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软件 » 怎样吹长笛笛头视频
扩展阅读
怎样学化妆步骤视频 2025-02-02 09:51:19
支付宝怎样用来乘车 2025-02-02 09:49:06

怎样吹长笛笛头视频

发布时间: 2022-02-22 06:25:29

1. 如何吹长笛

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下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可经常对着镜子练习,体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2. 长笛怎么吹出声音

对于一个长笛演奏者来说,要掌握一个非常好的音色是极为重要的。要想吹出优美地音色,就必须具备一个好的嘴唇条件、一个正确的口型、一个正确的呼吸和一个正确的颤音。下面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怎样将长笛的音色吹得结实、圆润、透明和刚柔。 一. 口型条件
一个好的音色来源于一个好的口型条件。好的口型条件应是上下嘴唇薄薄的,不能太厚,中等厚薄也可。两片嘴唇要平整、光滑。有的嘴唇上唇中间有个瘤状的肉,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将长笛的音色吹好的。下齿超过上齿的,也是不可能将长笛音色吹好的。完好的口型条件是上、下牙齿要整齐,不能有龋齿或高低不平。特别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掌握好一个正确的吹奏口型是极其重要的。口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音色的好坏。 二. 口型与发音原理
吹奏长笛的基本口型应是呈微笑状,两片嘴唇应平均地贴住牙齿,然后上下均匀地挤压在一起。嘴唇的两边不要太紧,略有控制即可。注意嘴唇的中部(出气孔)两侧对压在一起,使嘴唇的内唇相互挤压,使其向外溢出。 笛孔的发音原理:长笛属于边棱音振动的乐器。当气流吹入管口尖锐入口处时,气流一半向外通过,一半向内进入,形成了上下两列分离的涡漩。这时涡漩之间出现了空吸的现象。由于管口的压力强度低于大气的压力,而使两列分离的气流涡漩相互的吸引,由此产生了碰撞与摩擦而发出振动的声音。 嘴唇与笛孔摆放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要想得到一个正确的气流角度就必须将下嘴唇的唇边对齐笛孔的内边缘,再将笛孔的平面摆平,不可向外翻,也不可向内倾斜。如笛孔向外,则抑制了基频而突出了高次泛音,这样就会使大量的气流吹离吹口,而减弱了边棱音的振动与摩擦,使其出现漏气声、音质不结实、杂音变多。如笛孔向内,射入吹口的气流角度偏小,则音色不丰满、不明亮、声音发闷、没有光泽。 正确的吹奏方法应是将笛孔放平,气流感觉似90度的角度吹入孔内,得以充分的摩擦,使音色清脆、洪亮、干净、圆润。在演奏长笛时要平视,过于抬头或低头也会改变气流的角度。上下嘴唇对压时会将下嘴唇向外溢出,正好盖孔1/2,(下嘴唇最好不要超过吹孔的1/2)。在吹奏时,嘴唇中间出气孔应是呈橄榄型,尺寸大约是5-6毫米长度,不能超过吹孔的长度。当吹奏低音时,可略大一些。因低音需要的气流较多,出气孔的两侧应有控制。当吹奏高音时,口风不能溢大,保持气息集中,有聚在一个点上的感觉。吹奏时上嘴唇应超出下嘴唇一些,但不要过多上嘴唇的前与后,会直接改变气流的方向和角度(如图一、图二)。特别要注意上下嘴唇的出气部位,不能紧压,应让气流毫无阻碍地吹出。这时整个唇部肌肉处于挤压状态,应向前略有凸起,使气流非常集中的吹入笛孔。
三. 口型的内部结构
舌头的运用对音色的好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通常在演奏时,一些演奏员不知道舌头可以改变音色及气流的方向和角度。一般的吹奏者,只知道把嘴唇贴在一起,气息集中,靠嘴唇来控制声音的角度,而忽略了舌头的运用。他们吹出的气流角度只是直向的摩擦,这种摩擦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地振动。吹出的音色非常直、生硬、粗野,没有圆润和共鸣之感。有的演奏者甚至还有漏气的声音。如运用好舌头,将会得到一个非常悦耳动听、富有磁性的音色。 首先应把舌头的尖部放在下牙齿的底部,舌头中部立起,使舌头呈圆弧状,再将舌头贴住上颚,这时气流的方向呈抛物线形状,同时舌头两侧贴紧上颚,中间凹陷,使其形成一个小气流通道。气流顺小通道吹入笛孔外边缘尖锐部,上颚和舌头一定要挤压在一起,使之有阻力和气压之感,这样会使气流的通道变小,而此时通道的内径只有筷子般粗细。气压对长笛的音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口腔内部如没有气压,就不可能使音色集中、结实、饱满和富有穿透力。就像自来水龙头的原理一样,当打开自来水龙头时,因它的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喷射就不远。如把管径缩小,压力就会增大,喷射就会很远。在长笛演奏时道理也同样。当舌头立起,与上颚对压,聚成一个小通道,产生很大的气流压力,使气流的流速增快,吹出的音色既集中又饱满,而且富有穿透力和金属声。注意舌头中部要凹陷,形成筷子般粗细的小通道。如舌头不立起使其形成小通道,就无法形成气压。又如枪的原理一样,手枪的枪管较短,射程就短;而长枪的枪管较长,其射程就远。当把舌头聚成一个通道时,使气压增大,它的流速既快又集中。 大部分演奏者是用嘴唇来控制音色的,其内部的结构(如图三)。 上下空间过大,这样吹出的音色较空,不实,没有金属感和充分振动的音质。而气流的方向只是擦偏而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摩擦,因而音色没有穿透力。如按上述所说,将舌头中部立起,和上颚有着阻力和气压,气流的方向约呈90度状,气流垂直向下吹入吹孔,这样的角度能使音色饱满、浑厚、结实,富有金属振动声,其摩擦力也非常地充分。 四. 正确地运用呼吸
1.一个好的音色与呼吸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必须要掌握一个正确地呼吸方法。一个正确地呼吸方法可使音色饱满、乐句完整、颤音幅度变大、音量对比度增大,从而对乐曲演奏的完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正确地呼吸方法应该是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有着最大的储气容量,也有着腹部肌肉的控制,对演奏者来说是最理想的呼吸法。但要真正掌握正确地胸腹式呼吸法,还必须掌握正确要领,认真地练习,这样才能运用自如。通常人们用气时找不到吸入腹部的感觉,只知道吸入肺部。以下有三种方法可以练习: 首先要把身体弯曲呈90度,把两手放在腰部,然后慢慢地吸气。这时腹部一周应向外扩张,使气充满,而胸部并没有气。这样做可以阻碍气流吸入肺部。如此反复练习,即可找到腹部控制用气的感觉。 2.身体直立,两脚分开,距离不超过肩膀的宽度,全身肌肉放松。先将气流吸入腹部,当腹部吸满后再往胸腔吸气,这样即可达到最大的储气容量。气吸满后,腹肌要有控制的慢慢收缩,使气流很集中的吹出。同时两手摸着腹部、腰部,这样更便于找到腹肌收缩与扩张的感觉。 3."狗喘气"法。张开嘴巴吸气的同时,快速地把胸部和腹部的气充满,然后再快速地呼出,要有爆发力,需要有节奏的练习。先慢练,当掌握要领后可逐步加快。这样练习有利于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自如控制气息的目的。当人进入睡眠时,他的呼吸就是胸、腹在扩张与收缩。也可平卧在床上进行练习,但一定要按以下要领:挺直、全身放松、两手叉腰,嘴巴和鼻子同时慢慢吸气,使腹部和胸部向四周扩张,把腹部的气撑住,要有控制。吸满气后屏住呼吸几秒钟,然后用腹肌控制着缓慢地吐出,须反复练习。 五.颤音(幅振音)的运用
颤音在长笛演奏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用来表达乐曲的情感、内涵和起着表现丰富感染力的作用。就像一个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如没有优美的颤音,就无法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和乐曲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不可能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在乐器的演奏中也同样如此。 颤音有许多种,一种是颤音的频率很快,但幅度很小,听起来像是抖音。这种颤音是没有控制的、是机械的、是不动听的,同时也没有感染力。第二种是幅度过大,频率较慢,它的幅度几乎是个半音,听起来不柔和、不悦耳,没有表现力。 在此我主要谈谈第三种颤音。它是一个具有控制的、非常柔和的、富有感染力和悦耳动听的颤音。首先要掌握正确地胸腹式呼吸法(以上已讲述)。颤音的原理是将气吸至腹胸部,气流一直向外吹,再用腹部的肌肉快速收缩,将气流快速压缩吹出。由此产生脉冲,而此时气流不能中断,反复脉冲就形成了似波浪般的颤音。 练习方法如下:首先将气吸满腹胸腔,再将气撑住数秒,然后向外缓缓地吹出,同时发"哈..哈..哈..哈.."之音。在发"哈"音的同时,腹胸腔会将很多的气流压出,但要注意保持气流一直向外吹,不能中断。"哈"音只是一个脉冲,需反复进行练习。开始可慢一些,然后逐渐加快。可分步骤练习: 1 哈---哈---哈---哈---
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 再连起来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注意:边吹气时心里边想着 哈 一定要用腹肌控制住,有节奏的进行练习。当经过一、二周的练习后,就会很自然的吹出颤音。在具体演奏时,要将你的感情和颤音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乐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吹出颤音的效果应是像波浪一样圆滑,没有棱角。"哈"音的本身就是很柔软的,当吹奏一个长音时,1用软"吐"开始,先轻后响-----渐强。2先吹直音再颤音,表达乐曲的情感则更佳。
长笛的音域宽而高,技巧灵活,音质柔美、恬静,即能演奏明亮而欢快的旋律,又能演奏忧郁的旋律,是木管乐器中演奏最灵活的一种。 作者介绍:郑老师现任江苏省交响乐团长笛首席,在长笛教学和演奏方面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积累的丰富的及独特的经验和方法。郑老师的这篇文章里所讲述的正是很多朋友们经常提问和关心的问题,我们感谢他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知识和练习方式。
详细内容见http://www.chinayq.com/Topic/CD.aspx

3. 吹长笛如何能把高音轻松的吹上去呢

你要搞清楚吹低音与高音的差异:口风不同、气柱角度不同、震动最佳点不同。如果你按我以下的三招练习,保管你轻松吹高音c!!!!
1、吹低音D,指法不变,笛头不转,运用气息、调整气流角度:吹出升D。
2、吹中音d,指法不变,笛头不转,运用气息、调整气流角度:吹出升d。
3、吹高音d,指法不变,笛头不转,运用气息、调整气流角度上滑音,下滑音。
不要急于求成每招起码要练半个小时。
密笈:高音-下嘴唇向中间靠拢、低音-下嘴唇往两边拉。

4. 吹长笛的技巧

1、正确的吹奏方法应是将笛孔放平,气流感觉似90度的角度吹入孔内,得以充分的摩擦,使音色清脆、洪亮、干净、圆润。在演奏长笛时要平视,过于抬头或低头也会改变气流的角度。

2、正确地运用呼吸,一个正确地呼吸方法应该是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有着最大的储气容量,也有着腹部肌肉的控制,对演奏者来说是最理想的呼吸法。但要真正掌握正确地胸腹式呼吸法,还必须掌握正确要领,认真地练习。

3、颤音的运用,颤音在长笛演奏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用来表达乐曲的情感、内涵和起着表现丰富感染力的作用。颤音的原理是将气吸至腹胸部,气流一直向外吹,再用腹部的肌肉快速收缩,将气流快速压缩吹出。由此产生脉冲,而此时气流不能中断,反复脉冲就形成了似波浪般的颤音。

(4)怎样吹长笛笛头视频扩展阅读:

长笛可以分为笛头、笛身和笛尾三部分。笛头是乐器的第一段,上面有吹孔,其作用是发声。笛头的顶部是笛帽,笛帽有一根螺丝与笛头内的木塞相连。旋转笛帽,可以调整木塞在笛头内的位置。

请注意,木塞在笛头内的位置在乐器出厂时已经调好,若没有特殊情况,学生不要随意转动笛帽。
笛身是第二段,笛尾是第三段,上面有音孔和联动按键。打开或关闭音孔,就会改变发音的高低。

长笛的发音和中国笛子一样,属于边棱音发音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对准吹嘴吹气时,由于气流在管内发生碰撞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所以吹奏时的嘴形和吹气角度对音色有直接的影响。

长笛是十二平均律乐器,如果将音孔全部按上,就发出长笛的最低音,从最下端算起,每打开一个音孔,就升高半音。但高音区则需要使用交错指法。

5. 吹长笛的视频

你打(于继学)网络的视频。
认真的看一看。
再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嘴型。

6. 怎样吹长笛

1、口风小
2、除腰部以外身体部位全部放松
3、后腰用力与肚皮将体内气息挤压出体外
4、保证每天练10分钟长音与音阶(练音阶时将你力所能及的音都要吹出来)

其它细节不说了,太多了!!!!!!

7. 长笛笛头我最多只能吹到3秒,怎么办啊

吹的时候一定要节约用气,再就是保证你的气息尽量往笛空里面吹,长笛是用气最多的乐器,多练吧!!初学吹三秒还不错,继续努力吧

8. 长笛笛头我只能吹3秒,怎么办啊

这个你真没必要急,谁也不是天生的肺活量大啊,才只学两天而已么。
我想你吸足了一口气吐出来应该不止3秒吧,那么为什么吹不到呢,一定是因为你的口型不对,把大多的气吹到外面去了。你应该把嘴唇对准气口向外转90度,气体向下送而不是散失到前方。
你可以试试看放一张纸在前面吹笛头,看看纸是否飘动就知道自己口型是否出现问题了。嘴唇开口不要太大否则也不利于发声。练习个一个多星期应该可以调整好口型的,然后你就可以发出5秒以上的声音了吧。

9. 长笛的高音该如何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关键还是要多多练习

口风不能太紧,否则以后就改不过来了,这是一种错误方法。吹奏高音时,则随高音的变化自然加以调整。

口形是长笛声音好听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遇到困难,而主要原因却是口形不正确。正确的口形一定会帮助你的音色、呼吸控制技巧和手指技巧不断进步。判断正确口形的根据是长笛发音及其变换的物理原理,包括三个方面:气流的速度,唇口到吹口边缘的距离,气流的角度。气流的速度快,音高;速度慢,音低。唇口到吹口边缘的距离近,气流的速度快;距离远,气流的速度慢。气流的角度要不断调整,使从唇口吹出的气流保持被长笛吹口的边缘分成相等的两半,一半进入吹口,一半吹出吹口外,使长笛充分震动发声。正确的口形即是完全符合这个物理原理的形。

掌握、应用正确的口形是吹奏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经过反复练习,方法不可能掌握得十分正确。学生要在不断的练习、进步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口形方法的理解,逐步改进自己的口形。因此,正确口形的方法仅仅是吹奏能力借以提高的工具而已。

⒈嘴形

正确的嘴形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是:让一股很细而且流速适当的气流从柔软的喷嘴射出。这就要求嘴角肌肉保持十分结实的状态,固定不动,努力使唇口形成一个小圆孔(双唇不能团起来,嘬起来)。双唇中部保持自然的放松状态,让气流从双唇里面湿软的部位射出。这使你吹出的气流力量有效地作用于长笛。

许多长笛演奏方法着作论述了不同的嘴唇要领。如:塔夫纳尔-高贝尔的书里认为嘴角不应该夹紧,嘴唇要紧紧压在牙齿上;威尔金斯在书中提议嘴唇要构成一种冷笑的样子;托芙却怀疑嘴角用力会导致上嘴唇紧张,认为嘴角要完全放松才对,等等。但是这些嘴唇形状都不甚可取。前一种嘴唇形状容易使唇口坚硬,导致空气射流产生湍流,声音僵硬、毛糙、音色昏暗。第二种嘴唇形状容易把唇口拉长,导致空气射流散射。最后一种说法表现出作者经验不足。

嘴形是固定不动的。如果你感到必须调整嘴唇在长笛吹口上的位置,那么需要调整的不是嘴唇,而是长笛。要用调整长笛的办法寻找嘴的位置,不要用嘴在长笛上寻找吹气的位置。

唇口要小,使气流集中。从高音音域到中音音域再到低音音域,唇口也随之下意识放大。但是,你要追求的不是唇口大小的变化,而是唇口保持用吹奏高音的嘴型来吹奏低音。这样就既能够获得在整个音域的一致音色,又能够获得低音的音准和有乐感的音色。

⒉长笛吹口

正确的吹口位置是保持朝向正上方。在保持吹口面向正上方的基础上,再做细微的调整。调整的基本方法是:吹口向外翻转,直到声音发虚,再向内翻转至声音最嘹亮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最佳的。

吹口不要开得很大,让下嘴唇盖住吹口的大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面积。再将吹口结实地压住下嘴唇,这时吹口面积还剩下二分之一左右(或更少)没有被盖住。要理解:是否将吹口开大不是正确口形的要领,将吹口与唇口的角度和位置调整、保持正确才是关键。

吹口与唇口要基本平行,对准。

⒊口形与吹气和吐音的协调

原则一:吹轻时身体用力大,吹响时身体用力小。�

原则二:吹轻时唇口小,吹响时唇口大。

吹口向外翻,吹气的速度必须加快。

唇口必须始终保持明显的适度气压。气压不足,导致声音虚弱。

从高音音域演奏到中音音域再到低音音域,调整吹气是要点;嘴型尽量保持不变,唇口保持明显的适度气压,做最微小的自然调整,上下嘴唇逐步稍微远离吹口边缘。从低音音域演奏到中音音域再到高音音域,加大吹气力量为主,唇口做最微小的自然调整,上下嘴唇逐步稍微向前接近吹口边缘。

从响到轻,唇口缩小;调整吹气,呼吸肌肉的紧张程度逐步增加,以保持气流射出唇口时的足够气压。从轻到响,唇口放大;吹气量增加,呼吸肌肉的紧张程度逐步放松,以保持气流射出唇口时的适当气压。

口型不能被舌头动作干扰。随着吐音难度的增加,嘴角要更加有意识地用力固定不动,防止被舌头动作干扰,同时也会减轻舌头的技巧负担。

练习的第一步,准备吹一个很轻的高音。腹部肌肉是结实的,好象有人正照着你的肚子一拳打来,你本能地绷紧了腹肌那样。唇口两角向中间收小,体会气流将关闭的嘴唇用力挤开一个小孔,气流从唇口正中间射出,又细又急;双唇伸出来接近吹孔边缘。�

第二步,保持口形,以腰腹肌肉用力的方法吹气,吹出你准备吹的那个很轻的高音。多找几次,尽量把音吹得好听一点。�

第三步,把你已经能吹出的很轻的高音吹得长久一点,越吹越响(不是一次比一次响,而是同一个音从轻到响)。唇口逐渐开大,收缩腹肌及腰部肌肉(注意:不要收缩喉咙!)。以后还需要练习从响到轻的长音。这时,口形逐步关小,收缩的腹肌及腰部肌肉逐步绷紧。

原则三:变换音高时,唇口大小变化很少,多调整唇口至吹孔边缘的距离和气流的角度,多注意呼吸感觉。从一个高音开始,按音阶的顺序下行吹到低音。始终保持一定的腹肌压力和唇口中的气柱;气流速度慢了下来也要感到腰腹肌肉的紧张状态和从唇口中射出的气流。吹到了低音区时,气流角度略向上,吹孔略离开唇口。再从一个低音开始,按音阶的顺序上行,腰腹肌肉不断收紧,唇口逐渐接近吹孔边缘,气流角度略向下。