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学数据库的电脑配置要求。
并不高,当初学的时候学校的普通电脑的都没问题。
2. P6软件如何如何配置手动配置下数据库连接
在数据库的sql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中:
1、确认数据库服务是否开启
2、确认TCP/IP 协议,属性中IP 地址栏中的IP all中端口号是否设置为 1433
数据库连接时,确认连接信息是否正确
1、如果是完整版的sql,填写服务器名或者IP,如果是简装版的sql,填写服务器名或IP名\SQLEXPRESS
2、确认数据库名填写是否正确,应为创建P6数据库时,创建的数据库
3、连接时,使用的用户名是否正确。安装P6数据库时候,用EPPM的database和PPM的database,用户名是不同的。可以尝试用该用户登陆sql server 看看能否成功。
3. 需要装数据库的软件,比如SQL server,需要什么样配置的笔记本电脑
你是调试程序用的吧,如果安装SQL server 2000,不需要什么特别配置,普通笔记本电脑完全可以。
4. 新建网站数据库如何配置
数据库只是用来存数据的,像是什么视频、音乐之类的都是以绝对路径的格式存储的。你上传程序也是存到了服务器的磁盘中,只是数据库中有条记录能够指引到那个程序所在的位置而已。
FTP能上传但不能访问肯定是FTP文件目录的权限问题。
5. mysql数据库软件怎么使用,如何连接数据
mysql数据库软件的使用及连接方法:
一、安装MySQL。
1、准备好安装包,双击Setup.exe文件,开始mysql的安装。
2、使用数据库连接工具进行连接,比如:navicat、Heidi Sql等工具都可以用来连接MySQL数据库。
3、在程序中使用jdbc方式连接。详细程序实现可以参考:http://www.cnblogs.com/cy163/archive/2008/08/22/1274413.html
三、MySQL的使用:
MySQL用于系统存储数据,其操作方法就是使用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sql语句的具体写法请参考网络文库资料:http://wenku..com/view/051716e49b89680203d82594.html进行学习。
6. 根据软件配置,如何架设SQL数据库 服务器端SQL配套
1、安装SQL2000
2、安装sp4补丁
3、点 开始 — 程序 — Microsoft SQL Server — 企业管理器 — SQL Server 组 — 服务器名右键(属性配置) — 安全性 — 允许跨数据库所有权链接 打上勾 — 点击 连接 — 把ANSL warning、ANSL nulls 两个选项打上勾 — 确定
天互数据 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7. 专门用来放数据库的计算机需要怎样的配置
配置要求有一个好主板,必须要质量好的,还有一个好硬盘和电源,这3点非常重要,还有需要大内存,内存推荐金士顿,硬盘希捷,电源航嘉,主板贵的华硕,便宜的斯巴达克。这些我自己用过感觉质量不错。操作系统2000就可以。防火墙没什么用,杀毒用单机版的,最好用卡巴斯基,但是他占内存比较厉害,平时不要开,(开机不自动启动)杀毒的时候再打开。服务器没有专业人员杀毒的情况下不要上网,不要轻易用U盘,用的时候一定打开杀毒,杀完之后再用右键打开。内存要1G以上,主板要支持双通道,内存用两条512或者两条1G,硬盘要用串口,其他软件倒没什么,有需要的上网上下载吧,一定要正规网站,我推荐菲凡软件园,如果不知道哪个是官方网就在hao123上点击,防止误入其他垃圾网站中毒
对了,补充下,记得别用主机上网,用其他机器上网然后考过来,其他的东西最好用光盘安装(例如杀毒,然后再上网升级)
机器一定记得再装好驱动和杀毒之后做系统备分
8. 数据库服务器怎么配置
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的五个原则:
1)高性能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不仅能够满足运营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业务量的增长。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服务器TpmC值(Tpmc是衡量计算机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的程序),然后比较各服务器厂商和TPC组织公布的TpmC值,选择相应的机型。同时,用服务器的市场价/报价除去计算出来的TpmC值得出单位TpmC值的价格,进而选择高性能价格比的服务器。
结论:服务器处理器性能很关键,CPU的主频要高,要有较大的缓存
2)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所有选择设备和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处理要求的、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上。考虑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服务器单个节点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而且要考虑服务器与相关辅助系统之间连接的整体可靠性,如: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远程打印系统等。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对关键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如:双机热备份或集群并行访问技术,甚至采用可能的完全容错机。
结论:服务器要具备冗余技术,同时像硬盘、网卡、内存、电源此类设备要以稳定耐用为主,性能其次。
3)可扩展性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原则。因为服务器是所有系统处理的核心,要求具有大数据吞吐速率,包括:I/O速率和网络通讯速率,而且服务器需要能够处理一定时期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数据量,需要服务器能够在相应时间对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如:CPU型号升级、内存扩大、硬盘扩大、更换网卡、增加终端数目、挂接磁盘阵列或与其他服务器组成对集中数据的并发访问的集群系统等。这都需要所选购的服务器在整体上具有一个良好的可扩充余地。一般数据库和计费应用服务器在大型计费系统的设计中就会采用集群方式来增加可靠性,其中挂接的磁盘存储系统,根据数据量和投资考虑,可以采用DAS、NAS或SAN等实现技术。
结论:服务器的IO要高,否则在CPU和内存都是高性能的情况下,会出现瓶颈。除此之外,服务器的扩展性要好,为的是满足企业在日后发展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服务器处理的大都是相关系统的核心数据,其上存放和运行着关键的交易和重要的数据。这些交易和数据对于拥有者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资产,他们的安全性就非常敏感。服务器的安全性与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密不可分,如:网络系统的安全、数据加密、密码体制等。服务器需要在其自身,包括软硬件,都应该从安全的角度上设计考虑,在借助于外界的安全设施保障下,更要保证本身的高安全性。
结论:首先从服务器的材料上来说要具备高硬度高防护性等条件,其次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强,这样才能够在硬件上满足服务器安全的要求。
5)可管理性原则
服务器既是核心又是系统整体中的一个节点部分,就像网络系统需要进行管理维护一样,也需要对服务器进行有效的管理。这需要服务器的软硬件对标准的管理系统支持,尤其是其上的操作系统,也包括一些重要的系统部件。
结论:尽量选择支持系统多的服务器,因为服务器兼容的系统越多,你就可以拥有更大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