的发生。气蚀和气缚现象对于离心泵会造成严重的损坏,因此今天来带大家详细了解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尽量避免在工作中气蚀和气缚现象的发生,保证离心泵的正常高效的运转。
1、气缚现象
气缚发生原因
离心泵在启动前没有灌满被输送的液体,或者是在运转过程中泵内渗入了空气,因为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产生的离心力小,无法把空气甩出去,泵壳内的流体在随电机作离心运动产生负压不足以吸入液体至泵壳内,泵象被“气体”缚住一样,失去了自吸能力而无法输送液体,称作离心泵的气缚现象。
(3)产生振动和噪声, 气泡溃灭时,液体质点互相撞击,同时也撞击金属表面,产生各种频率的噪声,严重时可听见泵内有“劈啪”的爆炸声,同时引起机组振动。叶轮局部在巨大冲击的反复作用下,表面出现斑痕及裂纹,甚至呈海绵状逐渐脱落,降低了泵使用寿命。
所以噪声和振动也是用来判断汽蚀是否发生和消失的主要依据之一。
4、预防措施集锦
减少气蚀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气泡的产生。
首先应使在液体中运动的表面具有流线型,避免在局部地方出现涡流,因为涡流区压力低,容易产生气泡。此外,应当减少液体中的含气量和液体流动中的扰动,也将限制气泡的形成。
选择适当的材料能够提高抗气蚀能力。通常强度和韧性高的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气蚀性能,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也将减少气蚀破坏。
离心泵入口处压力不能过低,而应有一最低允许值,此时所对应的汽蚀余量称为必需汽蚀余量,一般由泵制造厂通过汽蚀实验测定,并作为离心泵的性能列于泵产品样本中。泵正常操作时,实际汽蚀余量必须大于必须气蚀余量,我国标准中规定应大于0.5m以上。
同时要清理进口管路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者增加管径的大小。
另外对于泵的生产厂商来说就是要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气蚀的能力,比如改进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采用前置诱导轮,以提高液流压力;增大叶片进口角,减小叶片进口处的弯曲,以增大进口面积。
离心泵的气缚和气蚀现象对于离心泵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广大网友在日常使用离心泵前一定要按操作规程来进行,避免气缚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离心泵的进出口管路以及叶片,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