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购物 » 自闭症该怎样教孩子认颜色
扩展阅读
ppt中怎样加错号 2024-11-09 05:08:32
无生育服务证原因如何写 2024-11-09 04:59:26

自闭症该怎样教孩子认颜色

发布时间: 2022-07-18 00:35:11

A. 谁知道自闭症孩子怎么进行认知训练

智障儿童的认知训练,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发育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算学得慢,总是在沿着上坡走,科学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碍是无法接受训练的,中重度、中度和轻度的智障儿童都可以在科学连贯的训练中得到进步,并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 从认知训练角度来说,孩子学习任何一个课题(项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达——泛化(扩展)”这条线路,以学颜色为例,孩子把红色做为颜色学习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红色是咋回事、再“理解”什么是红色、再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红色,再把红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过马路时见到红灯知道停下来。如果不了解这个学习规律,要教颜色时,拿出一堆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个个教给孩子“这是红气球”、“这是绿气球”、“这是蓝气球”、“这是黄气球”,这种教法如果遇上一个连视知觉都有问题(无法分辨红色与其它颜色的不同,就是说,他连红色物体与红色物体的配对这一关都过不了),孩子只会被一堆气球搞兴奋或搞迷糊。 说到这,必须要提ABA教学法了。我得承认,以前对ABA有点误会,认为它是一种刻板地教孩子做这做那的训练自闭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发出了、孩子去执行。后来现ABA是个适合所有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法,甚至在与正常孩子的沟通中,都可以运用ABA。上周末我去朋友家玩,与她四岁的聪明儿子玩了整整三个小时,全程使用ABA的教学课题,包括记忆搭积木、动物表演、讲故事、木头人游戏、视觉训练之找不同,孩子大人都非常开心。举一个例子,在玩“记忆搭积木”游戏时,我认为孩子很聪明,直接上六块积木,中间一张白纸一挡,我搭好六块积木后,打开白纸,让孩子记忆十个数,再挡上白纸,发指令“跟我搭一样的”,孩子的表现让我知道这个课题设置难了,马上后退,撤掉两块积木,变成四块搭,明显这个设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记忆模型时说“太简单了”,但真正搭时又忘掉了某个细节,我马上给予辅助,再给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后我把两堆积木摆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哇,一样的”,然后我们快乐地击掌欢呼。等孩子稍微熟悉这个游戏规则后,我让他也当当老师,他摆积木造型,我去记忆搭,而全程是由妈妈当裁判帮我们数数。这种快乐的三人合作游戏,真的再让我们玩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厌烦。 那ABA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大概描述一下,ABA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的英文缩写,通过一个个回合式教学来进行,精髓是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及时强化。 一、分解课题 课题是指孩子应该学会的一个能力,这样说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课题成百上千,ABA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课题”。比如教认识颜色,从红色开始教(先不教其它颜色),第一步应该是配对分类,让孩子“把一样颜色的放一起”,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学习规律的“感知”阶段。说到这,可能有许多人要问“为什么教颜色时不直接告诉孩子颜色的名称,比如拿着红气球、红杯子等教‘红色’,而是先让孩子去配对去分类呢?”因为在认知发展规律中,知觉算是最基础的能力,如果人在视觉上都无法分辨并理解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复杂的物体命名和功用呢? 接着讨论“分解课题”之学习颜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对分类,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扰物的情况下把红色与红色物体快速正确地放在一起,说明孩子已经感知到了红色,注意: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的指令语已经从最初的“一样颜色的放一起”变成了“红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备这个能力后,进行第二步训练——理解,就是让孩子“拿红色给老师”,如果孩子能在有多个其它颜色物体的干扰物中间快速正确地拿一个至多个红色物体出来,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红色的能力,就进行第三步的训练,让孩子表达红色,比如老师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红色”。 ABA强调无论教孩子什么能力,比如物品认知、形状、数学、说话、画画等,都要遵循这个分解课题、循序渐进的原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刻板,但教学的执行者是谁?是老师。试问:你手上有一个孩子,你设计好了课题、把一步步课题分解得很细,进入教学后你发现孩子对这块的能力超乎你的预期,他学得很快、掌握得很透彻,那你还会按照写好的教案去一步一步细细教吗?——肯定不会,水涨船高嘛。 二、给予辅助 智障儿童之所以学东西很慢,是因为大脑发育的问题,让他们无法象正常儿童那样顺利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输出这些信息,他们很难通过观察而自然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孩子一个新的课题时给予辅助,刚开始时可能是手把手的完全辅助,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减少辅助。这是ABA的一个主题原则。比如教孩子画一个苹果,一开始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他画,然后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给他一个视觉提示,即苹果图片让他照着画。再是老师先示范画一个苹果,收走,让孩子自己去画。最后是直接让孩子画一个苹果。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正常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经历过无数别人的“给予辅助”,包括父母、老师、同伴,记得我小时候学包饺子,是妈妈手把手教并示范了许多回,我才学会。 做一个合格的特教老师,一定要掌握辅助的方法和技巧,不会辅助得太慢太晚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会过多给予辅助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三、及时强化 在课堂上听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耶”、“太棒了”、“你好聪明”,这就是强化。强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正确反应后,老师给予的反馈。在孩子反应后,及时给予强化会让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继续学习那些新的、好的行为和能力。 其实“强化”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生孩子之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系统学习过《教育心理学》,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强化”,在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强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爱学哪门功课,主要是因为喜欢教那门课的老师,而为什么喜欢那个老师,当然是那个老师对自己好总表扬自己了。 特殊孩子虽然在认知发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碍,但爱听表扬是全人类的共性。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对你的要求有了正确反应,而你不强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应是正确不正确?如果他不确定这点,那为什么还愿意继续跟随你的教学呢? 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和及时强化是ABA教学的内涵,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智障儿童认知训练中有哪些课题可以去做呢? 按照儿童认知发育的规律,我把训练步骤大概理一理—— 1、模仿:动作模仿、仿说、使用物件模仿,随后进行听指令的教学 2、视知觉:从配对和分类开始 3、搭积木(也可以和配对、分类同时进行):搭积木属于使用物件的模仿,练习孩子的视觉空间、顺序等。如果孩子搭积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动作模仿。 4、自己的认识(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认知、水果蔬菜动物卡片认知、人物认知 5、功能性配对: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类:先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给归归类,再进行类别教学。 7、形状(如果孩子对颜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颜色) 8、颜色 9、对比性认知: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中间、旁边 11、肯定与否定的教学 12、数的概念:唱数、任意起止数、点数报总数、按数取物、认识自然数、序数、量的多少、数的大小、数的分解与合成、加减运算、应用题 13、时间教学:钟表、一天的时间、星期几、年月 14、所有课题的结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课题只是特教专家和老师们根据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大致套路,并不表示孩子非要学会前一项、才能进行后一项的学习,有许多课题是可以穿插着同时进行的。而且孩子能学的课题绝不仅仅为上述十几项,课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老师和家长肯用心,就能从基本课题上演化出许多子课题,即纵向上可以不断延伸。 认知训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慈绳爱索牵引孩子外,家长和老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到我们的孩子。给爱注入智慧,这份爱会更加有意义。 除了对认知训练的步骤和课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我家孩子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再也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栋栋属于复杂的脑损伤,医学上诊断为“脑瘫加自闭”,脑瘫是主、自闭是辅,这就要求我这个当妈妈的,既要了解脑瘫康复的知识,又要了解自闭康复的知识,这双重的任务要求我除了对生活对生命继续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之外,还要更加努力上进,我学得越多,对栋栋的病情就会了解得越多,那对他的康复就会帮助得越多。 现在,我明确了目前栋栋要做的主要康复项目,包括运动训练(PT)、感统训练、中医按摩以及DOMAN训练(给予五大感官大量的持续的信息输入)。 在跟一些病友交流中,有遇到和栋栋一样情况的孩子,即基础能力比较弱,连最简单的“拍手”这样的模仿都不会做、脑子里没有相同物体的配对意识、“拿”和“放”这样的指令都听不懂,这样的孩子要从哪些方面找到认知的切入点?我想从一些理论知识方面分析一下。 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感觉的训练” 即感官通路的训练是认知训练的基础,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其实这些就是改善脑功能的训练。借用一个好友对认知训练的观点“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路就是感官通路,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值得大家去借鉴。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 记忆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感觉经验上的,这些感觉经验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大脑接收到新的感觉信息,透过对感觉记忆的解读,从而形成了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有了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想要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先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说句大实话,以栋栋目前的能力,即使他会走路,那些课程对他来说都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是指他跳起来都很难够到。既然如此,还是让栋栋老老实实地先打好认知基础吧,这个认知基础就是修好感官通路。 还有一些病友总问我“我的孩子认知很差,怎么办呀?从哪方面入手教啊?”其实想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最基本的前提是你已经清楚分析并了解了你家孩子的情况,就象我在文章开头说的,如果你的孩子连颜色形状这些概念都没有搞明白时,学习数学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家长们多了解一些认知训练方面的知识,知道学习一个课题(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到你的孩子。举几个例子—— 模仿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视觉专注与视觉记忆、基本的互动意识、基础的本体感意识、基本的欲望表达与动作能力。 配对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拿和放的能力,并具备基础的模仿和听指令能力。 物品认知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基本的配对和分类能力。 学习形状和颜色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和模仿能力、分类及配对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 学习方位词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空间的概念、具备一定的身体形象感。 学习数概念的前提是孩子具备配对分类能力、具备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认知能力。 知道了每一个课题学习的前提条件,其实就是知道了认知发育的规律。按照孩子具备的基础能力给他设计课题,让他跳起来就够得着,是比较科学并明智的。

B. 怎么提高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

人的认知发展绝不是孤立的,“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进性。因此,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握与之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相应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1、注意形象直观教学

在正常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低龄儿童的教育总是从形象直观教学入手的,这是由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由远及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所决定的。

由于自闭症儿童是“长不大的婴儿”所以更具有低龄儿童认知的一般特性。根据自闭症儿童一般认知过程中,具体形象性占优势的特点,在他们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意性〔有意注意、有意记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对行为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尽可能注重直观形象性、生动趣味性。

譬如我们教自闭症儿童认识卡车。通常情况下,教师就是通过卡片或者影响资料片来让他们认识卡车。其实,这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起不到认识实际生活中卡车与其他机动车辆的区别的。这是因为,首先,卡车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其次,外形不同,色彩也很丰富;第三,一般来说,卡车的驾驶室是与装载区分离的。而这些在教学中由教师或他们看是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或家长带孩子在实物前进行讲解,并要求他们通过实物观察,进行与小汽车、公交车、特种车辆、商务车、旅行车的辨别。

2、注意引导性发展

引导性发展就是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对他们迁移功能的开发与发展。在引导性发展中,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必须符合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特点。其次,必须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第三,必须注意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

譬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自闭症儿童到学校或去商场、超市时,走他们熟悉的道路时一切相安无事。突然某一天,家长因为疏忽或者因为市政建设,行进道路改编,自闭症儿童会出现极度的不安或出现剧烈的情绪问题。实际上这是因为平时教师和家长在教学过程中,疏忽了必要的引导,导致浙西孩子的迁移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学和总,要告诉他们,到同一目标,不仅仅只有一条路,还可以从其他路线绕行,并由此可以引导到对其他相关事物发展的认知上。

3、注意引导自闭症儿童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分析、思考,提高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正常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首先通过对类比和序的认识,然后再建立诸如数及基本运算、空间、测量、空间、因果关系、运动和速度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等。

譬如,一个正常1岁儿童,经过家长的反复告知,知道附着在墙体上发亮的物体叫做“灯”,然后家长又告知他,放在桌子上的发亮物体叫做“台灯”,在道路两侧用于夜晚照明的叫“路灯”等等,但是,一开始他并不明白凡是“灯”同属同一类,他们仅仅把灯作为一个词来标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才开始逐步认识到类别间的关系。又如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使他们逐步知道白天过后是黑夜这样的周而复始,这就是“序”的概念的建立。

正是由于有“序”,才使世界变得可以预测。对于这些,儿童们并不知道,但是作为教师和家长,必须依据这一规律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正常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这样,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同样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

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组织我们的教学。

4、要十分重视和加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多半为儿童最初的非交流性言语,也称为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有三种表现形式:仿说;独白;集体独白。

皮亚杰认为,2岁前儿童智能有真实事物的心理意向。儿童看东西、抓东西,把他们同化到正在形成的心理格局中,但还不具备把这些符号转化为词的能力。大约2岁,儿童开始能思考,他开始用他听到的词来标志周围环境中他感兴趣的事物。而儿童此时所用的词通常是非常奇怪的、不正确的。此时,儿童能够把过去的经验和词联系起来是非常有限的。儿童一旦开始把客体同词联系起来,也就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实际上,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也离不开这一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皮亚杰在对6~7岁儿童的观察中发现: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逐渐向社会性言语过度。这种社会性的言语是一种交往的言语,是用来促进与他人相互间交流的。可见,儿童的社会性言语是在自我中心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上,我们必须重视他们自我中心的发展。

5、要积极引导自闭症儿童参加社会活动和实践

人的思维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过程中,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式教育,提倡开放式的教育康复。作为教师和家长要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和参加一些社会性活动好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发展他们的认知水平。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的开发,注意自闭症儿童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好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C. 自闭症孩子上认知个别课要怎么上急求~~~~

我以前就是用的以琳卡,很好用,循序渐进,一套200多一些,可以从北京星星雨儿童康复中心那边买到的。
五官方面,从指鼻子指眼睛等开始,这是属于认知物体方面的,
当然也可以同时教苹果、香蕉的认知卡片。颜色也可以同时进行。
但是各项要分开教,指令要分开下,比如红色的苹果。
要完成一个项目是很不容易的,一般颜色的认知就要花上2-4周的时间,你可以设计2-4个项目(看难易程度),每天重复训练。
没接受过任何训练的话,就要先跟他把纪律建立好。

D. 自闭症儿童如何训练认知能力

无论是人或物,先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这是妈妈”,“这是爸爸”,“这是衣服”,“这是苹果”,等利用生活中孩子经常接触的人、物去引导他,直到孩子听到有反应,再进行下一步,让孩子眼睛看,如果不排斥,让他去摸一摸。从看到可以追视再到能区分,慢慢来,切勿逼迫孩子。学习步骤,先示范,孩子做,再示范孩子做,重复到孩子学会。

E. 如何锻炼孤独症儿童对颜色的认知

泛泛地说没有什么意义我直接把关于颜色认知的教案发给你一份吧。

教学目标:
一、同一属性,不同颜色的分类配对
二、不同属性,同种颜色的分类配对
三、认知红色
四、认知表达红色

具体操作:
一、同一属性,不同颜色的分类配对
1、准备材料:大小不同的红色和其他颜色的雪花片若干个;两个盒子(或是碗、盖子)
2、操作过程:
(1)首先,在桌子上放好两个盒子,并拿出大小相同的红色和绿颜色(对比度大一些的颜色都可以)的雪花片(各3片)放到桌面上。这时,可以先把雪花片在桌面上转一转、滚一滚或放到孩子身体上,跟他玩一下,目的是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且叫他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对雪花片产生一定的兴趣。当他的目光在跟随时,我拿起一个绿色的雪花片,放到左边盒子里,再拿起一个红色的雪花片放到右边的盒子里。这时,再拿起一个绿色的雪花片放到左面的盒子里,红色的雪花片放到右边的盒子里(这个过程要确定他的视觉是在跟随的,而且要同时告诉他“看,一样的颜色放到一起”)。做完这一步后,拿一个红色或绿色的雪花片给孩子,叫他去找一样的颜色放。如果他拿起雪花片后,有些犹豫或不太明白的情况下,可以辅助他一下(用一个眼神或手势提示一下,或拿着他的手把同种颜色的雪花片放到一起),最终达到叫他能够独立完成“一样的颜色放到一起”这一指令。当他正确做出指令时,要及时给予他奖励。
(2)当他分类独立完成的很好时。下一步是把雪花片放到桌子上,叫他在桌上拿和我手里一样颜色的雪花片(桌面上的雪花片颜色由两种到多种)。当他可以很好的完成“拿一样颜色的”这一指令时,我告诉他:“你做对了,真棒!我们来玩一玩吧”然后和他一起做一个他喜欢的游戏或给他好玩的玩具。叫他能明白当做对了就会有他喜欢的游戏或玩具等着他。
(3)这一步是叫他自己按颜色分类。先在桌上放好两个盒子和两种颜色的雪花片,然后告诉他“宝贝,请你按颜色分开,一样的颜色放到一起”。如果他不能完成这一指令,可以先拿一片雪花片放到盒子里,这样做是对他的一个辅助,然后慢慢的到他能完成“按颜色分开,一样颜色的放到一起”这一指令。
(4)不同大小的雪花片按颜色分类。这一步是在他能把同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分类配对做的很好的时候,悄悄的给他加入几个不同大小,颜色相同的雪花片。在这一步里,当他拿起不同大小的雪花片,去找一样颜色的有犹豫时,我拿起一片雪花片给他做个示范,并同时告诉他“一样的颜色放到一起”。这一步是向不同属性,同种颜色的分类的一步非常关键的过渡。

二、不同属性,同种颜色的分类
1、准备材料:雪花片、积木、珠子和两个盒子
2、操作过程:
(1)先叫他做一遍同种属性不同颜色的分类
(2)像做相同大小的同种颜色的分类到不同大小的同种颜色的分类一样,悄悄的把积木或珠子加到不同大小同种颜色的分类中去,指令还是“按颜色分开,颜色一样的放到一起”。
(3)当他可以独立完成不同属性,同种颜色的分类时,可以在分类的过程里把“红色”这一概念加进去。就是在分类时,红色的一边用“一样的红色放在一起”,另一种颜色则用“一样的颜色”带过。这里要注意的是,与红色一起进行分类的颜色是要变换的。

三、认知红色
1、准备材料:不同颜色的雪花片
2、操作过程:
(1)分类配对。在这一步里,我还是用分类先给他做一下,因为做这一步可以给他一个过渡和理解的过程。首先,我还是在桌上放两个盒子和红、绿颜色的雪花片或其他物品。然后,在左边放红色的,右边放绿色的,放好后,给他一个红色的,告诉他“找一样的红色”,再给他一个绿色的,告诉他“找一样的颜色”。分完后,问他“红色的在哪?”叫他用拍、指或者拿,来完成这一指令。
(2)在桌面上拿红色的。首先,先放好一个红色的和一个绿色的雪花片,叫他拿红色的给我。然后,再慢慢到多个红色与多种颜色的雪花片中拿红色。当他这一步做的很好时,可以加入一个红色的不同属性的物品,然后叫他拿红色的。这一步的最终目标是叫他对红色这一概念有一个理解和认识。
四、表达红色
这一步是本教案的最终目标。这一步是在以上各项分类配对完成的很好时,可以来做这一步。首先还是红色与其他颜色的分类,在分类中给他表达的机会。当他按照“请按颜色分开”这一指令,把红色的与另一种颜色分开后,叫他拿(或指、摸、亲)红色的,然后同时告诉他“对了,你拿的是红色的”。和他玩一玩,稍稍做一个停顿,然后叫他再做一遍,当他做对了时,这一次告诉他“对了,你拿的是?”这时,他应该来表达红色。如果他在开始时不主动表达或犹豫时,可以做一个“红”的口型来辅助他,最终叫他自己可以主动的表达出红色。

结:依据DTT的分解操作,我设立了以上四个大的目标,又把每个目标再分成几个步骤。最终目的是叫孩子能认知红色,而最终达到对其他颜色的认知。

F.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

训练内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及时强化。

认知训练是有一定层次的,从认识有无到认识属性(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等)。认识内容也是有层次的:认识颜色——认识形状和五官——认识家人——认识男女——认识各种实用物品图片。
认知训练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训练等几个方面。如视觉训练时可以遵循以下的顺序:看固体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移动的灯光等)——看复杂的图案(从图中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目光对视(拿孩子喜欢的物品让他看,马上又把物品拿开吸引孩子目光的追踪)。听觉训练则可以从让孩子听喜欢的歌曲与声音,过渡到听简单的声音与命令,再逐步让他寻找移动的声源,到后来鼓励孩子模仿一些简单的声音。其他感知的训练也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兴趣,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