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便黑臭是怎么回事
首先你应辩明真假黑便
正常人大便的颜色一般为黄色、浅褐色或深褐色。不论大便稀稠,若表现为黑色,从淡墨汁黑到柏油棕黑,均称为黑便。一般说来,出现黑便表明上消化道有出血的情况,我们姑且叫“真黑便”。
但有些黑便,却不是因出血所致,如服过补血的铁剂、治疗胃病的铋剂和活性炭末(片)、某些中药,还有吃过动物血如羊血、猪血等。这些不是因出血引起的黑便,我们姑且称之为“假黑便”。
如何辨别
上消化道出血后,流出的血液在食管、胃至肠道内分解出铁,与细菌产生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呈黑色。所以吃动物血、铁剂后,也可出现黑便,就是这个原因。因此我们得认真分辨。
真黑便:特别在量较多时,呈亮黑色,最像铺马路用的沥青,患者大多有病史,如胃痛、溃疡病、肝硬化,或服过某些伤胃的消炎药。患者可伴有心慌、心率快、晕倒、面色苍白等症状(只有重度时才出现)。但有极少数患者并无症状,如上述发病的李季。
假黑便:黑色多呈暗灰、暗黑,除吃过动物血外,很少发亮,有服药或吃血制品史。拉黑便的时间多在3~4天,无其他任何症状。
真黑便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上消化道有出血。所谓上消化道是指食管到十二指肠这一段(包括胃)。下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时间长的话,也可能产生黑便,但这种情况极少。
第二,表示出血量至少有60毫升,这已不是隐匿的事而叫显性出血了。至于出血量究竟有多少,辨别起来不容易,特别是在黑便尚未排出时,甚至医生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般来说,解出的黑便量越多、越稀,次数越频繁,那么出血量就越多。此外,有头晕、晕倒、心跳快、血压低、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尿少或无尿者,说明出血量多。出血多,当然会发生贫血,不过发现贫血往往是以后的事。
就疾病而言,产生黑便最多的是溃疡病,其次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再次是各种胃黏膜损害出血,包括多种胃炎。在高发区或老年人,胃癌所致黑便也不少见。因此出现黑便,要查其原因,切不可等闲视之!
当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胰腺和胆道等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铁,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铁,从而使粪便呈现黑色。这种黑色大便黑而发亮,外观性状如同柏油,故也称为柏油样便除溃疡病之外,急、慢性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应激性溃疡,同样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因此,当发生黑便时,除了考虑是否为溃疡病出血外,同样要警惕这些疾病的存在。
识别“假黑便”
有些时候,无论是上消化道、下消化道还是呼吸道都没有出血发生,而大便的颜色却变成黑色。出现“假黑便”的原因主要与进食某些食物和药物有关。例如,进食了猪血、羊血或鸡、鹅、鸭血,或大量的牛肉、猪肝后,动物血中的铁同样可以在人体肠道内形成黑色的硫化铁,使大便的颜色变黑。还有一些食物,仅是自身或其代谢产物所带的颜色为黑色,也可使大便的颜色变黑,如大量进食杨梅果酱、桑葚果酱,都有可能使大便的颜色变黑。
别让“假黑便”掩盖了真出血
一位患者,经常吃猪血排出黑色大便,当自己的黑便实际是上消化道出血,是“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出血,严重贫血,并导致失血性休克”时,不能自知,还认为是吃猪血的缘固,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因此当发现大便变黑时,一定要认真分辨,既不要紧张慌乱,也不能麻痹大意。真正由出血引起的黑便,一般有原发病的病史(如胃痛、溃疡病、肝硬化等)和相应疾病的症状,而且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机体可能出现头晕、无力、口渴、心慌、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甚至晕倒等失血症状;而“假黑便”往往有特殊的进食史,即在服用可致大便黑色的药物或食用动物血制品后发生,也不会伴发其他任何不适症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确定黑便的真假,还是到早点到医院检查为好。
Ⅱ 狗狗排便为什么是黑的还臭
狗狗排便黑且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食物因素:狗狗摄入了含有较多黑色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或深色食物,可能导致其大便呈现黑色。此外,如果狗粮中油脂含量过高或狗狗摄入了过多的铁质,也可能引起黑便。同时,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不易消化或含有过多脂肪、蛋白质,会导致便便产生强烈的气味。
寄生虫感染:狗狗体内寄生虫多也是造成便便黑臭的常见原因。寄生虫会大量吸取营养,破坏狗狗的肠道健康,甚至引起肠道出血,导致便便颜色变黑并带有浓烈臭味。通常,如果狗狗的粪便中带有血丝或白色小虫,应高度怀疑是体内寄生虫感染,需及时进行驱虫治疗。
肠胃问题:狗狗可能患有肠胃疾病,如消化不良、肠道感染、肠胃炎等,这些都可能使粪便变黑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特别是当狗狗的排泄物是黑色或咖啡色,并且比较稀软时,有可能是消化道黏膜受损导致的。此外,饮水不足也可能导致便便干燥和难以排出,进而产生异味。
其他疾病:狗狗可能因感染病毒或细菌而拉黑便,如犬瘟等严重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狗狗的消化系统,还可能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对于这种情况,主人应密切观察狗狗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狗狗排便黑且臭可能是由食物因素、寄生虫感染、肠胃问题以及其他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人应首先观察狗狗的饮食和排便情况,如有需要可咨询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定期为狗狗驱虫、保持饮食均衡、提供充足的饮水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