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烟熏腊肉怎么腌制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点击上面“关注”,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
Ⅱ 怎样腌制腊肉的做法视频窍门
材料:
五花猪肉 1000克 (选猪腿肉或是五花肉最佳)
腌制料:
粗盐 30 克,白砂糖15克,高度白酒30克,海天生抽30克,花椒20颗,八角1颗,干桔皮1大块
烟薰料:
白米1杯,红茶1小包,干桔皮1大块,白砂糖2小匙
制作方法:
1. 准备好腌制的调味料,猪肉切成细条状用凉开水洗净,沥干水份备用。
2. 将粗盐在猪肉上涂抹均匀,并用手揉制2分钟。
3. 将白砂糖,白酒,生抽,花椒,八角(掰开成小块),干桔皮(掰开成小块)放入一大盆内。
4. 将猪肉放入盆内,翻动几下,让其裹上腌制料。
5. 将猪肉连同腌制料一起倒入一个厚、结实不易破的塑料食品袋中,排出空气,密封起来。
移入0度冰箱层,腌制5-7天(一般腌3天就能入味了,但是腌的时间越长越香。具体腌的时间要看当时的气温,必须要低于15度以下,这样肉类才不会坏)
6. 腌好的腊肉取出,用手把上面的腌料拨干净,用粗棉绳在顶部穿过,打个结。
7. 将腌肉晒在干净,通风,阴凉的地方,晒5-7天(具体晒的时间要看
当时的气温,必须要低于15度以下,这样肉类才不会坏)
8. 晒好的腊肉可以收回来了,这时的腊肉表面很干了,但肉的内部捏起来还是软的。
(不要晒的太干了,太干也不好吃)
9. 舍不得用我的新锅子做烟薰,我用的是烤箱来烟薰,先在烤盘上铺垫一张锡纸,倒上大米,
红茶1小包,干桔皮1大块(掰开成小块),白砂糖2小匙,混合均匀即可。
10. 烤箱单开下火,250度,烤盘放最底层,猪肉放倒数第二层,再在猪肉上盖一张锡纸,
250度单下火,烤25分钟。(这时你就可以看到底下的米被烧成黑色的了,烤箱里也直冒黑烟了。)
11. 如果没有烤箱的,用废旧的炒菜锅吧,在炒锅里面铺上一层锡纸,倒上大米,红茶,桔皮,砂糖 再在上面放个架子,放上猪肉块,在猪肉上盖一张报纸或锡纸,盖上锅盖,用中小火薰,
一般薰10-20分钟,要看到锅子直往外冒黑烟,猪肉变褐色即可。
12. 烟薰过的腊肉,放到自然凉,然后用塑料袋包起来,放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即可。
制作心得:
1.老人们的做法是只放盐和白酒,我因为来广东太长时间,做菜爱加点糖,我朋友吃了说有点像
广东皇上皇的腊味,不喜欢有点甜的朋友可以不放糖。
2.晒肉的时侯在地上铺上报纸,因为猪肉会滴油下来的。
3.做腊肉最好的季节是腊月,这时天气寒冷,湖南的天气已到零下2-3度了,所以腌制肉和晒肉的时间长一点都不用担心长霉。可是我在广东天气不稳定,一会25度,一会15度,天气又潮湿,晒不容易干。如果在北方的朋友只要晒几天就行了,捏着里面肉还有点软就行,不要晒太干了。
4.烟薰腊肉时会有很大的烟和气味,建议先把小孩子赶出去外面玩,不要吸到这种烟雾。
把屋里的门窗,排气扇都要打开。
5.腊肉在晒制过程中,容易吸收灰尘,所以在食用前最好放在淘米水中用牙刷刷洗干净。在切片炒制前下水煮10分钟,或是上锅蒸20分钟让其变软。
Ⅲ 烟熏腊肉的做法
家庭烟熏腊肉的做法
材料:大米一小碗,乌龙茶一小包(约15克),橘子皮若干(吃橘子后留下来),晾晒好的腊肉(腊月里来腊味香(一)——【自制无熏腊肉——酱油肉】)
做法:
1、炒锅置于火上,在锅中放入一小碗大米(生的),把乌龙茶叶与大米搅拌均匀,然后再放入橘子皮在米上,然后把风干的肉放在橘子皮上面,肉上再覆盖上三张厨房纸(或者别的吸水纸),,盖上锅盖中大火干烧10分钟。
2、10分钟后,打开锅盖,将纸拿出来,再放上三张同样的吸水纸在肉上,然后盖上盖子,用湿毛巾包好锅盖边缝,继续中大火干烧10分钟即可。
贴心建议:
1、如果喜欢腊肉色泽更深的,两个步骤各延长5分钟时间即可,即全程延长10分钟。
2、整个过程中要保持中大火,而且要开着油烟机,要不你家的油烟报警器估计要鸣叫个不停。
3、我用的是不沾铁锅,因为是黑色的,所以我没有铺锡纸。如果您家的锅比较宝贝,建议锅底要先铺锡纸后再放入大米等材料。否则肉没熏成,锅倒是给熏了个彻底,就欲哭无泪了^_^。还有绝对不建议用不粘锅,具体原因,大家都知道哈。
4、橘子皮可以用花生壳、核桃壳、茶叶、花椒、红糖等替代,但是橘子皮含有挥发性油脂,熏出来的色泽最好看。
5、大米可以用糙米代替。
5、也可以在锅里架个架子,架在橙皮和大米上,把肉放在架子上熏。
6、也可以用烤箱来熏。熏制办法为,烤箱底铺上大米等材料,160度,20分钟。我弄过,只是您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这么一折腾后,烤箱基本报废,那色泽你看了后,绝对不想再用了哈。当然,您有足够耐心清洗除外。
7、乌龙茶可以用其它茶叶替代。没有也不要紧。
8、上述熏制方法也适合做家庭其他烟熏类食品,比如熏鳕鱼等。并不只限于做腊味。
我们吃的腊肉都是在 珊珊蒲江特产买的,她家就是烟熏的,味道挺好的
我是从这里找到的,你可以看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5bc1b0a0100zf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