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火焰一共有多少种颜色
火的颜色是根据燃烧的物质决定的!
正常条件下冶炼燃料的火焰颜色和温度对应:
暗红色:600摄氏度左右.
深红色:700摄氏度左右.
橘红色:1000摄氏度左右.
纯橘色:1100摄氏度左右.
金橘色:1200摄氏度左右.
金黄色:1300摄氏度左右.
金白色:1400摄氏度左右.
纯白色:1500摄氏度左右.
白蓝色:1500摄氏度以上.
天蓝色:一般冶炼达不到此程度.
注意,这只是冶炼时的火色判断,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可以用在炉火里)
❷ 化学反应火焰的颜色判断
燃烧反应,火焰颜色没规律。与生成物也没关系。
具体现象得记住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磷在空气中燃烧,白色火焰,有浓厚的白烟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很亮,有浓厚黑烟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熔融而滴下。
❸ 火焰颜色等级
1、暗红色:600摄氏度左右。
2、深红色:700摄氏度左右。
3、橘红色:1000摄氏度左右。
4、纯橘色:1100摄氏度左右。
5、金橘色:1200摄氏度左右。
根据火焰的不同色调,可推测窑内的相对温度。火焰颜色越深,温度越低,颜色越浅,温度越高。
火焰指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是一种状态或现象,燃烧着的可燃气体,发光,发热,闪烁而向上升。是燃料和空气混合后迅速转变为燃烧产物的化学过程中出现的可见光或其他的物理表现形式,燃烧是化学现象,也就是一种化学反应。火焰可以给人带来许多益处,但使用不慎却亦可以害人至深。也有同名歌曲。产生火焰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有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但镁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火焰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
❹ 为什么火焰有蓝色和红色
当火焰温度是3000度是橙色,当火焰温度是5000度-6000度是蓝色。
火焰的实质是高温的气态或等离子态的物质。有两种因素决定火焰的颜色:
1、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火焰是一种反应。
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从红色橙色(3000度)到黄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蓝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后看不见的紫外线(几万度),颜色在不断改变。
从高能物理来说,红外线,有色光谱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温度继续高下去,火焰的颜色从紫外线到x线到伽马线等等,这些都是无法形容的“颜色”。
2、气态和等离子态物质的元素构成决定火焰的固有光谱,元素表的每种元素高温下都会发出自己特定的光色,
常见的比如钠会出现黄色,钾是紫色,铜是绿色,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种杂色,因为有许多种类的元素在发光。这也就是各种火焰的颜色不一样的缘故。
火焰简介
火焰是一种状态或现象,燃烧着的可燃气体,发光,发热,闪烁而向上升。可燃液体或固体须先变成气体,才能燃烧而生成火焰。
主要由于可燃气体被空气或单纯的氧气氧化而发光发热。部分物质燃烧并非一定需要氧气,如活泼的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
❺ 古人是怎样通过火焰颜色来辨别温度的高低
古人还通过观察发热物体的火焰颜色,掌握了高温目测技术。“火候”一词最初的本意是,观察发热物体的火焰颜色。
在金属冶炼或烧制陶瓷过程中,历代工匠都以火焰颜色来判别炉体内温度的高低。因此,火候实际上是古人创造的一种经验性的高温目测技术。虽然,它具有很大的经验性,也不能标出温高的具体数值,但它有充分的科学性。
战国时着作《考工记》,最早记述了冶铸青铜的火焰颜色:
在熔炉中加入铜矿和锡矿而进行熔化的过程中,首先熔化挥发的是那些不纯杂物,它们的燃烧呈现黑焰色;然后,熔点较低的锡或杂物硫熔化并挥发,呈现黄白焰色;随炉温升高,铜熔化并挥发,铜与锡成为青铜合金,呈现青白颜色,进而炉火纯青,便可开炉铸造。历代冶铸、陶瓷等工匠常用火候观察法,炼丹家和药物学家对此也有所发展。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物质的火焰颜色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温度的高低以及炉内气氛,确实是古人常用的判别温度高低的方法。这与近代物理学中用光谱学原理,对不同物质的不同特征火焰及其所对应的温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是一致的。
❻ 火焰有哪些颜色温度是多少
暗红色
约600℃
深红色
约700℃
红橙色
约900℃
橙黄色
约1100℃
随温度的升高,火焰的颜色先后变为暗红色、橙色、黄色、白色、青色(蓝火热)
白色
约1300℃
白炽色
约1500℃
❼ 火焰的温度对应颜色表
各种颜色的温度是:红色橙色(3000度)、黄色白色(4000度)、青色蓝色(5000~6000度)、紫色(7000以上)。
有两种因素决定火焰的颜色:
一、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颜色在不断改变。从高能物理来说,红外线,有色光谱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温度继续高下去,火焰的颜色从紫外线到x线到伽马线等等,这些都是无法形容的“颜色”。
二、气态和等离子态物质的元素构成决定火焰的固有光谱,元素表的每种元素高温下都会发出自己特定的光色,常见的比如钠会出现黄色,钾是紫色,铜是绿色,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种杂色。
(7)怎样判断火焰颜色扩展阅读
火焰组成:焰心、内焰和外焰,火焰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
1、焰心。中心的黑暗部分及蓝色部分,由能燃烧而还未燃烧的气体所组成。焰心粒子运动速度
低,光谱集中在红外区,温度低。
2、内焰。包围焰心的最明亮部分,是气体未完全燃烧的部分。含着碳粒子,被烧热发出强光,并有
还原作用,也称还原焰。内焰粒子运动速度中等,光谱集中在可见光部分,亮度最高,温度较
高。
3、外焰。最外层浅黄或透明的区域,叫做反应区。是气体完全燃烧的部分。含着过量而强热的空
气,有氧化作用,也称氧化焰。外焰粒子运动速度最快,光谱集中在紫外区,温度最高,亮度较
高。
❽ 为什么火焰会呈现不同颜色
火焰的实质是高温的气态或等离子态的物质。有两种因素决定火焰的颜色:
1 气态和等离子态物质的元素构成决定火焰的固有光谱,元素表的每种元素高温下都会发出自己特定的光色,常见的比如钠会出现黄色,钾是紫色,铜是绿色,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种杂色,因为有许多种类的元素在发光。
2 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火焰是一种反应(暴烈的火焰)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从红色橙色(3000度)到黄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蓝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后看不见的紫外线(几万度),颜色在不断的改变。这其实就是不同物体燃烧后的焰色反应,属于一种物理反应。从高能物理来说,红外线,有色光谱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温度继续高下去,火焰的颜色从紫外线到X线到伽马线等等,这些都是无法形容的“颜色”普通物质燃烧的颜色取决于构成该物质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物质燃烧时,构成该物质元素的原子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远离原子核,然后又靠近原子核,放出不同频率的光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外层的电子放出的光子的频率不同,因此物质燃烧的火焰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 但在宇宙中,我们可以通过恒星发出的光的颜色来判断恒星的温度 ,这么说吧:物质燃烧的火焰颜色首先取决于燃烧物质,其次受燃烧温度影响。
❾ 火焰到底有几种颜色,为什么
因为燃烧物中的各种物质与空气中的不同气体反应而产生的,还有就是高低不同的温度。
火焰的实质是高温的气态或等离子态的物质。有两种因素决定火焰的颜色 :
1 气态和等离子态物质的 元素构成 决定火焰的固有光谱 , 元素表的每种元素高温下都会发出自己特定的光色,常见的比如 钠会出现黄色,钾是紫色,铜是绿色, 化合物的光色是一种杂色,因为有许多种类的元素在发光。
2 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火焰是一种反应 (暴烈的火焰)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 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从红色橙色(3000度)到 黄色白色(4000度) 到 青色蓝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 到最后看不见的紫外线(几万度),颜色在不断的改变。
从高能物理来说,红外线,有色光谱段的火焰都是低能量的火焰,温度继续高下去,火焰的颜色从紫外线到x线到伽马线等等,这些都是无法形容的 “颜色”
❿ 高中化学:两物质燃烧 如何判断火焰颜色比如某种元素燃烧有特征色,会体现么
这是焰色反应,以下是颜色:
如:物质中有钠元素,那么火焰的颜色是黄色。
元素符号 离子元素 名称 焰色
As As3- 砷 蓝
B B3+ 硼 青绿
Ba Ba2+ 钡 黄绿
Ca Ca2+ 钙 砖红
Cs Cs+ 铯 浅紫
Cu(I) Cu+ 铜(没卤素) 浅蓝
Cu(II) Cu2+ 铜(II)(没卤素) 祖母绿
Cu(II) Cu2+ 铜(II)(有卤素) 蓝绿
Fe(III) Fe3+ 铁(III) 金黄
In ln3+ 铟 蓝
K K+ 钾 浅紫
Li Li+ 锂 深红
Mn(II) Mn2+ 锰 黄绿
Mo Mo+ 钼 黄绿
Na Na+ 钠 黄
P P3- 磷 青绿
Pb Pb2+ 铅 绿
Rb Rb+ 铷 浅紫
Sb Sb3- 锑 浅绿
Se Se2- 硒 天蓝
Sr Sr2+ 锶 深红
Te Te2- 碲 浅绿
Tl Tl3+ 铊 绿
Zn Zn2+ 锌 蓝绿
☆⌒_⌒☆ 希望可以帮到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