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母猪便秘咋办
一、母猪便秘有以下6种原因: 1、生理诱因:母猪到怀孕后期随着怀孕日龄的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加快,对直肠形成压迫,直肠蠕动缓慢,形成便秘,尤其在产子多和子猪初生重大的母猪中多见;另外,从怀孕一个月确诊妊娠到哺乳结束,在大多数猪场中母猪都是在单体限位栏和分娩栏中度过,缺乏运动,导致母猪肠道机能降低,粪便...干燥,从而引起便秘。 2、饮水不足:饮水器缺水或流速不足都可导致母猪缺水,母猪的饮水器流速应不低于1.5升/分钟。饮水不足还可造成哺乳母猪采食量过低。 3、热应激:夏季由于猪舍温度过高,母猪体温相应升高,造成便秘。 4、过度限饲:大肠中水分被过分吸收,形成便秘。 5、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如蓝耳病、猪瘟等。 6、霉菌毒素中毒:饲料霉变,尤其是黄曲霉毒素中毒,引起母猪便秘或腹泻。 二、防治母猪便秘的措施 1、加强管理: 有条件的猪场妊娠母猪可实行大圈饲养,既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又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 2、饲料营养平衡: 应充分考虑到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纤维素等的需求进行平衡配制,选用较易消化吸收的原料,以此为基础配制平衡营养水平的饲料,降低饲料在消化道内滞留的几率。 3、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使用活菌微生态制剂“清温猪肽”,按1%比例进行添加,连用3—5天,可以增强抵抗力,提高疫苗效果。 4、供给母猪干净充足的饮水:饮水器的流量应为每分钟1.5升~2.5升,应激时在饮用水中添加活菌微生态制剂“本草倍利康”发酵液,每头每天10—15ml,全程使用,可提高抗应激抵抗力。 5、把好原料质量关,杜绝超高水分和霉变原料的流入,并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宝。 6、使用活菌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 为有效控制母猪便秘的发生,就必须在母猪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活菌微生态制剂,可以使用“母源康”,按0.2%的比例拌料添加,全程使用;也可使用“本草倍利康”,每头每天10—15ml,全程使用。 7、对已发生便秘的母猪,可在饲料中添加“母源康”,按2%比例进行拌料添加,连用3—5天。 活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 ①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化; ②维持瘤胃功能正常化; ③提高消化道的吸收功能; ④抑制毒素的产生; ⑤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 ⑥分解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⑦促进机体对粗纤维的消化吸收,预防母猪便秘。其效果主要表现在营养功效和疗效两大方面,包括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促进畜禽增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提早出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畜禽的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存活率等。
㈡ 母猪便秘,粪便上带有白色的粘物,应该是肠粘膜 ,为什么,如何治疗
猪拉白色的粪便,可能是猪只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白痢有关系: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7-20日龄,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
(一)主要临床症状:仔猪发生白痢时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糊状粪便,腥臭,仔猪伴有脱水、消瘦、废食、精神萎靡,有的猪反复发病,最后衰竭死亡。
(二)主要解剖症状:白痢仔猪一般仅见有肠道扩张,内容物呈灰白色或乳白色糊状、浆液状,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三)预防措施:仔猪白痢主要靠预防。预防仔猪白痢主要靠对母猪的有效管理和搞好仔猪圈舍卫生消毒和保温工作。主要措施如下:(1)母猪临产前2-3周接种美国辉瑞公司的利特佳二联六价疫苗(首次使用应在产前5周和2周进行两次免疫),使新出生仔猪通过及时吃初乳而获得有效保护。(2)做好母猪体表、产房和仔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冲洗喷洒喷雾消毒,防止病原菌的传播。(3)保证仔猪舍及活动范围的温度,仔猪活动范围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做好仔猪的三针保健(3、7、21日龄)工作,是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最有效措施。
(四)治疗措施:仔猪发生白痢后,特别是体内电解质平衡被破坏,肠道内环境被破坏,肠道细菌容易对药物产生抗体等因素,一般药物在治疗白痢方面都有局限性,可选用乳酸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注射液等治疗仔猪白痢,或口服链霉素、庆大霉素、补液盐等也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在饲料添加利高霉素、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