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做色素最简单
一、自制食用色素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种自制食用色素的方法需要的材料有紫甘蓝和水各适量。做法很简单,首先要将紫甘蓝叶片洗净,去掉梗,需要的是其薄、色深的地方,这些地方注意切成碎。然后放入料理机打成汁,最后过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紫甘蓝汁对酸碱非常得敏感,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所以在使用时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这种特性和其它食材的搭配处理。
第二种自制食用色素的方法需要的材料有苋菜和水各适量。先将苋菜洗净,然后在开水中烫一会儿,最后捞出炸汁即可。如果有用不完的苋菜请不要扔掉,可以放在冰箱保存,但是需要尽快用掉,放久了也不好。
第三种自制食用色素的方法需要的材料有菠菜叶和水各适量。首先将菠菜叶剪下,然后洗净、汆水、过凉。最后用榨汁机打碎就可以了,菠菜叶打得越碎越好。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菠菜叶的时候尽量选择叶比较深的那种,因为是染色嘛,所以当然是颜色越明显越好啦!如果是要做精致食品的话就需要先过滤一下了。
第四种自制食用色素的方法需要的材料有5克黄栀子干以及清水适量。做的时候先将黄栀子放在锅里加适量清水煮,在水烧开并需要继续煮10分钟左右。煮完之后用滤网滤去黄栀子,然后剩下就是纯天然的黄色素啦。也许很多朋友很少听到过黄栀子这个名字,但其实很好买,因为它本身就是中药材,所以在中药店就可以买到。
二、什么是食用色素呢
食用色素,是色素的一种,即能被人适量食用的可使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颜色的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也同食用香精一样,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食品的色彩是食品感观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制作食品时常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使用的食用色素有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两大类。在1850年英国人发明第一种合成食用色素苯胺紫之前,人们都是用天然色素来着色。
早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最早使用色素的是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当时他们用茜草植物色素做成玫瑰紫色糖果。以后,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芒特克族人相继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胭脂虫红,用于食品着色。我国自古就有将红曲米酿酒、酱肉、制红肠等习惯。西南一带用黄饭花、江南一带用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
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有天然和合成之分。天然使用色素是直接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对人体一般来说是无害,如红曲、叫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苋菜和糖色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是用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故又称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如合成苋菜红、胭脂红及柠檬黄等等。这些人工合成的色素因易诱发中毒、泻泄甚至癌症,对人体有害,故不能多用或尽量不用。
三、食用色素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食用合成色素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好,无臭无味,品质均一,易于溶解和拼色,并且成本低廉,广泛用于糖果、糕点上彩装和软饮料等的着色。色淀广泛用于制造糖果、脂基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食用天然色素虽可广泛用于多种食品着色,但一般着色力和稳定性等均不如食用合成色素,而且成本较高。无机色素应用很少,多限于食品表面着色。
(一)、姜黄色素的制备
姜黄或黄玉米皮可作为姜黄色制备的原料,而以姜黄历史较早。
1.试剂:乙醇见“凝血酶的提取”。这里用作溶剂,选用工业乙醇。
2.工艺流程:姜黄→(预处理)→姜黄粉→(提取)→滤液→(回收乙醇)→剩余物→(浓缩)→浓缩胶状→(冷却)→产品
3.操作步骤:
(1)预处理:将姜黄洗净,除去霉烂物和异色不干净物后,晾干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
(2)提取:将姜黄粉倒入陶瓷缸中,加入4倍体积的70%的乙醇,搅拌5分钟后,静置浸泡过夜。次日过滤出上清液备用,滤渣再按同法浸泡3次,前二次滤液放入搪瓷桶中进行澄清,后2次清液可作为下一批姜黄的提取浸泡液使用。
(3)回收乙醇:将上述澄清的滤液,倒入蒸馏瓶中,加热回收乙醇,等乙醇回收完毕后,将剩余物倒入锅中。
(4)浓缩、冷却:将以上锅中的姜黄提取物,在搅拌下加热浓缩成胶体,冷却至室温即得产品。用时用1/3的乙醇溶化即可使用。
(二)、黑豆皮红色素的制备
黑豆皮可用于提取红色素,提取后的黑豆仍可加工食品。
1.试剂:
(1)盐酸:见“血红素的制备”。这里用于调节PH值,选用化学纯试剂。
(2)柠檬酸:见“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提取”。这里用于调节PH值,选用化学纯试剂。
(3)乙醇:见“凝血酶的提取”。这里用作溶剂,选用工业乙醇。
2.工艺流程:黑豆→(浸提)→提取液→(浓缩)→红色液体→(除杂质)→透明红色素
3.操作步骤:
(1)浸提:选取干净的黑豆倒入陶瓷缸中,加入1.5倍体积的70%乙醇,在室温下搅拌提取5~6小时,然后滤出黑豆(供食用),收集滤液。
(2)浓缩、干燥:将上述滤液减压浓缩后,离心分离除去沉淀物,收集红色离心液。
(3)除杂质:把以上离心液倒入搪瓷桶中,搅拌下用1:1的盐酸调节PH值至2.0,静置后,用离心机除去杂质,收集透明红色液体,即为产品。
4.工艺流程:黑豆→(提取)→滤液→(浓缩)→600色素值液体→(除杂物)→透明红色色素
5.操作步骤:
(1)提取:将干净的黑豆倒入铁锅内,加入1.5倍体积的清水,煮沸后,过滤,除去黑豆(供加工食品),收集滤液。
(2)浓缩:将以上滤液移入减压浓缩锅中,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时,用离心机除去沉淀,收集600色素值的液体。
(3)除杂物:将以上600色素值液体,搅拌下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左右,静置后用离心机除去杂物,得到透明的红色素产品。
(三)、葡萄皮色素的制备
紫色葡萄的皮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红色素,酿酒后的葡萄皮渣,可用于提取葡萄色素产品。
1.试剂:
(1)乙醇:见“凝血酶的提取”。这里用作溶剂,选用工业乙醇。
(2)柠檬酸:见“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提取”。这里用于调节PH值,选用化学纯试剂。
(3)酒石酸:学名2、3-二羟基丁二酸。酒石酸以酸性钾盐的形式存在于葡萄内,它难溶于水和乙醇,所以在用葡萄汁酿酒过程中便成沉淀析出,这种沉淀称酒石,酒石酸的名称便由此而来。它的熔点170℃。这里用于调节PH值,选用化学纯试剂。
2.工艺流程:葡萄皮渣→(抽提)→滤液→(浓缩)→浓缩液→(干燥)→食用色素
3.操作步骤:
(1)抽提:将葡萄皮渣清洗干净,放入陶瓷缸中,加入1.5倍体积的70%乙醇,以及适量柠檬酸(或酒石酸),搅拌均匀,使PH值至3.0左右,搅拌提取4~5小时,然后过滤,收集滤液。
(2)浓缩、干燥:将以上滤液减压浓缩成胶状物,然后喷雾干燥即得到食用色素。
4.工艺说明:葡萄皮色素在PH值为3.0时呈红色,在PH值为4时,则呈紫色。其稳定性随PH值的降低而增加,因此,此种色素可作为高级酸性食品的色素,可应用于果冻、果酱、果汁饮料等着色,其特点是着色力强,效果好。用量一般为0.1%~0.3%左右。
(四)、柑桔皮色素的制备
选用柑桔皮可提取柑桔皮色素,原料来源方便,价廉。
1.试剂:乙醇见“凝血酶的提取”。这里用作溶剂,选用工业乙醇。
2.工艺流程:柑桔皮→(预处理)→柑桔皮浆状物→(提取)→滤液→(浓缩)→浓缩色素
3.操作步骤:
(1)预处理:柑桔皮色素在柑桔果皮细胞中结合牢固,因此,必须先将果皮冰冻后粉碎,破坏其细胞壁,制成糊状物,倒入陶瓷缸中。
(2)提取:在陶瓷缸中加入同体积的乙醇,搅拌均匀后,浸泡48小时,过滤除去滤渣,收集滤液。
(3)浓缩:将以上滤液在减压条件下浓缩,即得到天然浓缩色素。
桔皮浓缩色素可作各种食品如果酱、果汁着色剂。也可作化妆品或营养添加剂的着色剂。
四、食用色素的分类
1.食用天然色素
天然着色剂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多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及无机色素。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组织,特别是水果和蔬菜。安全性高,有的还兼具营养作用(如β-胡萝卜素)。
天然色素特点:能更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颜色,色调较自然;成本较高;保质期短。着色易受金属离子、水质、pH值、氧化、光照、温度的影响,一般较难分散,染着性、着色剂间的相溶性较差。
按来源可分为植物色素(如叶绿素等)、动物色素(如紫胶红等)、微生物色素(如红曲色素等)。此外,它还可包括某些无机色素。按结构尚可分为叶啉类(如叶绿素)、异戊二烯类(如β-胡萝卜素)、多酚类(如花色素苷)、酮类(如姜黄素)、醌类(如紫胶红)和甜菜红、焦糖色等。
2.食用人工色素
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的原料主要是化工产品。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有机色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又可分为油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此外还有一类色淀,它是由水溶性色素沉积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制成的特殊着色剂,可含有不同的纯色素(10~40%)和水分,并且不溶于大多数溶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二氧化钛(白色素)等等。与天然色素相比,合成色素颜色更加鲜艳,不易褪色,且价格较低。
人工色素的特点: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等。现在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促使食用色素生产商更加严格规范化,但用量和使用范围还是受到严格限制。
⑵ 食品染色剂怎么上色
多数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因此,有的时候对食物染上好颜色。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人们已经认识到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食品染色剂的危害,热爱DIY和纯手工的厨房达人们,为了健康和乐趣,则倾向于采用食材自己做纯天然染色剂,这样做出来的食品既赏心悦目,又美味健康环保。此外,彩色食材的使用也紧跟当今彩色养生保健的潮流。
本节讲一讲常见纯天然紫色染色剂的食材来源、制作方法和用途。
方法/步骤
1
紫色食物花青素含量非常高,而花青素的营养保健价值很大,具备很强的抗氧化能力、预防高血压、减缓肝功能障碍、改善视力、预防眼部疲劳等功效。
食品染色:[1]制作纯天然紫色食品染色剂
2
对于家庭厨房来说,一般是现做现用,图新鲜,获取天然染色颜料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都比较简单,不必要用到太复杂的工艺和设备。根据用途和具体食品制作需求,大体可以分为熬煮提取汤汁、榨汁、打浆(提粉)等几种方法工艺,所用提取工具只需要家用的豆浆机、料理机、打粉机、压榨机、打浆机、榨汁机和锅等即可。
食品染色:[1]制作纯天然紫色食品染色剂
3
从原理上说,几乎所有的紫色蔬菜瓜果等农作物都可以榨取紫色汁液供食品染色用,但是,不同品种的蔬菜瓜果的榨汁率差异非常大,且成本率也差异很大,因此,要榨汁来进行染色,最好选取进货价格便宜且水分高的蔬果。推荐使用紫色甘蓝、紫色胡萝卜、紫菜花等食材榨汁,比较土豪的话,可以用紫葡萄、黑布朗、稔子、桑葚、紫肉火龙果等紫色水果来榨汁。
食品染色:[1]制作纯天然紫色食品染色剂
4
如果是做面点、糕点,则可以打浆的方法。打浆的话,任何紫色食材均可,把生鲜的食材洗干净,用打浆机等工具打成浆,然后用这个浆去和面。这种渣和汁全用的方法,比较节省。
食品染色:[1]制作纯天然紫色食品染色剂
5
对于紫薯、紫色薯仔、紫玉米、紫扁豆、紫芸豆等粗粮类食材,可以打沙或是打粉,然后直接做糕点或是掺杂到其他食物里造色。打沙就是先把食材蒸煮熟透了,然后用打浆机等工具打成浆沙,或是直接用擀面杖等打成沙浆状。紫薯等高淀粉食材可以先晒干,然后打成粉,这样可以一次多做些,以后也可以使用,不用那么麻烦。
食品染色:[1]制作纯天然紫色食品染色剂
6
煮菜的时候,有的紫色蔬菜煮出来的汤汁就是紫色的,因此,也可以通过熬煮的方法获取染料,这样菜肴可以吃,汤汁用作染色,一举两得。这个比较典型的就是紫苋菜、紫胡萝卜、紫甘蓝、紫潺菜和紫豆等蔬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