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画梅花是什么颜色
国画中梅花的颜色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下是不相同的。
按照年代来划分,唐朝以前的画目前没有发现保存至今的,所以画中使用的颜色无法考究;唐宋的画风以写实为主,所以应该很接近梅花本来的色彩;元、明、清文人多崇尚写意,国画以黑白为主,那时候讲究墨分五彩,其实是用墨的浓淡不同来表现色彩,其实还是黑、灰、白,所以梅花也不例外,现存的如徐渭、八大山人等的作品都是黑白的梅花;到清末由吴昌硕开启海派浓墨重彩的画风,梅花又有了接近实际的色彩表现手法,现在可以看到的红梅、腊梅、白梅都在国画上有体现。
如果按照风格来划分,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工笔画讲究形象,所以更接近梅花的本来色彩;写意画讲究意境,追求神似,一般多用黑白来表现梅花的神。当然近代开始浓墨重彩的画风后,写意也可以用颜色来表现梅花的真实颜色。
总体来说国画中梅花的色彩是一直在不断演变的,不同时期,不同画风都不一定相同,只能说某个时期哪种占主导地位。
当然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也许可以了解更多古人的画风,将来对梅花的颜色有更多的认识。
Ⅱ 在国画中怎样画梅花特别是白梅花。
梅花枝的交叉是画梅花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呵呵,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一点自已的体会吧,分享一下。首先是节奏,梅花的枝干,有长的短的粗的细的老的嫩的弯的直的等等,这几种枝干是什么样,用什么笔墨,怎么画,你得很清楚,然后你再来组织。很多初学者不知道有节奏这回事,枝都一样,就画不好。然后什么样的节奏是美的,知道这一点,就是高手了呵呵,就是要练的了。一般节奏有,并很美的,作品不会太差。二,就是老生长谈了,笔墨功夫。这个也只能练没有它法。三,大原则: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画梅花包括所有体裁的国画,都是这样。密的地方画满,疏的地方只有一个骨朵都行。但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往往是那几个精彩的稀疏的骨朵或半开的小花。四,尽可能的增加画面元素。古人的梅花纯用线,画起来很要功夫,学起来太难。而现在的比如王成喜,就将梅的大枝干画成面,有力的增加了画面的点线面元素,所以视觉冲击感强。还有像岁寒三友的体裁或是三清加大石块或是加水面,都是为了增加画面元素。所以苔点不妨多,老干不妨宽,新枝不怕细长。
画花其实就是多的地方让他尽量多,少的地方让他尽量少。其实不宜过多的向背,十朵里面有两三朵不整齐方向的花就行了,画画不是自然生长图,我的经验表明,花随枝的势长,偶尔有一两个方向变化的,比面面俱到的效果好得多。
白色梅花最常见的就是用淡墨勾,不上色,古人画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了,叫圈梅。另一种就是用白颜料在色宣上画。另一种就是用白颜料在白宣纸上画,然后在纸背面用花青托。前两种直观,后一种容易画的很板,浑然天成的高手画出来比前两种更有冲击力,最适合表现飞雪连天。
一点建议:学近代王成喜和关山月。不要觉得王成喜匠气,有过人之处,尤其是增加画面元素方面是有贡献的。学古代的,八怪的多研究下,但人家的东西不直观,需要体会,才有心得。
Ⅲ 国画梅花花朵怎么调颜色可以覆盖墨色
紫牡丹:笔身曙红和白+笔尖曙红
若是写意的话以下几个可参考 :
红牡丹:笔身曙红和水+笔尖曙红
粉牡丹:笔身酞青蓝和曙红和水+笔尖曙红
墨牡丹:笔身曙红+笔尖墨
Ⅳ 推荐画国画梅花的教学视频
推荐《跟徐湛学国画》,科学普及出版社,上下两册,配套DVD16张,每张4节课,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全而且讲得最好的讲座,标准的普通话,儒雅的风度,娴熟的技法,透彻的剖析,巧妙的比喻,什么形容词用上来都不夸张,看了就知道。嘿嘿,很像广告哈:)
书大约是110块钱,DVD有点贵,整套下来大约500左右,不过你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你刻,给个成本就OK。当然你也可以去淘宝上买,50左右吧。
Ⅳ 梅花的颜色怎么调水粉
你指的是粉红色梅花吧!第一个盘子先用钛白加适量水调好,要不稠不稀,大约中度水份,第二个盘子用署红加适量钛白调好,第三个盘子再调些稍深一些的少钛白多一些署红的颜色;另用一支笔,笔根用钛白笔尖加二个盘子的粉色滚均匀,然后将笔尖最顶端刮掉,笔尖部再加一点第三个盘子的深粉,用色接笔就可以画粉梅花了;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Ⅵ 国画中,画梅花应该用什么色
画红梅的话一般是用朱砂或者曙红,笔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层次干、深浅变化。
(6)徐湛画梅花怎样调颜色扩展阅读: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也称铅朱、朱色、丹色。
胭脂:1,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2,国画暗红色颜料
画梅花的步骤: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笔蘸调淡墨,在盘子边上括干些,再蘸深墨,以中锋画出最前面的枝条。起笔时用中锋,画至枝条下端渐转侧锋,务必注意行笔过程中,枝条留白断开,以便填花。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侧偃仰背的表现。花朵与枝干需反复交替进行。画好主要枝干,决定画面大局,画好一部分旁枝后开始画花,花画得差不多时,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后再补些花,或再添些细枝梢,这样交替进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骤之间截然分开。
第三步,梅花用朱砂,笔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层次干、深浅变化。
处理花心、剔花须、点蕊头、点花蒂。用较秃的笔,以中锋浓墨为佳。花朵的正反背侧往往通过点心才能表现出来。
Ⅶ 如果是水粉画颜料怎样调梅花的颜色❓
可以先占红色在占点白,不调匀,点出花瓣即可,需最好画出那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不要像油画啊水彩那样规规矩矩来。梅花其实我个人提议最好是按国画的风格来,用笔墨,不要太花,那样画出来的梅花让人看着比较"活“。
Ⅷ 画梅花怎样把颜色画深色淡色
如果你画红梅,就要注意白色的使用了,可以用毛笔先蘸足胭脂再调白色,这样一笔下去有深有浅,花瓣的根部是白色并渐变到花瓣边缘逐渐变深
如果你是画墨梅,那就变换墨色就可以了,比如先蘸稍浓一点的墨再蘸清水,一笔下去……
Ⅸ 国画能用红纸画梅花么,怎么画好画什么颜色的好看
用红纸是可以的,适合画白梅或腊梅(即黄色)。把枝子画的苍劲一点,老一点,即把毛笔调成焦墨,再加上合适的心情,你可能会得到意向的效果。
Ⅹ 画中国画梅花时红梅的颜色怎么调
朱膘和曙红就可以了,最基本的是红、黄、蓝三种,称为原色。以这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种颜色,称为复色,例如红+黄=橙;蓝+绿=青;橙色和青色称为复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色彩。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为灰色或黑色。
(10)徐湛画梅花怎样调颜色扩展阅读: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
还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彩盆上,绘有三组五人携手踏歌图,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
常见的青铜器饰纹,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为装饰的花纹。双夔合成的容谷纹,尾部多上卷,极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