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七月中元节那天,应该怎样正确祭祀祖先
说到中元节,不得不提到佛教的盂兰盆会。在印度佛教中,佛教徒为了纪念先祖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佛教中认为 盂兰盆可以用来解救已经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从上面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宋代的时候,中元节前夕,人们会去市井买一些纸糊的各类冥器以及《尊胜目连经》,然后在中元节的时候,烧给故去的亲人。
并且,在七夕过后,则会有“目连救母”杂剧的演出,持续五十日。中元节前一日,也会有其他物品的贩卖,比如楝叶,祭祖时铺在桌面上;麻谷窠儿,用来系在桌脚上,等等。除去这些祭品以外,还会设大会,焚钱山,设孤魂之道场等等。
上面说的宋代的中元节的风俗,其实和现在我家乡的差不多。今日陪着母亲去街上买明日祭祖的物品,在街面上有着琳琅满目的物品,比如纸糊的房子、衣物等,这与东京梦华录中的相似,并且还有大量的钱币等,这些均是在明日祭祖时烧给亡去的故人的。除此之外,母亲还会准备一些菜品,再加上一些糕点,并且有所谓“神三鬼四”的说法,就是给神上供要准备三道菜,鬼是四道菜。我的岳母是信奉佛教的,她还会在中元节到来的时候,为亡去的故人诵经,用以超度。所以说,其实现在中元节的习俗和宋代的时候相差并不很大,多数都是传承下来的。
❷ 鬼节要烧什么中元节祭祖烧什么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主要的习俗包括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中元节虽然在民间被称为鬼节,但其文化核心依然是敬祖尽孝,是一个祭祖扫墓的节日。
一、烧纸钱
传说中元节这天,鬼门大开,逝去的亲人的灵魂会回到人间看望子孙后代。后代需要为先祖烧纸钱,给先祖送钱带银,让祖先在地府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祖先才能更好的庇佑后代。
二、烧衣服
在中元节,香港地区有着烧街衣的风俗。每年农历七月,香港人民会在入黑后,带着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三、烧包袱
在七月十四或十五晚,人们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袱(也叫荐包)。烧包袱就是将纸钱一叠、食物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再烧给已故的亲人和先祖。
中元节烧东西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中元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所以祭祀用品也要用正宗的,烧纸最好烧金钱和银钱,不要烧那种花花绿绿的。
2. 中元节不论是烧纸还是烧包袱,都要到指定的地点去烧,不仅没有诚意,还容易制造垃圾,甚至造成火灾。
3. 中元节烧包袱,一定要在封口处写一个大大的“封”字,这样才表示这是有主人的包袱,不会被其他野鬼打开。
4. 中元节烧纸钱时,可以留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让它们不要去抢送给先祖的钱。
5. 中元节在烧东西的时候,如果附近有土地庙,最好给庙里上供几炷香并放上祭品,向土地公公祈福平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