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购物 » 裁剪格子衣服怎样对衣身和袖子
扩展阅读
鱼杂鱼油怎样做好吃 2025-02-04 02:31:00
剪辑软件id怎样注册 2025-02-04 02:30:53
用友软件收款单怎样核销 2025-02-04 02:26:01

裁剪格子衣服怎样对衣身和袖子

发布时间: 2022-05-09 21:18:52

Ⅰ 手工裁格子布男西装袖子怎样对格

说反了吧?制版时前片袖窿处有个对应点A',大袖前边也有个与此呼应的对称点A'',此两点要对到相同的横向格子上,

只有这样才能对上格子。

Ⅱ 谁能告诉我剪裁衣服的基本方法呀最好能用图画出来。谢谢了!

各种服装裁剪当中 具体的量衣方法,大家可以仔细记忆一下,以方便以裁剪衣服知识中用到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袖口:围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还可根据款式的不同用胸围比例法计算。

7.领大:沿喉骨下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9.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10.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12.上裆:由腰部右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服装裁剪教程

一、 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是区别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服装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dyapiag)”,在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

二、 立体裁剪的渊源

立体裁剪这一造型手段是随着服装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对服装造型的分类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过程,而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这种造型从此成为西方女装的主体造型,因此,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随后,在服装的定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定制服装要求合体度高,所以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是必然的,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级时装制作。随着成衣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一种标准尺寸的人体模型来代替人体完成摸某个服装号型的立体裁剪。

三、 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技术广泛地运用服装生产、橱窗展示和服装教学中。

1 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

服装生产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产量化的成衣生产和单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也因生产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的技术方式一种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要求技术操作的严谨性。

2 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3 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地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并对其进行相关评价。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

1 平面结构的优势

(1)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2)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教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3)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笳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

(4)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够有据可依,例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第一章 衣身的立体裁剪

一、 原型的立体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体裁剪原型是衣身立体裁剪的基础。操作步骤如下:

1、将确定好前中心线、胸围线和基准线布料覆于人台上与人台上的同名线条符合,在前中心和B.P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在人台上。

2、将胸围线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点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头针固定腰省,同时确定侧缝线的位置并固定。

3、将胸围线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领口处需打剪口,以消除领口处的牵扯力,根据领围、肩部、袖窿的基础线在布料上作出点影线。

4、后片的操作方法与前片相同。

(二)原型宽放量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

1、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宽处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头针临时固定。

2、放置法:在立体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侧缝处加放松量。

3、衣身的修正:由于立体裁剪的技术难度角度较大,裁剪部位较难保证精确,因此,对于左右对称服装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则根据右衣身进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置于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样尺重新描顺领窝、袖窿弧线以及侧缝、肩缝等;

(3)检查相关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据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将左右衣身用手针连接起来并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关部位如口袋、纽扣均按实样裁剪并置于相应的部位,以检查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完善。

二、立体裁剪中省的运用

在原型的立体裁剪中我们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现出两中基本状态:宽松式与合体式。宽松式表现为面料与人体是一种离体状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而合体式则是面料与人体的符合,呈现出贴体状态,这种贴体状态的产生关键就在于省的运用。

1、省的概念与意义

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源自于将二维的布料置于三维的人体上,由于人体的凹凸起伏、围度的落差比、宽松度的大小以及适体程度的到低,决定了面料在人体的许多部位呈现出松散状态,将这些松散量以一种集约式的形式处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

2、 省的转移及其运用

省的转移是省道技术运用的拓展,使适体装的设计走向多样化,立体裁剪中省道转移的原理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凸点射线的原理,即以凸点为中心进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围绕胸高点的设计可以引发出无数条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领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围绕着突点部位即胸高点对余缺处部位进行的处理形式——省的表现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结合设计进行省道转移。

3、几种省形的立体裁剪操作

(1)腰省——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将全部余量转至胸点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这是将全部余量分成两部分分别转移推移到设计的位置,这与平面结构中所讲的省的分解与转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现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于以上省形的对称特点,它表现为不对称,同时还表现为子母省的特点,这类的省还包括Y形、T形等。

4、立体裁剪中省与分割

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体服装在结构设计上又增加了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使服装设计语言更加丰富。

(1)纵向分割——将肩省与胸腰省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向分割线,如经典的公主线。除此之外,领口省与腰省、袖窿省与腰省等都是纵向分割。

(2)横向分割——主要体现为一种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线,如将袖窿省与前中心省连接形成横向分割,将肩胛省转移至袖窿处,连接两省形成后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于水平与垂直之间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割,如将右衣身的肩省与左衣身的侧缝省连接,形成贯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线。

(4)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在服装结分割设计中其成型后的线形主要表现为直线分割与曲线分割两种基本形式,其余皆是在此基础上的变体。直线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现形式,而曲线分割是对分割设计的丰富,但应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艺难度也就越大。

(5)操作要求——无论是哪种方法哪种形式,它们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确定分割部位,并用表示线标识出来,然后按照立体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分片完成。

三、立体裁剪中的抽褶艺术

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

1、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

2、自由褶——与规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现了一种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服装风格。

3、操作要求——由于立体裁剪不同与平面裁剪能够很精确地计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应留有充分的余量,再根据需要来设定褶量的大小,并用笔做上记号。

第二章 袖的立体裁剪

一、 手臂结构与袖的构成原理

手臂与身体部分仅由关节联系在一起,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从功能设计的角度出发,袖子结构一般都与衣身分开。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手臂向前弯曲的状态,因此不难理解合体袖向前弯曲的结构,以及前袖窿挖度大于后袖窿。在袖子的立体裁剪中较多采用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法。

二、 一片袖的立体裁剪

1 无省一片袖的立体裁剪

(1)先完成衣身的立体裁剪,量出袖窿弧线长,定出袖长和袖宽,取适量的布料一块,标出袖中线、袖山顶点和袖长后,在14厘米的袖山高处画出水平辅助线,根据袖窿弧线的长度来确定袖山线。按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连接袖底线。

(2)将袖片与衣身复合,注意褶皱的均匀。

(3)标出记号后,从人台上取下袖片,重新修正袖山弧线。

2 泡泡袖的立体裁剪

泡泡袖有称公主袖,泡泡袖的肩宽应窄于一般的服装,其目的在于体现袖型的饱满和坚挺。操作步骤如下:

(1)取无省一片袖的板型对折,覆盖在布料上在袖中线处放足褶量,剪出泡袖基础袖样。

(2)将基础袖样覆盖在肩臂处,使袖中线与肩线对齐,并逐一作出褶形,注意褶量的均匀,检查造型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后,用笔做上记号。

(3)从人台上取下袖片,展平并重新修正轮廓线。

3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

喇叭袖的立体裁剪方法与泡泡袖相同,只不过放量在袖口处。

三、 两片袖的立体裁剪

两片袖结构是由大小两块袖片组成,是一种合体式的袖结构。两片袖的立体裁剪一般是以手臂为基础,先完成大小袖片的基本形,再用平面裁剪的方法标出袖山弧线,最后在人台上确定二片袖的造型。操作步骤为:

(1)分别两块布样在手臂上量出长度与宽度分别加放一定的松量并标出中心线。

(2)将手臂前中心线朝上,平放在台面上,从布边至袖山顶3厘米处作一记号,覆盖在手臂上,同时将布样在中心线处放松度3厘米左右,顺手臂向下逐一固定,余量向两侧推移至袖缝处,并作出记号。

(3)小袖片操作步骤与大袖片相同。

(4)基本型完成后分别取下,置于平台上,依据平面裁剪的方法画出袖山弧线,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剪去多余的布料。

(5)用手针将大小袖片缝合并与衣身复合,重新修正,最后确定袖片板型。

四、 连身袖的立体裁剪

连身袖的立体裁剪方法同上述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在于由于衣身与袖子是连在一起的,故而,在制作时需考虑手臂的活动量。

Ⅲ 衣服的裁片的左右袖子是怎么分,哪边是左

摘要 一般款式左右片一样时,纸样就会不分左右片的,裁剪时裁一对就可以了。如果左右两边是不对称设计的话,可以根据款式图来比对,不过一般版师都会在纸样上标明哪一面是“面”的。

Ⅳ 裁剪袖子怎么裁

1、用一款正常的袖子版,将袖口剪开掰出量,再修圆顺,注意袖山不可掰开。用剪刀将两只袖子剪断。

Ⅳ 请问袖子和衣身的比例怎么计算

没有固定的比例。现在的时装有七分袖的,还有八分、九分袖的。袖子可长可短。穿衣服关键是自己喜欢,是否适合自己。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决定袖子的长短。
裁剪中,比例有繁多的计算方法,推荐两种简易的。
一、比例计算
用成品胸围尺寸的比例数加上一个调解尺寸。如:胸围的1/10加7cm。比例计算常见的公式为:胸围的1/10+5、6、7、8cm都能见到。这种方法计算速度快。但不能满足高质量板型要求。
二、实际测量
用曲线尺把袖窿线按制成的效果连接后。找到ST点。ST点至B线的距离加1cm等于袖山深。这种方法袖山深合理。适合于高档西服制板的应用。(ST点=肩缝;B线=袖笼深)

Ⅵ 服装裁剪有哪几种常用方法

一、与排料顺序相反裁,先裁小片再裁大片。先裁外口(线)再裁里口(线)。先横断再直断

二、右手握住刀把,掌心肉垫顶住刀把顶点,在不需要按压脚的时候食指不架在压脚按把上。这样可以安全点并能着力些。

三、进刀压脚松点自然轻巧压住盖着面纸的面料,对准裁线180°进刀。出刀时左手食指或大拇指轻按压脚右手按压脚按把配合好,略压重点出刀。

四、打刀眼时左手横放于压脚前方食指顶住压脚,其他手指和手掌平放于面料上。右手轻推裁刀使刀眼控制在0.2-0.3厘米。要求打直或是打斜严格按照纸样。

五、裁弧线时尽量从两方向进刀,注意接口平整。

学习方法

1、准备工具:打算自学服装裁剪,首先就要准备相关工具,比如缝纫机,包边机,尺子,剪刀,缝纫线,画笔等,这些在学习中都要用到,建议多准备一些废报纸,刚开始裁剪都用废报纸比较合适。

2、查找资料:要想自学就得要找相关的资料书籍,要从最基本的入门开始,自已先列个要找的资料明细,可以问问裁缝师傅,也可以在网上查找需要哪些入门资料,然后去书店买回来,当然从网上淘会更便宜一点。

3、制定计划:学习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不是今天头脑发热就去学一下,明天又打算放弃,所以自已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学多少,每周学多少,几个月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这个很重要。

4、网络查看相关视频:学习当中不免会有一些看不明白的地方,这个也属正常,网络上不但有文字可以查找,还有很多视频,关于服装裁剪的视频也相当多,一步一步手工分解的都有,只要你想学,跟线下拜师学习也没有多大差别。

Ⅶ 服装厂上袖子技巧

上袖子方法:

1、裁剪好的袖片和已经连接起来的前后衣片,如下如图所示:

Ⅷ 袖子和衣身怎么缝合

先打前片,下摆12号针,正身11号针
起65针,照图解针数来的,但不适合所有人,
所以起针还是根据个人胖瘦身材而定,
免得到时大小不合适拿我是问来着
最正确的计算针数方法不是照搬别人的,
而是必须要打小样,然后计算合适的针数,
别偷懒啊!!:)
所以我这件2个前片65+65=130,还没算门径的针数
1尺1寸开胯,往上打6寸,衣长1尺7寸
开胯的时候就开始并针,注意并针在叶子花的内侧
注意2边并针的方法不同,要并出一条辫子来,
左胸前片直接2并1,
右胸前片先一针换方向,再从下面插进去2并1。
(参考方法可以见下图袖子那里,注意跟袖子是反方向的,看清楚左和右)
也可以先拨1针在右针,再织1针,再把拨的扣上去。
这样做,只是让叶子花旁边都有一条看似辫子而已。

后片没拍图,后片起148针,比前片针数多,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婆婆背较厚,也不是胖,就是后片要宽,郁闷哇
还有后片个人习惯,我是不挖后领的,都是习惯前片比后片多打4行,
这样后领自然也低下去,懒人啊!:L
后片148针—后领60针=88针—腋下2边10针=78针/2=39针一个肩膀
整个门禁是一下子挑的,用2根环针,
挑时3针里挑4针,共挑368针。

看一下这个线的效果

袖子起针64针,每隔10行两边各加1针,
总共袖子加到92针,这里喜欢袖子大点可以加快点,
没有固定的格式,我只是针对这件衣服来说。
然后平收腋下10针后开始往上并针,
最简单的每隔2行两边各并1针,没有采取什么N-N-N那些格式,
所以说又一次证明懒人:L
往上打66行,最后剩18针

看一下袖子的并针,图左边的是倒数第3针从针上脱下来,
换个方向再放针上去,然后从下面刺进去,进行2并1
图右边呢,就是直接的2并1,这样并是因为边上看不出痕迹。

袖子跟衣服先比划比划,嘿嘿,差不多了!

开始装袖子,有个琉璃宝贝再三叮嘱要拍图给她看
先在反面有缝衣针固定一圈

再用钩针进行一对一的缝合

装好了,看一下,是否还平整啊?

稍微整烫一下,开始上成品图,

Ⅸ 教你如何裁布做衣服

裁布做衣服的方法是先用熨斗把面料烫到没有褶皱,然后,用不同于面料颜色的花粉,沿着纸样的边画出纸样轮廓,即可完成。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区分布的正面和背面。总的来说,正面比较紧凑,平整光滑,比背面更有光泽,反面花纹不明显,光泽较差,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