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画色彩静物如何才能把画面的色调统一起来(最好可以详细点)
在画深色器皿时,先观察固有色以外的地方的色彩倾向,画完最深的部分在调色盘的这个颜色里稍微加一点浅的颜色偏红加点朱红,偏绿加粉绿,偏蓝加钴蓝,一定要在原来的那块地方加哦!!另调的话很容易与原来的偏离太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加白,白色粉太重,暗部参了粉,想再暗可就难了。画一笔上去后如果效果不明显先别急着改,水分干后颜色会变浅。注意调以上颜色时千万别调死,笔上沾点后稍微调两下就可以,这样颜色会丰富一点,画色彩最忌讳颜色调死。
还有画物体投影时,可以参入补色(红~绿;蓝~橙;黄~紫这三对补色),这样在视觉上会形成舒服的感觉,而且也是符合色彩形成原理的。可以参考印象主义的绘画。比如画红苹果时,暗部扫点低纯度的粉绿,很美的。
深入造型时调出一种颜色不要再画一大片了,但也不是让你一笔调一种,这样很容易花,乱。只要在这个颜色基础上再碰一点别的颜色,稍微改变下色彩倾向(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啊!!!不能画过了~~!!)
在后期深入过程中,要想保持大的关系不乱,在做细节颜色时,每画一笔不要就盯住这笔,要看看这笔在整体画面中的效果。
总之,充分利用的的调色盘,颜色的变化不是一小块一小块调出的,而是在原来调出的颜色上稍作变化,这样就又丰富又整体了!
㈡ 色彩静物中什么画面用什么颜色的布才和谐协调
不能一律用深色,背景布色应该和静物的主要色彩相搭配,尽量避免过于鲜艳的背景布色,但是,比如,如果静物的主要色彩是淡蓝色,那么背景布色可以选用深一点的蓝色,但是如果静物的主要色彩是深蓝色,那么背景一定不能用深色,反而用浅蓝色或者浅色系比较出彩。
㈢ 关于色彩静物物体颜色搭配问题
一般用用冷暖色搭配,用相近色搭配,只有这两种。
人的视觉是:暖色往前跑,冷色后退。所以画面中间物体(前面的)一般设置为暖色,衬布与周边物体用冷色。这是冷色调。
也有暖色调的,衬布与周边物体是暖色调,中间放置冷色物体。
当然,在画的时候,要有环境色,就是说暖色物体上(灰面、暗面)要带有一些冷色笔触,而冷色物体上(灰面、暗面)要带有一些暖色笔触。
并且,还要有鲜灰色的运用,比如暗处和背景要灰一些,前景要鲜一点。
第二种是相近色搭配(色相环两个邻近的色,如黄和绿,蓝和紫,绿和蓝,紫和红等等)
如蓝色(最好是紫蓝色)的衬布前面放置几个绿色(最好是的带一点黄绿)的苹果。或者绿色的衬布前面放置几个黄色的香蕉等等。
忌讳什么颜色,一般紫、绿、橙,这三种颜色互相搭配,不怎么好看,如翠绿衬布搭配橙色桔子,有一些刺眼,但是,高手有办法让它们谐调,如把翠绿衬布加一点蓝灰色,把橙色桔子亮处加一点黄色,这样,色彩又有对比,又很协调了。(又比如,紫和绿搭配也不好看,但是,把紫色加一点红,这样就协调了)。
另外,忌讳冷暖色搭配,面积一样。就是说冷色的面积和暖色的面积一样大,这样不好,应该是一个面积大,另一个的面积要小一点,这样才和谐,不冲突。
以上就是一些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㈣ 在画色彩静物是需要什么颜色相调和最好
如果就按照你说的这组静物的话,做好选用暖色的色调,这样整个画面看起来比较生动一些,苹果--橘子--香蕉--所呈现出的基本都是暖色,所以选用暖色调也有助于对静物的刻画。在选用衬布的时候,选面积小一些的谈黄色以及蓝灰色的衬布,既好看画起来也不难。酒坛子一定要是深色的,比如褐色,有助于整个画面的协调。在画酒坛子时,笔触一定要干脆,颜色明了,注意冷暖区分。按部暖,亮部冷,(在自然光下是这种情况)按部反光不能过于强烈。篮子这种复杂的物体,一定要有节制的画,不能抢了主角,最好用土黄和褐色两种颜色即可。水果就不用了说了,固有色为主体,明快,前后细节的加减。最后调画面,哪里有不舒服的地方小改一下就可,一定要学会如何看画。
㈤ 色彩静物什么颜色调和会很好看
颜色的调和要根据你整个静物充分的搭配在一起
各种颜色的面积
例如:红黄蓝三种色彩放在一起十分刺眼
但是将它们占的面积分配好
再加上调和色(例如:黑)就会十分漂亮
㈥ 色彩静物常用的调色方法
构图:定位适当,主次分明,对比鲜明,关系协调,尽量做到自然别致,富有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鲜感和完整性。
由于整体画面比较亮,应先刷一层暖色的底色。//由于底色是暖色,所以画面上的色彩可以略为偏冷。
从背景画起较好,铺色时不要把物体填满,要留有空白,使画面有透气感,不可画得太鲜艳。
铺大色调时,用水要多一点;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时,也要略多一些,以增强其虚远感和透明感,但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水渍。
水粉有一定的覆盖力,若使用不当,来回拖涂,会使底色泛起,造成色彩污浊。
调色要从整体去决定每块颜色,千万不可孤立地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
色泽鲜明,饱和度高,力度高强;反之,灰色,纯度低的,力度就弱。
对画面色彩节奏的安排上,既要有所控制,又要相对的自由。可以是激烈的,也可以是平稳的;可以是高亢的,也可以是低沉的;可以是开门见山的,也可以是迂回曲折的,应根据情绪表达的需要。
可以推厚以显示凝重感,也可薄涂有润泽感和轻松感;可以有流淌的灵动感,也可以求虚幻的朦胧感。
凡高的许多作品就是利用笔触的方向变化给人眩晕的动感。
通过明度、纯度,形成有主有次、有强有弱、有虚有实的效果。
某色中调入的白色,明度增强,纯度减低。
大面积色彩纯度宜弱,小面积色彩纯度宜强,一大一小,一弱一强,才使画面色彩趋向和谐。红与绿是互补色,本来对比很强烈,由于两者面积悬殊,如大面积红和一点绿的组合不但不刺激,反而显得特别和谐。
1、平光,能使物体固有色凸现,从而使画面色块明确,色彩明丽而响亮。在平光的照射中整体静物会产生近、中、远的光线推移,把握这种推移,会使画面色彩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层次感。
2、侧光,从侧面过来的光,能显现出物体较强的立体感,便于塑造结实的物体。
3、逆光,在色彩上最容易表现出特殊的效果。重在暗部色彩要得透明,不可太黑。
整体出发,是整体控制局部,局部服从整体、充实整体。整体是综合,局部是分析;整体致广大,局部尽精微;整体重印象,局部求深入;整体求统一,局部求精彩。没有局部对细节的刻画,哪有画面的精彩?局部如果干扰了整体,那么画得再精彩也不可取。
要明确大的调子,在大调子的控制下进行局部细节的描绘。从明度上要确定是亮调子、高调子、低调子还是不明不暗、不高不纯的灰调子;从纯度上要确定它的色彩是饱和浓艳还是沉稳柔和;从冷暖上要确定是冷调子还是暖调子。
暖色:红、橙、黄;冷:青、蓝、紫;绿色居中
灰色放暖色上显冷,放冷色上显暖。
某块颜色画得太冷了,只要把它周围之色变冷,那么它的表现就准确了;反之……。关键还在于与其它颜色的相互对比。和谐是最高境界。
红色能使人欢乐和激动,黄色能给人带来愉快和光明,蓝色表示幽静、寂寞和忧郁,灰色耐人寻味。
不是主体物(虽然在前方),应用大笔概括出暗部、灰部和亮部之间的关系。
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如采用厚画法,笔蘸色饱满,下笔有力,笔触明显,则能表现形体转折与结实厚重之感。
两个瓷罐的前后和距离,是由色的深浅、冷暖通过色彩变化显示出来的。
近处、实处、高光处,“白”要多一些,以突出鲜明感和结实感;暗部、阴影和色彩倾向性较强的中间层次等处,可少用或不用白色,改用粉绿、柠檬黄等色,这些色比白色更鲜明、透气,其倾向性也强一些;滥用白色易使色彩浑浊、粘滞和“粉气”。
补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
补色:
1、对比两色并列,双方的色相明度都有加强,如红者更红,绿者更绿。
2、有此一方,必有其对方。以一个深红苹果为例,在苹果的明暗线上,投影边缘处应当有与红相对的绿色部分,在边缘四周也应有适当的淡绿成分混在背影色中。
010画室全力提供
㈦ 色彩静物调色规律
一色彩静物调色方法:
1、 用群青或者熟褐或者深红+黑画出轮廓
2、 加水刷一遍明暗
3、 铺大色调 用普兰+深红+物体固有色+环境色
4、 画暗部:用普兰+深红+物体固有色+环境色
5、 画中间色调:用普兰+深红+物体固有色(提高明度)+环境色
6、 画亮部:用高纯度的颜色+固有色“尽量少加白”
二色彩静物调色规律
1、先画重颜色, 由深画到浅。 由开始到结束,都在固有色的基础上画。
2、画单个物体的时候 ,物体是暖色物体,亮部则偏纯偏暖。暗部则偏冷。
3、画面的前后空间关系是靠 1:色彩纯度2构图 3 体积 4冷暖 5比例 才能表达出的。
4、冷色调的画一般都是亮面偏冷暗面偏暖。
亮部是光源色,那么暗部都是偏环境色。
(7)色彩静物怎样才能颜色协调扩展阅读
学习方法
1、正确的学习调色方法,首先是认真解读有关色彩构成的理论,先把色彩构成的理论基础打牢实了,再拿一些典型示范作练习,有了这个基础后,就好办了。
2、色彩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又是主观世界的感受。某种色调一些人会棒为至尊宝典,另一些人可能则视为垃圾,这完全属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问题,但也反映了色彩既是客观存在又是主观感受这个事实。
3、调色技术虽然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但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有规律性,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
4、同样,调色也有很强的规律性,这里面最主要涉及色彩构成理论、颜色模式转换理论、通道理论,使用工具主要涉及色阶、曲线、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通道混合器、渐变映射、信息面板、拾色器等这样一些最重要的基本调色工具。
调色技巧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4、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是干样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是湿样板,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观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5、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氨基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需更加注意。
6、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7、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8、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9、在调配灰色、绿色等复色漆时,由于多种颜料的配制,颜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发生“浮色”“发花”等现象,这时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防浮色剂来解决。如常加入0.1%的硅油来防治,国外公司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需分清用在何种溶剂体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㈧ 色彩静物色彩怎么的搭配
色彩关系中最大的整体就是画面的色调。也就是画面中各物体的颜色搭配要协调,这实际上也是变化统一。我们通常说一幅画是绿色调、红色调、红绿色调、灰色调、冷色调、暖色调等等,是说一幅画中尽管有不同颜色的物体,但我们能感觉到一种基本的整体的色彩倾向。比如说在一幅静物写生中,有绿色的桔子、红色的苹果、棕色的罐子、白色的盘子、灰色的衬布。在这个组合中,如果灰色衬布的面积比较大,那么往往会影响到它周围的小物体的颜色,会使整体画面倾向于灰色调。除此之外,光源的颜色也会影响到画面的色调。我们在观察各物体的颜色变化之前应该先眯着眼睛大体地感受一下整体的色彩倾向,定下画面的色调,再去表现色彩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整体。 色彩关系的第二个整体关系是冷暖变化。明暗变化中往往会产生冷暖变化。比如亮部偏暖,暗部就会偏冷,反之亦然。还有空间距离也会影响冷暖变化,一般是近暖远冷。 色彩关系里边还有一个补色关系。所谓互补色,就是在色相环里面对面的那两个颜色。比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我们平时留心生活的话会发现物体亮部与暗部的颜色往往会呈现一种互补的关系,在处理画面时合理运用补色关系会使画面色彩更加明快、和谐。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纯度、明度。我们画色彩时对色相都比较注意,这里不多讲。明度的变化影响到明暗关系,包含在素描关系里。而纯度往往是很多同学所忽视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亮部的纯度要高于暗部,近处的纯度要高于远处,这是自然规律。为什么说是通常情况呢,我们观察高纯度背景前的灰色物体,会发现亮部的纯度不如暗部高(暗部呈现强烈的背景色)。出于处理画面的需要,主体物的纯度可略高于次要物体。 在画色彩时,每画一笔都要同时考虑到色相、纯度与明度。否则,明暗对了,色相和纯度会错。色相对了,明暗又错。改来改去,永无止境。 根据人们画色彩的习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人画主观色,也就是理论色。这种人根据平时的经验,不管对象色彩如何变化,都按一定的规律去搭配。这种画往往装饰性比较强,但可能会缺乏表现力。另一种情形是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理论分析,重实际,重感受。
㈨ 色彩静物怎么塑造物体,怎么把暗灰亮三大面的颜色画协调
色彩静物,其实只要你入了门都是挺好画的,我以前学习色彩静物的塑造时也觉得挺难的,但是你一定要从整体出发,不要一直盯着那几个主体物,一直在想我画的立不立体,这样你会陷入死胡同的。
色彩之所以称为色彩颜色很重要,你一定听别人说过,素描好的人色彩不一定好的吧,色彩是感性的东西,你喜欢什么颜色就加什么颜色,只要颜色不要是脏色或者放在画上特不舒服。
最后言归正传,关于静物的塑造,首先把型打出来,型很重要,虽然现在的国美风中,型不怎么讲究,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它却是个地基,然后把静物的大色块铺上黑白灰,(顺便把整幅画也铺上)画完之后你会发现颜色干了就不好看了,和刚刚湿画时不一样,没关系,于是你要开始铺第二层,第二层很重要,相当于人的皮肤颜色或者是一层底妆,先画静物的亮面用各种你所能想到的颜色例如最平常的陶罐,它的亮面你可以加白(加很多)然后再加点你喜欢的蓝,然后画上去一块,再把原先的颜料中加点绿,然后画上去一块,以此类推,记住要一块一块的如果你是初学者的话,这样有助于打基础,但块与块之间不能过于生硬,类似于刘长海的色彩,他的这张色彩已经过时了,最后再画灰面,灰面如果你不太会调颜色的画可以买一些高级灰,但绝对不能依赖高级灰,在你色彩画到中期时,结尾的黑面,千万不能用黑色会很难看的,不过你可以加一点调深颜色。这时前面的亮面已经干了,会有点灰灰的感觉,于是你需要在亮面里找更亮面的地方,你的画就会变的很丰富,色彩很多,最后点上高光,用干笔点,尾部在小小的拖一下。
色彩其实只能看看别人说的,如果自己不深索探讨是没用的,我以前学色彩时很迷茫,不知道哪一种好看,哪一种能得高分,哪一种更容易画,其实想那么多是没用的,色彩要多去书店淘一些书,每一种画法都多多少少的尝试一下,取他们的长处,你一定会有大收获的,现在比较流行国美画风,你可以买一些这种类型的书,北京有一个老鹰画室他们出的书是不错的,画水粉其实只要色彩好看,你就成功了一半,它可以弥补你的其他不足,毕竟到时考试,评委只会远远的看一眼,他看到的只是你画出来的颜色。
加油吧,年轻人,我的国美研究生姐姐告诉过我,水粉想要迅速进步,最好的办法是涂色卡,它可以使你调颜色的敏感度与色域的见识迅速提高。而我的画水粉经验是,色彩静物在塑造时,用一些烂笔画,它会使你的画瞬间变得特有感觉和不俗。而你上面的协调问题,就有点类似于,我在句子哪一处打逗号,哪一处打句号一样。这个需要你多画,直觉和感觉会告诉你。你在画水粉是把对比色调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哦。
最后告诉你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老师的题目里你不擅长的都放后面去,一笔带过。
㈩ 如何使画面的色彩关系更加协调
如何才能做到色彩的协调统一?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去寻找答案。
①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显示了色相的明暗差别,或者说是色块的素描关系。每一色相都有其自身的光谱明度范围,加入白色会提高明度,加入黑色则会降低明度。明度在色彩的搭配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②优秀的设计作品,无论是运用同类色搭配,还是运用非同类色(补色)配置,当我们把它们还原成黑白图片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作品的黑白灰关系非常的协调统一。这说明了画面中的各个色块融于素描关系的大区域中,融于整个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之中,在黑白灰的关系中寻求色相的信息承载。
③明度是画面的骨骼,是画面的结构。亦色彩的明度搭配应与画面秩序相符合。明度与色彩在一起,人们对于色相的关注往往会超出对于明度关系的关注。创作者比较容易忽略明度关系,由于色相变化、纯度、冷暖对比等关系的干扰,创作者对于明度的差别的判断也往往犹豫不决。
④平面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色相间的协调搭配、美的并置,更要考虑每个色块的明度与整个构图的素描秩序相统一问题。素描(明度)秩序就是对画面的黑白灰元素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通过明度塑造画面主体与空间,引导观众正确顺利且地解读画面要表达的信息,传递创作意图。
在素描的世界里,用黑白灰关系来强调主题,表现空间、节奏、韵律。这个规律在色相发生的时候仍然在起作用,只是它潜在了色相的表情之下。
⑤色块的明度关系是画面相对隐蔽的骨骼,是一个潜在的问题。画面中如果没有明度关系的支撑,画面必然显得纷繁无序,杂乱无章。只考虑色相间的协调问题,画面仍然会显得杂乱无序,到处发光。画面中的各部分色块和无色彩部分应该共同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黑白灰关系。用色相的搭配和明度变化共同为主题服务,才能达到协调统一的画面效果。推荐阅读:色彩的视觉特性!让色彩"说话"
①丰富的画面效果离不开黑白灰艺术处理,黑白灰的不同调子,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画面以黑色为主的深色调子,一般带有神秘感和压抑感、悲哀、忧郁、幽静的美感;画面以白为主的浅色调子,一般带有愉悦、明朗、轻快、优美。画面中黑、白、灰的面积不同,也会影响到调子和感情。黑、白多,灰少,调子强烈;黑、白少,灰多,调子柔和,优美。
②色彩明度变化的不同调子,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气氛和感情,这种感情经验是基于人们长期的黑白灰视觉心理形成的。当画面由各种色块组成的时候,除了考虑色相的各种并置关系之外,还应该把色块(包括照片,图片)理解成不同的黑白灰块面,要与画面的黑白灰感情调子相协调。
③黑白灰旋律有无穷的变化。黑白灰对比的重复、交替,产生了黑白灰节奏和旋律。黑白灰的旋律和节奏是画面的灵魂。体现特有的精神特征。每一幅画的黑白灰旋律中心,都制约着全局,起着震撼心灵和视觉的作用。画面缺乏黑白灰节奏,画面灰暗、单调、杂乱无章。黑白灰旋律的中心应该是画面中色彩搭配最精彩最动人的地方,最耐人寻味之处。
④在暗调子中画面的最亮的部分是画面的主题,那么主体色彩的明度也应该是整个画面色彩最亮的色域。如果主体色彩的明度不是画面中的最亮部分,主题的力量就会被减弱,画面要表现的黑白灰节奏和旋律就会被削弱破坏。所有的变化调整都要在对比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最终达到相辅相成的协调关系。
一幅富于表现性的平面设计,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色相和明度?
①从色彩的方面来说,运用同类色搭配可以产生一种富有张力的戏剧性效果。当平面中只有黑白和一种色时(包括同类色并置的情况),色彩的选择首先要能够表达设计主题,这种色块在构图中是起着灰色域的作用,它的明度的深浅,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视觉效果。
②另外字体不只是承载信息,当字体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深浅不同的灰色的面。色块的灰度应该和字体段落的灰度、画面的空白,空间(白)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是黑白灰层次。色块的明度变化要根据画面视觉流程的需要。
③非同类色(补色)并置能形成丰富的画面效果,在确定色块间的明度时,首先要考虑各个色块在画面中是否处于相同的主次远近关系。当色块在画面中的远近主次关系一致的时,色块处于相同明度时,色彩表现最为大张力。当画面中的色块不在同一个远近、主次平面时,那么色块的明度应该和它们所在画面素描秩序相统一。
④从画面的明度差来说,画面色彩的明度差异性小。画面可以是高明度,高纯度色彩、高明度,低纯度色彩或者低明度中度纯度色彩、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等等,色彩的搭配无论是同类色间的搭配还是非同类色间(补色)间的搭配,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画面整体性高、力量均衡、强调统一、弱化差异、统一之中有变化。
如何更加正确的判断色块的明度?准确地判断画面的视觉流程是否顺畅?主题是否突出?
将完成的设计作品转换成黑白模式,可以很好的检验色块的明度是否正确,画面是否协调统一。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设计师,在设计时只注意色相搭配的各种关系,而忽视色块明度在整个画面中的关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与平面设计之外的各种设计。
色彩的明度协调方法是艺术的手段,而非目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因为有了色彩的倾向,从而有了更富有表现力的明度调子,从而取得了动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