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宝宝的旧衣服不能乱扔,老人觉得会“犯忌讳”,四种方案轻松处理
小孩子出生之后,长得非常快,很多衣服穿了没几天就小了,那些不能穿的衣服积累下来, 一个柜子都装不下 ,而且新衣服也没有地方放,感觉家里总是乱糟糟的。
赶上哪天天气好、心情好,宝妈可能要做一个大清理,将宝宝那些不能穿的衣服, 全都整理出来,给现用现穿的衣服腾地方 。
对于宝妈来说扔掉是最轻松的解决方案,但可能有人会站出来表示反对。
邻居晶晶是一个三岁萌娃的宝妈,前几天我下楼的时候,看见晶晶正开着门,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准备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
刚巧被收拾楼道的阿姨看见,晶晶还好心地问一句: “大姨,我这都是不要的小孩衣服,你要吗?”
大姨表示自己家没有这么大的孩子用不上,但看着晶晶要拿出去扔掉,急忙拦住了她。
大姨语重心长地说: “家里孩子穿过的衣服,怎么能这么往外扔,容易犯忌讳的!”
晶晶却觉得没什么,大姨却一脸认真地说: “这衣服孩子穿过了,就有灵气了,如果扔掉孩子的好运也跟着没了,姑娘听大姨的别扔了。”
听见大姨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晶晶也有些犹豫了,又把衣服都拿回了家里, 看着家里快要堆成山的衣服,有些哭笑不得 。
很多宝妈都觉得老人的这种“犯忌讳”的说法,就是封建迷信,不信就行了,衣服都不穿了有什么不能扔的。
如果像晶晶这样遇到的是外人还好,要是跟自家婆婆, 因为这点小事儿发生矛盾,那就有些犯不上了 ,可以先了解一下,老人有这种说法背后的原因。
原因一:讲究“衣锦还乡”
老人们认为,衣服是贴身的东西,会沾到身上的 运气和能量磁场 ,如果随便扔掉,可能会被捡到的人损坏运气。 听起来好像“玄幻”剧 ,说是封建迷信的观念也不为过。
以前的人比较讲究“衣锦还乡”,觉得外出的时候, 一定不要把衣服丢掉,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
可能是因为很多年前的治安不太好,出远门很容易遇到意外, 衣服损坏就意味着人会受伤 。出于对家人的心疼和关爱,希望人和衣服都能完完整整地回到家, 也是一种殷切的期盼吧!
原因二:以前生活条件不允许
宝宝穿过的旧衣服不能乱扔,这种说法也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跟老一辈的生活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以前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家里很多个孩子, 衣服往往是大的穿着小了,就给小的穿 。一年到头都穿不上两件新衣服。
老人为了安抚没有新衣服的孩子,就用穿过的旧衣服不能乱扔来哄孩子,让他们乖乖地穿旧衣服。
晶晶知道这些只有有些无语,跟我吐槽: “姐,你说我放着这么多不能穿的衣服不扔,难道为了衣服,还要生个二胎吗?”
老一辈的这种观点多少有些封建迷信,但也不能为了犯忌讳的这种说法,就让娃的旧衣服在家里堆成山呀,更不用像晶晶说的,为了处理旧衣服再生个二胎,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整理了四个实用的,宝宝旧衣服的处理方案 ,希望对有同样苦恼的宝妈有帮助。
方案一:送给其他需要的孩子 有的宝妈可能考虑要二胎,这些旧衣服就可以先放一段时间, 等二宝出生之后就用得上了 。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 有年龄小的孩子需要的话,可以送人 。
方案二:旧衣服改造“变废为宝” 宝宝的旧衣服一般都是纯棉材质的, 可以挑出一些来做抹布 ,平时擦擦洗洗用得上。衣服也是布料,可以改造成 坐垫、玩具或者拖把 ,也是很实用的。
方案三:挂到二手网站卖掉 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二手物品交易也越来越多了,好一点的衣服, 可以挂到二手网站上 ,卖掉换钱也是不错的。如果宝妈怕麻烦,可以要求 同城面对面交易,免得来回邮寄很麻烦。
方案四:挑出有意义的做成纪念品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人生中的重要阶段需要宝妈记录下来 ,可以在旧衣服里挑选有回忆的,留下来做纪念,更有意义一些。
❷ 宝宝的衣物应该怎样清洗收纳
婴儿新买的衣服一定要清洗激旦贺之后,再给婴儿穿。在新衣服里会含有甲醛迟伏,明派甲醛是一种有害物质,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的不适,像视力障碍、发疹等,
❸ 如何教幼儿整理衣服
一、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
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地方,有条闭指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小柜子,摆放孩子的书本和玩具,要求孩子把课本、练习本、玩具分类摆放,家长还要协助孩子挂置一些布娃娃、张贴一些儿童画,蠢漏把这片小天地营造成一个少年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去喜爱和珍轿档配惜自己的这一片“小天地”。
二、父母要率先垂范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在收拾整理东西方面也不例外。要求孩子的鞋子摆放整齐,首先自己的鞋子不要脱了乱扔;要求孩子把柜子和抽屉里的东西放好,首先自己要把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要求孩子把用过的东西及时归原,首先自己要作出表率。
三、培养孩子收拾东西的习惯
父母平时要经常教育孩子把东西放置有序,使孩子养成自觉收拾东西的良好生活习惯。父母要做到坚决不放过任何一次不按规定办的行为,只要发现一次,就要立即督促按规定摆放收拾好。有时候,孩子因乱塞乱丢而找不到自己的东西,父母先不帮孩子寻找,“惩罚”孩子感受—下不按顺序摆放的后果,然后再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