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画的绿色是怎么调的
黄+青=绿
印刷/颜料三原色(减色法)
青+品红=蓝
品红+黄=红
黄+青=绿
青+品红+黄=黑
色料(颜料)三原色——减色法原理
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1)花青颜色怎样调制扩展阅读:
调色原则
颜色如同炒菜要掌握火候.颜色调配得不够,会显得“生”,“火气”。
颜料的品种要尽量用得少,包括黑白在内,一般不超过四种色就能调配出所需要的颜色,第五种以上的颜色加进去,只能起到增加黑和灰的作用,颜色中的对比色成一起,就是黑灰色。有人认为加不同颜料可以使颜色丰富,其实只能降低纯度,经验丰富的画家常常利用简单的几种颜色,取得优美雅致的效果。用浅黄加入少量的黑调配出一种沉着的绿色。当颜色调配合适的时候,会有一种滋润的感觉,涂在画布上色素渗入画面,退到空间里的感觉,相反颜色显得干枯、漂浮就不好。
根据颜料中所含的成分,颜色可以分为纯色、清色、浊色。纯色中不含白,清色中只含黑,或者只含白,浊色(“灰”颜色)中含有黑色也含有白色,也就是含有灰色。
我们作画时口头上讲的“灰颜色”,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消色的灰色;另一个指的是浊色。不是指由黑加白调出的灰色,而是指颜色微妙、沉着,含有一定灰色成分的某种颜色。画面上使用大量“灰颜色”,其目的是为了使画面色彩互相衬托得更为响亮。
彩画家应该熟练掌握调色技巧,明确所要调配的颜色是纯色(灰颜色),然后根据不同种类颜色的调色原则分别进行调色
Ⅱ 墨青, 墨绿 ,草绿,中国画颜料怎样调出来呀
墨青:酞青+墨汁(少量)
或 花青+墨汁(少量)
墨绿:藤黄+花青+墨汁(少量)
或 藤黄+酞青+墨汁(少量)
草绿:藤黄+花青
或 藤黄+酞青
复勒:工笔画中,染了后,可能把以前的墨线罩住了,需要把墨线显现,就在原来墨线的地方再勾勒一遍,叫做复勾,也有叫复勒的叫法。工笔画有三矾九染,复勒要看情况而定,要是是用矿物制颜料画的,好容易盖住。那就要再勾下了啊。
Ⅲ 草绿色怎么调
1、鹅黄色加蓝色:往蓝色里加入鹅黄色就可以得到草绿色;
2、黄色和蓝色调和:取三原色中的黄色和蓝色,比例为一比一,调配出来的颜色为绿色。黄色颜料的用量越多,绿色的颜色越淡,可以用黄色系加蓝色系调制出不同程度的绿色;
3、花青色和藤黄色调和:可以用百分之七十的花青色加上百分之三十的藤黄色调配。
(3)花青颜色怎样调制扩展阅读:
草绿色RGB值分别为153、204、51,多用于女式服装如连衣裙等上。草绿色象征着勃勃的生机,充满着希望。
如今的草绿色更淡雅,更加有生机,更突出自然的气息,特别符合夏日里的自然和清爽需要。用于室内外装修,给人以亲近大自然的感觉,但又不失光线的明亮。
Ⅳ 颜料中的草绿色应该怎么调
草绿色是由天蓝色加黄色调制而成。
手绘装颜料调色表:
1、玫红色 + 黄色 = 大红 ( 朱红、桔黄、藤黄 )
2、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3、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
4、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
5、草绿色 + 少量黑色 = 墨绿
6、天蓝色 + 黑色(少量) = 浅灰蓝
7、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色
8、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
9、天蓝色 + 黑色 = 墨蓝
10、白色 + 黄色 + 黑色 = 熟褐
11、玫红色 + 黑色(少量) = 暗红
12、红色 + 黄 + 白 = 人物的皮肤颜色
13、玫红色 + 白色 = 粉玫红
14、蓝色 + 白色 = 粉蓝
15、黄色 + 白色 = 米黄
(4)花青颜色怎样调制扩展阅读:
色彩调配知识
一、亮面色彩
基本色+明度较高的同类色或邻近色+白色。
如,一个红苹果的亮面调配方法为:红色(基本色)+柠黄或中黄(邻近色)+白色即可
二、暗面色彩
基本色+基本色的补色或基本色+明度较低的同类色或邻近色(主要用于基本色较浅的物体)
基本色+蓝色类+红色类(主要用于基本色较深重的物体)
三、灰面色彩:
以基本色为主,适当加入周围物体的环境色。
如红苹果的背景是一块浅蓝灰色的衬布,它的灰面色彩调配方法为:红色(基本色)+浅蓝灰色+白色(少量)。
四、高光色彩:
高光色一般用白色略加湖蓝。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其高光越表现为亮冷灰色;而表面粗糙的物体高光表现不明确。暖色物体的高光较冷色物体的高光要略暖一些。
高光色既略偏天光的亮冷灰色又略偏固有色的暖灰色,这是艺术中矛盾双方的变化与统一的完美结合
五、反光、投影色彩:
反光色一般由环境色决定,要注意控制其明度不可过高,否则暗部会显得花乱。投影色主要由物体所投射到的背景颜色所决定,再加上产生投影的物体[的颜色。
注意要有明度及冷暖的变化,渐远渐淡,直至与背景颜色相融。
六、交界线色彩:
交界线为暗面色彩最重的地方,最少要有三、四笔变化,中间偏上处最重,一般为基本色加上其补色类颜色,上下几笔颜色稍亮,下面一两笔要加上环境色。
Ⅳ 国画颜色花青怎么制作
花青色作为绿色类颜料,用:蓝+黄+黑(极小) 应可调出近似颜色。你不妨试试看。如仍不行,可把:蓝、黄、黑、青、白这几种颜料相混试试,尝试时要注意所用颜料比例,这甚为关键。
Ⅵ 怎样用国画颜料调出草绿色
颜料调色:
1、绿色颜料调色:
黄+蓝=黄绿(黄多蓝少)草绿、绿色(等量混合)中绿、蓝绿(蓝多黄少)深绿 蓝绿色=草绿色+天蓝色,粉绿色=纯白色+草绿色 黄绿色=柠檬黄+草绿色,墨绿色=草绿色+纯黑色
2、其他颜料调色:
红+黄=红橙(红多黄少,俗称桔红)、橙色(等量混合,俗称桔黄)
蓝+红=红紫(红多蓝少)、紫色(等量混合)、蓝紫(蓝多红少)
肉色=少红+少黄+多白,熟褐色=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粉玫瑰红=纯白色+玫瑰红,朱红色=柠檬黄+玫瑰红
暗红色=玫瑰红+纯黑色,紫红色=纯紫色+玫瑰红
褚石红=玫瑰红+柠檬黄+纯黑色,粉蓝色=纯白色+天蓝色
灰蓝色=天蓝色+纯黑色,浅灰蓝=天蓝色+纯黑色+纯紫色
粉紫色=纯白色+纯白色+纯紫色,啡色=玫瑰红+纯黑色
粉柠檬黄=柠檬黄+纯白色,藤黄色=柠檬黄+玫瑰红
桔黄色=柠檬黄+玫瑰红、土黄色=柠檬黄+纯黑色+玫瑰红
(6)花青颜色怎样调制扩展阅读
一般常用颜料:
1、柠檬黄(冷调黄)。
2、淡黄(暖调黄)、中黄(暖调黄)、土黄(暗调黄)。
3、桔黄(或桔红)、朱红(暖调红)、曙红(冷调红)。
4、深红(用来压暗红系的重色)、褚石(很常用的哦)、熟褐(脏脏的重色,不敢多用,但很好用)。
5、玫瑰红(美丽透明的颜色,爆炸力强,干后反色,少用效果极好)、紫罗兰(美丽的冷调色)、群青(偏暖的蓝)。
6、钴蓝(挺正的蓝)、湖蓝(冷艳的蓝)、普蓝(除黑之外最重的色,用来加重画面的重色)。
7、淡绿(偏暖的绿)、中绿(用得较多的绿,比较正)、深绿(或橄榄绿,用来压暗绿色系)。
8、粉绿(偏冷,画苹果的时候挺好用的)、草绿(不用说了,画草的时候得劲)、黑。
Ⅶ 国画颜料怎么调草绿
国画颜料调草绿色的方法:藤黄+花青。 国画颜料中本来就有头绿,二绿和三绿, 如果想
传统的中国画颜料,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从使用历史上讲,应先有矿物、后有植物,就象用墨先有松烟、后有油烟。
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据化验后,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如朱砂),矿物颜料的显着特点是不易退色、色彩鲜艳,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大面积的石青、石绿、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
(7)花青颜色怎样调制扩展阅读
国画颜料具体分类:
粉红,即浅红色。别称:妃色 杨妃色 湘妃色 妃红色。
妃色 妃红色:古同“绯”,粉红色。杨妃色 湘妃色 粉红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quester注:这里的“品红”估计是指的“一品红”,是基于大红色系的,和现在我们印刷用色的“品红M100”不是一个概念)。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quester注:不大于M70的色彩,有时可加入适量黄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草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画颜料
Ⅷ 怎样才能调出草绿色
鹅黄色加蓝色,先蓝后黄,可调出草绿色。
同时也有许多可以调配出的颜色
白色+红色+黑色少量=禇石红天蓝色+黑色(少量)=墨蓝
天蓝色+黑色=浅灰蓝,天蓝色+草绿色=蓝绿,白色+红色+黑色少量=禇石红,天蓝色+黑色(少量)=墨蓝,白色+黄色+黑色=熟褐
(8)花青颜色怎样调制扩展阅读:
基本色的调和
红加黄变橙,红加蓝变紫,黄加蓝变绿。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紫、绿则是三间色。间色与间色相调合就会变成各类灰色。但灰色都应该是有色彩倾向的,譬如:蓝灰,紫灰,黄灰等。
1.红加黄变橙——
2.少黄多红变深橙,
3.少红多黄变浅黄
4.红加蓝变紫——
5.少蓝多红变紫再加多红变玫瑰红。
6.黄加蓝变绿——
7.少黄多蓝变深蓝,
8.少蓝多黄变浅绿
9.红加黄加少蓝变棕色——
间色与间色相调合就会变成各类灰色。
Ⅸ 中国画颜料花青由什么植物提炼的古人提练的详细过程
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当时颜色品种有72种。胭脂,是古代画家喜爱选用的颜料,色相呈深红色,偏冷而又沉着。它是用植物红兰花、茜草、紫草合制而成,古代妇女还喜欢用它来点染腮红和日唇。花青,相传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由蓝靛、或称淀青、靛青制成。蓝靛,是用马蓝、木蓝、菘蓝和蓝等植物合制而成,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淀,石殿也,其滓澄殿石下也,亦作流,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人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墨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末,掠出阴干,渭之靛花"。绘画所用花青是取蓝靛中之最精良部分加胶收膏使用,藤黄,为落叶乔木,属热带金丝桃科植物。在其树皮上凿孔,在所流出的黄液下面用竹简接取,待干后即为园柱形藤黄色。黑色,是中国最重要的颜色。黑色自古以来主要是指墨色,在水印版画中的运用也极为普遍,如世界上最早的版画《金刚经》,其黑线均为墨色所印。流传至今的常用墨有三种。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油烟墨,用桐油等油类烧佣制成,其黑色偏暖。漆烟墨,用大漆烧烟制成。中国制墨历史久远,至少有两千年历史。现在安徽的歙、休两市为明清制墨的产地,并延续至今。植物颜料中还有紫铆、檀木、生桅子……举不胜举。
Ⅹ 青花瓷的颜色用哪几种颜色的颜料调得出来
青花瓷分为不同的青花料颜色,真正的瓷器青花颜色是不同的。所以要看追求哪个时代的青花料。我即是中国画专业毕业也是做瓷器鉴定工作的,所以我的答案可能复杂一些,你参考吧。明代青花料苏麻离青料。对应的国画颜料。花青,在此基础上花青加70%-80%黑色,黑色用笔点成点状,用来表现苏麻离青料里的铁锈斑。明代成化青花料:花青调80%左右孔雀蓝。清代康熙翠毛蓝色青花料:酞青蓝。清干隆:花青加酞青蓝。晚清:酞青蓝。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