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人干活受伤,自己是否要承担责任
在工地作业期间,若工人遭遇非自身故意导致的伤害,雇主应全额承担赔偿责任。若工人因故意行为导致自身受伤,需提供证据证明该行为系个人原因造成,此时工人需承担一定责任,雇主不必全额赔偿。
在法律分析中,雇主与工人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根据相关法律,雇员在执行雇佣任务时受到伤害,雇主应负责赔偿。由于雇员在执行任务时,其利益归雇主所有,因此雇主应对雇员的安全承担更多关注。在雇主-雇员关系中,雇主应对雇员的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原则,即无论雇主是否有过错,都应承担责任。
若工人故意导致事故发生,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个人行为导致了伤害。如果工人尽管被监督人员告知操作错误,却拒绝听从指示导致伤害,那么工人应承担至少50%的赔偿责任,而雇主则承担剩余的50%。如果工人故意行为且雇主监督不力,或未告知风险而未能阻止,雇主需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
法律依据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依法应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损害,应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若由第三方侵权导致劳动者受伤,赔偿请求人可要求第三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院应予支持。
2. 工人自己失误造成受伤怎么算
工人自己失误摔伤算工伤,员工就算是违章操作受伤都是工伤,主体责任由企业承担,职工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情形,都算工伤。
处理方法如下:
1 首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索赔;
2 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未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4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并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5 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具体数额须结合本人工资、所在省份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情况确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