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泛灵论是如何在人类思想中形成的
泛灵论在人类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它有两个主要源头。第一个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原始文化”思维,通过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提出了“万物有灵”的理念,即万物皆有灵魂的概念。这种理解与早期人类的认知模式相吻合,即在认知初期,人类只认识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
第二个源头涉及的是西方智识文化中的另一种泛灵论,基于意识问题的探讨。德昆西在《彻底的自然》中提出,意识体验属性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四大力相当,即宇宙的基本元素——感受质。这种高级的心灵学泛灵论,在哲学流派中体现为斯宾诺莎哲学的一元唯物(上帝)论的“活力唯物论”和对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有机哲学”改造。
这种泛灵论试图用一种“唯物主义”的一切皆生命(物质)的方法,来消除人文主义导致的人类中心主义弊端,并试图弥合康德客观唯心主义“关系哲学”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世界的分裂。然而,这种分裂问题传统辩证唯物主义仅通过关系的辩证运动试图解决,被活力唯物论认为是一种不敢面对分裂、反实在论的自大,以及不敢正视第一性问题的懦弱。
在现代文化中,灵魂概念成为了哲学、神学与科学思维彻底统御下的反抗对象,它在哲学—神学—科学思维的统御下反而成为了最具大众魅力的形象,象征着对命名的反抗。灵魂,作为哲学的上帝,成为了一切命名的大对体,但同时也是反抗命名的先锋。
综上所述,泛灵论在人类思想中的形成,既体现了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局限,也反映了对高级意识体验属性的探索,更揭示了在现代文化中,灵魂概念成为哲学思维、神学与科学思维统御下的反抗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