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用photoshop把水滴抠出来
PS中的抠图功能还是比较强大的,那么大家知道怎么用photoshop把水滴抠出来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怎么用photoshop把水滴抠出来的 方法 ,希望能给大家解答。
用photoshop把水滴抠出来的方法
1、打开原图素材,点通道面版,选择一个色调比较适当的通道这里我选择的是蓝色通道,然后复制一层,按Ctrl + L调色阶参数设置如图1
2、确定后图片的下部分还有部分的灰色,用套索工具选出来如图2,然后按Ctrl + Alt + D羽化数值为25,再按Ctrl+ L调色阶如图3
3、确定后按Ctrl + I 反选,再按Ctrl + L调色阶如图4,效果如图5,
4、然后按Ctrl点通道调出选区,回到图层面版按Ctrl + J复制出水滴,然后把这层命名为:“阴影”层,再回到通道面版把刚才的蓝色通道副本再复制一份然后用画笔工具选择白色把水滴部分都涂白如图6,涂完后调出他的选区,回到图层面版,点背景图层按Ctrl+ J 复制出水滴,把图层命名为:“底色”
5、把背景图层换上渐变颜色,再把“底色”和“阴影”图层锁定如图7
6、锁定图层后我们把"底色"图层填充为白色,把"阴影"层填充为深绿色就可看到图8的效果。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其实也不难发现其实水滴也分成上下两个面,上面的光亮一点,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底色"图层的颜色来区分如图9。同样的方法可以制作不同的颜色。
B. 怎样用PS制作水、露水和波浪的效果
创建一个新的文档(600X600px),然后把素材放进去,把图层命名为“岩石”点击下载。
然后在“岩石图层”添加混合模式>颜色叠加,叠加的颜色为黑色#000000,然后不透明为90%。如下图。
到这上面新建一个图层,命名为“径向渐变”。然后使用渐变工具,中心颜色为白色#ffffff,四周为透明,位置透明度为50%,这样就有了个灯光效果。如图。
输入字母。输入P字,记得字体要粗犷。颜色为白色,现在调整字母的透明度为10%。目的是不让它那么明显。
这一步就开始合成了,先下载水素材,
点击下载
然后按Ctrl+S。
现在调整字母的透明度为10%。目的是不让它那么明显。
先下载水素材,然后按Ctrl+Shift+U去色,或者通过导航图像>调整>去色。这样水和背景的对比度就出来了。
把水扣出来。导航>选择>色彩范围,用默认就可以,只需要把本地化颜色族那个勾选上就可以了。然后按照图给出的去做就可以了,扣取出来把他拖到文字层就OK了。
把所有的水素材图片提取出来,然后调节一下就可以了,然后都把图层命名好,到时候需要复制其中的图层好记得住。
把水移动到P字的轮廓上去,这里要用Ctrl+t或者用编辑>变换来调节图层的大小和宽度,有些地方需要把水珠给剪切来下移动到P字周边。
制作P字母效果,先把字母栅格化图层,然后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为15就可以了,然后在设置他的透明度为6%或10%。
在文件最顶端新建一个图层。然后添加渐变,两端颜色为#0971a2至#3aa4d6,设置透明度为50%,然后混合模式为叠加(注意添加渐变适用渐变工具添加)。
效果就出来了。
C. ps水珠怎么抠图
水珠的抠图,可以使用提取的方法来抠出,具体方法是:
1、在PS中打开原图。
2、选择--色彩范围。
3、点击水珠中典型的颜色。
4、调整容差。
5、复制--粘贴。
D. photoshop怎么抠这个水,求步骤,求解决问题
其实,像这些水、丝绸、头发之类的难抠的东西,都是涉及到一种技术:利用通道进行抠图。
你进入PS的通道面板,会看见里面有四个通道图层“RGB 红 绿 蓝”,然后,你看着你要抠的地方(譬如这个图里面,你是要抠那块水的区域),然后,分析一下“红 绿 蓝”通道当中,那个通道图层的对比度最大!就是说,看看那个图层的黑白反差最明显,然后,右键单击那个图层,“复制通道”,然后,点击下面的小按钮“创建选取”,那么,你就用了那个反差大的图层创建出了一个选区了。(这其实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些通道图层,都带有黑白信息,而其实选区的创建,用的就是黑白信息,全黑的不选,全白的选,中间的依照灰度值进行选取,所以,黑白反差越大,你创建的选区所选到的东西就越分明,将来抠出来的东西就越高质量)
你创建了选区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个选区了,回到图片的图层里面,然后利用刚刚创建的选区选取那些水滴。这就是基本的操作方法。
然后,再后续一下处理,譬如说,用一下魔棒、背景橡皮擦之类的再完善一下,选取不要的然后删除,或者再调一下图层的对比度让水滴更加突出,等等。
但是,最后的质量其实跟你的原始图是有很大关系的,你原始图的情况非常大地影响了抠图难度……
我也抠了一下,也未尽如人意啊,反正方法就是这样,你再自己认真处理一下咯~~
希望能帮到你~呵呵……
(其实,用通道抠图,我个人觉得,是“抠图、选取”这一类问题的最高境界,你明白了这个东西了,你就明白了选区是怎么一回事了,包括什么“抽出”之类的选取手法,其实是同一个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