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助:井点降水的位置
你应该先用水准仪测量它下沉的比例,好像是每半小时测一次,看看每次它下沉多少,测3次左右,测量井点跟基坑的距离,然后再需要降水的四周埋设管子,一般情况不超过6m,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不超过0.3m,如果大于6m,则要降低井点系统顶面标高。具体也记不得了,去看二级建造师书。
2. 井点降水的施工流程
一、材料
1、井点管
用直径38~55mm钢管,带管箍,下端为长2m的同直径钻有Ф10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20号铁丝、间距40mm。
2、连接管
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直径38~55cm,顶部装铸铁头。
3、集水总管
用直径75-100mm钢管带接头。
4、滤料
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
二、井点管施工工艺程序:
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箱→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
本次降水采用双排井点,井点布置设在沉井的四周;井点管距沉井壁不应小于0.7m,每套设备带7m长井点30~36根,间距1.1~1.5m,计划用32根总长224米,降水深6~7m。
井点管埋设,成孔用冲击式成孔,边冲边旋转、摇晃,并保持冲水管垂直,调整水压和沉管速度,保证冲孔直径为300mm,冲水压力从0.2MPa开始逐步提升。
成孔井深比井点设计深50cm,洗井用0.6m3空压机或水泵将井内泥浆抽出;井点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露出地面200mm,然后倒入粒径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粗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
井点管埋设完毕后接通总管。总管设在井点管外侧50cm处,铺前先挖沟槽,并将槽底整平,将配好的管子逐根放入沟内,在端头法兰穿上螺栓,垫上橡胶密封圈,然后拧紧法兰螺栓,总管端部,用法兰封牢。一旦井点干管铺好后,用吸水胶管将井点管与干管连接,并用8号铁丝绑牢。一组井点管部件连接完毕后,与抽水设备连通,接通电源,即可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塞情况,出水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后方可使用,如压力表读数在0.15~0.20MPa,真空度在93.3kPa以上,表明各连接系统无问题,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一般抽水3~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趋于稳定。
管道和地下构筑物完成并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拔出可借助于倒链或杠杆式起重机,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
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3. 建筑工程降水井设置在单体什么地方
建筑工程降水井要设置在单体工程基础开挖边坡以外,如果单体建筑物基础面积特别大,在基础位置也要设,但是后期要处理好基础防水问题。
4. 基坑降水井如何布置图
大口井降水,按照计算出的井数布置井距,迎水面井距相应小一些。要注意不能在开挖后暴露井管,造成井点管工作不正常。布置的井位不能妨碍施工。一般布置在边坡线外1.5~2m处,对基坑形成包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